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重点)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难点)
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以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作者介绍
丁肇中
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4年,在实验中发现了“J粒子”,并因此于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字词识记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
探察( ) 格物致知( ) 儒家( )
埋没( ) 检讨( ) 清谈( )
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 )
彷徨( ) 激变( )
zhào
chá
zhì
rú
xiù
jiǎn
mò
pánɡ huánɡ
liào
miǎn
cuò
tán
jī
缅( )缅怀
腼( )腼腆
湎( )沉湎
miǎn
miǎn
miǎn
儒( )儒家
懦( )懦弱
rú
nuò
字词识记
(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 )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 )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彷徨
清谈
缅怀
一帆风顺
不知所措
袖手旁观
格物致知
1.这篇演讲词的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什么是格物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解读标题,理解格物致知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
物
致
知
探察
物体
得到
知识
2.丁肇中先生提倡的“格物致知” 指的是什么意思?
解读标题,理解格物致知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试验而得到。
3.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意义?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再读课文,梳理演讲思路
1.阅读全文,梳理丁肇中的思路,学习演讲层层推进的结构。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实验),并举________的例子进行说明。(2-5)
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6-10)
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计划,要有目标作为向导
点明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提出希望。(13)
王阳明
以当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经验为例,进一步揭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说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11-12)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再读课文,梳理演讲思路
2.为了让演讲更有说服力,他还列举了不少事例应证明自己的观点,请结合事例进行分析。
王阳明“格”竹失败
说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他们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进而证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
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更有说服力
再读课文,梳理演讲思路
2.为了让演讲更有说服力,他还列举了不少事例应证明自己的观点,请结合事例进行分析。
中国学生往往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
说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进而从反面证明了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作者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时恐慌的经历
说明埋头读书对研究、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进而证明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群体事例与个人事例相结合,更有说服力
再读课文,梳理演讲思路
3.在演讲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王阳明的事例和中国留学生的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这些事例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可作者为什么还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呢?
①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②演讲者作为一位成功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再读课文,梳理演讲思路
提出问题
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以研究竹子的性质为例)
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作者本人的经历为证)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
再读课文,梳理演讲思路
4.丁肇中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这次演讲?
资料助读: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收到来稿近千篇。《瞭望》周刊海外版对部分来稿进行了刊登,在海内外产生热烈的反响。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文章,授予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怀念》是其中一篇。
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现状,丁肇中对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这一议题展开演讲,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再读课文,梳理演讲思路
小结:
演讲词要求:①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②层层推进逻辑严谨。
③善举事例更有说服力。
5.这是一次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演讲,如今重读这篇演讲词,有何现实意义?
再读课文,梳理演讲思路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再次明确格物致知精神及实验精神的意义,能督促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灵感,才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
模拟演讲,感受演讲风采
丁肇中作为一名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怀抱对中国学生的殷殷期盼,他是怎么完成这次演讲的?结合已掌握的朗读技巧(重音、语速、语调、停连),揣摩神情姿态,以第一段为例进行模拟演讲。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感激——高昂
语重心长——语调低沉
深切怀念——语调舒缓
主旨归纳
这篇演讲词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为例,针对当时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学生的现状,阐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表达了对中国学生培养实验精神的期望。
拓展阅读,感知名人风采
丁肇中发现J粒子的故事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是预料值的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这种格物致知精神?
伽利略 —— 自由落体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