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13 15: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益阳市箴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量: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21分,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央浼(miǎn) 逋慢(bū) 漂泊(bó) 涸辙之鲋(hé)
B.寒砧(zhēn) 尺牍(dú) 对称(chèn) 逸兴遄飞(tuán)
C.迤逦(yǐ) 赍发(jī) 傩送(nuó) 锱铢必较(zhī)
D.付梓(zǐ) 毗邻(pí) 下乘(chéng) 臭名昭著(zhāo)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酒馔 蕴藉 辩护 唉声叹气 遥思远怅
B.接壤 逻辑 辖制 门衰祚薄 舸舰迷津
C.俨然 慷慨 角隅 腹犹果然 自明得意
D.蓬蒿 促狭 沾辱 萍水相逢 不落言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
B.为什么非要诉诸法律来解决呢?我可以跟大家讲讲我的心情。我也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呀!
C.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D.老厂长为人大气,待人和蔼,战战兢兢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深受全厂职工拥戴。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杨某投毒案亏得法官__________ ,终于真相大白,被告的冤情才得以昭雪。
②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及家庭情况等,作为班主任,他都__________ 。
③材料费、人工费、税费等,账簿上__________ ,对方核查人员也无话可说了。
A、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一目了然 B、一目了然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C、明察秋毫 一目了然 了如指掌 D、明察秋毫 了如指掌 一目了然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沈从文的作品,始终能感觉到一种流动的情绪,带你走进湘西的过去和现实,走进自然和社会。
B.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C.高房价与买房限购使几十万北京上班族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择以河北燕郊作为“睡城”。为了能挤上公交车,上班不迟到,他们几乎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出门,奔波在“朝五晚九”的上下班路上。
D.这意味着,宇宙最终可能会坍缩,但是这个时间不会比迄今已经膨胀过的大约一百五十亿年左右长太多。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须知每一个物种要经过多少万年的演变、适应、竞争、完善,才能达到目前这种日趋完备的功能。
D.辛亥革命,已成为百年记忆,我们推开历史的厚重大门,穿行百年风云的画卷长廊中,一路追溯,民族复兴的主题格外醒目。
7.在下列一段话中的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 。树并不很粗,却坚韧挺拔,都生长在石上。 。树冠顶部都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
A.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B.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C.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
D.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见。帝谓元景曰:“卿昔以虎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元景为景和帝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
泰始初,诸州反叛,世隆以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祸由明帝获申,乃据郡起兵。收合万人,奄至襄阳万山,为孔道存所破,众皆奔散,仅以身免,逃藏民间,事平乃出。还为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
时世祖为长史,与世隆相遇甚欢。是时朝廷 ( http: / / www.21cnjy.com )疑惮沈攸之,密为之防,府州器械,皆有素蓄。世祖将下都,刘怀珍白太祖曰:“夏口是兵冲要地,宜得其人。”太祖纳之,与世祖书曰:“汝既入朝,当须文武兼资者,世隆其人也。”升明元年冬,攸之反。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住白螺洲,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既至郢,以郢城弱小不足攻,遣人告世隆曰:“被太后令,当暂还都。卿既相与奉国,想得此意。”世隆使人答曰:“东下之师,久承声问。郢城小镇,自守而已。”攸之将去,世隆遣军于西渚挑战,攸之果怒,令诸军登岸烧郭邑,筑长围攻道,顾谓人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
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在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自《三国志·柳世隆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隆以门祸由明帝获申 申:同“伸”,昭雪
B.奄至襄阳万山 奄:突然
C.与世隆相遇甚欢 遇:遇见
D.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 从:使……跟随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B.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C.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D.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隆年轻时就展示出风采气度,伯父对他的宠爱超过了对自己的儿子;宋孝武帝也把虎威的称号授予了他。
B.泰始初年,诸州反叛,世隆响应宋明帝号令起兵;因为具备文武才能,被太祖推荐给世祖,并委以重任。
C.沈攸之率领叛军到了郢城,世隆运用激将法激怒骄傲自大的沈攸之,使得他攻打郢城;世隆随机应变,打败了叛军。
D.世隆年轻时就建立了功名,晚年在朝却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风韵气度清淡致远,他的表现很得世人称誉。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元景为景和帝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5分)
⑵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归 朝 欢
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②诚何益。 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释】①只轮:代指车。 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12.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分析。(6分)
13.请结合词的下阕具体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6分)
(三)默写(6分)
14.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6分)
(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描写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诗句是“ , ”。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暮江秋色图”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千古名句是“ , ”。
(3)庄周《逍遥游》引述《谐》之言,描述鲲鹏凭借六月的大风,以“______ ,____ __”的雄姿离开北海飞往南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6分)
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
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
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突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像是从非洲来的黑人,西装革履;后面还跟着6个人,中间也有俄国人,其中一个手里还拿着摄像机。
那个黑人走上前来叽里咕噜地朝我说了一堆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我一句也没听懂。这时钻出一个翻译来:“这是糊涂国国王糊涂二世。他说祝您家里永远阳光灿烂,财源滚滚,好运连连。”
我小时候地理学得不好,不知道非洲还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什么糊涂国,但听他说了那些好听的祝福,就赶紧道谢,然后又问他们有什么事。翻译回答说:“国王想拜访一下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一下俄罗斯的普通家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什么样子。”翻译说完,又递上了一份国王的礼物——一个小首饰盒。
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件小礼物,而完全是出于礼貌才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我说:“那快请进吧。欢迎您的到来。”
国王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都巡视了一遍,我们家这几口人傻乎乎地对着人家频频点头。
最后大家终于落座了。国王左右环顾了一下,通过翻译说:“您的家不太富裕啊。”
你看,他来之前我们正抱怨着呢。他这话说得多是时候啊。但我总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吧?于是我说:“怎么不富裕?对一个一口之家来说足够了。”
国王马上就问其他那些人都是谁。我灵机一动,指着岳母说是我的仆人,指着岳父说是我的司机。我老婆一听就撅起了嘴,但为了国家的尊严没有出声。
“这几个人嘛,是我的按摩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来看看我。”我最后指的是我的老婆和孩子。
国王一听大吃一惊,差点跳了起来。他的保镖们立刻把我们家的墙角旮旯、大小房间又都查看了一番。
“您就一个人住?那您不在家时,不怕家里的东西被偷吗?你们这儿没有小偷吗?”国王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我们大家都笑了起来,摇着头说,根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没听说过丢东西这样的事。我说:“我们俄罗斯家家户户从来都不关门,白天黑夜门都开着,谁爱进谁进。从没发生过盗窃的事。”
“噢,”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大大地说,“可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小偷。甚至你走在街上,裤子都有可能被人扒去。”
这次换了我们故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怎么这样呢?这也太野蛮了!这是什么传统啊?在我们这儿,你出门前在地上放100卢布,逛一圈回来后,钱还在地上呢。”
我的话让那个黑黑的国王大惊失“色”,差点没变成白人。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们偷国家的东西吗?”
我回答说:“在我们俄罗斯,偷国家的东西还不如上吊呢!谁要是偷了国家的东西,谁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说不定还会被杀了呢。”
我刚说到这儿,国王起身就往外跑,他的保镖们最后把我们家又检查了一圈。
国王要告辞了,我对他说:“您用不着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些小偷小摸的事烦心。您的国家跟我们国家没法比。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但我相信您的国家盗窃抢劫的事也会越来越少。”他们终于走了。
他们走后,我们全家对刚刚发生的这件事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慨了一番。半个小时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别的房间看看,这时大家才发现,家里凡是值点钱的东西都没了。我拿过那个小首饰盒一看,首饰盒的底部用俄文写着一行字:“我是糊涂二世,您是糊涂一世……”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6分)
A.因为平时节目上所见受访家庭都是做了准备的,所以,“糊涂二世”拜访“我”是想看一下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普通家庭的样子。
B.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糊涂二世”的发问,“我”谎称自己是富裕的“一口之家”,在场的岳父岳母和妻子都没有反对。
C.小说多次写国王的保镖们巡视墙角旮旯,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可悲结局;凸显“我”和家人的可笑、可怜,增强作品的讽刺意味。
D.小说以“糊涂一世”为题,暗示主人公糊涂了一辈子,糊涂到了顶点;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早些年一塌糊涂的社会状况。
E.作者煞有介事,把一个虚构的事情写得像实有其事,并且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表达了对人性扭曲的深刻反思,呼唤着美好的人性。
16.“我”理直气壮的回答,使“糊涂二世”的反应从“大吃一惊”到“瞪大眼睛”到“起身就往外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文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8.小说中的“我”在私下和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说真话,但当着外人的面却一味编造谎言,对此,人们褒贬不一。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语言表达(6分)
19.仿照下列划线句子的修辞和结构,再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怀。牵挂如高飘的风筝,永远挣不脱细长的线绳; ,    ; ,    。牵挂是一种守望,牵挂也是一种惆怅。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
——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文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21分,每题3分)
1.D(A 央浼( měi) B逸兴遄飞(chuán) C锱铢必较( zī) )
2.A(B舸舰弥津 C自鸣得意 D玷辱 )
3.D (人命危浅:比喻人将死亡,或腐朽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即将灭亡。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某种事情。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战战兢兢:形容非常恐惧、小心谨慎的样子。)
4.D (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可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明察秋毫: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选D。)
5.C(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带你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前加上“这种情绪”;B项搭配不当,应该是“昆明的三月是……的季节”;D项语意重复,“大约”“左右”去掉其中一个。)
6.B(A 句式杂糅;C 动宾搭配不当,“功能”后应加“的水平”;D “穿行”后应加介词“于”或“在”,删去“中”。)
7.D 【解析】“一条石阶小路”领起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处应填的句子,从主语一致角度考虑,“枝枝蔓蔓”应紧跟 “翠柏”,②处从树根到树干再到树冠的角度,再结合修辞应为D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8.C(遇:交情,交往。)(3分)
9.D(抓住“逊位”“改授”“转”“时年”等词,及“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侍中”等官职)(3分)
10.B(“响应宋明帝号令”没有依据)(3分)
11.(1)元景被景和帝杀害,世隆因为在外地得以幸免。(5分。 为……所、以、得各1分,大意2分。)
(2) 明帝嘉奖他的忠义之心,下诏书提拔他为太子洗马。(5分。 嘉、发诏、擢各1分,大意2分。)
12.(6分)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
①风声淅淅,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②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初冬,天气寒冷,暗示行旅的艰辛;③萧索清冷的晨景,烘托旅人暗淡的心情悲凉的心境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
13.(6分).①“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得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急迫 ;②“愁云恨雨两牵萦”突出诗人乡愁的浓重。③“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年华易逝的伤感。④“浪萍风梗诚何益”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⑤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 
  (思乡、年华易逝、厌倦漂泊、思亲四点之中,答出任意三点并结合词句分析即可)
14.(6分)(1)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
15. (6分) C E
解析 A项,“糊涂二世”的目的是行窃而非拜访。B项,妻子“撅起了嘴”表示不满。D项,反映“说谎成风”的现实。
16. (6分)①我的谎言说得越来越离谱了,简直糊涂到了极点;
②用夸张的描写形容“糊涂二世”听得越来越吃惊;
③结构上前呼后应,突出人物的个性并深化主题。
17. (6分)虚伪(虚荣、爱面子)、怯懦、自我炫耀(盲目自大)、自作聪明。
开篇“我”和岳父母、妻子议论生活中丑 ( http: / / www.21cnjy.com )恶现象时,慷慨陈词呼吁说真话,但面对来访客却处处说假话,并且还为自己由于内心的怯懦而不敢说真话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能让我们的国家丢面子,从而表现了“我”虚伪、怯懦、自我炫耀、自作聪明的性格特点。
18. (8分)
观点一:褒。①不管祖国如何丑陋,如何贫 ( http: / / www.21cnjy.com )穷,我们都不能嫌弃,“民族情结”和“爱国主义”什么时候也不能丢掉。②编造谎言是想要掩饰问题,因为一味外扬问题容易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不安定。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国家的建设成就上,这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观点二:贬。①实事求是,不说假话是一个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的道德底线,是一个国家正常维持与运行的基本元素。②我们要看掩饰的问题是枝节问题还是本质问题,如果是本质问题,绝不能掩饰,只有揭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国家进步。③如果一味地掩饰问题,极易助长权力强势者的私欲,不能保障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语言表达(6分)
19.答题要求:一、运用比喻修辞格;二、所写语句要与语段整体情境符合。
参考答案:牵挂如瓜豆的藤蔓,永远摆脱不了密密的篱笆;牵挂如游子的孤灯,永远吹不灭思家的灯火。
五、作文(60分)
20.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题,从整体上来理解,蕴含着一个关系性话题:梦想与现实。写作时要兼顾两方面。
立意如下:
(1)美丽的梦想需要通过艰苦的奋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实现,阐述奋斗与梦想的关系。为了如花瓣般瑰丽的梦想,我们需要有勇气与毅力征服如刺般扎人的现实。只有经过奋斗才能看到玫瑰绽放。 
(2)若抓住“每片花瓣代表一个梦想”这句,可侧重“梦想”作如下立意:
让梦想照亮(改变)现实。要知道越是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如刺,越需要有梦想来激励自己指引自己;或者说,现实难免让人沉沦,只有心怀梦想,才能拥有一个美丽人生;或者说,之所以感到生活美好,那是因为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有梦想。
(3)若抓住“每根花刺昭示一种现实”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可侧重“现实”作如下立意:立足现实或依托现实,才能实现梦想。人只有经受严峻现实的考验,才能开出最美的人生之花。
【参考译文】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县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隆年轻时就有风采气度。伯父名元景,在宋大明年间任尚书令,特别赏识他宠爱他,超过了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向宋孝武帝推荐世隆,得到召见。孝武帝对元景说:“你往年凭虎威的称号治随郡,现在再把这个称号授给世隆。”元景被景和帝杀害,世隆因为在外地得以幸免。
泰始初年,各州反叛,世隆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家族的冤屈靠明帝得到昭雪,就在郡起兵。聚集万人,突然前进到襄阳的万山,被孔道存打败,人都逃散,他一人幸免于难,隐藏在民间,乱事平定了才出来。回朝任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奖他的忠义之心,下诏书提拔他为太子洗马。
当时世祖是长史,他与世隆交情很好。这时朝廷 ( http: / / www.21cnjy.com )怀疑、畏惧沈攸之,秘密进行戒备,府州的武器,平常都有积蓄。世祖将下京都,刘怀珍对太祖说:“夏口是军事重地,应选适当的人镇守。”太祖采纳了这个意见,给世祖写信说:“你已经要进入京都了,就应该选一个兼具文武之才的人,世隆就是这样的人啊。”升明元年冬,沈攸之反叛。沈攸之乘着快船使数百人跟随,先于大军屯驻在白螺洲,坐在胡床上望着自己的军队,面带自得之色。已到郢城,认为郢城力量弱小不值得攻打,派人告诫世隆说:“奉太后命令,要暂时回京都。你既是共同辅国,应想得到这其中的意思。”世隆派人回复说:“东下的大军,早就承蒙你照顾。郢城是个小城,只不过能自保而已。”攸之要离开,世隆派兵到西渚挑战,攸之果然发怒,令众军上岸烧了外城,筑起工事来进攻,他看着身边人说:“凭这样的强大实力来攻城,什么城攻不破!”日夜攻城,世隆随机应变进行抵抗,敌众都败退了。
世隆年轻时建立功名,晚年专门以谈论玄理为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朝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而已,风度气韵清淡致远,很得世人称誉。因病辞职,改授卫将军,不受,转任左光禄大夫,侍中职务不变。永明九年去世,终年五十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