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考点精讲优练
1
实验突破
2
主题五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易错字辨析】
蠕动 关节囊 肌腱 关节窝 骨连结 肱二(三)头肌 屈肘 迁徙
—— ——— —— ——— ——— —————— —— ——
觅食
——
动物的运动
1. 动物的运动形式:奔跑、跳跃、游泳、飞翔、蠕动、爬行、行走、滑翔等。
2. 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由骨、骨连结(人教版:关节)和骨骼肌(人教版:肌肉)组成。
(1)骨
组成 结构特点
骨膜 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骨质 骨密质:致密坚硬
骨松质:比较疏松
骨髓 存在于骨髓腔以及骨松质的空隙中
骨质
骨膜
长骨的结构模式图
(2)骨连结: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①关节的结构
组成 结构特点
关节面 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____
_____
关节囊 内壁能分泌滑液;由结缔组织构成,围绕着整个关节,且内外都有坚韧的_____
______ 由关节面和关节囊围成,内有滑液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囊
d.关节腔
e.关节软骨
关节
韧带
关节腔
软骨
关节的结构模式图
②关节特点:灵活性、牢固性
a.与灵活性有关的结构:________和滑液。
b.与牢固性有关的结构:________非常坚韧,把相邻的两骨牢牢地连在一起,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凸一凹相互吻合。
(3)骨骼肌
①骨骼肌中部较粗大的部分是_____;两端较细、乳白色的部分是_____。
②骨骼肌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通常一块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骨上。
关节软骨
关节囊
肌腹
肌腱
(4)在运动过程中,骨起______作用,关节起______作用,骨骼肌起____
作用。
支撑
枢纽
动力
3. 运动的完成
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关系示意图
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关系示意图
(1)运动的形成过程:当_______受到一定的刺激时,就会收缩变短,牵动所附着的___围绕关节发生位置变化,于是就产生了运动。动物做任何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就能完成的,而是由成对的肌肉协作完成的。
骨骼肌
骨
(2)运动的协调:动物因逃避伤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必须在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完成。当然,运动时还需要能量的供给、物质的运输等,因此需要消化、呼吸和循环等系统的配合。
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关系示意图
神经
内分泌
(3)人的屈肘(左)和伸臂(右)动作
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4)其他两种常见动作下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状态对比
①提/举重物: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收缩。
②两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舒张。
4. 运动的意义:哺乳类动物及其他动物通过各种运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
收缩
舒张
1. 在立定跳远的过程中,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D
2. 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连;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④骨骼肌收缩。
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③④①②
D
3. 如图所示,某同学投篮手臂伸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收缩 舒张
B. 舒张 收缩
C. 收缩 收缩
D. 舒张 舒张
B
4. 观察屈肘动作和关节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________处于收缩状态。
(2)图二中,能分泌滑液的结构是___(填序号)。
(3)图二中,①和③表面覆盖着一层________,
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________作用。
肱二头肌
④
关节软骨
枢纽(或支点)
动物的行为
1. 类型
(1)根据行为目的可分为社群行为(人教版:社会行为)、攻击行为、防御
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等。
①社群行为(社会行为)的概念: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维持群体共同生存的
一系列行为。
②社群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有一定的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
的______,有的群体内部还形成一定的_____。
③具有社群行为(社会行为)的动物举例:蚂蚁、蜜蜂、狼、猕猴、野狗等。
组织
分工
等级
项目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动物生来就有 通过学习获得
决定因素 ________ 生活经验或后天学习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学习行为越复杂
举例 蜘蛛织网、家燕育雏 海豚戏球、老马识途
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2)根据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遗传物质
强
2. 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 详见实验突破实验。
3. 动物行为的意义: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了动物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1.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导盲犬为主人“导航”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
B. 学习行为
C. 社群行为(社会行为)
D. 取食行为
B
2. 下列诗句中的动物,有社群行为(社会行为)的是( )
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
1. 一位长期跑马拉松的大爷,走路时经常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注射的玻璃酸钠溶液与关节中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相似。
2.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于________发生病变引起滑液分泌过多,导致关节腔内出现大量积液造成的。
3. 运动前,如果不进行热身,在运动中容易因用力过猛造成脱臼,脱臼是指______从______中脱落的现象。
关节腔内的滑液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窝
1.骨是由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长骨一般呈管状,骨干部的骨质致密坚硬,称为_______;骨两端内部的骨质比较疏松,称为______。
骨→关节的结构→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关系→动作的完成
骨质
骨髓
骨膜
骨密质
骨松质
3.关节是由_________(填序号)构成的。
4.图中[③]_______主要是由____组织构成,围绕着整个关节。
5.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 ]______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6.图中⑤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
7.脱白指的是______ 从________中滑脱。
①②③④
关节囊
结缔
④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头
关节窝
8.运动系统由[①]____、骨连结和[③]组成_______。
9.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骨骼肌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11.任何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就能完成的,而是由_____的肌肉协作完成的。
骨
骨骼肌
支撑作用
枢纽作用
动力作用
肌腱
肌腹
成对
12.骨骼肌受到神经传來的刺激会收缩,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13.模拟图中的木板、螺丝、松紧带分别代表运动中的____、____、______。
关节
骨
关节
骨骼肌
14.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5.屈肘动作时,①处于_____状态,②处
于_____状态。
16.伸臂动作时,①处于_____状态,②处
于_____状态。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17.运动并不仅是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18.你能想到的屈肘动作有哪些?伸臂动作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
内分泌
屈肘动作如投篮时的准备动作,伸臂动作如给别人递东西
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作出假设】蚂蚁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的。
【制订并实施计划】
1. 准备实验用的蚂蚁:利用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诱捕蚂蚁。如果获取的蚂蚁是用工具从蚁穴里捕获的,就需要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2. 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如图),形成A、B、C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3. 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观察蚂蚁的通讯行为。
4. 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的“桥”和连接A、B岛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5. 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步骤3:爬向C岛的蚂蚁发现食物,爬向A岛上的蚂蚁“空手”而回;
步骤4:蚂蚁直接沿着对换后的“桥”爬向没有食物的A岛;步骤5:蚂蚁失去目标,随处乱爬,找不到食物
实验结论 蚂蚁是通过_____传递信息的
气味
【表达与交流】
1. 为什么从蚁穴里捕获的蚂蚁需要饲养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对换木条时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 实验完毕后,捕获的蚂蚁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造成干扰
实验
放回适宜它们生长的环境中
避免其他因素对实
防止手上的气味干扰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例 1 生物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观察实验“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许多假设。然后他们针对其中一个假设进行了探究实验。补充完成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吗?
作出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①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2)____。
②把10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观察蚂蚁的行为。
③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重复几次上述实验。
实验现象:蚂蚁都聚集在放糖的一端,该行为属于(3)_______(填“先天性”或“后天性”)行为。
得出结论:(4)_________________。
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糖
先天性
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给家蚕喂桑树叶比榆树叶更好
例 2 近段时节,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蚕。由于某些地区桑树较少,部分同学就用榆树叶代替桑树叶喂养家蚕。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家蚕喜欢吃桑树叶还是喜欢吃榆树叶,设计实施了以下实验。
①在一个长方形纸盒的一侧放一片桑树叶,另一侧放一片大小基本相同的榆树叶;
②取10只家蚕放在盒子中央;
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每片树叶上取食的家蚕数目。
请根据实验分析作答:
(1)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除了选取的两片树叶要大小基本一致,还必须保证家蚕到两片树叶的距离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取桑树叶和榆树叶两种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形成_____实验。
相等(或相同)
对照
(3)若观察到取食桑树叶的家蚕数量明显多于取食榆树叶的家蚕数量,且重复实验多次结果均如此,则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实验你能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蚕喜欢吃桑树叶
养殖家蚕时使用桑树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