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的前生今世
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
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 ( http: / / www.21cnjy.com )拜对象的夏代。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腾崇拜时代。
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熟的农业生产,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洪涝旱灾,欠收甚至稞粒无收。于是,先人的观念又开始发生第三次转变,即由对“地”的崇拜转向对“天”的崇拜。商朝末年,周族领袖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在狱中对第二部《易经》即《归藏》作了全新的编纂,即史称“演易”。经姬昌重新编纂之后的这第三部《易经》,在周朝取代商政权之后正式命名为《周易》,即“周朝的《易经》”。
由于观念的变化,更由于《周易》的诞生,《归藏》自周代始式微,但是,一直到春秋末期,它还有可能被完整保留着。据《礼记》记载,孔子为了解殷商社会,曾专门跑到殷商贵族集居地宋国,寻找并研究《归藏》;从孔子的“吾欲观殷道……得坤乾焉”的透露,我们也获得了《归藏》的首卦是“坤”,第二卦是“乾”的信息。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注疏中称:“殷阴阳之书存者有《归藏》,是亦以《归藏》为殷易矣”。
现在所见的《归藏》佚文,一为收录在《道藏》中,二为前些年从湖北荆门王家台楚墓中发掘的竹书残简。这些佚文为姬昌“演易”的背景提供了信息。
从西周到东周,《周易》不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周王朝的治国大纲,也是朝廷及贵族决疑解难的工具。《左传》、《国语》中的二十多条占筮或援引《周易》决疑记载,便是《周易》权威性和实用性的直接表达。
春秋末期,“善为《易》者不占”成为风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晚年喜《易》,以致“韦编三绝”;为学生讲《易》,留下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留下的几篇资料性文字一起,合编成《易传》,遂使得《周易》如虎添翼,进入每一位读书人的书房,并进而成为后世科举取士的“统编教材”。
(节选自2013年3月11日《文汇报》,有删改)
1.关于《易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由此可知,《周易》包括《易经》,二者是种属关系。
B.“孔子晚年喜《易》”,他把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文字一起合编,形成对《周易》进行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
C.全文谈到了与《易经》相关的三部著作,即《连山》《归藏》《周易》,而这三部著作体现了《易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D.《易经》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之中,首卦也在不停地变化,从夏初到商初再到周代,一直到现在,其首卦还在不停改变。
2.下列各项对于《易经》首卦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代之前,洪水泛滥,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使象征山的“艮”卦在《连山》六十四卦中名列榜首。
B.夏代以后,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使得商代初期的《归藏》首卦由“艮”卦变化为“坤”卦。
C.商代八百年,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更多取决于天气,于是到《周易》时,首卦已更新为代表天的“乾”卦。
D.《易经》首卦在不同阶段的每一次变化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食物来源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转变都对变化起着举足轻重地决定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夏代初期诞生的《连山》,以“艮”为首卦,这为我们现在将我国最早的图腾对象确认为“山”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B.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作出了相应的改编,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获知大地已被崇拜。
C.周族领袖姬昌在狱中对《归藏》作了全新“演易”,后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直至此时第三部《易经》方才尘埃落定。
D.汉代时,第二部《易经》——《归藏》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才能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甘罗列传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日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注:节选自《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胜攻取,破城堕邑 堕:堕落
B.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赍:赠送
C.武安君难之 难:意动用法,认为……难,诘难
D.赵襄王郊迎甘罗 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5.下列断句正确一项的是( )(3分)
A.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B.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C.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D.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甘罗服事吕不韦的时候,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帮吕不韦完成了游说张唐去赵国任相。
B.甘罗游说张唐采用了作比较的游说技巧,将张唐和武安君比,应侯和文信侯吕不韦比,借武安君被赐死警示张唐,达到游说目的。
C.张唐出行是甘罗游说的第一步,接着甘罗借张唐出行游说赵王,让赵王主动割了五城给秦国。
D.秦国把燕太子送回去后,赵国攻打燕,得了三十个城,让秦国也得到了十一城的好处。
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5分)
(2)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5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戊辰即事①
(宋)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注】 ①戊辰:公元1208年(宋嘉定元年),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战后和约,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为代价。
8.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
答
9.“西湖插柳”改为“栽桑树养吴蚕”,你认为这符合情理吗?请说说理由。(6分)
答:
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1)吾师道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2)故垒西边,人道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一是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
(3)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目,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怎样证明我活着
陈永林
这段日子,天一直很热,太阳似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球挂在头顶上,空气也烫热烫热的,似乎只要划根火柴,空气就会着起来,我因在上海的儿子处住了三个月,期间的社保没领。当我顶着烈日来到银行取钱时,银行工作人员说“你的卡上没钱”。
“不可能,我三个月没领社保金,社保金哪里去了?”我有点急,一急便觉得更热,汗水淌个不停。
银行工作人员对我说:“大叔,你应该去社保局问问,可能社保局那边搞错了,我猜社保局以为你不在人世,才停发了你的社保金。”
“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我心头更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想到气也白气,心里稍稍平静些。我只有打的跑到社保局,我对社保局工作人员说了我的社保账户上没钱的事。社保工作人员问了我的名字,在键盘上噼哩叭啦敲了几下,然后说:“你的社保金停发的原因是居委会没及时提交你的‘生存证明’,我们以为你已经不在人世了,从而停发了。”
“那我现在怎么办?”
“你去居委会开张‘未死亡证明’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会给你恢复账户。”我从口袋里掏出退休证递给她,“同志,你看,这退休证上有我的照片,我这个活生生的人就站在你面前,这不能证明我活着吗?我如果死亡了,还能站在这儿同你说话吗?”
我的话让身后的人都笑了。
社保工作人员的语气冷淡了:“我们需要盖着居委会公章的‘未死亡证明’,这是规章制度。好了,你让一下,下一个。”
我只好打的回了家。
第二天,我来到居委会,找居委会的刘主任,说了社保局停发我社保金的事,然后求刘主任给我开张“未死亡证明”。
刘主任说:“你的身份证。”
“我的身份证早就不见了,我有户口本,行不?”我掏出户口本递给刘主任。
刘主任看都不看的扔了回来,“要开‘未死亡证明’需由本人带身份证来办理,这是规章制度。”“那我怎么办?”
“你去派出所办张身份证,再拿出身份证来办‘未死亡证明’。”
我不死心,仍求他:“刘主任,你看,我真的没死,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就行行好,给我开一张‘未死亡证明吧’。”
刘主任冷冷的拒绝了。
我只好又来到派出所,派出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警察要看我原来的身份证,我说丢了,警察说“那你得先去报社登个遗失声明,然后拿着登了遗失声明的报纸来办理身份证”。
“警察同志,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七十几岁的人了,在这么热的天跑来跑去很辛苦。”
“对不起,这是规章制度。”
我去了报社。
一个星期以后,我拿着登了遗失声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纸去了趟派出所,交了20元办了一张临时身份证,正式身份证到三个月以后才能拿到,临时身份证半个月就能拿到。
熬了半个月,我拿到了临时身份证。我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委会,刘主任看了我的身份证就给我开“未死亡证明”,然后盖了章。我带着未死亡证明来到社保局,工作人员看了我的‘未死亡证明’说:“这证明上的名字与电脑上的名字不符,得重写。”
我一看,傻了,我叫徐永法,‘未死亡证明’上却写了徐水法,难道是临时身份证上的名字错了?
我一看真的是身份证上的名字写错了,我一出门,头顶上的阳光转个不停,眼一黑,双腿一软,瘫倒在地上。
我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医生拿着我的医保卡刷钱时,医保账户里却没钱,医保中心的人以为我已不在人世,从而划走了医保账户里所有的钱。想到我又要去几个单位证明我还活着,我的心又开始狂跳,气也喘不上来,我感到窒息,我真的想就这样死去,那我今后就不用去各个单位证明我还活着了。
(选自《青年博览》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向读者介绍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开具“生存证明”的经历,全文语言朴实,却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B.本文选材独特,构思新颖,小中见大,揭露了社会现实中小人物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生不如死的悲哀。
C.文章从“社保基金被停发”写起,采用倒叙的手法进行叙述,使情节悬念顿生,引人入胜。
D.“我这个活生生的人就站在你面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不能证明我活着吗?我如果死亡了,还能站在这儿同你说话吗?”看似诙谐的语言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
E.小说运用语言、动作、肖像描写,表现了社保人员、警察等公务人员的教条、冷漠和不通人情。
小说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分析。(6分)
(3)结尾处老人说“我真的就想这样死去,那我今后就不用去各个单位证明我还活着了”,请简要分析让老人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6分)
(4)文中工作人员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却给老人带来了麻烦与困扰,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照章办事”的看法。(8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目(25分)
敦煌守护人
陈小扁
从公元4—14世纪,古人花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0多年才开凿出南北长1680米的石窟群;从1944—2014年,敦煌研究所花了70年才把中古时代的旺角再现于世人面前。
王道士打开敦煌大门之后的40多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敦煌就像一个巨大的旋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的到来。上虞人罗振玉,是中国最早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学者;海宁人王国维,最早对敦煌俗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浙大教授姜亮夫,撰写了第一部系统介绍敦煌文献及艺术的著作;杭州人常书鸿放弃法国优越生活,回国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这批有识之士呼吁保护并致力于敦煌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敦煌学。
常书鸿早年留学法国里昂与巴黎,出于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西学院美术院院士、巴黎美术学院新古典主义画家保罗·阿尔伯特·劳朗斯门下。1935年,他在法国学习油画期间,无意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看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为敦煌艺术的高度成就感到惊异。在常书鸿眼里,敦煌艺术,不仅反映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和隋唐盛世的佛教美术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还记录了中国历代的装饰图案、色彩运用和工艺技术。
1936年,常书鸿从法国回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平,在国立北平专科学校教书。“七七事变”发生后,他随学校一路南迁,辗转几个地方后,和妻子陈芝秀、女儿常沙娜安家在重庆。上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成立国立敦煌研究所,在好友梁思成的举荐下,常书鸿担任了筹委会副主任,在当年冬天先去兰州“招兵买马”,于次年2月奔赴敦煌,一行6人经历了1个月零4天的行程。
初到敦煌时,石窟的惨象令常书鸿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到辛酸:许多洞窟已被曾住在里面烧火做饭的白俄军队熏成漆黑一片,一些珍贵壁画被华尔纳用胶布粘走,个别彩塑也被偷去;大多数洞窟的侧壁被王道士随意打穿,以便在窟间穿行;许多洞窟的前室都已坍塌;几乎全部栈道都已毁损,大多数洞窟无法登临。
常书鸿与第一批成员只有十来人,常书鸿任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下设考古、总务两个组。很快地,来了第二批成员,他们完成了清理洞窟积沙、修筑保护围墙、测绘记录石窟全景(内景)、编排区位号码等工作。
敦煌研究所的工作陆续展开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常书鸿回到重庆,把妻女也接过来。常沙娜回忆道:“1943年的秋天,我们开着卡车离开重庆,向兰州前进。母亲抱着两岁的弟弟嘉陵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我就待在卡车后面,上方有个毡布的篷子。我没有觉得苦,只是好玩,沿途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景色。母亲不习惯一路的颠簸和越走越寒凉的天气,父亲不断安抚着母亲的情绪。”
常沙娜还提到,母亲笃信天主教,为了安抚她的情绪,常书鸿带她到教堂做祷告,又花心思让她改变之前在法国的生活方式,比如不再描眉化妆,把高跟鞋换成毡靴,原先款式时髦的旗袍也改换成朴素的棉袍。常沙娜还记得那时生活很艰苦,吃饭的筷子是河滩上折的红柳枝制成的,配一碗厚面片、一碗颗粒很大的盐,还有一碗醋,原因是“那里的水碱很大,倒在玻璃杯里都能留下一层白垢,每顿饭都要喝醋来中和”。
1945年,常书鸿的妻子离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他和两个孩子。所幸的是,1931年出生的常沙娜乖巧听话,她中断学业照料年幼的弟弟常嘉陵,同时协助父亲临摹壁画。
如今80多岁的常沙娜清楚记得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敦煌临摹壁画的情形:“太阳每天挂在天空有17个小时。那时的石窟都没有安装铝合金的保护门,壁画前也没有玻璃屏障,借助烈日在石壁上的反光,不用电灯也能看清壁画和塑像。白天我们会在洞窟里,尽量多地用笔在开本上勾勒出图案的线条,旁边标注出颜色,晚上在屋子里上色,在大多数的图案旁都完整绘制了身着此图案衣着的人像或神像。”
1948年,常沙娜离开敦煌去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院美术学院留学。这一年,常书鸿筹备“敦煌艺术展览”,常书鸿的好朋友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也来了。常沙娜记得,林徽因当时已经身患肺结核,但他们看了很久,“林徽因看到那些历代壁画的摹本很是兴奋”。
1954年文化部专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研究所购置了一台发电机,使得美术组在夜晚也可以工作。1959年,经过常书鸿带领工作人员的整理和保护,莫高窟呈现出新的面貌。
1994年,常书鸿去世,他的骨灰就埋在黄土飞扬的莫高窟,他是敦煌的守护神。
(节选自2014年4月15日《新周刊》)
[相关链接] ①190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5月26日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今编第16窟的积沙时,偶然发现一个尘封千年,有近5万件文物的藏经洞。但是,敦煌藏经洞重现于世的40余年间,由于地域偏远加之没有专人细心看护与整理,使得大量敦煌文书、彩色绢画、彩塑造像等稀世文物流失于英、法、德、俄、日、美等国。目前仅有8697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②常沙娜: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51年初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设计系任教,有《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及合编的《敦煌藻井图案》、《敦煌壁画集》、主编《常书鸿、吕斯白画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织绣印染集》及《常沙娜花卉集》、《中国当代织染刺绣服饰全集》等著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敦煌珍贵文物虽多,但破损、流失较多。如今历经敦煌“守护人”的抢救与保护,敦煌艺术之美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并经有识之士创造了敦煌学。
B.敦煌艺术吸引了国内大批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从不同领域对敦煌艺术品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敦煌学。
C.常书鸿留学期间,在老师的书摊中看到了“敦煌石窟图录”,给他以强烈的震撼,回国后便经由他的好友推荐,直接招募成员奔赴敦煌进行研究。
D.常书鸿的妻子最终离开了从事敦煌学研究的丈夫,也足以说明敦煌研究既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又说明这里的研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加入。
E.妻子离开常家后,常书鸿的女儿只能中断学业成为家中的支柱,这也说明常书鸿不仅要面对敦煌的困境,还要承受家庭的痛苦。
为什么称常书鸿为敦煌守护人?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敦煌的守护人都曾面临过哪些困难?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常沙娜也曾辍学在家照顾弟弟,而后来她却成为专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她的成长之路的。(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3分)
①两会期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严正指出,任何国家、地区都不要试图以任何冷战方式______中国。
②黄花溪风景区设计匠心独运,一草一木、一水一瀑都极富情趣,环境_____清静,风景独秀,是一个休闲养性的好地方。
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文化育人意识的觉醒,更加自觉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一代新人。
A.①遏止 ②幽雅 ③涵泳
B.①遏制 ②幽雅 ③涵养
C.①遏制 ②优雅 ③涵泳
D.①遏止 ②优雅 ③涵养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分)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①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
②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③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④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⑤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
⑥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A.①⑥③⑤④② B.③②⑤⑥①④
C.④⑤②⑥①③ D.④⑥①②③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__①__,“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_②___。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_③___。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17右图是2011年5月13日公布的“健康山东”宣传标识。请认真观察,写出它的构成与创意。(5分)
构成与创意:
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 A.《周易》,即“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的《易经》”,所以《周易》属于《易经》。B.《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不是。D.无中生有,《易经》首卦到《周易》定为“乾”后,直到现在首卦是否改变,文中无此信息。2.D解析 《连山》定首卦为“艮”和《归藏》定首卦为“坤”,三个原因都包括;《周易》定首卦为“乾”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基本未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发生了转变。3.A解析 B.“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错,根据原文“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可知。C.无中生有,从原文中看不出“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D.原文中为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4.A ( 堕:毁坏)5.B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6.A (去的是燕国任相。)7.(1)①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身、女、焉、大意各1分)
②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而、广、大意各1分) 附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国准备派张唐去辅助燕国,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昭王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能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
甘罗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奉事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作人质了,我亲自告诉张卿去燕国任相,可是他不愿意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说:“快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甘罗说:“项橐七岁就作了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
甘罗去拜见张卿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卿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甘罗又说:“应侯范睢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卿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进而说:“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卿说:“确实明了这一点。”甘罗接着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说:“那就依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行期已经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招呼。”
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说:“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甘罗,年纪很轻,然而是著名门第的子孙,所以诸侯们都有所闻。最近,张唐想要推托有病不愿意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毅然前往。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把张唐的事通报一声,请答应派他去。”
秦始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
赵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甘罗劝说赵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问道:“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回答说:“听说这件事了。”甘罗又问道:“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赵王回答说:“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太史公说:甘罗年纪很轻,然而献出一条妙计,名垂后世。虽然他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战国时代名副其实的谋士。须知,当着秦国强盛起来的时候,天下特别时行权变谋诈之术呢!
8.解析:本题考查对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情感的方式。作者从青衫这类具体的事物着笔,却与“和戎”这件大事相联,表达的主题当然也是非常深刻的,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既委婉又具有讽刺意味。
答案:以小见大的手法。(2分)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身份,尚无青衫可穿,普通人民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诗人以无青衫这一件小事情,反映出战争、战败给人民带来苦难这一大课题,讽刺了统治者无能、腐朽,只会剥夺、欺压人民。以此二句反映战败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十分恰切。(3分)
9.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和表达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巧的鉴赏能力。作者在行文中把看似不合情理的事情入诗,却极具合理的成分,这当然来源于作者的表达意图——讽刺。答题时,要注意深入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把西湖著名景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的柳树都砍光拔尽,种上桑树以养蚕,自然荒唐至极,但是,这种作法却有合理性,总得让人有衣穿,不养蚕怎么能行。“衣”与“食”事关国计民生,西湖没有柳可以,人民没吃没穿可不行。(3分)这两句诗意在讽刺,其特点是运用对比,前句写统治者的娇奢淫逸,后句写老百姓的穷愁苦难。(3分)10.略11.(1)A(3分),D(2分),E(1分)。(B项,小说的主题应是讽刺政府繁琐的规章制度以及政府工作人员教条、冷漠的工作态度;C项,不是倒叙;E项,没有肖像描写。)
(2)①环境上,火球似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阳,烫热的空气,营造了闷热烦躁的气氛;②情节上,为后文老人在燥热的天气下,四处奔走苦不堪言,以至于昏倒做铺垫;③用环境的热与办公人员的冷漠形成对比,突出主题。(每点2分)
(3)①规章制度不合理,程序繁琐。让活人开具“生存证明”不合理,补一张身份证要三个月。
②工作人员态度冷漠,不知变通。反复以规章制度为由拒绝百姓合理要求,制度执行的死板和教条。
③公务人员对工作疏忽,不认真。因居委会未及时提供“生存证明”而被停发社保金;因派出所不认真而被写错身份证上名字。
工作人员既要照章办事,又要学会变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点2分)照章办事本身没错,这是公务人员对原则的坚持。(2分)但如果制度繁琐、不合理,比如让活人开具“生存证明”,补一张身份证就要三个月,执行这种制度的时候,就应该以人为本,态度和善,尽力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2分)在现实中,公务人员要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态度,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维护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2分)
12.(1)A,3分;B ( http: / / www.21cnjy.com ),2分;E,1分(C“在老师的书摊中”、“直接”不当;D“又说明这里的研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加入”不妥,妻子的离开没有这一层面的原因;E女儿中断学业,不单照顾家庭,还能协助父亲临摹壁画。)
(2)(6分)常书鸿在留学期间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发现,使得他对敦煌石窟艺术有了关注;被推荐为国立敦煌研究所筹委会副主任后,带领成员不辞辛苦开展研究工作,又携带家人到敦煌开展研究,经过常书鸿与研究所成员不懈的整理、保护,使得敦煌石窟呈现出新的面貌;他去世后,他的骨灰埋在黄土飞扬的敦煌,。所以称他为“敦煌守护人”(敦煌守护神)。
(3)(6分)敦煌洞窟破损严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以开展工作;研究人员较少,工作任务繁重;环境极差,黄土飞扬,路途遥远;生活条件也是极差的(环境包含在生活条件中也可以,单独强调也可以,答出三个即可)
(4)(8分)一个是受到环境的熏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是长期从事临摹绘画的实践,三是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专业的学习研究,四是要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从事绘画设计的教学与研究。
13.B(“遏制”:制止,控制。“遏止”:阻止。“幽雅”:幽静而雅致,用于环境。“优雅”:优美雅致,优美高雅,多用于人。“涵养”:滋润养育。“涵泳”:玩味,细细体会。)
14(3分) D(A.“导致”与“主要原因”杂糅;B.语序不当,应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C.缺少介词,在“和”前或后补上“与”。)
15 C 16 ①“读薄 ( http: / / www.21cnjy.com )”偏重于求深度 ②“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③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7标识以“山东、人、健康”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元素,以图形化的“山”字为核心,三个健康活动的人形构成拥抱生命、拥抱阳光的动感造型,体现“我行动我健康”的“健康山东行动”主题,外围英文字体生动活泼,象征“健康山东”的影响覆盖全社会。意思对即可。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