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19《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抓住场景中的细节,体会深沉的父爱。
2.抓住父爱与“舟”的联系,理解课文题目意思。
3.迁移运用,聚焦生活中与父亲相处的场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理解部分语句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2.抓住父爱与“舟”的联系,理解课文题目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流程】
活动一:图片欣赏,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请欣赏这两张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生:畅所欲言(引入细节:细小的事物和细微的举动)。
师:爱总是藏在细节里,一个细小的事物,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让平淡无奇的日子闪着光,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温暖着你我。在那江南一叶扁舟的梦里有那一抹无法拭去的父爱的灵动,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吴冠中的《父爱之舟》,聚焦场景和细节的描写,真切感受作家笔触下的浓浓父爱。
师:板书课题。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
生(齐读):父爱之舟【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真实图片导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找寻图片中感动自我的细微举动,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活动二:回顾已学,复述场景
请孩子们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提示和课前导学单的填写,说一说作者都梦到了哪些场景。(板书张贴:场景)
一幕幕场景还原了一个个故事的情境,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日常生活的点滴,却饱含着深深的父爱,让我们一起走入场景,在字里行间感受父爱的内涵和情感。(板书:悟情)【设计意图】借助课前导学单,梳理文章描写了哪几个场景,并概括成小标题,回忆文章的场景描写,整体感知课文。
活动三:师生共学,体会父爱。
学习“逛庙会”
共学场景,提炼方法。
师:通过对大家课前导学单的统计,发现大部分同学对逛庙会这个场景感触深刻,那我们就先来聚焦逛庙会的场景好不好?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自学提示:
1.默读第四自然段。
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用横线勾画出来,简单批注感受。
出示第四自然段,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学生上台圈画句子,分享感受。
重点提炼:逛庙会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一处场景。作者把庙会绘成了一幅极富地方特色的风俗画,看的、吃的、玩的应有尽有。这样盛大的庙会和父子的清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庙会是那样的热闹,而拮据的“我们”却在偏僻的地方吃随身带来的凉粽子。尽管没钱,父亲还是给“我”买了一碗热豆腐脑;买不起玩具,父亲就给“我”做一个万花筒。虽然贫困的家境限制了父亲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但他给孩子的爱却丝毫没有减少。
【设计意图】针对本篇文章的结构特殊性,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本环节就是“1”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一个场景,学会抓细小事物和细微举动的方法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情,落实语文要素,搭建学习支架,为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其它场景提供方法。
活动四:聚焦场景,合作探究
(一)任务驱动,小组合学
师: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选择其他场景中给小组成员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合作学习,可以抓“细小事物”,可以抓“细微举动”,甚至还可以抓其他方面的细节来学习。(请一个同学读学习提示)1.小组成员选取一个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场景。2.快速默读印象最深刻的场景。3.抓住场景中的细小事物、细微举动或者其他方面的细节,谈谈自己的感受。4.小组长填写完整表格,小组成员分工汇报。
(二)交流展示,汇报导学
1.场景:卖茧子买枇杷
小组交流汇报,师点拨。
重点提炼:这些茧子是父母年复一年半夜起来喂蚕所得,足见生活的艰辛。即便这样,孩子还是愿意把辛苦赚来的钱用来买水果给儿子吃。勾勒出父亲辛劳的身影和对孩子无私的爱。
2.场景:加钱换房
小组交流汇报,师点拨。
重点提炼:在最便宜的小客栈里,看到“我”被臭虫咬了浑身的大红疙瘩,平时节省到极点的父亲还是要为“我”换一个好一点的房间,可见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3.场景:凑钱上学
小组交流汇报,师点拨。
重点提炼:
(1)从这一自然段的“家里粜稻、卖猪”“凑”来的学费中可以看出家境的贫困。拍摄这些画面面,更能让人体会到父亲的不易。即使这样艰难,父亲还是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供我上学,可见父亲对“我”的爱和希望.
(2)“新滋味”指的是什么?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酸和不能为家庭分担的愧疚。我感受到了作者离开深爱自己的父母,一个人读书,心里的不舍。作者面对父亲对自己的爱和期望,觉得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对父母的感激和心疼,对家庭情况的担忧。
4.场景:背“我”上学
小组交流汇报,师点拨。
重点提炼:你们小组既抓住了“细微举动”,又抓住了“细小事物”,从中有所体会,太会阅读了!像“背”这样的细微举动,你的父亲也一定有过,你能说说看吗?
生汇报,师小结。
5.场景:摇船送考
生小组汇报。
师小结:你们小组读书视野广阔。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就藏在摇船送考的途中的种种细微举动中。
6.场景:缝补棉被
生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中由扶到放的过程,通过前面习得的品味场景的方法,在这一环节学以致用,学生合作、分享学习成果,感悟其它场景中的父子之爱。
活动五:着眼题目,思辨提升
(一)小组讨论,共议课题
设疑:文章所有的场景都是围绕父爱来写的,可题目却是“父爱之舟”,作者为什么把父爱跟“舟”联系在一起呢?为什么说自己什么时候能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承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
(二)汇报交流,思辨提升
反复出现的小船,的确是全文的线索。这只小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爱之舟。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承载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根据之前粘贴的阶梯状的场景)
【设计意图】体会题目的含义是本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给学生提供思维的阶梯,从“找——悟——辨”三个层次,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禁锢,在文章中寻找依据,同时锻炼自己的综合归纳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无形之舟”“有形之舟”的思辨中不断寻找“父爱之舟”蕴含的深意。
活动六:迁移运用,写信告白
1.配乐欣赏《父亲的散文诗》,搜集学生拍摄的关于父爱的一个场景插入到视频之中。
2.父爱藏在 。
3.学生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积累,搭建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写作支架,学生课堂上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我想对您说》,积累素材,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的连续性和方法的延续性。设计的小练笔让学生完成从文本父爱走向生活父爱的跨越,实现从体验感悟的积累到情感表达的实践。
七、总结升华,加深情感
师:“中国式父亲”的爱,埋得很深,但正是这种无声无息的爱,随着时光的沉淀,更显得弥足珍贵。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希望我们能够把握当下,紧紧牵好父母的手,去勇敢表达自己的爱,一句“爸爸、妈妈辛苦了,我爱您”,足以抵消他们所有付出的辛苦与疲惫。
八、作业
1.品读爱: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或者吴冠中的《我负丹青》,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2.表达爱: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父母之爱的场景和细节,勇敢地表达对父母的爱。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