课件26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 1:水的沸腾与冷却。
实验 2:胆矾的研碎。
实验 3:胆矾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 4:石灰石(大理石)+ 稀盐酸。怎样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 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
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各种感觉形式去感知,是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
结论: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经推理得出。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酒精的挥发、蜡烛受热熔化、木材制成桌椅、铁铸成锅等。
2.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木柴的燃烧、铁的生锈、植物的光合作用 等。 化学变化中有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形式释放能量;有的化学变化则需要外界提供一些能量才能进行。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等。结论:
1. 氧气可使木条燃烧更旺盛。
2.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实验 1-5】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尽可能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3.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动手动脑学化学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主要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酒精的挥发、蜡烛受热熔化、木材制成桌椅、铁铸成锅等。
化学变化:木柴的燃烧、铁的生锈、植物的光合作用。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物理变化:(1)、(4)、(6)、(7)、(8);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2)、(3)、(5);因为有新物质生成。3. 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 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5)铜的密度是 8.9 g/cm3,熔点是 1 083 ℃。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酒精能燃烧。 (8)酒精能挥发。 物理性质:(1)、(2)、(5)、(8);因为这些性质不用在化学变化中体现。
化学性质:(3)、(4)、(6)、(7);因为这些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的。 5. 根据你的观察,描述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
物理性质。(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查找一下有关的数
据。)
指导建议: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由于杂质的存在使一般情况下的氯化钠呈白色立方
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状,密度为 2.165 g/cm3,熔点为 801 ℃,沸点为 1 442 ℃,味咸,易溶于水和甘油,难溶于乙醇。1.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向胆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
B. 铜锈受热后有二氧化碳放出
C. 水受热后有白色水蒸气产生
D.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D 2. 1806 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
了一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新金
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观察到它浮于水面上,
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且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随后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本段叙述,请归纳出这种金属
的物理性质。
质软、密度比水小、银白色、固体。 3. 请将下列选项填入下列短文的括号中: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粉碎( ),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浅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CAABD 4. 在通常状况下,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的
气体;③比空气稍轻;④氮气在 1.01×105 Pa,- 195.8 ℃
时,能变成雪花状固体;⑤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⑥在
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
⑦氮气可用于合成氨;⑧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
下,氮能与氢气反应,可用来合成氨气。其中属于物理性
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