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1 20: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北宋参知政事王安石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
秦国大良造商鞅 北魏中书令李冲
无功不受禄
学而优则仕
公侯之子孙
这些人是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变法和改革的高官。
那这些高官是如何选拔上来的呢?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选官制度:选什么样的人做官?
考核制度:如何考核官员的政绩?
监察制度:如何监督官员的行为?
新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一)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1.背景:由分封制、宗法制的政治基础决定
官位世袭
3.特点/途径:
4.影响:
血缘
2.标准:
积极:稳定统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消极:但重血缘、轻才能,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不利于长远发展。
秦朝之后实行官僚政治,但世官制并没有就此消失,一方面在后代的少数民族控制地区或王朝有出现,另一方面通过“恩荫制”(官僚子弟凭借先人之功绩循例而仕的一种选官制度)的形式遗存下来。
(二)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世官向尚贤的转变)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1.背景: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
2.标准:
才能或军功
3.方式:
材料1:李悝相魏文侯时说:“为国之道 , 食有劳而禄有功 , 使有能而赏必行 、 罚必当……”。 ——刘向《说苑》
材料2:秦时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荐举(自荐)
毛遂自荐
荐举(他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军功爵
客卿制(荐举:自荐、他荐)
功劳制(军功爵制)
4.评价:
冲击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利于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是一种
适合战时(临时)状态下的选官方式。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韩非子》
有军功者,各以率上受爵。——《史记﹒商君列传》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各诸侯为争霸图强;
私学兴盛,士人阶层崛起;尚贤思想的盛行
春秋战国时期选官的标准是什么
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成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B
商鞅变法: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它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为提高军队战斗力而采取一项措施,同时也是调整当时社会关系的途径之一。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凝聚了祖先的智慧。在秦和汉时期,它都激励着人们去建功立业,极大鼓舞了人民的进取精神。对于要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在统一之后,社会基本安定,就需要有善于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的人才了。这时强化武夫当政的制度,只重视武力,从军人中选官,按军功定级,使大量能征惯战的军人担任各级官吏,只会激化社会矛盾。
(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然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2.途径: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3.影响:
1.标准:
遵守法律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文化制度、教育制度。
以吏为师:“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
以法为教:是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实质摒弃其他思想学说而专任法家思想的一种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材料1: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子·五蠹》
(四)汉朝:察举制
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1.方式:
乡举里选,是一种由下向上的官员推荐制度。
常科
科目
特科
察孝廉
举茂才
茂才在开始只是特科,汉光武帝时设为常科,选拔超群逸伦、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贤良方正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明经
明习法令。
明法
孝廉是汉代入仕的主要途径。讲求孝行、廉洁。
(1)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
(2)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2.标准:
材料2: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1: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3.影响:
(四)汉朝:察举制
(1)积极:
①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②利于推行孝道和廉洁风气,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改善社会风气。
③考察标准多元化,利于选择多方面人才。
(2)局限:
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②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
③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④不利于中央集权。
材料一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
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
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二 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3.影响:
(四)汉朝:察举制
※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1、积功劳为官:官吏升迁制度,官吏以累计功劳取得升迁的资格。
2、征辟制: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由皇帝征辟和公府、州郡征辟两种。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
(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B
(1)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2)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3)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材料: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杜佑《通典》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纲要上P38
2.推行:
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4.内容:
3.标准:
家世、道德、才能 → 只看家世
(1)积极:①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
②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学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2)消极:后来门阀士族势力发展,中正只看家世,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材料1:很明显,由于设置中正统揽士人的品第,就把评品人物之权从名士大族手中夺过来归政府所有,使政府全面地掌握了选官大权,……中正的设立,标志着地方有了专门负责选举的官员,……九品中正制是举士举官分途之滥觞。……举士举官的分离,则是选官臻于完善的标志。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2: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
材料3: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
——摘编自吴霓《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等
5.评价: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殿试图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隋唐:产生与发展
(1)背景:
(2)标准:
材料: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①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门阀士族的衰落。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社会现实状况)
②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统治者需要)
③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内容:
科目 结果
制举
常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铨选)
科目 概况
秀才 等级最高,及第极难,高宗时废止
进士 考士人诗赋文才
明经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明法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明书 明算 材料: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
当时的高官多出身于进士科,非进士出身者,即便位极人臣,也难享时人美誉。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岁考上了明经都觉得老了,但是五十岁考上进士却是还算年轻。
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
身(仪表气质);言(语言表达)
书(书法遒美);判(问题处理)
(4)发展过程:
1.隋唐:产生与发展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思考】唐代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
……
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唐朝考试规则不严格
2.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
材料1:北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的确立,堪称我国封建选士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至此,魏晋隋唐“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的时代始告终结。
——张邦炜《论北宋“取士不问家世”》
材料2:锁院就是在贡举考官被任命之后,立即被送入贡院或其他考试场所,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拟题、引试、考校试卷、确定等第,放榜之后,才能解禁出院,以防止请托之弊。此制自太宗淳化三年创立之后,一直沿用。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
①籍贯信息
②三代脚色
③所习经典
锁院制度
誊录制度
已糊名弥封
拆去糊名弥封
①“取士不问家世”,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②科举制度比唐朝时更完善,不仅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强化殿试,严格考试,由皇帝亲策,废除公荐,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
③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
背景:经济繁荣,经济重心难移;士族衰弱,庶族崛起,门第观念淡化。
影响 :阶层流动性加强;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纲要上P67
科举入仕的布衣官员比例 北宋初期 ≈1∕3
北宋中期 ≥75%
北宋晚期 ≥80%
(2020·全国Ⅱ卷高考·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试题解析C【详解】宋朝初年科举考试中,省试主考官李昉徇私一案被告发后,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宋朝科举制的考试录取程序渐趋完善,C项正确;在隋朝创立科举制时已经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A项错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题不符,D项错误。
北宋后期,朝廷在科举考试中对北方地区的考试单独分配录取名额,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重文轻武 B.北方长期战乱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吏治腐败
C
3.元朝:科举中落,时断时续
材料1:元对汉族制度的模仿是不彻底的,比如说开科举,……元朝一直不断拖延,议而不行。……(忽必烈)觉得儒生没什么太大用处,所以一直没有搞科举。
——党宝海《征服与磨合:元》
材料2:仁宗一登基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至此?”皇庆二年,颁布行科举诏。
——据《元史》整理
(1)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世袭、军功)
(2)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3)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①学校选拔。忽必烈令置各地学校官,专管各地学校教学。其学生毕业后,经州县主官推荐、御史考核后,可任命为教师或吏员。还设医学、阴阳学专门学校以培育专业官吏。
②承荫世袭。是元代选官的重要手段,一般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四怯薛的子孙永为宿卫长官;功臣、有军功的军官可荫其有能力的子弟,亡故的军官可由其子孙照章承袭;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土官允许世袭。  
③部门选聘。也是元朝的选拔办法。直省舍人在宿卫和勋臣子弟中选聘;翰林院、国子学可以选拔符合各自职业要求之人为官,但不可预保平民;太禧院可以自主选拔各司官吏。
1313年,元朝颁科举诏。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中外历史纲要上》P71
理学成官方哲学
开创以四书试士
4.明清:由盛到衰,日益僵化
(1)形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
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春闱),考中者成为贡士。
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成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二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等;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2)生源: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3)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4)实现南北卷制度
明朝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科举录取的五十一人居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这引起了众多北方学子的不满,联名上书,质疑主考官刘三吾等人舞弊、偏袒南方人。结果朱元璋大怒,下令换人重新阅卷,结果发现呈上来的北方学子的试卷文理不佳,还带有禁忌之词,进而佐证此次科举公正无私。但北方学子对复审结果不满,又质疑张信等复审官得到了刘三吾的授意,故意上呈水平差的卷子,混淆圣听。朱元璋再次大怒,将相关官员处死、流放,并下令六月再次考试,自己亲自监考取士,又录取了六十一人,全部是北方学子,才终于平息这次事件。
北方考生不及格,闹啥呢?
历史纵横
明朝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卷制度
材料: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思考:你怎样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争”及其最终结果?
①“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
②结果: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
③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较北方发达;南方地区文化发达,长期垄断录取名额;统治者为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④影响: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缓和矛盾;利于巩固明朝统治;利于官僚队伍中南北方力量均衡;为后世借鉴(沿用)。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三: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五:“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5. 影响:
时间 制度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演变趋势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春秋战国 举荐功劳制 举荐、军功 才能军功 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向官员学习律令 法家思想 两汉时期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隋唐-明清 科举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和演变趋势
世袭
血缘
自下而上推荐
中央分科考试
学识、才学
孝廉(品德和才能)
家世德才→家世
①选拔方式:
②选拔标准:
③选官范围:
④用人之权:
由考察推荐到公开考试,日益公平、公正、客观
由重家世门第(贵族)到重学识才能(官僚)
不断扩大,推动阶层流动
地方走向中央
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
继承
推荐
考试
靠“爹”
靠“人”
靠“自己”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
指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及检举。
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
指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效果进行考察。
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
文物简介
江苏尹湾汉墓出土木牍24方,简133枚
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约王莽时期
《集簿》用草体书于木牍正反面,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
官员考核
1.秦汉
上计制
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
(1)考核标准:
(2)考核官员:
(3)考核结果: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御史
官员赏罚的依据
御史府
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
中央
县、侯国
郡国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
上报中央。
每年岁末,将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汇集到郡国
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2、魏晋南北朝:
考核法规流于形式
原因: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
3、隋唐:
考核部门
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
唐代“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指品德方面的四项标准。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二十七最:这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不同要求,偏重对其在职才能的考察
尚书省的吏部
地方报告中央
皇帝遣使巡查州县
品德才能
评定分三等九级,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
唐代考课官吏在品德和才能方面的标准
官员的考核归吏部
官员考核
2.魏晋南北朝
3.隋唐
官员考核
4.宋
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力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
磨勘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
官员考核
5.明
依据
升迁
降调
考满
考察
(大计)
内容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3年初考
6年再考
9年通考
京察
朝觐考察
结果
称职
平常
不称职
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
京官六年一次
外官三年一次
考满和考察
清朝吸收了明后期考核制度松散 、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 , 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
官员考核
6.清
考察外省文官
考察京官
清朝:
考课制度
京察
大计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罢软、不谨者免职
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三年一次
四格:守、才、政、年四个方面 (操守、才干、政务、年龄)
八法:官员不合格的八个方面
(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考核标准:
四格八法
朝代 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 考核时间 考核内容/标准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隋唐 两宋
明朝
清朝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品德、才能
官吏的过失,重点是贪酷和不作为
上计制(御史)
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每年岁末
每年
三、六、九年
三年
六年
三年
地方行政长官
九品以上官员
任职期满的官员
外地官员
京官
京官
外省官员
官员赏罚的依据
官员升降的依据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
官员奖惩的依据
总趋势:考核制度渐趋严密。从以道德或功绩为主的单一的考核标准发展为道德、才能与功绩相结合的考核标准。
偏重于惩办腐朽
特点:专门机构;品德政绩并重;内容全面;奖惩结合
(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监御史
◎秦朝组织结构示意图
中央
地方
1、秦汉:
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秦:(郡)监御史
汉:(州)刺史
注解: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
选1P4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郡国。
地位: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位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汉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秩六百石。职责是定期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监察地方郡守、尉、诸侯相等二千石官和强宗豪右,六条以外不问。六条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越制度,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不遵守典制,以权谋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二千石不恤疑案,教唆杀人……二千石包庇罪犯,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害国家法令。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
思考:刺史地位如何 侧重于监察哪些方面的内容
内容:豪强和郡国守、相(郡及官员及子弟)的不法行为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唐太宗十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1)中央:
(2)地方:
2、隋唐: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御史台
御史大夫
殿院
殿中侍御史
察院
监察御史
①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
②殿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
③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台院
侍御史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旧唐书·韦思谦传》
3、宋朝:
御史台,台谏合一
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1)中央:
(2)地方:
宋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变化就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4、元朝:
御史台
行御史台、肃政访廉司
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1)中央:
(2)地方:
皇帝
中书省
枢密院
怯薛
蒙古军都万户府
万户府
宣慰司都元帅府
察院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御史台
宣政院
大宗
政府
六部
行省
宣慰司
路总管府
行台
殿中司
内察院
肃政廉访司
内八道肃政廉访司
都省
都省
5、明朝:
①都察院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
②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官之事。
③厂卫特务
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
特点: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品级虽低(正七品),但权力很大
(1)中央:
(2)地方:
纲要上P78
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
科道
御史台模式
督察院模式
(洪武十五年(1382),,罢谏官,设六科给事中)标志着监察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
6、清朝:
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监察百官(科道合一)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奏折制度)
(2)地方:
(1)中央:
纲要上P83
都察院为清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其所属执行监察任务的机构有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科道官可“纠动百司,辨明冤枉及一应不公不法事”。弹劾的对象有“皇子、诸王及一内外大臣官员”。
——刘战、谢茉莉《试论清代的监察制度》
总结升华: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发展与特点
秦汉 隋唐 宋 元 明清
中央
地方
御史大夫
秦:监察御史
汉:刺史
御史台
(长官:御史大夫)
御史台
谏院
(台谏合一)
路、通判
御史台
都察院(监察御史)、
六科给事中、
明朝:厂卫特务
特点:相对独立;垂直管理,以轻制重;选拔严格,素养要求高; 体系不断完备;服务于皇权,明清时畸形发展;
唐:(道)
观察使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明:御史巡按
各省
特点
评价
积极作用
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
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局限性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一、垂直管理,组织独立,以轻制重
二、重视监察官的选拔
三、服务于皇权,皇帝拥有最高检察权
四、体系不断完备,监察活动法律化,监察方式多样化
五、明清时畸形发展;

西周
春秋战国

魏晋
隋唐




世官制
举荐功劳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官员选拔
上计制
考核大多流于形式
吏部
考课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御史大夫
监察史
十三州
刺史
御史台
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
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通判
御史台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
明朝:厂卫特务
十三道巡按御史、各省提刑按察司、总督、巡抚
官员监察
官员考核
中央
地方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1.(2021·全国甲卷)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解析:选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各级长官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而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项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感悟高考试题
B
2.(2021·全国甲卷)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项错误;出身等级无法决定行政能力,故C项说法错误。
感悟高考试题
D
3. (2022·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 规范地方行政 B. 防止武人干政
C. 提升军事能力 D. 削弱州府权力
【答案】A。【解析】 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权力监督的作用,有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武人干政” 涉及的是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B排除;提升军事能力、削弱州府权力都不是目的,CD排除;故选A项。
感悟高考试题
A
4. (2022·山东卷·4)明朝时期,朝延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 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 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 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项正确;材料是加强管理不是限制权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是加强对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故选A项。
感悟高考试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