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生物最后一周必备宝典
一、考点突破 1
核心考点背诵 六十一大类 1
易错易混辨析 182条 15
二、题型突破 22
【题型突破一】四类选择题 22
【题型突破二】识图作答题 46
【题型突破三】探究实践题 60
【题型突破四】材料分析题 76
三、素养突破 90
【核心素养专题一】生命观念 90
【核心素养专题二】理性思维 101
【核心素养专题三】探究实践 112
【核心素养专题四】态度责任 121
一、中考新趋势预测 133
【新课标新趋势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33
【新课标新趋势二】生物的多样性 143
【新课标新趋势三】生物与环境 154
【新课标新趋势四】植物的生活 163
【新课标新趋势五】人体生理与健康 174
【新课标新趋势六】遗传与进化 195
【新课标新趋势七】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216
二、中考热点预测 226
【热点专题一】生物技术 226
【热点专题二】社会热点 239
【热点专题三】开放性题和综合题 256
【热点专题四】热点情境预测 265
【考前技能篇1】明确新课标要求和命题趋势 283
【考前技能篇2】回归教材,注重基本知识 284
【考前技能篇3】专项训练,熟练答题技巧 285
【考前技能篇4】考前一周应考策略篇 287
【考前技能篇5】考前心态调整篇 289
一、押题必刷 291
二、临考密卷 312
【考场注意篇1】考试期间注意事项 312
【考场注意篇2】碰到这些突发状况,怎么处理才能万无一失 314
【考场注意篇3】中考生物阅卷和答题卡的注意事项 317
【考后调整篇】考后调整规划 320
小贴士:
按CTRL+单击可直接访问对应内容
一、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背诵 六十一大类
一、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
(3) 生态因素包括
生物因素: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三、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成分
四、食物链与食物网
(1)食物链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正确书写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网: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五、生物圈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六、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2)对光(三转):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选择一个较大的光圈。
③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观察:
①“放”: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②“降”: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③“升”: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七、植物细胞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2)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八、动物细胞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2)动物细胞没有植物细胞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九、细胞的生活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一般可燃烧)和无机物。
(2)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贮存在有机物中。
(3)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4)我们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它的名字叫脱氧核糖核酸。
(5)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信息变化的统一。
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
(2)细胞分化:细胞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改变,形成不同组织。
(3)细胞分裂:①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②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③植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④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4)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再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十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人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3)绿色开花植物通常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
(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观察草履虫应从培养液的表层(含氧多)吸一滴培养液制成标本,在低倍镜下观察,在玻片中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目的是避免草履虫运动过快,影响观察。
十二、藻类植物
(1)结构特点:无根、茎、叶的分化。
(2)代表植物:水绵(多细胞)、衣藻(单细胞)。
(3)藻类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70%)。
十三、苔藓植物
(1)结构特点:植株矮小,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具有假根。
(2)代表植物:葫芦藓、墙藓、地钱等。
(3)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它的叶只有一层细胞。
十四、蕨类植物
(1)代表植物:里白、卷柏、贯众、满江红、桫椤等。
(2)结构特点: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原因就是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十五、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群。
(2)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包括四大器官:根、茎、叶、种子。
(3)代表植物有:松、杉、柏、苏铁、银杏(卷柏蕨类)。
(4)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包括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十六、种子的结构
(1)说出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
①种皮:保护作用。 ②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 ③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④胚根:发育成根。 ⑤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⑥胚:新植物的幼体。
(2)菜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其中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植株。
(3)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菜豆种子子叶有两片,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
(4)玉米种子(果实)包括果皮和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其中子叶一片,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里。
十七、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的,同时种子已经度过休眠期。
(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十八、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根的生长主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伸长区增大细胞的体积。
(2)枝条的发育:植物的万千枝条及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
(3)叶芽的结构:枝条由芽发育而成,其中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4)有些植物的茎能加粗生长是由于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化的结果。
(5)植株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6)无机盐:施肥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无机盐。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十九、开花和结果
(1)说出花的结构:1:雌蕊 2:柱头 3:花柱 4:胚珠 5:子房 6:花药
7:花丝 8:雄蕊 9:花瓣 10:萼片 11:花柄
(2)花药上面有花粉,花粉里面有精子。子房里面有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
(3)一朵花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4)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5)受精: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以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而后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6)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二十、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2)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①④)、叶肉(③)和叶脉(①)三部分。
(3)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关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4)意义:①促进水分的吸收,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②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被灼伤。
二十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实验步骤:暗处理→遮光并光照→去掉黑纸片→水浴加热→漂洗滴碘→冲洗观察。
(2)暗处理:先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3)实验现象: 叶片的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 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4)实验结论: 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②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十二、光合作用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3)光合作用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4)应用:①合理密植、②延长光照时间,③增大光照强度,④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二十三、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2)呼吸作用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3)场所: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
(4)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应用:①温室种植农作物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②贮存粮食种子时采用低温、干燥和通风的方法。
二十四、人的生殖
(1)进化论是达尔文提出的,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其中与人类血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4)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5)生殖过程:
①形成受精卵,分裂成胚泡的场所是输卵管。
②怀孕指胚泡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③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④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新生儿 。
⑤胚胎发育后期: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⑥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38周,266天)。
(6)身高突增是青春期最显著的特征。
二十五、人体的营养
(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3)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
(4)无机盐:属于无机物,不能提供能量。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儿童)、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骨质疏松症 奶类、豆类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糙米、瘦肉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 动物肝脏、瘦肉
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产品、加碘盐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海鲜、动物肝脏
(5)维生素:属于小分子有机物,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乳制品、胡萝卜
维生素B1 神经炎、口角炎、脚气病等 谷物类糙米、瘦肉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鱼肝油、动物肝脏、牛奶
(6)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7)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可蠕动,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8)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
(9)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10)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①长:小肠很长。(增大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②大: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③薄: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④多:小肠内消化液多。(有胆汁、胰液、肠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二十六、人体的呼吸
(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呼吸道⑦会厌软骨⑧肺⑨膈
(3)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4)呼吸道作用:保证呼吸道内气体顺畅通过,能对气体进行处理, 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5)痰的形成: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
(6)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
(7)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呼吸运动)
①呼气: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②吸气: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8)呼吸全过程
二十七、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是由血浆(55%)和血细胞(45%)组成的。
(2)血浆:①运载血细胞;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①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两面凹,数量最多,含血红蛋白,运输氧。
②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吞噬病菌。
③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小,形状不规则,止血和加速凝血。
(4)动脉: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干→分支)
(5)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管壁薄,弹性较小,血流速度较慢(分支→主干)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6)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
(7)心脏结构示意图
(9)心脏工作示意图
(10)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①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②体循环意义:为全身组织细胞运输氧和营养物质,带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③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④肺循环意义:肺泡中氧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排出体外。
(11)安全输血基本原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大量输血只能输入同型血。
(12)异型输血:缓慢少量输入,否则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
二十八、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途径:排尿、排汗、呼吸。
(2)组成: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
(3)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5)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6)病变判断:①尿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肾小球病变。②尿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病变(或胰岛病变)。③尿多——肾小管病变。
(7)排尿的意义: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十九、眼睛与耳朵
(1)视觉的形成:
(2)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大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凹透镜矫正。
(3)耳的结构
(4)咽鼓管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张口/闭嘴堵耳)。
(5)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6)听觉的形成:
三十、神经系统
(1)组成: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
①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②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③脑干:脑干中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3)脊髓:反射、传导。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4)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6)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7)反射类型:简单发射和复杂反射。
①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举例: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②条件反射:通过长期生活经验获得,后天学习得来。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举例:鹦鹉学舌、老马识途。
③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举例: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画饼充饥。
三十一、激素调节
(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激素由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激素功能 分泌异常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 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 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 分泌过多:甲亢;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1、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2、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
三十二、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三十三、扁形动物
(1)代表动物:涡虫(自由生活)、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寄生生活)。
(2)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消化器官很简单,而生殖器官很发达。
三十四、线形动物
(1)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2)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三十五、环节动物
(1)代表动物:沙蚕、蚯蚓、蛭(蚂蝗)等。
(2)蚯蚓:①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②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与生殖有关。③腹面粗糙不平是因为有刚毛。④运动:刚毛和肌肉的配合。⑤呼吸:湿润的体壁。⑥身体分节:运动灵活。
(3)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三十六、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代表动物:文蛤、石鳖、螠蛏、乌贼。
三十七、节肢动物
(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种类120万种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2)蝗虫的胸部有外骨骼,作用是保护和支持身体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
(3)主要特征: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三十八、鱼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代表动物:中华鲟、河豚、带鱼、鲨鱼、泥鳅、黄鳝、海马等。
(3)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三十九、两栖动物
(1)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娃娃鱼(大鲵)、蝾螈。
(2)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四十、爬行动物
(1)代表动物:蜥蜴、扬子鳄、壁虎、蛇。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四十一、鸟
(1)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翼上有羽毛有利于扇动空气。
②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空气阻力。
③骨轻而薄,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④龙骨突发达,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不储存粪便,有利于减轻体重。
⑥心肌发达,心率快,血液循环快,血液输送氧、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⑦鸟类的呼吸是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保证充足的氧气。
(2)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3)恒温动物:像鸟、哺乳动物一样,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
四十二、哺乳动物
(1)门齿——切断食物、2臼齿——磨碎食物,3犬齿——撕裂食物;
(2)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四十三、运动系统的组成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成为骨骼肌。
(2)关节结构图:
(3)骨骼肌:一块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组成。肌腱必须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4)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5)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四十四、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
(1)按功能分为:取食、防御、繁殖、迁徙、攻击行为等。
(2)按行为的获得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①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举例:蜜蜂采蜜、小鸟喂鱼。
②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举例: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
(3)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
(4)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6)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这种现象就叫通讯。
(7)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8)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
四十五、细菌、真菌和病毒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4)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5)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有机物。
(6)“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巴氏消毒法原理:高温灭菌,可以用巴氏消毒法保存酒和牛奶。
(7)细菌要用电子显微镜和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
(8)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3种形态。
(9)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的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构成,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个别细菌有鞭毛和荚膜。
(10)细菌靠分裂生殖,遇不良环境,细胞壁增厚,形成休眠体—芽孢。
(11)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营养方式为异养。
(12)真菌的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真核生物)。
(13)生殖方式:孢子繁殖,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1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细菌引起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
(1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①食品制作:乳酸菌—酸奶、泡菜;醋酸菌—醋。 霉菌—腐乳、酱; 酵母菌—面包、酒。
②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③真菌产生杀死或抑制致病细菌的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素。
(16)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三类。
(17)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18)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19)繁殖:自我复制,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四十六、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根据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3)被子植物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4)根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四十七、从种到界
(1)生物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基本分类单位: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间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最远、共同特征最少。
(4)林奈的双名法:第一部分属名和第二部分种加词。
四十八、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四十九、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无性生殖优点:保持母体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嫁接后新植株的性状与接穗一致。
五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指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举例:家蚕、蝶、蛾、蚊 、蝇、蜂。
(3)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蟑螂、蜻蜓。
(4)若虫: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又被称为跳蝻。
五十一、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
(2)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体外受精、卵生。
五十二、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鸟类必经的过程。
(2)鸟的生殖为: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保护—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膜、系带。呼吸—气室;营养—卵白、卵黄;
(4)胚盘——内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
五十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2)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
(3)遗传学上把生物的形态结构 、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统称为生物的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5)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性状受基因控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五十四、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5)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就有46个DNA分子,有数万对基因。
(6)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五十五、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学之父是孟德尔。
(2)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两种。
(3)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种。
(4)显性基因的基因组成:AA和Aa,隐性基因的基因组成:aa。
(5)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五十六、人的性别遗传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
(2)男性体细胞:22对常染色体+XY。 女性体细胞:22对常染色体+XX。
(3)男性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或者是22条常染色体+1条Y染色体。
(4)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1条X性染色体。
(5)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1:1)。生男生女取决于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五十七、生物的变异
(1)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有遗传物质和环境两方面。
(2) 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没有改变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五十八、生物圈中生物的延续和发展
(1)原始大气层没有氧气。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3)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简单有机物)。
(4)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6)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7)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地进化。
五十九、传染病及其预防
(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2)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六十、免疫与计划免疫
(1)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4)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预防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5)第三道防线:出生以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6)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7)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病原体、异物、器官等。
(8)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9)如果人的免疫功能过强,人就会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叫做过敏原。
(10)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11)艾滋病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不安全性行为、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六十一、用药与急救
(1)“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药物分为: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
(2)急救措施:①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②人工呼吸;③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
(3)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30:2)。
(4)动脉止血部位在伤口的近心端,静脉止血部位在伤口的远心端。
(5)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6)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和自我安慰。
易错易混辨析 182条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不仅包括有机物,还有水和无机盐。
2、自养:能够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过程中,获得本身生命活动所需养料和能量的生物(绿色植物和化能细菌)。
3、异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4、生物呼吸不一定需要氧气,比如厌氧型细菌进行无氧呼吸。
5、应激性与反射:都是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但反射必须通过神经系统,应激性不一定要通过神经系统,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属于应激性。
6、虽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但病毒是生物。
7、 对照组:已知实验结果,保持自然状态或不做任何处理的组别。
8、实验组:未知实验结果,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别。
9、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目的: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10、重复实验原则:用多个个体进行重复实验,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目的: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11、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1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如水分、阳光等是生态因素,森林、草原、海洋等是生态系统。
13、物质循环:参与物质循环的不止有分解者,还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14、 植物并不都属于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
15、动物并不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蜣螂属于分解者。
16、细菌、真菌并不都属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属于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
17、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18、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生物圈不是指整个地球,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9、海洋生态系统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最多,占地球产生氧气的70%。
20、判断污点的方法: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跟着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21、切片是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材料一般为固态)。
22、装片是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玻片。
23、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玻片(材料一般为液体)。
24、擦拭目镜和物镜,应该用擦镜纸;擦拭玻片用纱布。
25、镜头长短与倍数的关系:目短物长倍数大。
26、显微镜使用的四个“先后”
①先低后高:先使用低倍物镜,再使用高倍物镜;
②先粗后细: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
③先大后小:对光先使用大光圈,再使用小光圈;
④先下后上:先使镜筒缓缓下降,再缓缓上升。
27、烟草细胞中的尼古丁,水果的果汁,使花瓣呈现多种颜色的花青素等特殊物质均位于液泡。
28、使叶片呈现绿色的叶绿素位于叶绿体中。
29、细胞成熟过程中,由多个小液泡融合成大液泡。
30、制作菠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不需要染色。
31、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原因:紧贴细胞壁,非常薄。
32、细胞质是指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细胞质里有叶绿体,线粒体等。
33、画生物图的注意事项:用3H铅笔,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
34、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才有。如根部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菠菜叶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35、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6、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信息变化的统一。
37、将一粒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燃烧,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
38、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但不是全部存在细胞核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少量DNA。
39、细胞生长、分裂、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41、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
4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再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43、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癌细胞不分化。
44、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是分生组织,在根尖分生区、茎的形成层、茎尖、芽尖等均有分布。
45、导管:位于木质部,死细胞,输送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往上。
46、筛管:位于韧皮部,活细胞,输送有机物,方向自上往下。
47、营养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48、分生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壁薄、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49、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没有器官这一结构层次,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和无机盐。
50、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但不是越阴暗越好。
51、有些沼泽地带生长的苔藓植物,遗体一年年地堆积后会形成泥炭;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煤。
52、苔藓植物主要用叶吸收水和无机盐,假根起固定作用。
53、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藻类植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
54、里白、卷柏、贯众、满江红、桫椤是蕨类植物。
55、胚乳不属于胚,子叶属于胚。
56、根据子叶数目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而不是有无胚乳。有的单子叶植物比如莲子,蓖麻也有胚乳。
57、常见的单子叶植物: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竹。
58、有些植物的茎能加粗生长是由于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化的结果,但不是所有的植物茎中都有形成层,如“笋有多大,竹有多粗”,一般多年生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才有形成层,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
59、通常所说的绿色开花植物指被子植物。
60、光照、土壤不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子叶或胚乳。
61、春季早播前松土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覆盖地膜是为了给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62、保存种子需要低温、干燥。
63、施农家肥、化肥和有机肥都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施“气肥”是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
6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少部分参与光合作用等过程,绝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65、叶片的保卫细胞和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但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66、环剥树皮树死亡:切断了所有筛管,有机物运不到根。
67、轻敲树皮则果实更大:筛管向下运输受阻,有机物更多地留在果实中。
68、不是所有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根据芽发育结果不同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混合芽能发育成带有花和叶的枝条。
69、给植物输液输入的液体主要是水和无机盐,可以使植物更容易成活,或更好的生长。针头应该插入茎中木质部中的导管。
70、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的坐果率降低,原因是下雨影响了传粉。
71、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
7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空气湿度、叶片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73、玉米、花生、葵花子、西瓜、小麦、水稻属于果实,花生米、瓜子仁、绿豆、西瓜籽属于种子。
74、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萌发种子的容器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而不是因为种子萌发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蜡烛熄灭。
75植物在夏季晴朗天的中午,由于光照强,气温高,部分气孔关闭,蒸腾作用会下降,光合作用也会减弱导致减产,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之为“午休”现象。
76、怀孕指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第二性征出现原因是卵巢和睾丸分泌性激素。
77、胚胎发育早期:所需营养由卵黄提供。
78、胚胎发育后期: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79、月经: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由阴道排出。
80、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体重的60%-70%.
81、水也是一种营养物质。
82、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只有小肠有消化吸收功能,如口腔和胃也可以消化食物;胃和大肠也可以吸收。
83、同等重量的脂肪和糖类,脂肪释放的能量最多。
84、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85、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人无法消化纤维素,所以纤维素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86、胆汁是一种消化液,但是不含消化酶。
87、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
88、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89、咽是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误入气管,所以呼吸和吞咽不能同时进行。
90、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
91、感冒时呼吸不畅主要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
9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还是高于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气体>吸入气体)
9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呼吸运动)。
9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原理:扩散作用)。
95、呼气和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96、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97、人体氧气浓度: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98、二氧化碳浓度: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99、胸围差= 尽力吸气时的胸围-尽力呼气时的胸围。
100、测肺活量不取平均值,应该取最大值。
101、氧气从肺泡内进入血液需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共2层细胞,4层细胞膜。
102、氧气从肺泡进入到组织细胞被消耗需要穿过肺泡壁1次、毛细血管壁2次(进和出),共4层细胞。
103、血浆运输二氧化碳,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104、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可能有炎症,但白细胞不会多于红细胞。
105、红细胞低于正常值,会贫血,可以适当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06、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不是所有静脉都有
108、动脉瓣位于心脏的心室和动脉之间,不是位于动脉血管中。
109、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110、动脉血和静脉血只跟血液含氧量有关,跟营养物质以及废物含量无关。如从小肠流出的静脉血含营养物质丰富,从肾脏流出的静脉血含尿素少。
111、心脏四个腔上下相通,左右不相通,可以使得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
112、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到达伤口至少需要经过心脏两次。
113、吸入的气体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到达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心脏一次。
114、动脉不一定流动脉血,静脉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
115、毛细血管两端不一定一端连静脉,一端连动脉,如肾小球这个毛细血管网两端都连接小动脉。
116、异型输血:缓慢少量输入,否则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大量输血时必须输同型血。
117、判断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方法:尿素含量最高的为尿液;有葡萄糖,几乎不含蛋白质的为原尿;各种物质都含的为血浆。
118、肾静脉与肾动脉血液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成分有尿素和氧气等。
119、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20、失明和失聪不一定是眼球或者耳朵结构有问题,也有可能是视觉/听觉神经或者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出现问题。
121、视觉和听觉形成都不是反射,因为反射弧不完整,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22、看近处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大(厚),公交车由远到近,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123、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124、传入神经受损,无感觉,无反射。传出神经受损,有感觉,无反射。
125、治疗糖尿病应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兴奋剂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126、形成酸雨的最主要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127、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128、水螅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还有中间有一层胶状物质。
129、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但不一定有贝壳,乌贼、章鱼、鱿鱼的贝壳已经退化。
130、珍珠与贝壳内表面的成分相同,也是由外套膜分泌物形成的。
131、不是所有的节肢动物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只有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32、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身体都分节(使运动更灵活),但环节动物的体节相似,节肢动物的体节不一定相似。
133、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夜晚爬出地面取食落叶,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3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舒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因为得不到充足的氧气窒息而死。
135、鸟的气囊和青蛙的皮肤都可以辅助呼吸,但其本质区别是: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青蛙的皮肤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136、会飞的不一定是鸟,昆虫是唯一会飞行的无脊椎动物,蝙蝠是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
137、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138、鸭嘴兽是卵生哺乳动物。
139、骨骼肌、关节和骨从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140、蚯蚓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
141、关节炎是指关节囊发生病变。
142、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
143、生物防治: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优点: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144、有的细菌并不需要氧,这样的菌叫做厌氧型细菌(如乳酸菌、甲烷杆菌、破伤风杆菌)。有的细菌则需要有氧条件,如醋酸菌。
145、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
146、自养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蓝细菌等。
147、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荚膜和鞭毛。荚膜有保护作用,通常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148、医疗器械消毒的标准是杀死细菌的芽孢。
149、可以用巴氏消毒法保存酒和牛奶。酸奶保存采用冷藏法。
150、多细胞真菌菌体由菌丝构成。
151、寄生:细菌引起人患病: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链球菌)。真菌引起人或植物患病:足癣、小麦叶锈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瘤黑粉病,棉花枯萎病。
152、与动植物共生:共同生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真菌提供水和无机盐,藻类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提供含氮物质,豆科植物提供有机物,所以“种豆肥田”
153、抗生素不能治疗新冠肺炎等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因为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对病毒无效。
154、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1)制作疫苗 (2)治疗疾病,防治害虫(3)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
155、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156、病毒属于消费者。
157、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15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5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60、菊花有许多不同品种提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161、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植物界的“活化石”的是珙桐,属于被子植物;中生代活化石——扬子鳄。
162、花、果实、种子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的原因:与根、茎、叶相比,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比较稳定,可以准确的反应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163、克隆羊: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有性生殖。
164、扦插的要点:剪取植物的一端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茎段的下方切口应为斜向的,目的是增大吸水面积,茎段上方切口应是水平的,目的是减少水分蒸发。
165、甘薯、葡萄、菊、月季、紫背天葵常用扦插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
166、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167、苹果、梨、桃常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
168、嫁接可以使一朵菊花上开出五颜六色的菊花。
169、害虫对农作物危害大的阶段:①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②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若虫和成虫。
170、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若虫。
171、家蚕在幼虫期吐丝。
172、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区分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才区分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173、鸟卵产出后会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温度低于亲鸟体温。
174、常见的遗传病:白化病、血友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多指(六指)等。
175、直系血亲是指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兄弟姐妹属于旁系血亲。
176、生男生女不取决于女性,也不取决于男性,而是取决于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177、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178、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
179、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18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前提);遗传和变异(基础);生存斗争(动力);适者生存(结果)
181、抗原包括:疫苗、病原体、异常细胞、器官等。
182、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二、题型突破
【题型突破一】四类选择题
一、判断型选择题
判断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题型,题目中常常以“下列说法或描述正确的、不正确的、合理的、不合理的”等语句作出明确要求。
这类题型在选材上,主要侧重于考查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又可分为概念迷惑型、表述绝对型、新词干扰型、直接判断型、图表分析判断型、实验评价型等。
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内涵和外延,正确辩析各种生命现象,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理法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作出正确判断。
1.(2024·山东济南·一模)作为“宇航食品”的理想食材——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利用阳光,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下面某同学对小球藻所做的五项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小球藻是生物 ②小球藻可以影响环境 ③小球藻体内有叶绿体
④小球藻没有细胞结构 ⑤小球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答案】C
【详解】小球藻属于藻类植物,具有细胞结构,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小球藻能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可以影响环境,所以①②③⑤四项正确,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4·山东潍坊·一模)慈姑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同一植株能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叶形: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箭形;漂浮在水面的叶呈椭圆形;而沉水叶呈带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植物出现三种叶形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不同的叶形说明生物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C.慈姑的叶形说明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D.慈姑三种不同叶形的出现与环境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
【答案】C
【详解】同一株慈姑,裸露在空气中的叶与漂浮在水面的叶和沉在水中的叶形态不同,该株慈姑的基因型没有发生改变,是环境影响了性状表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故ABD说法不正确,C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4·广东·一模)以下实验与其所属的研究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了解蜜蜂体表的绒毛——实验法
B.走访了解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观察法
C.探究空气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调查法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法
【答案】D
【详解】A.用放大镜了解蜜蜂体表的绒毛,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者对蜜蜂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属于观察法,A错误。
B.走访了解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用的是调查法,B错误。
C.探究空气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需要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空气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用的是实验法,C错误。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要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用的是实验法,D正确。
故选D。
4.(2024·山东济南·一模)下列现象与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生物的新陈代谢,排出废物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一一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现象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C
【详解】A.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说明到了秋天后,叶片开始脱落,这是生物的新陈代谢的表现,说明能够排出废物,A正确。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和种族的延续,B正确。
C.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C错误。
D.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指生物体接收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或信号后,通过生理或行为上的变化来做出相应的反应。“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体现的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
故选C。
5.(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某地区生活在雪地的鼠的毛色大多为白色,白鼠不易被天敌发现而免遭捕食。近年来,该地区冬季气候变暖,降雪天数减少。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降雪天数较多时,白色是保护色 B.降雪天数减少后,白鼠更适应环境
C.降雪天数减少,白鼠的数量将减少 D.降雪天数变化,自然选择的方向会改变
【答案】B
【详解】A.降雪天数较多时,生活在雪地的鼠的毛色为白色,使体色与环境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白色是保护色,A正确。
BC.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鼠的体色与环境不一致,不能适应环境,导致其易被天敌捕食,因此白鼠的数量减少,B错误,C正确。
D.降雪天数多时,白色是保护色;降雪天数少时,白色就不适应环境。所以降雪天数变化,自然选择的方向改变,D正确。
故选B。
6.(2024·山东济南·一模)“一鲸落,万物生”。鲸落指掉入深海的鲸的尸体。鲸落始于盲鳗、睡鲨等食腐动物的啃食,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入驻,鲸骨的脂类在厌氧细菌的分解中释放硫化物,有些硫细菌可通过氧化这些硫化物来制造有机物,为深海贻贝、蛤等软体动物提供营养。最终,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成为一大批海洋生物的宜居场所。根据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
A.鲸落实质上是一个生态系统 B.盲鳗、睡鲨属于消费者
C.硫细菌属于生产者 D.贻贝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答案】B
【详解】A.鲸落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实质上是一个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盲鳗、睡鲨是食腐动物,属于分解者,B符合题意。
C.硫细菌可通过氧化这些硫化物来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C不符合题意。
D.贻贝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属于软体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4·山东淄博·一模)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B.新鲜柠檬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C.植物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D.动、植物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分别是通过细胞膜和细胞壁来完成的
【答案】D
【详解】A.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B.液泡被称作植物细胞的“仓库”,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柠檬汁液中的酸味物质来自液泡,B正确。
C.线粒体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动植物生命活动的维持都离不开能量,所以动植物细胞都具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C正确。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动植物细胞完成与外界物质交换需要通过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D错误。
故选D。
8.(2024·广东肇庆·一模)莲是我们较熟悉的水生植物,肇庆的市花是莲(荷)花,莲子、莲藕也是常见的食材,有关莲生殖和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莲花的传粉方式主要是异花传粉 B.受精后,莲的植株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C.莲子的传播主要是依靠风力传播 D.莲花和百合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答案】C
【详解】A.莲花的花冠颜色鲜艳,且有蜜腺,因此莲花的传粉方式主要是异花传粉,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所以受精后,莲的植株发育起点是受精卵,B正确。
C.自然条件下,莲子的传播主要是依靠水力传播,C错误。
D.莲花和百合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的关系,D正确。
故选C。
9.(2024·山东济南·二模)我们在天气炎热或运动中会大量出汗,这与遍布全身皮肤的230多万个汗腺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B.人体通过汗腺能排出部分尿素、无机盐和水等物质
C.汗腺位于皮肤的角质层,汗液的蒸发有助于体温调节
D.皮肤的表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等刺激
【答案】B
【详解】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但不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故A错误。
B.人体通过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汗液中含有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所以皮肤能够排出废物,因此人体通过汗腺能排出部分尿素、无机盐和水等物质,故B正确。
C.汗腺位于皮肤的真皮层,故C错误。
D.皮肤的表皮内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而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等刺激,故D错误。
故选B。
10.(2024·湖南张家界·一模)《古今医统大全》有云:“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切”的对象是“脉”。下列有关“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内流动血液含氧量高、颜色鲜红 B.其管壁厚,弹性大,血管内血流速度快
C.其管壁内表面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D.其内的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答案】C
【详解】A.中医摸脉摸的是桡动脉,其内流动血液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动脉血,A正确。
B.动脉血管是将心脏内的血液送至全身各处,管壁厚,弹性大,血管内血流速度快,B正确。
C.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的倒流,而动脉血管里没有瓣膜,C错误。
D.动脉血管是将心脏内的血液送至全身各处,其内的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D正确。
故选C。
11.(23-24八年级上·山东东营·期末)“叶如翡翠花如雪,鸟鸣声声醉心悦。蜜蜂亲花绕树舞,酿蜜忙于五月节。”这是黄河三角洲湿地槐花节美景的真实描述。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的发育过程中没有蜕皮现象
B.蜜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C.工蜂发现蜜源后跳“8”字形舞或圆形舞,是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D.蜂群里蜂王、雄蜂和工蜂分工合作,是社会行为
【答案】A
【详解】A.蜜蜂等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其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在蜜蜂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A错误。
B.蜜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工蜂发现蜜源后跳“8”字形舞或圆形舞,是动物之间通过动作进行的信息交流,C正确。
D.社会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可见,蜂群里蜂王、雄蜂和工蜂分工合作,是社会行为,D正确。
故选A。
12.(2024·河南驻马店·一模)蝗虫繁殖迅速,有时会形成蝗灾。雌蝗虫体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记作XX;雄蝗虫体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记作XO。下列关于蝗虫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蝗虫身体和附肢分节,有蜕皮现象 B.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蟋蟀类似
C.蝗虫性别取决于X染色体的数目 D.受精卵孵出雌、雄虫的机会不均等
【答案】D
【详解】A.蝗虫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的。蝗虫的体表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身体发育而长大,会限制蝗虫的发育和生长,所以蝗虫需要定期蜕皮,A正确。
B.蝗虫与蟋蟀一样,都是昆虫类,有性生殖,卵生,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B正确。
C.雌蝗虫有2条X染色体,雄蝗虫有1条X染色体,由此可知,雌蝗虫和雄蝗虫取决于X染色体的数目,C正确。
D.由于雄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O精子,卵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类型,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孵出雄虫孵出雌虫的机会是相等的,D错误。
故选D。
13.(2024·甘肃陇南·一模)陇南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之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B
【详解】A.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A正确。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正确。
故选B。
二、推理型选择题
推理型选择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景和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的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等。
即主要考查考生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多个方面的思维能力。该题型主要包文字材料、图表、实验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认真阅读材料和图表,提取各种有效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和推理。
1.(2024·湖南张家界·一模)刚孵化出来的野雁离开巢时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此后再也不会跟随其他的动物了。“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劳伦兹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是劳伦兹,野雁竟排队跟在他的后面。下列关于这种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这种行为能够帮助幼雁提高生存概率
C.野雁跟随劳伦兹是因为把他当做“首领” D.在研究这种行为时,使用了实验法和观察法
【答案】C
【详解】A.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A正确。
B.劳伦兹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能够帮助幼雁提高生存概率,B正确。
C.野雁跟随劳伦兹是因为把他当做“母亲”,C错误。
D.实验法和观察法是研究动物行为中常用的方法,如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D正确。
故选C。
2.(2024·山东潍坊·一模)某科研团队进行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将它放到暗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若给该蛙注射褪黑色素,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若将此蛙的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 B.褪黑色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
C.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D.褪黑色素使蛙体色变暗,又可使蛙体色变亮
【答案】D
【详解】A.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说明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A不符合题意。
B.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B不符合题意。
C.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说明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调节,切除垂体后,蛙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体色都保持亮色,说明蛙体色的变化受激素调节,C不符合题意。
D.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说明蛙褪黑激素只能使青蛙体色变暗,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4·山东济南·一模)当昆虫进入捕蝇草叶片内部时,叶缘上的刺毛迅速交互咬合并将其消化,捕蝇草从而获取氮元素。但捕蝇草的花朵离捕虫叶很远,以避免伤害到协助授粉的昆虫。由此可知( )
A.捕蝇草属于分解者 B.捕蝇草靠捕食昆虫获取有机物
C.捕蝇草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捕蝇草一定比其他植物更适应环境
【答案】C
【详解】A.捕蝇草属于植物,不属于分解者,A错误。
B.捕蝇草将昆虫消化,从而获取氮元素(无机物),B 错误。
C.当昆虫进入捕蝇草叶片内部时,叶缘上的刺毛迅速交互咬合,说明捕蝇草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正确。
D.每种生物都适应自己生存的环境,从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捕蝇草一定比其他植物更适应环境这一结论,D错误。
故选C。
4.(2024·湖南娄底·模拟预测)拟南芥随“神舟十五号”飞船在太空经过6周的培养,少数植株表现为侧枝倒垂生长,还有少数植株表现匍匐生长,与正常生长的拟南芥出现了差异,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
A.需要营养 B.需要呼吸 C.遗传 D.变异
【答案】D
【详解】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植物拟南芥随飞船在太空经过6周的培养,少数植株表现为侧枝倒垂生长,还有少数植株现匍匐生长,与正常生长的拟南芥出现了差异,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4·山东潍坊·一模)蝙蝠食性复杂,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为食。蝙蝠虽然是多种人畜共患病的病毒天然宿主,但自身却不被病毒感染患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蝙蝠的双重呼吸为其空中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B.蝙蝠为病毒天然宿主,说明二者为寄生关系
C.蝙蝠捕食昆虫时至少处于第三营养级
D.蝙蝠等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促进物质循环
【答案】A
【详解】A.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心脏发达,只有鸟类才有双重呼吸,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中,因此,蝙蝠和病毒是寄生关系,B正确。
C.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食草的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蝙蝠捕食昆虫,至少属于第三营养级,C正确。
D.蝙蝠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对食物的分解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A。
6.(2024·山东济南·一模)在气候温暖的季节,水质洁净的池塘、水沟会发现运动着的小白点,小白点就是草履虫。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我们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 ( )
A.草履虫会运动 B.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C.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D.草履虫主要以吞噬细菌和藻类为食
【答案】A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会运动”不能作为我们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A符合题意。
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可见草履虫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可见草履虫属于生物,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草履虫主要以吞噬细菌和藻类为食,可见草履虫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4·湖南邵阳·一模)俗话说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是指在果树的“坐果期”,果农给果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以增加坐果量,其原理是( )
A.制造“伤口刺激”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答案】B
【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水分和无机盐靠导管运输。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不受影响,但是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被部分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的运输,从而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增加坐果量,提高产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4·河南南阳·模拟预测)对于很多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传统透析机是维持他们生命的救命稻草,但同时透析也限制着他们在生活中诸多方面的自由。研究人员正在用微芯片滤膜和活的肾脏细胞创造一种可植入的人工肾脏,能将身体产生的废物过滤出去,这一技术或可使肾病患者摆脱透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微芯片滤膜模拟肾小囊内壁和肾小管的功能
B.肾脏细胞可以将大分子蛋白质重吸收回血液
C.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都可以通过人工肾脏排出
D.人工肾脏对维持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答案】D
【详解】A.微芯片滤膜模拟肾小囊内壁和肾小球的功能,故A错误。
B.大分子蛋白质不能从肾小球过滤,因此,也不会被重吸收,故B错误。
C.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因此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可以通过人工肾脏排出,而二氧化碳是不可以通过人工肾脏排出的,故C错误。
D.人工肾脏可以代替肾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因此对维持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具有一定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9.(2024·山东潍坊·一模)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常识”可能跟同学们所学的生物学原理相悖,需要我们独立思考进行判断。下列说法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流感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所以不能开窗通风
B.为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危害,症状略有缓解应立刻停药
C.户外锻炼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避免运动后肌肉酸痛
D.糖尿病患者需限制甜味食品摄入,米饭、馒头等主食无需限制
【答案】C
【详解】A.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所以,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来说,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定期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出门戴口罩等,A不符合题意。
B.在使用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不能病情稍有好转,不适感觉明显减轻时就不再用药;不能短时间内频繁更换药物品种;不能使用剂量随意加大,B不符合题意。
C.剧烈运动会导致供氧不足,从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大量积累会导致肌肉酸胀,C符合题意。
D.米饭、馒头等主食富含糖类,根据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不仅需限制甜味食品,而且也要控制米饭、馒头的摄入,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三、组合型选择题
组合型选择题一般包括异同组合型、排序组合型和综合比较型等,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
该题型考查的知识范围较广,而且会设置一些模糊概念、或将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等。
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概念辩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首先是审题要仔细,充分研究题干的要求;其次是辩析题支,要对题支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看其是否与已知的观点一致,不一致的必须舍去;再次是辩析题干和题支的关系,分析题支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相似、相近、易于混淆的干扰题支必须进行排查,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1.(2024·山东德州·一模)基因CCR5突变可使免疫细胞对HIV产生抵抗力,2007年一位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的德国患者,接受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这名捐赠者的骨髓中含有CCR5突变基因,经过两次骨髓移植,两种疾病症状均从该德国患者体内消失且至今未复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髓干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新的血细胞
B.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
C.该艾滋病患者和白血病患者都属于传染源
D.该实例对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答案】C
【详解】A.骨髓干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能够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各种类型的血细胞,A正确。
B.移植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抗原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可见,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B正确。
C.艾滋病是传染病,艾滋病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而白血病不是传染病,因此该病的患者不属于传染源,C错误。
D.通过将突变的CCR5基因引入患者体内,成功抵抗了HIV病毒,这展示了基因治疗在对抗遗传性疾病和某些获得性疾病方面的潜力,D正确。
故选C。
2.(2024·湖南邵阳·一模)湖南柑橘种植历史悠久,石门县柑橘发展从量转向质的提升,柑橘成了石门人的“黄金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柑橘茎中的导管可运输有机物
B.柑橘的花、果实、叶属于生殖器官
C.柑橘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D.柑橘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只与细胞的分裂有关
【答案】C
【详解】A.柑橘茎中的筛管可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故A错误。
B.被子植物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柑橘属于被子植物,柑橘的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故B错误。
C.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根尖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故C正确。
D.柑橘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3.(2024·山东济南·一模)我国有几千年的农业开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农业耕种经验。下列措施与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早春播种后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保持土壤湿度
B.及时晾晒收获的粮食——抑制呼吸作用,延长保存时间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D.正其行,通其风,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答案】A
【详解】A.在早春播种后,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主要是提高土壤的温度,促进种子的萌发,A错误。
B.收获的粮食及时晾晒,可以减少粮食中的水分,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延长储藏时间,B正确。
C.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所以移栽植物时,园林工人往往会剪去部分枝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刚刚移栽的植物,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以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C正确。
D.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所以正其行,通其风,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A。
4.(2024·山东淄博·一模)2023年淄博马拉松激情开跑,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
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C.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
D.比赛途中喝的水在胃、小肠、大肠等器官吸收
【答案】D
【详解】A.听到发令声起跑,是典型的条件反射,必然有神经调节参与,在起跑瞬间还会伴随着肾上腺素的增加,所以还存在激素调节,A错误。
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B错误。
C.机体产生的汗液,通过皮肤排出,C错误。
D.胃可以吸收水、无机盐等;小肠是主要的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大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D正确。
故选D。
5.(2024·广东肇庆·一模)经过八年级下册的学习,小青绘制了有关生物的生长发育流程图中,表达正确的是( )
A.人体:受精卵→胎盘→脐带→婴儿 B.幼苗:受精卵→胚→幼苗(植株)
C.种子:受精卵→胚珠→种子 D.家蚕: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答案】B
【详解】A.人的生殖发育顺序是: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就是婴儿;所以正确的顺序是: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A错误。
B.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植物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可见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应是:受精卵→胚→幼苗(植株),B正确。
C.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C错误。
D.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其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因此,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D错误。
故选B。
6.(2024·山东济南·二模)下列有关常识和急救叙述分析,正确的是( )
A.长期吸烟有害健康,尼古丁会导致血压升高,脂肪沉积到血管壁上
B.与处方药相比,非处方药的安全性更高,可以经常服用以预防疾病
C.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D.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捂住耳朵,避免强大的声波刺激听觉中枢
【答案】C
【详解】A.过度的饮酒会损伤人的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因为酒内含有的酒精能使脂肪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管腔变窄、血压升高,加速人体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冠心病发病率增高,故A错误。
B.与处方药相比,非处方药的特征是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便于贮存。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毒性或副作用,因此非处方药也不可以经常服用,故B错误。
C.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因此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故C正确。
D.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使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主要是为了保护鼓膜,故D错误。
故选C。
7.(2024·山东济南·一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多数植物叶的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多,有利于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
B.蝉体表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答案】A
【详解】A.一般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气孔总是比下表皮的气孔少,这样可减少水分的散失,A错误。
B.蝉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正确。
C.鱼用鳃呼吸,鱼鳃内含有丰富的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
D.家兔是草食性动物,牙齿具有门齿、臼齿的分化,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与其植食性相适应,D正确。
故选A。
8.(2024·山东潍坊·一模)生物技术在人类生活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植物的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属于有性生殖
B.“试管婴儿”“脱毒土豆”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利用苏云金杆菌制成杀虫剂能杀死菜青虫、棉铃虫等
D.利用微生物制醋、酿酒、生产沼气需要无氧环境
【答案】B
【详解】A.杂交育种是将父本与母本杂交,形成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后代,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因此,杂交育种的过程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A正确。
B.“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脱毒土豆”的生产过程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C.苏云金杆菌的防虫原理是其菌株可产生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两类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害虫均因饥饿、血液败坏和神经中毒而死。利用苏云金杆菌制成杀虫剂能杀死菜青虫、棉铃虫等。故C正确。
D.制醋用到醋酸菌、酿酒需用酵母菌、生产沼气用到的是甲烷菌,这些细菌都属于厌氧菌(大部分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利用微生物制醋、酿酒、生产沼气需要无氧环境。故D正确。
故选B。
四、图表型选择题
图表型选择题一般由图表和内容两部分组成。这类选择题主要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语,在审题时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关键词语应该特别留意。
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和主旨所在,找准了关键词语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024·陕西渭南·一模)为探究被动吸烟对小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前6天训练小鼠走迷宫,从第7天开始记录小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没有必要设置对照组
B.随着实验的进行,只有对照组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减少
C.与对照组相比,被动吸烟组小鼠出逃时间短
D.实验结论:被动吸烟会影响小鼠学习记忆力
【答案】D
【详解】A.探究实验的原则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本实验应该设置对照组,A错误。
B.从图中数据可知随着时间推移,两组仔鼠逃出的时间均减少,“尝试与错误”次数减少,B错误。
C.分析图中数据,同一天仔鼠成功逃出迷宫所用的时间始终是被动吸烟组大于对照组,即逃出迷宫所需时间更长,C错误。
D.分析图中数据,同一天仔鼠成功逃出迷宫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