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52张)+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52张)+课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13 06:36:36

文档简介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 (  )
鸦片战争      金田起义
A.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关系。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偿付赔款加紧搜刮,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导致了金田起义。
【答案】 B
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封建迷信严重 B.阶级矛盾尖锐
C.自然灾害严重 D.民族危机严重
【解析】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加之自然灾害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正是阶级矛盾尖锐的反映。
【答案】 B
3. 某地准备筹备太平天国纪念活动,在设置展厅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在下列展厅里你认为哪个展厅适合这次活动(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金田起义 D.《南京条约》
【解析】 既然是纪念太平天国运动的展厅,必然找与其活动直接相关且具有代表性的事件。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答案】 C
4.近代太平天国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  )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B.反映了农民阶级实现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反映了农民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解析】 该题考查对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正确理解,该制度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它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因此不可能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更不可能实现农业近代化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5.梁启超有如下说法:它失败原因虽多,最主要的是它“拿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以上是评述(  )
A.太平天国运动 B.天京变乱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A
6.“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嫂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洪秀全《天父诗》实质上旨在宣扬(  )
A.男女平等 B.人际和谐
C.君权神授 D.上下尊卑
【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是洪秀全的等级思想,这实质上是强调了封建社会的上下尊卑关系。
【答案】 D
7.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地评价了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地评价了太平天国
【解析】 材料中孙中山先生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实施民权、民主。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其矛头指向清王朝,仍没有摆脱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答案】 B
8.观察图片,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这是根本原因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这是客观原因
C.农民阶级没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D.小农经济的本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形成巩固、长久的领导集团
【解析】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从图片二看出,《天朝田亩制度》是其明确的革命纲领。
【答案】 C
9.从下列两幅图片中,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  )
A.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家本色
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
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
【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从故居的破败到天王府的奢华,反映了洪秀全思想的蜕变。天王府的奢华和封建帝王相比毫不逊色,说明其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
【答案】 C
10.鸦片战争后,广大农民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太平世界和人间天国。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评述正确的是(  )
①其爆发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广西天灾人祸接连不断 ②《天朝田亩制度》是其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③运动中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④其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的全面理解。鸦片战争后广西天灾人祸接连不断,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答案】 D
11.孙中山认为“洪氏之覆灭,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他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  )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C.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知有民权”“不知有民主”,即太平天国运动缺乏民主、民权思想的指导,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2.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新特点,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农民思想觉悟有了巨大提高
C.中国农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出现这个新特点,归根到底是由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
材料二 
  
太平天国税单
材料三 《资政新篇》中指出:“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中两幅图反映的核心是什么?结果如何?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资政新篇》的看法。
【答案】 
(1)特点:向西方学习,如创立拜上帝教,提出《资政新篇》;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如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等。
(2)核心: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结果:无法实施。原因:本身的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战争环境,不能实现。
(3)看法:《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深受剥削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性;但是,农民阶级受落后的小农经济和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的影响,带有分散性、落后性等阶级局限性。因此,“农民可以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以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
材料二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太平天国运动是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农民战争”,“已经不是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了”。
请完成:
(1)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史实,指出农民是怎样充当两种不同的“角色”的。
(2)对于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结合史实说明理由。另一种观点有何合理之处?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 
(1)保守性: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利用宗教方式发动;《天朝田亩制度》违背经济规律;领导集团腐败内讧,导致天京变乱。
革命性: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同中外反动势力坚决斗争;《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2)第一种更有道理。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主要力量、组织发动形式和斗争方式没有超出以往的农民战争。
第二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任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课件52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