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长江中下游平原 两课时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度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6长江中下游平原 两课时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度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01 21:1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1课时 显著的区位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
课 时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2.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3.识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地形和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4.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特征,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5.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难点: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
教 学 过 程 新 课 导 入 欣赏下列一组南方地区景观图片: 同学们,当我们欣赏完不同文人笔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候,你能够描绘出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吗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长江中下游平原,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理特征。 ——第1课时 显著的区位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板书)
自 主 学 习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95~P97,完成下列填空。 一、显著的区位优势 1.位置范围: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 巫山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 江汉平原 、 洞庭湖平原 、 鄱阳湖平原 、苏皖沿江平原、 长江三角洲 ,呈串珠状东西向分布。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 东海 和 黄海 ,水量丰富,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利和水能资源,同时也为水运、水力、灌溉、 水产养殖 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海和黄海是我国东部沿海 港口资源 、滩涂资源、 渔业资源 、海底油气资源最有开发潜力的海域之一。 3.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 T ”字形区位优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 低平 ,以 平原 和 丘陵 为主。 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是夏季 炎热 ,冬季温和,降水 丰沛 ,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 3.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宽阔,河网 密布 ,湖泊 众多 ,有 太湖 、洞庭湖、 鄱阳湖 、巢湖等淡水湖。
合 作 探 究 探究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读教材P96“长江中下游平原”,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哪些自然资源 答案:水资源、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滩涂资源、海底油气资源等。 2.长江中下游平原交通方面有哪些优势 答案:长江贯通东西,江海相通,水运便利,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形区位优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教 学 过 程 深 化 探 究 探究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示意图”及武汉、南京、上海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结合三城市气候资料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有什么特征,对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湖养殖有什么作用 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江面宽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利于发展内河航运和淡水湖养殖。
课 堂 总 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条件及自然环境。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呈串珠状东西向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丘陵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
板 书 设 计
当 堂 达 标 1.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C ) A.广东 B.山东 C.湖南 D.四川 2.下列平原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C ) A.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松嫩平原 D.鄱阳湖平原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C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长江中下游的地形以( A ) A.平原和丘陵为主 B.平原和盆地为主 C.平原和高原为主 D.高原和平原为主 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 A.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B.道路崎岖,千沟万壑 C.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D.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教学 反思
第2课时 “鱼米之乡”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和城市密集
课 时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条件及主要农产品。 2.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及特征。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人口和城市密集的地区,了解上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4.在了解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6.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及特征。 难点: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人口和城市密集的地区,了解上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教 学 过 程 新 课 导 入 教师:同学们,人们把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请你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说说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进行长江中下游平原之旅,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第2课时 “鱼米之乡” 沿江工业地带 人口和城市密集(板书)
自 主 学 习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97-P101,完成下列问题。 一、“鱼米之乡” 1.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地势 低平 ,土壤肥沃,河湖 众多 ,自古就是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 鱼米之乡 ”。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棉花、 油菜籽 、 茶叶 、柑橘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今后应稳定农田面积、发展 规模经营 、扩大多种经营,发展 名优特农产品生产 。 二、沿江工业地带 1.利用东西绵延的长江以及众多南北分布的支流和铁路干线,为长江沿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业 基础雄厚 ,工业 门类齐全 ,是我国最大的 综合性 工业地带。 2.主要工业基地有以 武汉 为中心的 钢铁 、 轻纺 工业基地;以 沪宁杭 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人口和城市密集 1.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 湖北省 东部,历来被称为“ 九省通衢 ”之地,是著名的江城,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是我国 华中地区 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 中转站 ,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2. 长江三角洲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重要的城市有 上海 、苏州、 无锡 、 杭州 、南京等,其中 上海 是核心。 3.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具有强大的 聚集 和 辐射 作用,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中心 、 商业中心 和 金融中心 。
教 学 过 程 合 作 探 究 探究点 沿江主要工业基地及发展条件 读“沿江主要工业基地”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据图分析沿江工业地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以及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长江水道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海地区连为一体,为该地区与世界各地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2.结合图例分析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特征及原因。 答案:武汉附近有铁矿等矿产资源,还盛产棉花,因此武汉是以钢铁和轻纺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附近农业发达,凭借便利的海洋运输从国外进口铁矿石,高校众多,科技支撑力量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深 化 探 究 探究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及特征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略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观察图中城市分布规律,分析河流在城市分布中的作用。 答案:图中城市多沿江分布,河流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航运条件、水源等。 2.找出武汉和上海,说说其重要性。 答案: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汇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课 堂 总 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农业、城市及人口分布特点。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自古就是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利用东西绵延的长江以及众多南北分布的支流和铁路干线,为长江沿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主要工业基地有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以沪宁杭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重要的城市有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等,其中上海是核心。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当 堂 达 标                                  1.著名的“鱼米之乡”指的是( C ) A.黄河中下游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黄淮海平原 2.下列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D ) A.出口创汇农业 B.高产高效农业 C.农业多种经营 D.生态农业   读“我国某沿海工业区图”,回答3~5题: 3.该工业区是( C )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沪宁杭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4.该工业区从我国干湿状况来看,属于( A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5.甲铁路线是( B ) A.京九线 B.京沪线 C.沪杭线 D.浙赣线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