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物理第二次月考复习8-10章 实验72题
一、实验题
1.(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
小明:在回形针上挂6个50g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2所示。
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g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3所示。
(1)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的刻线并不完全重合,你认为图 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N,则测量值 真实值;
(2)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0.1N的刻线,但未找到10g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 ,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拉力F/N 0.5 1.0 1.5 2.0 2.5 3.0
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cm 1.00 2.20 3.60 5.20 7.00 9.00
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F-L图像如图4所示,请你利用图像信息在图5中标出2.2N力对应的刻度线;( )
(3)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6中图线②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①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
2.(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较小时木块没有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拉力大小 (大于/等于/小于)摩擦力大小;
(2)要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块应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这样测量的依据是 ;
(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F4<F1<F2<F3;
①相比甲实验,乙实验中木块上增加砝码是为了增大 (砝码对木块/木块对木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继续探究,对比乙、丙两次实验, (能/不能/)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要想得出这样的结论,还应对比甲、 三次实验;
(4)下列实验中与本实验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探究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3.(21-22八年级下·江苏南京·期末)小军同学进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五种情景中,小军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木块,使其沿平行于接触面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弹簧测力计对小木块的拉力和小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有 (选填序号);小木块所受重力和木板对小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有 (选填序号);
(2)如图②所示进行实验时,若运动过程中木块的速度突然变大,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军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该比较 (选填序号)实验;
(4)小军做第②次实验时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依据是 。
4.(22-23八年级下·江苏盐城·阶段练习)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活动中:
(1)小明首先猜想: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一个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如图乙所示,小明的猜想是 (正确/错误)的;
(2)如图丙所示,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且在一条直线上;
①为了探究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可用手 (填“下压”、“翻转”或“扭转”)平衡的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能保持平衡;
②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
③如果完全忽略摩擦等因素的影响,用手指水平向右轻弹一下原本静止在滑轮之间某处的小卡片(钩码始终不着地),则小卡片离开手指后将做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碰上右侧的滑轮;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若每个钩码的重力是0.5N,左边挂3个钩码,右边挂1个钩码时,木块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左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再在右边加挂 个钩码,木块就可以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
(4)若小明同学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戊所示),那么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用该装置进行实验。
5.(22-23八年级下·江苏盐城·阶段练习)琳琳设计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把一个木块放在长木板上,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根据 原理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
(2)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 ;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她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认为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答: ;
(4)为了操作方便,琳琳和同桌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
方案二: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
方案二更好,其优点是: ,若使用方案二的装置,发现匀速拉动木板的拉力F=6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木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N。
6.(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超程度”)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图戊对读数有什么好处 。
7.(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球。
小球编号 1 2 3 4
小球质量/g 2 5 45 40
小球半径/(×10-3m) 5 5 15 20
小球的收尾速度/(m s-1) 16 40 40 20
(1)实验时固定斜面并将小球从斜面上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止释放,目的是 ;
(2)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球将在水平面 ;
(3)在本实验中,观察到小球运动距离越远可得出它受阻力越小。下列研究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轻质卡片
B.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使用相同的液体
C.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用海绵的形变程度反映压强的大小
(4)小明发现将小球从高空释放后,小球速度变大时它受到的阻力也变大。一段时间后小球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小球受到的阻力与小球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小球的收尾速度成正比,上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4号小球达到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 N;
②由表中数据分析:半径为l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 m/s。
8.(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敏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如图甲,实验开始,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小敏用较小的力水平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摩擦力 (填“>”、“<”或“=”)拉力。小敏沿 方向拉木块,使其做 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小敏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直线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图像如图乙所示。F1和F2分别表示和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F1 F2(选填“>”、“<”或“=”);
(3)甲图中的换用“长木板、毛巾、棉布”,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4)小敏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水平传送带的速度可以调节,定滑轮摩擦忽略不计。启动传送带,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此实验方案与原方案相比,优点是: 。
9.(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为了模拟研究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霞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由静止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选填“小球”或“小木块”)的动能;
(2)在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A、C两球刚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用来研究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时,小霞应选择 两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比较;
(4)实验装置中,如果水平面光滑,能否完成本实验的探究内容? ;理由是 ;
(5)后来小霞分别用B球和C球将弹性相同的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再放手,如图丁所示,则两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0.(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用细线、长木板、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台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过程中每次应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运动;
(2)甲、乙、丙三图中弹簧测力计对小木块A的拉力和小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有 (选填序号);小木块A所受重力和木板对小木块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有 (选填序号);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1.(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和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
(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面的 相同;
(2)第二次实验,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刚好滑到了木板最右端,如图1所示,接下来改在木板上实验,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是 ;
A.减轻小车的质量
B.降低小车释放的高度
C.增加木板的长度
D.增加木板的宽度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运动越远;
(4)通过上面的探究,你认为图2中的篮球,飞到空中A点时,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篮球的运动轨迹是 (选填图中数字)。
12.(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1)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在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方向 ,大小相等。细心的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左边挂一个钩码,右边挂两个钩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经过讨论,同学们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小组决定改进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这个装置相比甲图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
(3)经过讨论,又设计出了如图丙所示装置,要求卡片 (选填“弹性要好”或“质量要小”)。在图丙装置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后,将小卡片转动一小角度,松手后,小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 上。
(4)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如果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一步的操作是 (选填“剪开左侧绳子”、“剪开右侧绳子”或“剪开卡片”)。
13.(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1)原理: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图所示),应让小车以 的初速度分别在水平面上运动,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 ;
(2)现象、结论:比较三次实验发现,木板面阻力最小,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 ,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受阻力减小为零,小车将 。上述研究过程中,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理从而得出结论,运用了 法;
(3)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的运动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同学们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将小车分别倒放在毛巾、棉布和木板面上,沿水平方向,还需再添加器材: 。
14.(22-23八年级下·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在学习“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设计这样的“斜面”实验:
(1)如图所示,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当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是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3)分析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并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15.(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数.
(1)小明用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
①在乙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N,方向 .
②比较 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③比较甲、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在操作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 (平衡/不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理由是: ;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它的支持力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
16.(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掉了下去。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C.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上A处以下位置滑下
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2)调试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滑下,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保持 (填运动状态);
(3)在上述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17.(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小华在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小华利用长木板,毛巾、两块相同的长方体物块A、B,以及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物体A;
(2)小华通过比较甲、乙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 的关系。比较乙、丙两图中,可以得到初步结论: ;
(3)在图丙实验中,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时,物块B受到物块A的摩擦力f= N;若突然撤去拉力F,物块B受到物块A的摩擦力方向向 (选填“左”或“右”);
(4)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给物块A施加拉力的同时,物块A也给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 。
A.都相同
B.仅作用点相同
C.仅大小相同
D.大小、作用点都相同
18.(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应该将小卡片 ;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左右两端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吊盘。当在左盘中放250g的砝码,物块M可以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把左盘中的砝码减少150g后,物块M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的摩擦不计),小明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物块M受到了摩擦力,请你帮小明算一下物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g取10N/kg)
19.(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斜面的 由静止下滑;
(2)实验中分别选用毛巾、棉布、木板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支持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
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到阻力的作用,那么它将 ;
(4)在实验中,小车运动的距离可反映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下列研究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轻质卡片
B.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使用相同的液体
C.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用海绵的形变程度反映压强的大小
(5)在上述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
20.(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小明外出旅游时偶然看到甲图这样一个场景,一辆大货车将路面压至塌陷,善于思考的小明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同学回到家后,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 ;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增大 ,可以得出结论: ;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p丁(选填“>”“<”或“=”);
(5)如图戊所示,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小明发现他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1.(22-23八年级下·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小明利用图中的甲装置做“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在左盘中增加一个很轻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力是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3)于是小明改用乙装置进行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小卡片容易扭转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利用乙装置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观察卡片 (刚释放时/最终)是否保持平衡,这样是为了说明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 ;
(5)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下一步的操作是: ;
(6)在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提出:“当卡片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用力推一下,卡片会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同样的小卡片,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结果他没有看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推出卡片后,卡片受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22.(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
(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应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 运动,则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利用的物理原理是 ;
(2)小明用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操作,如图甲、乙、丙所示。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 的关系;
(3)在操作过程中小红发现,有些同学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丁)所示,也使木块在水平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处于 (平衡 / 不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是 / 不是)一对平衡力;
(4)小红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将弹簧测力计B水平并固定,如图戊所示。当长木板被水平向右匀速拉出过程中,弹簧测力计A、B示数均稳定后,其示数分别为4.8N、2.2N,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增大为7N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 (变大 / 变小 / 不变)。
23.(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小程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杠杆未挂钩码前,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静止时,此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时,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
(3)实验时所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将两侧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一格,杠杆会 ;(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3所示,杠杆上每一格的长度为5cm,在杠杆左边挂钩码,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是动力,则动力臂为 cm;在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传感器在物理实验中可以方便的将数据转换成图像,如图甲所示是用拉力传感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当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最初物体处于静止状态,3s后物体开始运动,物体运动后改变拉力,4s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计算机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要测出滑动摩擦力,必须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测量滑动摩擦力时用到的原理是 ;
(2)当拉力F=5.1N时,物体处在什么运动状态 ;若F=5.8N,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
(3)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 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的关系,在重力为17N的物体上每次增加1N重的砝码,如图丙所示,规范操作测出滑动摩擦力。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N/N 17 18 19 20 21
水平拉力F/N 5.1 5.4 5.7 6.0 6.3
请根据以上数据得出f与FN的关系式 。
25.(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小华用图a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相等质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把右盘中换成质量较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 (选填“可能是”“一定是”“一定不是”)平衡力;
(2)小明选择了图b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再在线的两端分别都挂上1个、2个、3个钩码,观察到三次实验卡片均能保持平衡。接下来小明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并观察卡片的状态,从而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相等的结论;
(3)相比小华,小明选择的装置可以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26.(22-23八年级下·江苏苏州·期中)如图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时,通过观察 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在图A、B、C的操作中,观察图A和图 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图D与图A比较,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强 (填“相同”或“不相同”);
(4)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 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7.(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如图A、B、C、D、E所示是小爱同学用矿泉水瓶和海绵等实验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图C、D、E三次实验,小爱同学是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比较B、C图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
(2)通过观察如图A、B两次实验,发现实验过程中,为方便观察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必须选择易发生明显形变的受压物体,且受压物体 ;
(3)矿泉水瓶中装有500mL水,按图C进行实验,此时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强约 ;
A.50Pa B.500Pa C.5000Pa D.50000Pa
(4)如图F所示实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水瓶紧靠在一起放在桌面上,对受压物体的压强与其相同的有如 图所示的实验;B、E两图实验中,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比较瓶子对海绵的压强。
28.(21-22八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2.5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如图(1)所示,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7.5N;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上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00cm。
(1)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可以计算出大气压强值p= Pa,若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为了减小摩擦力产生的误差,某同学采取图(2)的方法测量了大气压,将原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封住小孔,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7.5N,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4.5N,不计摩擦和细线重,则注射器筒与活塞的摩擦力为 N;所测大气压为 Pa。
29.(21-22八年级下·江苏苏州·阶段练习)小明和小虎两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如图甲所示,已知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容积为V;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记为L,拉动注射器中的活塞做 运动,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根据 条件可知大气压强,则该地的大气压强可表示为p= ;
(2)实验时小虎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实际大气压 。小明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采取了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其方法是 ,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筒的小孔;
(3)实验时,小明又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 (填“偏大”或“偏小”)。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了图乙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水的质量为m2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 ,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此两空用题中已知字母表示)
30.(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为了测量大气压强,小明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
(1)实验中,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出 对活塞的压力,再利用 来计算得到大气压强;
(2)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cm;
②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
③小明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Pa;
(3)另一位同学,仅将所用的注射器更换为容积为20mL的注射器重新进行实验,却无法测出大气压值,其原因可能是 。
31.(21-22八年级下·江苏苏州·阶段练习)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1)小华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值。
①在做好甲图实验后,小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 8.1N时,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则测得大气压值p = pa;
②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 ;若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 ;(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在实验评估后,他对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然后按照如图所示的过程,慢慢的拉注射器(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是F1和F2。下列计算式正确且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B.C.D.
(2)①小欣同学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戊所示,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掉下,测出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①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 ,所测大气压强的表达式是 ;
②该方法所测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 。
32.(22-23八年级下·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估测大气压值的装置如图所示,器材有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1)观察注射器,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20mL;
(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选填“活塞”“针筒”或“全部刻度”)的长度,记为L=10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 m2;
(3)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部,目的是 ,然后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4)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2N,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5)该实验测得大气压的值p= Pa;
(6)正确使用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是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大,其主要原因是 (填下面选项的序号),请你提出一种避免这种影响的操作方法 。
①注射器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活塞漏气
33.(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小明利用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1)该实验还缺一个实验器材是 。
(2)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 (活塞/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再测量出注射器 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格,最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此时大气压值为 Pa。
大气压力F/N 注射器容积V/mL 活塞面积S/cm2 大气压强p/Pa
6 2.5 4
(3)小明发现,他所测得的大气压值明显低于其它同学的测量结果,于是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中可导致小明测量结果偏差的是 。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34.(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实验桌上有细线若干、弹簧测力计一只(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三种规格的注射器A、B、C(量程分别为20mL、10mL和5mL)、滑轮一只以及刻度尺一把。要求利用现有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甲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 ;
(2)实验中研究对象是 (活塞/筒壁)。甲同学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同组的小王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值 ;
(3)实验中,应该在 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 是一对平衡力;
(4)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时,活塞仍没有移动。欲仍然采用此方案完成实验,需作的改进是: ;
(5)如下表是甲同学最终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
大气压力F/N 注射器容积V/mL ① 活塞面积S/cm2 大气压强p/Pa
4.9 10.0 ②
表中①是 ,②是 。
35.(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缓慢拉动针筒,当针筒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偏大/不变/偏小);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选填“A”或“C”)注射器;
(5)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90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500g,烧杯质量为125g,活塞面积为7.5×10-5m2,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值为 。
A.1×105Pa B.1.1×105Pa C.1.37×105Pa D.1.07×105Pa
36.(22-23八年级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 。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3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00cm;则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充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选填“摩擦力”或“大气压力”)为0.4N.考虑此数据重新计算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Pa。
37.(22-23八年级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和 ;
(2)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cm2,根据数据计算大气压强是 Pa;
(3)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 ;小红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 Pa;(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位小数)
(4)同学们在讨论时提出了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如下: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中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38.(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位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好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 的长度(记为L)为4cm;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
(2)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和 ;
(3)B步骤中测量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应用的是 的原理;
(4)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cm2,根据数据计算大气压强是 Pa;
(5)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 。小红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 Pa;(用科学记数法)
(6)实验A过程中,小王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测量结果比大气压的实际值偏 ;
(7)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可选用,横截面积分别为0.8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注射器,理由是 。
39.(22-23八年级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如图是小明利用V=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值的情况。
(1)利用刻度尺测量出 的长度l为10cm,即可算出活塞横截面积为 cm2;
(2)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N,据此可测得大气压值p= Pa;
(3)考虑到活塞与筒壁之间有摩擦,小明继续拉动一小段距离后,缓慢退回注射器筒,在活塞刚要到筒内底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则大气压值 (用题中出现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此因素将导致所测大气压值 (偏大/偏小/不变)。
40.(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日开展一次登山活动,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山顶的大气压强。
(1)A组同学随身携带了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到达山顶后,他们首先排尽针筒内的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其小孔,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不计)
①为了测量山顶的大气压强,实验中应测出的物理量有:注射器带刻度部分的长度L和 (指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②山顶的大气压强p=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实验时针筒内的空气没有排尽,会导致山顶大气压强的测量值比实际值 (偏大/偏小);
③小芳想进一步测条山的高度。若已知在竖直方向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p,且山下的大气压强为p0。则山的高度h=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2)B组同学利用吸盘、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强的值,进行了如下所示实验。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勾着吸盘缓慢向上,直到吸盘刚要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①该实验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②实验中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 ;
③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准备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老师告诉同学们,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因为 。为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请你给小组同学提出一条有效的实验改进措施:
41.(21-22八年级下·江苏苏州·期末)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目的是 ;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甲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 Pa;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不定项选择,填写序号);
(4)实验时,小明又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 。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了图乙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重为G1;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水的重力为G2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 。
42.(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缓慢拉动针筒,当针筒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 ;
(3)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p= ;
(4)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90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500g,烧杯质量为125g,活塞面积为7.5×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值为 。
A.2.2×105Pa B.1.37×105Pa
C.1.1×105Pa D.1.07×105Pa
43.(22-23八年级下·江苏苏州·阶段练习)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水和容器对地面压强增加量Δp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实验中,他们在一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然后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分别浸入水中,待物体静止后,利用仪器测出了Δp水和Δp地,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表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ρ物(千克/米3) 0.5×103 0.6×103 1×103 1.5×103 2.0×103 3.0×103 4.0×103 1.2×103
Δp水(帕) 490 588 980 980 980 980 980 1960
Δp地 490 588 980 1470 1960 2940 3920 ______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的数据中Δp水与Δp地的大小关系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入同一装有水的足够高柱形容器中,当ρ物≤ρ水时,Δp水 Δp地;当ρ物>ρ水时,Δp水 Δp地(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分析比较表格中第2行与第4行中Δp地和ρ物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体积相同的物体浸入同一装有水的足够高柱形容器中, ;
(3)由实验序号4、5或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当ρ物>ρ水时,ρ物、ρ水、Δp水和Δp地满足一定的关系。若换用另一物体做进一步实验探究,请在实验序号8中填入相应的实验数据 。
44.(21-22八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该 (选填“重新安装软管”或“多加一些红墨水”);
(2)排除故障后,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水中越深,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逐渐变大,这说明 ;将橡皮膜放入水中保持同一深度,改变压强计橡皮膜的方向,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不变,这说明 ;
(3)小明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我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 。
45.(22-23八年级下·江苏徐州·阶段练习)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与液体 有关;比较 两图,可以得到: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改变”);
(5)若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小芳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她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6)实验结束后,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容器形状有关。然后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戊所示。由此可知,小芳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6.(22-23八年级下·江苏苏州·阶段练习)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他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装置漏气造成的,他的说法是 (正确/错误)的,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重新安装软管/多加一些红墨水);
(2)如图丁所示,两个相同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A、B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A、B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液体A、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ρA ρB;若接着将两金属盒竖直向下移动相同的一段距离后,两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 H甲和 H乙,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 H甲 H乙;
(3)小明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D.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加大且保持相同
47.(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小明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由图1中A、B、C、D四个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小明思考既然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不同,可以用这套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他决定对弹簧测力计进行重新标度,将如图D所示的装置改成一个密度秤,它的零刻度应标在 N处,用它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ρ液最大是 g/cm3;
(3)改装完成后发现,该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则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g/cm3;
(4)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后,又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如图2所示,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实验;若满足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等式成立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5)在实验中,发现F浮>G排,则原因可能是 ;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没有校零
B.实验之前小桶内有残留的水
C.溢水杯水没有加到溢水口
D.步骤丙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6)进一步思考:如果实验中物体没有完全浸没水中,能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正确的观点是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
48.(21-22八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安装好液体压强计后,发现不管用力重压还是轻压,U形管内水面高度差几乎不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调整的方法是 ;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往右边支管吹一口气
C.将右管中液体倒出一些
(2)重新调节器材后,小明将金属盒深入水面以下进行了如图C、D、E、F所示的实验。由D、E、F发现U形管液面高度差相等,这说明在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 的压强相等;
(3)小明保持C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结论的过程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 ;
(4)完成实验后,小明发现根据压强计测出的压强p1和用烧杯中金属盒的深度计算出的压强p2不相等,多次实验仍存在这种现象,经过讨论,发现是由于金属盒的橡皮膜发生形变,从而导致p1 (选填“>”“<”或“=”)p2;
(5)换用其他液体继续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下列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
A.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液体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换成更细的U形管
49.(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兴趣小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2: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3: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想,用弹簧测力计、4个相同的小长方体磁力块组合成的大长方形物块、2个分别盛有水和盐水的烧杯等,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①大长方形物块的重力 N;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大长方形物块所受浮力 N;
②根据图A、B、C的测量结果,小明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小华却认为不一定正确。你觉得小华的理由是 ;
③小华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D,根据A、B、D的测量结果,可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请在图D中画出她实验时长方体物块的放置图 ;
④根据A、B、C的测量,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所受浮力越大。根据A、C、E的结果,得出浮力大小还与 有关;
(2)根据小华测量的相关数据,可计算出烧杯中盐水的密度是 kg/m3。
50.(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型管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甲和图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比较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 ,理由是:
51.(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小红同学用实验室的一块柱形合金材料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他将该合金块标注成4等分,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可知该合金块的重力是 N;
(2)由图丙所示,此时合金块只有两格浸入水中,则合金块所受的浮力F浮= N;由图甲、乙、丙、丁计算得到合金块密度为 kg/m3;
(3)根据图甲、乙、丙、丁,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4)小桂又找来一个质量为10g的的石块、水和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某种油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G;
②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拉力为F1;
③再将弹簧测力计挂着的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油中,测得拉力为F2。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求得:石块浸没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F浮= ;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液= ,(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小倪认为小桂的方案不能准确测得这种油的密度,理由是 。
52.(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
①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②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③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b图中物体P所受浮力大小 N;e图中物体P所受浮力大小 N;
(2)为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应分析a、 三次实验,可得结论: ;
(3)为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应分析a、 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分析 三次实验,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选填“越大”或“越小”);
53.(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明将一个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逐渐使其浸入水中。
(1)通过对图 两个实验步骤的比较,可以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与深度 (有/无)关。
(2)通过对图 两个实验步骤的比较,可以知道物体在同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通过对图丁和戊两个实验步骤的比较,可以知道物体在同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4)某兴趣小组又找来弹簧测力计、酒精、小桶、铁架台、吸管、刻度尺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①同学们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如图(1)所示,这样实验会使测得的溢出水的重力 (偏大/偏小)。
②正确操作后,根据图(1)、(2)和(3)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如果F1﹣F5= 等式成立(用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字母表示),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是正确的。
③细心的同学还根据图中部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得某液体的密度为 g/cm3。并用一根长为20cm的吸管自制密度计进行验证,如图(4)所示,其中H= 14cm、 h= 12cm,该密度计测得某液体的密度为 g/cm3,若要提高密度计的精确度,可采用下列哪项措施 。
A.选择横截面积更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B.减小吸管中配重的质量
C.以上两项措施都可以
54.(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2: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3: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想,用弹簧测力计、4个相同的小长方体磁力块、2个分别盛有水和盐水的烧杯等,按图甲步骤进行实验:
①利用磁力将4个磁力块组合成长方体物块;
②根据图A、B、C的测量结果,小明认为猜想1是正确的,小华却认为不一定正确。你觉得小华的理由是 ;
③小华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D,根据A、B、D的测量结果,可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请在图D中画出她实验时长方体物块的放置图;
④兴趣小组进一步研究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⑤根据A、C、E的结果,得出浮力大小还与 有关。
(2)小华把4个磁力块组合成下图,她还能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3)爱思考的小明又进一步研究水产生的浮力与水自身重力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容积均为300mL的一次性塑料杯甲、乙(杯壁厚度和杯的质量不计),甲杯中装入50g水,乙杯中装入100g水,然后将乙杯放入甲杯中,发现乙杯浮在甲杯中。这时甲杯中水产生的浮力为 N;这个实验说明,液体 (能/不能)产生比自身重力大的浮力。(g取10N/kg)
55.(2022·无锡·中考真题)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 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 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 ;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 相等。
56.(21-22八年级下·江苏常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U形管液面 确定被测位置的液体压强的大小;
(2)如图甲,明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比较图乙、丙可以得出结论: ;
(4)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 (选填“上移”或“下移”);
(5)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6)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57.(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 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 的形状(上窄下宽/上宽下窄);
(3)小芳接下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做法是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她的操作 (可行/不可行),因为 。
58.(22-23八年级下·江苏苏州·阶段练习)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前若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压强计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将压强计的探头放进盛水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 (选填“内凹”或“外凸”);根据 三次实验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则隔板 (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59.(22-23八年级下·江苏苏州·阶段练习)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 ;
A.将右侧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比较 两图,可以得到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小芳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她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5)实验结束后,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容器形状有关。然后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戊所示。由此可知,小芳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60.(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E.将空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
F.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2)为了使测量更加精确,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3)比较发现: = (用图中符号F1、F2、F3、F4表示),从而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61.(22-23八年级下·江苏常州·阶段练习)某实验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 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所受的重力;
(4)若溢水杯的水没有装满,则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 G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没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62.(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比较①②③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在进行图④实验时,保持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变,缓慢向烧杯内加水(水未溢出),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增大/减小/不变);
(2)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写出一种即可)三次实验进行探究;(填序号)
(3)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物体A的体积是 m3;
(4)用图中实验数据计算A物体的密度是 kg/m3。
63.(22-23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 (填“可靠”或“不可靠”);
②简要说明理由: ;
(4)在图(d)中,将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固定在液体中的同一深度,使金属盒分别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观察压强计示数的变化,这是为了探究 。
64.(2022·江苏连云港·二模)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2 2.0 1.7 1.7 1.9
(1)比较实验步骤A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 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kg/m3;
(3)在一只薄塑料袋(重力忽略不计)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袋逐渐浸入水中,当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65.(20-21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测量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过程如图1所示。
(1)由甲图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N;
(2)由甲图和丁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N,物体的密度为 kg/m3;
(3)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 ;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明若想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该换用一杯 (选填“质量”或“密度”)不同的液体,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 图比较得出结论(选填“乙”、“丙”或“丁”);
(5)如图 2 所示,图线 (选填“a”或“b”)能用来表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浸入液体深度的变化情况;
(6)另一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如图 3,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物体受到的拉力当作了浮力,导致图像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可推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图像应该是 (选填“乙”、“丙”或“丁”)。
66.(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在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
(1)如图a,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压强计在使用前出现如图(a)中的情形,则原因是:U形管左侧空气柱及软管中的气压 (大于/等于/小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 ;
A.将右侧管中的液体倒掉一些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图(b)中是压强计金属盒放在水中不同位置时的情形,能得到的结论是: 液体内部, ;
(4)若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和盐水两种不同液体中,如图(c)和(d),得出(d)烧杯中一定是盐水。这个结论 (可靠/不可靠),理由是 ;
(5)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将金属盒放在两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高度差变化不明显,下面的操作能使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 。
A.同时将深度减小 B.U形管内换成密度小的液体
C.U形管的换成更细的玻璃管 D.U形管内换成密度大的液体
67.(22-23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图四组实验: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U形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实验前,小明发现U形管两液柱高度不同,应进行的操作是 ;
A.从U形管中倒出适量的水
B.向U形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比较图乙和图丁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此次实验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简要说明理由: ;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个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如图所示,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一段距离,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68.(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小鸿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鸿同学实验前却观察到如图12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液体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小鸿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装置漏气,会看到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 (选填“明显变化”或“几乎不变”)
(3)为了验证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小鸿选择图 完成实验,得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 的结论;选择图乙丁完成实验,得出液体压强与 有关的结论。
(4)他想知道实验用酒精的密度,于是找来了透明容器、带刻度线的普通玻璃杯A、一个圆柱体玻璃杯B、适量的水、实验用酒精、刻度尺、记号笔和注射器等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如下:
①在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将A杯放入透明容器中如图甲所示;
②在B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柱高度H,并标记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③将B杯中适量的水倒入A杯中,直至A杯刻度线与透明容器中水面相平,如图丙所示,并用刻度尺量出B杯中剩余水柱的高度h1;
④将B中水倒出并擦干,将实验用酒精装入B杯中,直至标记处。将A中的水倒出并擦干,将B杯中适量的酒精倒入A杯中,直至A杯刻度线与透明容器中水面相平,用刻度尺测出 (用文字和字母表示所测物理量),则实验用酒精的密度表达式ρ= (用所测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69.(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再多加一些红墨水 B.倒出一些红墨水 C.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3)小强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答: .原因是: .
(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选填序号).
A.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 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70.(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小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
(1)如图⑥所示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2)由图②、③、④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由图 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4)小明由图③、⑦所示实验,他就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他的分析过程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判断的理由是 。
(5)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71.(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月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
(2)分析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分析②③两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③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分析 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若先完成实验②,再完成实验①,则测得的浮力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5)根据图中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
72.(22-23八年级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为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1)第一组同学用电子秤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小明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并用电子秤测出了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电子秤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 ρ乙;
②小华想通过图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她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并用电子秤测出了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用甲、乙两种液体各测两组数据后,在如图2所示的m-V图像上描出了四个点。但是小华忘记标注这四个点的数据分别属于哪种液体。根据小明实验测出的数据分析可知属于甲液体的两点是 ;
③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金属块测量出了甲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3所示,则甲液体的密度为 g/cm3;
(2)第二组同学准备用如图4所示压强计来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实验前他们用手指轻按橡皮膜目的是 ;图5是他们设计的几种方案(压强计的U形管未画出),其中最佳方案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3 小于 越大 先测量较小的力,紧接着测较大的力
【详解】(1)[1]由小华的方法可知,受到拉力时,橡皮筋的实际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则刻度不均匀,所以,一次挂6个50g的钩码后,记下指针位置再等分刻度,误差较大,故图3的刻度较准确。
[2]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N,由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则真实值要大于2.0N,故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2)[3]由图3可知,拉力越大,刻度线的间距越大,说明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
[4]由图4可知,当拉力F=2.2N时,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为5.90cm,故作图如下所示
(3)[5]由图6可知,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发现图线②与图线①不完全重合,说明拉力减小时,橡皮筋不能完全回复到原来的形状。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为使测量准确,应先测量较小的力,紧接着测较大的力。
2. 等于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木块对木板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不能 丙、丁 A
【详解】(1)[1]拉力较小时木块没有运动,此时木块受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故拉力等于摩擦力。
(2)[2][3]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4]本实验中,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乙实验中木块上增加砝码是为了增大木块对木板的压力。
[5]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6][7]比较乙、丙两次实验数据,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要想得出这样的结论,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对比甲、丙、丁。
(4)[8]本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A.探究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符合题意;
B、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②③④ ② 不变 ③④ 3 见解析
【详解】(1)[1][2]①中拉力和摩擦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拉力会给木块一个向上的力,所以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也不是平衡力;
②中水平匀速直线拉着木块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也是一对平衡力;
③中水平匀速直线拉着木块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支持力等于木块和砝码的重力之和,所以小木块所受重力和木板对小木块的支持力不是平衡力;
④中水平匀速直线拉着木块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支持力等于木块和砝码的重力之和,所以小木块所受重力和木板对小木块的支持力不是平衡力;
⑤中木块沿斜面匀速上升,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这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
综上所述,弹簧测力计对小木块的拉力和小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有②③④;小木块所受重力和木板对小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有②。
(2)[3]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若运动过程中木块的速度突然变大,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不变。
(3)[4]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该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选择③④。
(4)[5][6]由图丙知:2~6s物体做匀速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