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至情:尊奉孝道与悼亡存念
——《陈情表》《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文言知识,理清文本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品味以情感人,理解以理服人。
3.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感人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 结合身世背景,理解孝道亲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以情感人,理解以理服人;赏析感人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结合身世背景,理解孝道亲情。
《陈情表》:先情后理的“孝忠”之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登基称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晋武帝重用李密呢?第一,在司马家族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往往充斥着残忍的杀戮,由此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对那些不依附自己的名士,司马氏常常用自己的阴毒残忍手段将其杀害。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嵇康。现在晋武帝已经坐定天下,就必须修复先前大规模杀戮造成的名士及社会的恐慌局面,变为对名士的拉拢,以维持政权合法、稳定。第二,当时东吴未灭,为了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如果说当初司马氏杀嵇康,是借用这位有声望的名士性命,用武力迫使名士群体就范的话;那么现在晋武帝征召李密,则是借助名士李密的声望影响,用怀柔政策笼络名士群体,同时验证魏、蜀、吴名士群体之心。换句话说,刚刚灭亡的蜀汉之臣李密被选中做榜样。第三,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治国,而李密当时名士,以孝闻名于世,李密是天然的最好标杆,所以李密屡被征召。本来,亡国之臣受到重用,本是受宠若惊。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三个原因:第一,现实问题:李密确实有一个96岁的祖母刘氏要供养,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做官也可以供养。(表面问题)第二,情感问题:李密是蜀汉旧臣,有怀旧思想,况且他还是刘禅的铁粉,他认为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思想问题)第三,后顾之忧:本做官多年,深知如履薄冰,看惯宦海沉浮。皇帝高兴时,引臣为爱卿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视臣为草芥弃子。更何况自己的亡国之臣,对晋武帝又不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核心问题)后面两个问题都是不能说的,如何通过现实表面问题来说服晋武帝,以解决内在核内问题呢?这需要智慧。(换句话说,如何把“孝道之情”表述的真诚感人呢?这是需要发挥语言的魅力)
(二)任务一:阅读文本,梳理作者从哪些方面陈述自己的“孝”情
【提问】阅读第1段,请用两个字概括其核心内容(提示:不幸),并梳理具体有哪些表现?
【明确】“我”的不幸:①幼年失怙;②身体孤弱;③举目无亲;④后代尚小。“祖母”的不幸:疾病缠身,长年卧床。
【提问】阅读第2段,请用两个词概括其核心内容(提示:蒙恩、两难),请具体分析。
【明确】1.蒙恩:先称颂朝廷清明教化,博取晋武帝好感,舒缓敏感之心。自己身受皇恩,先后“察臣”“举臣”“拜臣”“除臣”。
2.两难:一方面深感皇恩浩荡,面对朝廷一次次征召,恨不得立马上任;但另一方面“刘病日笃”,不能离开。
【补充】晋武帝其人:晋武帝司马炎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他前期雄才大略、励精图治、明达善谋,颇有其祖父司马懿之遗风;后期热衷于安逸享乐、卖官鬻爵、不理朝纲。公元265年,其父司马昭意外病逝,嫡长子司马炎即位,不久逼迫末帝曹奂退位,自己正式登基称帝,定都洛阳,西晋王朝正式建立。即位后的十余年期间,晋武帝在勤于政事、选贤任能、勤俭节约、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西晋进入相对繁荣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太康盛世”。
【提问】本段的语句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对表情达意有什么帮助?
【明确】开头讲“察臣孝廉”和“举臣秀才”时,只是地方官的推荐,并不急迫,所以用长句;但接下来李密“辞不赴命”后,可能皇帝有了猜疑,官职加大,时间也更急,说明朝廷迫切想让李密做官,所以连用四字句,夹杂一个长句;当李密再次“辞不就职”时,估计晋武帝恼怒了,“真是给脸不要脸”,但刚登基又不能开杀戒,只能接连下诏书,接连派人上门催,所以连用六个四字句,形成排比,整齐一致,语气连贯而强烈。最后处于两难时,用两组对偶句短句,突出紧张情境下自己的两难处境。其中“则”字(译为“却”),在内容上突出自己两难尴尬处境,在语气上能适当缓和紧张气氛,并引发思考。
【小结】舒缓情境,多用长句;情境加紧,多用短句,杂以长句;十万火急时,整齐地用短句,营造紧张氛围。语言形式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表情达意,有利于朗读时体味情感。
【提问】阅读第3段,请用两个词概括其核心内容(提示:颂德、明志、诉苦),请具体分析。
【明确】1.颂德:夸赞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强调晋武帝体恤故老之用心。实则为自己的尽孝行为找到理论依据,将自己的不奉诏行为转化为符合国策的行为,让晋武帝产生认同感。
【补充】为什么“孝”可以作为治国之策?在古代中国,“孝”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其实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将“孝”视为所有美德的基础,认为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起点,也是构建社会和谐与秩序的关键。孝道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道德和伦理上,还在当时的法律和礼仪中有明确的规定。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家庭为基础,孝顺被视为家庭成员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单位,子女孝顺,家里平安,齐心协力;每家都平安,社会自然平稳。所以,孝道成为连接个体、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
2.明志:表明自己“本图宦达”(升官)的人生目标,打消晋武帝认为李密不想出来做官是另有所图的疑虑。
3.诉苦:因为第一段的铺垫,这里再次陈述祖母日薄西山的现状,和自己与祖母的密切关系,为后文提出要求做铺垫。颂德的理论大前提,明志是个人情况小前提,诉苦是另一个个人情况小前提,为第4段提出“听臣微志”做铺垫。
【提问】阅读第4段,李密直接提出“愿乞终养”的要求吗?(显然没有),请理出本段的四层意思。(先列出部分内容,学生读后补全)
【明确】第一层:比较年岁,先孝后忠。(晓之以理)第二层:托物起兴,提出终养。(动之以情)第三层:属实誓言,天地共鉴。(感之以诚)第四层:尽忠誓言,再谢皇恩。(感之以誓)
【提问】李密在文中字斟句酌、用语谨慎,极尽谦卑。请找出,并作分析。
【明确】
1. 二十七处自称“臣”字,向晋武帝表达自己的忠心和诚恳,表现他“俯首下视,屈服听命”的卑微之态。
2. “秀才”一词值得玩味。东汉避刘秀讳,称“茂才”,蜀汉以承续汉正统自居,李密仕蜀汉,用词不避讳,称“秀才”是迎合晋武帝的口味,以示对晋朝的忠心。李密迫于情势,不再避汉讳用“秀才”恰恰是刻意的。
3.“圣朝”与“伪朝”一对用语。李密称蜀汉为“伪朝”,还不惜说自己“不衿名节”值得我们深究。在李密眼中,自己服务过的蜀汉真的是不合法的“伪朝”吗?不仅李密自己担任过蜀汉的尚书郎,而且他祖父李光也做过蜀汉太守,祖孙都效力蜀汉。一个对祖母那么孝顺的士人会如此“大逆不道”地否定祖父吗?只不过是言不由衷,摆出俯首的低姿态罢了。
4. “猥以微贱”“亡国贱俘”等,这样的态度和姿态透露给晋武帝的信息是:我李密是完全臣服于晋朝的,要和旧王朝划清界限,摆出一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态势。“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可见李密战战兢兢的惶恐内心。“犬马怖惧之情”,包含诚惶诚恐的惧怕之情。【小结】透过这些费尽心思的用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封建极权下匍匐在地、诚惶诚恐、努力掩藏自己内心的、在痛苦中煎熬的、可怜的士人形象。
(三)任务二:理清策略,思考作者如何处理“孝”与“忠”的矛盾
【提问】一方面晋武帝皇权在上,要求李密奉诏做官;另一方面李密确实在养祖母的现实情况,忠与孝始终是一对无法两全的矛盾,李密是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
【明确】
1.从手法角度看:采用层层铺垫:
第1段:不幸的过去和密切的关系——直面过去,交代事实(事实背景)
第2段:蒙恩的经历和两难的处境——深谢皇恩,陈述矛盾(情感铺垫)
第3段:做官的志向和两难的处境——袒露心志,强调矛盾(消疑铺垫)
第4段:孝忠的比较和两全的方法——先孝后忠,提出请求(解决矛盾)
2.从内容角度看:以时间上“孝短忠长”为突破口,以事动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3.从思维角度看:先陈情,再说理。(可以让两个学生进行身份模拟对说,说出文本的言外之意)要得出“不做官,养祖母”的结论,就要解决忠孝的矛盾,李密分四步走:
大前提1——第1段:(以前)自己身世孤苦,祖母抚养;(现在)祖母卧病在床,自己不能离开。(李密说:皇帝您看,我命苦是事实,知恩图报是孝的基本内涵,想必您也同意。晋武帝说:没想到你这么可怜,看到的身世,我都有点想我爷爷司马懿了!)
大前提2——第2段:身感皇恩,但“刘病日笃”。(李密说:皇帝,我知道您看得起来我,其实“知皇恩”与“知亲恩”一脉相承。晋武帝说:算你小子识相,懂得知恩图报,但你既然知道皇恩,完全可以一边来朝廷做官,一边把祖母带在身边啊)
大前提3——第3段:“孝”是国策,只不过祖母“人命危浅”。(李密说:皇帝您说的没错,您看哦,之前您一直强调尽孝就是行国策,也就是说孝顺祖母就是尽忠国家,尽孝与尽忠是等价的。晋武帝说:嗯,听你这样一说,确实是那么回事,但你小子,还是不能到朝廷来,没有达到我要的昭示天下、安抚民心的效果。李密心想:宝宝心里苦啊,我已经暗示过您,我奶奶快死了,落叶归根,人老思归。要挪动她,跟我奔波,这不是更要她老命吗?这皇帝看来是铁了心要拿我做“招牌”了,官肯定得去做,但得想个法儿,拖一拖)
小前提1——第4段:报养之日短,尽忠之日长。(李密说:皇帝您看呵,做官也不差这几天。连鸟雀都懂得“报私恩”,我是人,总不能为了“报公恩”,连畜生都不如!不过您放心,我发誓,我所言句句是属,天地人神可鉴;我再发誓,我生是您的人,死是您的鬼,我一刻也没有忘记“报公恩”,请给我一点点时间,不要让我做畜生!晋武帝心想:这小子,跟我打太极!不过你讲的也在理,不要逼人太甚,毕竟我刚刚登基。如果不答应你,不尽违背了我刚刚定下的国策,我还会被李密骂为畜生不如,行,准了!)
【补充】
1.“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晋书·李密传》)
2. “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华阳国志》)
【提问】如果我们把原文第一段放在第三段后,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章,体会一下,晋武帝读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明确】李密成功说服晋武帝的两大利器: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李密遵循先情后理、先感性后理性的顺序,先在情感上软化、感化晋武帝,以博得他的同情;后从理性的层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晋武帝理屈词尽;最后李密又主动站队,表达忠心,从而顺利地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调换顺序后,呈现出先理后情的顺序,一开篇就说理,显得突兀、不自然,并且有露骨的阿谀奉承的嫌疑。“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方针提前,显得格外醒目,在多疑的晋武帝看来,李密多少有点心怀不满,甚至有讥讽新朝的意味。这样后面悲苦身世和祖母百病缠身、日薄西山凄凉晚景的叙述,在晋武帝的眼中多多少少就显得矫情,甚至是夸大其词为达目的刻意而为的。
【小结】不可否认,李密真诚地陈述衷情,在一定程度上打动了晋武帝。但晋武帝最终同意了李密的请求,倒不完全是因为其对祖母的诚挚孝心,而是李密拿捏准了晋武帝的心理,揣摩透了晋武帝的意图,运用了一定的言说策略取得的良好效果,是心理战的胜利。其实,从晋武帝的角度看,他倒也不一定非要李密出来做官。作为篡权建国的新朝国君,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的是,征召像李密这样德行超群的蜀汉旧臣,确实能起到示范效应,可以给天下人做出一个求贤若渴姿态。从李密的角度看,他又何尝不明白晋武帝的本意,要自己拿出一个合作的态度,支持拥护晋武帝的统治,而非采取不合作甚至对抗新朝的态度。所以,李密非常懂事地积极配合,在表文中自我贬低,自轻自贱,主动站队,积极示好,正面表达忠心。这样晋武帝完满地达到了目的,也就顺水推舟地成全了李密的孝心。最终握手言和,达成共识,实现双嬴。
教学总结:除了李密高超的劝说艺术,这篇文章我们还读出了什么?
【示例1】中国文人对气节的坚守。古代读书人讲究忠臣不事二主,李密在蜀汉深受重用,又怎么会轻易归顺晋朝?更何况,晋朝的皇位乃是篡夺曹魏而来,名不正言不顺,如何让人心服?李密的拒绝,其实代表的是中国文人对个人节操的坚守。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到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妥协,如李密为了坚守节操放低身段来向晋武帝陈情,司马迁为了坚守理想信仰甘愿接受腐刑,文天祥为了南宋忍受屈辱伺机逃亡。
【示例2】个人与国家的复杂关系。李密用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深度揭示了个体与国家之间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从属关系,而是充满变数的相互作用。在尊敬和忠于国家的同时,个体也必须面对家庭责任和情感纽带的挑战。
《项脊轩志》:琐碎真挚的怀念之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归有光(1507—1571年),江苏昆山人,明朝散文大家,其文上承唐宋八大家。归有光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叙事细腻,以情动人,时人称其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又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今天我们学的《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归有光18岁时,大约在他丧母十年后,通过写项脊轩来回忆母亲那二三事;最后两段写于归有光33岁时,是在他丧妻魏氏四年之后,在这十五年里,归有光是如何度过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
(二)任务一:阅读文本,梳理作者所写的生活琐事
【提问】阅读第1段,作者对项脊轩作了哪些修葺?修葺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1.修了一下屋顶,解决渗土漏雨的问题;
2.辟窗砌墙,解决屋里昏暗的问题;
3.杂植兰桂竹木,解决环境破败的问题,增加一点雅趣。修葺前:破败,漏雨,昏暗;修葺后:幽静、优美。
【提问】阅读第2段,作者写自己住在项脊轩时经历了哪些事?
【明确】1. 诸父异爨(分家);
2.乳母的追忆(忆母);
3.祖母的激励(忆祖母)。
【提问】阅读第3段,作者在这一段写了一件什么事?包含哪些情感?【明确】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和项脊轩免于火灾。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实现理想的期望。
【提问】阅读4、5段,这一部分是作者的补记,补叙了哪些事?
【明确】
1.婚后:时至轩中,转小妹话。(喜)
2.妻死后:室坏不修——复葺南阁子——不常居——庭中琵琶。(悲)
(三)任务二:知人论世,理解作者“喜”与“悲”的内涵与情感
【提问】细读第1段,作者对项脊轩只是“稍为修葺”,换句话说,只是适当的修修补补,并没有大翻新,只是小修小补,没有质变 ,而文本中所呈现的修葺后的项脊轩形象却不再有仄通之感、破旧之感,是高雅、幽静、自由、美好的项脊轩,而且作者的心情却有很大的不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明确】此时的归有光在项脊轩的心情是“多可喜”,喜在环境幽雅,喜在读书之乐,喜在读书之余的优美景色。实际上项脊轩并没有大的改变,但此时的项脊轩在归有光的眼中,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小屋子,而是变成了他读书生活之地,变成了他实现人生理想之地,所以在归有光眼中的项脊轩,已经染上了他个人的感彩,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恐怕就是这个意境。对于家道中落的归有光来说,改变境遇的唯一路径就是竟日幽居苦读。他抑制心中愁闷, “扃牖而居”,“竟日默默”,或“偃仰啸歌”,或 “冥然兀坐”,黄卷青灯,陪伴他的只有自然风物的清幽(“庭阶寂寂”而又“万籁有声”)只有人与自然的融合相生(“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只有空灵静谧的夜晚(“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正是在这“能以足音辨人”的孤独中,归有光实现了自我沉淀、提升与突破。“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其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面对家道没落之势,归有光立志中兴家族,义无反顾地扛起齐家使命,力图凭借读书入仕重振门庭、重塑家风。所以,这份读书之乐中,更有振兴家族的使命感。
【小结】轩内读书——描写为主,语言淡雅——读书之乐,家族使命。
【提问】第2段中的“诸父异爨”指分家,这段写归家这个大家族的分家过程,也是衰败的过程,但这段并没有直接写分家的吵闹与怨恨等,写了什么?这种写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
(一)所写细节:
1.大家族群居之地空间隔阂的变化与增多:“庭中始为篱,已为墙”“门外多置小门墙”。“篱”是程度轻的隔阂,“墙”是更加坚固的隔阂,并且“往往而是”。暗示家族隔阂的不断加深,
2.大家族群居之地场所的世俗化:本应庄重的场所变得世俗。比如“鸡栖于厅”。说明大家族原本的庄重与凝聚力已趋向瓦解。原来和睦的大家族,而今到处都是各家设置的小门,东面和西面的狗都对着叫,来了客人各家自吃,即便从厨房穿过也不会在他家吃饭,鸡在厅堂上栖息,庭院中开始是以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二)写实特点:
1. 用几个典型含蓄的细节,侧面表现事件的过程。作者抓住了几个富有特征的细节来写大家庭的四分五裂,表现了亲情日益疏远、家族日渐瓦解的状态,具有特点。归家家族远祖曾是朝廷要员,但发展到“鸡栖于厅”,像鸡之类的家禽出现在“厅”这样原本庄重的场所,可见归家与普通农家几无差别,可见归家经济实力的衰微,必然导致亲情疏远冷漠。
2.用精练简约的叙述语言,寄寓心中的悲凉与无奈。归有光似乎隐藏了所有的伤感,不言萧墙之隔、亲情之衰,只说“内外多置小门墙”;不说亲人之互争,怨念之深,只说言犬之互吠;不言亲情之疏远冷漠,只言“客逾庖而宴” ,含蓄地表达了家族衰败过程,情感极其克制。(春秋笔法)
(三)这样写的原因:
含蓄地表达自己面对家族衰败之悲。当时,自己年纪尚小,才18岁,有对家族的衰败的无奈,但更多的是重振家族的梦想,毕竟还年轻,没必要大肆渲染这种悲情,用春秋笔法,点到为止。
【补充】归家在昆山,是有名的大族,在昆山地方上影响力很大。归有光的远祖是朝廷要员,归有光的曾祖父归凤,是个举人,才华出众,做过知县。但任职一年左右,就以病免归。归有光的祖父归绅和父亲归正从小苦读,却没有得中科举,以布衣终老。归家衰落的一个标志,是归氏的祖墓居然被衙门的老役一个盘踞,大片树木被砍伐殆尽,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最后,向昆山县令祈请帮助。在县令关照下,总算将祖墓收回,但他们的窘境已不难想象。面临困境,归氏家族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归有光身上,只愿他真的“有光”,重塑家族荣光。
【小结】诸父异爨(分家)——典型细节,语言简约——暗含无奈
【提问】归有光的母亲周孺人,一生生育八个子女,她出身富贵却宽厚、勤劳、节俭,事事躬亲,对孩子们的学业要求严格。作者是如何追忆自己的母亲的?
【明确】老妪转述,细节描写。归有光对于母亲充满了怀念,但是只写了“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没写母亲对于自己的关爱与严厉教育,而是选择老妪转述母亲关心姐姐的往事。因为归有光8岁时,年仅25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所以,印象不是很深刻,更多的生活细节,只能靠老妪回忆。
【小结】追忆母亲——侧面转述,细节描写——亡母之悲。
【提问】作者回忆母亲时是“泣”,而回忆祖母却是“长号不自禁”,为什么归有光对祖母的感情如此深厚?
【明确】
1.祖母陪伴作者的时日更长,相处的温暖细节更多,所以感触更深。
2.祖母对作者引以为荣,且寄予殷切的希望,令我深深感念。
3.再次,祖母之降大任于作者,重又勾起作者对家族败落的感伤。
4.在母爱缺失的少年心里,祖母是母亲的替代,是慈爱亲情的延续,想起祖母,不能不再次想起母亲。
【语言描写】“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诙谐,满心满眼都是爱。(祖母的怜爱、疼惜和关切)
【动作、语言描写】“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赞许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
【动作、语言描写】“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祖母在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四分五裂乌烟瘴气之时,只好把光宗耀祖复兴家族的希望寄托在孙儿的身上。亲情的督责里,底蕴是由衷的赏识。(祖母的深切激励与殷切期望)祖母举手投足间全是对孙儿的关爱,这份关爱里关心,有期望,有赞许,还有激动,如此,自然长号不能自禁。
【补充】亲人离世是归有光恒久的痛。归有光 8 岁时,母亲病逝,年仅 26 岁 ;12 岁,祖母去世;28 岁,妻子魏氏病殁,年仅 21 岁;32 岁,妾寒花去世,年仅19 岁,期间所生二女先后夭折;34 岁,幼女二二夭折;43 岁,长子染病而亡,年仅 16 岁;46 岁,妻子王氏病故,年仅34 岁。科举失意也是归有光无法摆脱的痛。归有光五次乡试和八次会试。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9岁能成文章,10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散文,14岁应童子试,20岁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他满怀信心,但参加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又寒窗苦读15年,直到35岁,归有光参加南京乡试,受到主考官张治的欣赏,被拔为第二名举人,期待归有光能更进一尺。此时的归有光已是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35岁那年冬天,归有光北上,准备参加第二年的礼部会试,谁知这次会试竟是名落孙山。少年丧母、三次丧妻(妾)、中年丧子,科举屡屡失意,处处遇挫的归有光深味生命的无常悲凉与巨大的精神孤独。
【小结】回忆祖母——直接描写、细节描写——愧疚伤痛
【提问】归有光24岁,娶了妻子魏氏,他们是如何相识的呢?他在另一篇《先妣事略》中,写道这样一句话,“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母亲去世的16年后,我娶了母亲生前为我订亲的女子)
【明确】婚后,归有光在轩中看书,妻子魏氏却总借故跑来看他,一会问问古代的事,一会靠着书桌学写字,甚至回娘家的时候还要和家里的妹妹炫耀起家里的阁子。从这些琐事描写,可见妻子与自己志趣相投,生动诠释了人们向往的红袖添香的诗意生活。(喜)他们成婚6年,归有光29岁左右,妻子魏氏去世;32岁,归有光久病成疾,复葺南阁子(没有心情,也不称“项脊轩”,恢复其旧称“南阁子”)。之后,参加会试,自然多在外。前后9年,院子里妻子亲手种下的琵琶树,已经亭亭如盖。睹物思人,再想想自己的失意人生,怎能不伤感?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历历往事如在眼前,却又恍若隔世,心中无限怅惘,却又欲说还休。(悲)归有光在 18 岁时写下《项脊轩志》,35 岁时又补写了结尾。人到中年,痛失爱妻,功名难求,有失亲望,家业复兴渺茫。凡此种种,当他翻出曾经写的《项脊轩志》,万般记忆,千种情感如潮涌来。所以,在归有光眼中,他写的项脊轩是居处,是情感,更是人生。生命就像一条长河,那个青葱的少年顺流而下,河水最终将他冲刷成深沉的模样。
【补充】梳理归有光与课文有关的时间线:8岁丧母,18岁写《项脊轩志》前四段思念母亲,24岁时娶了母亲生前为他订亲的女子魏氏,渴望白头偕老;29岁魏氏去世,无心读书,项脊轩也被废弃;32岁久病卧床;33岁重新拿出《项脊轩志》,写下最后两段。前半篇追忆生母,后半篇思念发妻。在他补写完《项脊轩志》的第二年终于中举,人生突然有了希望,之后却又是八次落第,经历了续娶丧妻、丧子,直到年近60岁才高中进士,之后又不过六年,因劳累过度身染重病而亡。
【小结】回忆亡妻——细节描写,侧面烘托——悼亡之情
教学总结:比较分析《陈情表》《项脊轩志》特点与手法
《陈情表》:为了说服对方,实用性强——环环相扣,逻辑性强——叙之以事,感之以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事一理皆含情。(联想《烛之武退秦师》《谏逐客书》)
《项脊轩志》:为了感伤人生,实用性弱——琐碎生活,感怀为主——以“项脊轩”为主线,串起读书之乐、新婚之喜;更勾起家族衰败之悲、亡母之悲、祖母勉励之念(科考失意之悲)和丧妻之痛——一事一物都为情。(联想《与妻书》)
总之,同样是“用情”,因为写作意图不同,文章构思逻辑也不同,表达手法也不同,《陈情表》中,“用情”是为达到说服对方的手段;《项脊轩志》中,“表情”是回忆人生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