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共68张PPT)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共68张PPT)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1 23: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对!十月革命。那么,十月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革命胜利后苏联又开展了哪些社会主义的实践?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绘画作品)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罕见局面。为了引导革命胜利前进,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这幅图表现了工兵代表热烈欢迎列宁的场景。
列宁主义的形成
学习聚焦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主义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如何?
问题情境
1. 背景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2)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2. 过程
(1) 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2) 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主义的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列宁主义?
问题情境
3. 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 评价
(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 列宁(1870—1924)
列宁选集(俄文原版)
史料阅读
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
——[苏]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四卷
十月革命的胜利
学习聚焦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十月革命的过程如何?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意义?
问题情境
1. 过程
(1) 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 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并亲自领导了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
(3)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4)成立政权: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 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1)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 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2. 意义
(1)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作品)
历史纵横
二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的失利使沙皇政府陷入困境国内危机加剧,“和平、面包和土地”成为民众的迫切要求。1917年2月,首都彼得格勒面包供应短缺,食品价格猛涨,工人和市民举行罢工抗议。3月8日(俄历2月23日),示威人群走上街头,革命爆发。
奉命镇压的军队转而支持民众,宣布起义。工人和起义士兵建立了革命领导组织——工兵代表苏维埃。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众叛亲离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由资产阶级政党组成的临时政府宣布接管政权。
合作探究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项目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对象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力量 资产阶级参加 并起积极作用 无产阶级和
广大人民群众参与
结果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项目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两者 的联系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史料一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史料二 见下图
十月革命的进程及意义
思考:(1)史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提示: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是指什么事件 清扫的对象有哪些 这幅漫画说明了该事件的什么作用
事件:十月革命。
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势力、封建势力等。
作用: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学习聚焦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如何?有何内容?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问题情境
(1) 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
(2)内容:
①1918年夏,国内战争开始后,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其中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3)评价:
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图 (1918
—1922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实行的?有何内容与意义?
问题情境
(1)时间: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2)内容: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3)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苏联成立: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合作探究
史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史料二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提示: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体制是如何建立的?有何成就与影响?
问题情境
(1)方式: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 表现:
①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②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
(4) 影响:
①积极: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②消极: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思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何历史影响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数据
斯大林(1879—1953)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农民加人集体农庄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 1917 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通过对十月革命的直接观察,他对布尔什维克党取得胜利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
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
——[美]约翰·里德著,李娜等译《震撼世界的十天》
阅读介绍十月革命的材料,进一步理解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学习拓展
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文选》第3卷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1、下列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苏俄政府 ②沙皇政府 ③苏联政府 ④临时政府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④③
随堂练习
2、1933年1月,斯大林在报告中指出: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与1928年相比,其水平增加到219%。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计划经济体制发挥积极作用
C.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
D.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4、2008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两位的是“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5、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依据是
A. 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了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能够自由支配缴纳国民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权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
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本课结束
This lesson is over
THANK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