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四季之美
课时 共计2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1、理解以动写静的描写方法;2、知道以动写静描写的写法;3、理解课文中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静中写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静中见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
预习设计 1、朗读课文;2、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的美的。
板 书 设 计
22、四季之美 颜色变化春—黎明
课 程 与 活 动 设 计
学习流程 学 生 活 动
复习旧知 新课准备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2课---四季之美,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昨天所学的主要内容)1、课文在描写四季之美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板书相关内容)2、在每个季节中都抓住中什么时候的景色来写的?(板书相关内容)3、你认为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新课导入 提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初步学习,你们觉得作者笔下的四季美吗?是一般的美吗?那么作者昌如何做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课件出示活动总标题:探究课文是如何描写出四季的美的?
探究思考解决问题 活动一: 探究课文是如何描写出四季的美的?
独立活动 一、探究春季黎明之美写法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春季的美的?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并完成下列任务:1、想一想,课文描写也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2、想一想,课文在写景时抓住了景物的什么来写的?用波浪线把相关的词画出来?3、在描写景物颜色时课文都用了哪些词,用双横线画出来;
诱导活动 1、组织学生汇报⑴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云彩)⑵课文在写景时抓住了景物的什么来写的?(颜色)⑶都写了哪些颜色?(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⑷在描写景物颜色时课文都用了哪些词?谁来说说)注意分类板书:泛--染--飘 一点儿一点儿 微微的2、诱导思考⑴从描写颜色的三个词中你感受(发现)了什么?⑵从“泛--染--飘”三个动词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⑶从“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你又感受到了什么?3、引导概括刚才,我们探索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是如何写出春季的美的?下面我们来总结课文是如何写出美的?⑴春天黎明的景物有许许多多?课文只对天空和云彩进行了描写,为什么?(板书:抓住几个事物作为典型来写)⑵天空和云彩有开状、颜色、亮度等特征,课文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⑶课文在写颜色时,抓住也“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三种颜色,让我们感受到天空中的“静”,从“鱼肚色到红晕再到红紫红紫”的颜色变化中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动”,从”泛--染--飘”、“ 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感到了颜色的变化过程,也感受到“动”的美。即作者采用了以静为主,在静中写动的方法。⑷这样天空中的美景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⑸天空、云彩我们每天都看到,我们无动于衷,作者却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意境?这是为什么?二、探究夏天夜晚之美的写法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每一部分都是围绕着什么来写的?2、两次写“萤火虫”与夜色有什么关系?3、从“明亮—亮光—微光”你感受到了什么 (以变写动)4、课文除写亮光,还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除了写景,还进行了抒情,这叫做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三、探究秋天黄昏之美的写法1、请同学们带着下面问题读第三自然段:⑴这一自然段写也几部分内容?分别写也什么内容?(夕阳斜照鸟飞的景象与夕阳下沉时鸟的叫声的景象)⑵师:这样一幅美丽的景象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⑶“归鸦朝窠里飞,大雁在高空中飞”现实中是同时出现的吗?师:作者把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现象,放在一起写,就把空中的热闹景象表现出来了,⑷“夕阳斜照到夕阳下沉”,从“鸟儿飞”到“各种声音”你发现了什么?(太阳落山的动态美,动物活动变化的画面的动态美)⑸课文除了写“夕阳、鸟飞”,还写了什么?2、小结:课文就是抓住了夕阳的变化、鸟儿活动的变化即动态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热闹的景象。为了突出热闹这一景象,作者把不同时期的景物放在一起来写,增强热闹的效果。课文还采用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四、探究冬天早晨之美的写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冬天的早晨的美课文又是如何来写的?1、我们看看本段都写了哪些内容?2、师表白:从“熊熊的炭火”、“手捧火盆”等看到冬天的情趣,闲逸的心情,还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3、、“熊熊的炭火” 到“一堆白灰”,从“闲逸的心情”到“有点扫兴”你又发现了什么?
归纳总结 深化认识 学生活动 教师点拨
1、本课作者在赞美四季之美时,都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2、在动态描写过程中课文都采用了一些什么方法? 1、明确:动态描写、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2、动态描写过程中,可抓住事物的某一特征和选取多个景物动的特征来写。
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围绕“树叶”这一主题,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填空: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