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2 14:5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荷花(hé) 重荷(hè) 镶嵌(xiāng) 大殿(diàn)
B.扩大(kuò) 一刹那(shà) 矫健(jiǎo) 画舫(fǎng)
C.浙江(zhè) 罗店(luó) 漆黑(xī) 蜿蜒(yán)
D.石钟乳(rǔ) 石笋(sǔn) 萦绕(yíng) 一簇(zú)
二、读拼音,写词语。(7分)
在我们视力所及的fàn wéi( )内, dù juān花开遍了山冈。沿着
wān yán( )曲折的山路,我们nǔ lì( )地向上爬去。虽然弟弟的é tóu( )擦伤了,但他依然坚强勇敢、兴致勃勃。当càn làn( )的夕阳染红天边时,我们已经爬上了dǐng duān( )。
三、用查字典相关知识填空。(填序号)(6分)
“变化多端”的“端”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端”在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端正,正派;②东西的一头,事物的一头;③事情的起因;④用手平拿着东西;⑤除掉,剿除。选择下面词语中“端”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品行不端( ) 2.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3.无端生事( ) 4.端茶送水( )
四、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4分)
( )的心情 ( )的金边 ( )的奇观 ( )的亮光
( )云霞 ( )海面 ( )额角 ( )鼻子
五、按要求选一选。(8分)
1.下列词语与“目不转睛”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
A.聚精会神 B.全神贯注 C.目不斜视 D.目不暇接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1)这个假期,我准备和家人一起去植物园 美丽的菊花。
(2)我 他的聪明和机智。
(3) 了电影《长津湖》,我感触很深。
A.观看 观赏 欣赏 B.欣赏 观赏 观看
C.观赏 欣赏 观看 D.观看 欣赏 观赏
3.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估计明天一定会下雨。
B.通过这次活动,大大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C.《海上日出》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
D.妈妈买回了冬瓜、茄子、黄瓜、西瓜等蔬菜。
六、以下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游西湖》中的句子,请你用数字重新排列顺序。
( )我们乘艇来到岛上,首先看见一个荷塘,塘上有九曲桥。走上九曲桥,便见满眼荷叶绿,闻得一塘荷香。
( )三潭印月又称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也是一处湖中有
岛,岛中有湖的名胜。
( )下了九曲桥我们便沿着堤埂走。杨柳依依,和风拂面,有说不出的
舒坦。
( )岛上的亭阁在碧波、绿柳、奇花的掩映中,异常美丽。我们边看边走,
如痴如醉。
( )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映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 )下了岛之后,我们来到一小片开阔的草地,观赏那著名的“三潭”。“三潭”其实是湖中鼎立的石塔,塔高2米左右,造型古朴而又优美,每个塔上还有5个清晰可见的圆洞。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改成陈述句)
2.水很清,清得能看清水底的沙石、游鱼。(仿写,突出双龙洞的特点)
(1)洞口很大,大得
(2)孔隙很小,小得
3.在那个地方太阳升起了一点,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改成拟人句)
老师说:“暑假里,你们要注意安全,不可以下河游泳。”(改成转述句)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按照 的顺序,描绘了 和
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壮观景象的 之情。(2分)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 ,作者按照 的顺序,依次写了 、 外洞、 、 出洞的情况。(3分)
九、课内阅读。(11分)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 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 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根据选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段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洞口的景色。
B.“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中的“相当”一词可换成“非常”,意思不变。
C.选段第2自然段对外洞与内洞间的孔隙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D.从选段中可以看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
2.作者在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时,先描写了洞口外的山,特点是突兀森郁,然后写了 ,特点是 ,再写了 ,特点是 。 (2分)
3.把“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换个说法,不改变意思。(1分)
4.作者在具体介绍外洞的特点时,采用了 、 两种说明方法。(4分)
5.作者从船小和自己的感受两方面表现了孔隙小的特点。用“___”画出描写船小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我”经过孔隙时的感受的句子。(2分)
十、课外阅读。(13分)
巫峡赏雾
戴箕忠
巫峡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
巫峡的雾, 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 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 山帽子雾银光闪闪, 璀(cuǐ)璨(càn)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时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极其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 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选自《家庭教育》, 有删改)
1.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2分)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总
2.用“ ”画出与文章第2自然段相呼应的句子。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 请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4分)
(1)山帽子雾:
(2)轻纱雾:
4.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的是( )(2分)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十一、习作。(30分)
同学们,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云霞的瑰丽,日出日落的壮美,春雨的缠绵,夜晚星空的灿烂……你留心观察过吗 请你选择一处景物,以《游 》为题写下来。
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