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最后一周必备宝典(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物理最后一周必备宝典(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02 17:5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物理最后一周必备宝典
目 录
考前技能篇
【考前技能篇1】2024年中考物理命题规律
【考前技能篇2】2024年中考物理必备公式
【考前技能篇3】物理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考前技能篇4】中考物理重点名词解释
【考前技能篇5】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考前技能篇6】中考物理易混易错点总编
【考前技能篇7】中物理思维导图导向复习
【考前技能篇8】中考物理核心考点总编
押题突破篇
【押题突破篇1】第1—23题题号押题
【押题突破篇2】开放创新实验题押题
【押题突破篇3】课本小资料估测常识题押题
【押题突破篇4】教材插图常考原理分析押题
【押题突破篇5】物理学史,宇宙,材料,能源,信息等时事热点押题
临考心理篇
【临考心理篇1】冲刺阶段怎么复习备考
【临考心理篇2】高考倒计时即将清零,要有怎样的心理准备
【临考心理篇3】遇到不会的题目,怎么办
考场注意篇
【考场注意篇】做好万全准备,决胜考场
考后疏导篇
【考后疏导篇1】7种方法舒缓考生大考后心理压力
【考后疏导篇2】考后提醒:中考结束适当娱乐可以放松不可放纵
终极押题篇
新中考通用卷
考前技能篇
2024年中考物理命题规律
【声学部分】
命题规律一《声现象》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的介质; 声速。 常见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出现频率很低。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真空不能传声; 乐音的三个要素的识别与实际应用; 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 探究决定音调和响度大小的因素。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乐音、噪声的划分; 防治噪声的三种途径。
声音的利用 超声波和次声波; 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光学部分】
命题规律一《光现象》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光的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光速。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光的直线传播; 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作图; 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作光路图。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实验; 作光路图。
球面镜 凸面镜的应用; 凹面镜的应用。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色散; 作光路图。
不可见的光 红外线及其应用。
命题规律二《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凸透镜的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作图; 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光学仪器。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 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凸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 幻灯机(投影仪); 照相机。
【热学部分】
命题规律一《物态变化》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的概念及常见的温度值; 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 温度计的使用; 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物态中的吸、放热现象; 熔点、沸点判断; 用图像分析熔化和沸腾现象; 探究晶体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现象; 探究蒸发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判断;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晶体和非晶体。
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的判断; 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的判断; 升华和凝华的特点。
水循环 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命题规律二《内能及其应用》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分子动理论 分子热运动; 扩散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 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内能概念的判断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比热容的概念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热机的四个工作过程; 热值、热机效率、热量的计算。
内能 内能的概念;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热量 热量的计算; 单位。
比热容 比热容的特点; 比热容的应用。
燃料的热值 定义; 单位。
热机 热机的效率; 内燃机机的四个冲程。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量的存在形式;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力学部分】
命题规律一《机械运动》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误差的理解。 常见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计算题出现频率很低。 参照物的选择; 判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长度的测量及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 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物体平均速度的计算。
速度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的计算; 测量方法。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和静止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命题规律二《质量与密度》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的估测; 质量的测量。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 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测定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密度的计算。
密度及其运用 密度的特点; 密度的计算; 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密度的测量 量筒的使用; 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命题规律三《力》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力 力的概念; 力的单位;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力的作用效果。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使用; 力的示意图;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弹力 弹性形变; 弹簧测力计。
重力 大小和方向; 重心。
命题规律四《运动和力》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的利用和防止; 二力平衡知识的应用。
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
摩擦力 种类; 影响因素; 大小和方向;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的关系;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命题规律五《压强》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压力与压强 压力示意图; 压强的单位; 压强的计算。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 压强的计算;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大气压现象; 考察托里拆利实验;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固体压强 计算公式; 增大(减少)压强的方法。
液体压强 测量仪器; 计算公式; 液体压强的特点; 应用:连通器。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产生及测量; 标准大气压; 解释生活现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与流速的关系; 解释生活现象。
命题规律六《浮力》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浮力 浮力的应用及方向; 测量浮力的大小;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有关的计算; 物体的沉浮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试题将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浮力的计算。
物体的沉浮条件 物体浮沉条件。
浮力的应用 密度计; 轮船; 潜艇。
命题规律七《功和机械能》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功 对物体做功的条件; 功的计算。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判断物理是否做功; 功、功率的计算; 应用动能、势能和机械能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动能、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有时还会出现热、力电等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功率 功率的计算; 单位及其换算。
动能 动能的计; 动能的决定因素。
势能 势能的分类; 重力势能的计算; 势能的决定因素。
机械能 机械能的组成; 动能与势能的转换。
命题规律八《简单机械》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杠杆 定义; 五要素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分类。 常见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作图题为辅、计算题出现频率很低。 判断杠杆的种类; 力臂的作图题;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的计算; 滑轮组的作图题;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特点; 计算机械效率; 中考题中简单机械常常和功、功率、结合在一起考查。
滑轮 动滑轮; 定滑轮; 滑轮组。
机械效率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机械效率的计算; 影响因素;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电磁学部分】
命题规律一《电流和简单电路》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静电现象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的产生及相互作用。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简单电路的识别;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关系; 电路图的连接。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产生; 电流的大小; 电路的构成; 电路图及故障判断。
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及其特点; 并联电路及其特点; 电路图与实物图的对应画法; 电路的设计。
电流的测量 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 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方法。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命题规律二《电压和电阻》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电压 电压的单位; 几种常见电压。 常见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为主;作图题为辅。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电路故障的分析;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压的测量 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 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电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应用; 电阻箱的读数。
命题规律三《欧姆定律》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欧姆定律 表达式:I=U/R;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动态电路的分析。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侓及其应用; 串联、并联电阻的计算; 伏安法测量电阻。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 特殊法测电阻;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电阻的串联 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电阻的并联 并联电路分流的特点;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命题规律四《电功和电功率》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电能与电功 电能的单位; 电功的计算; 与电功有关的因素。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 电工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计算;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有关电热器的计算。
电功率 电功率的定义;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电功率的计算; 串、并联电路的总功率。
电功率的测量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其他方法测量电功率。
焦耳定律 公式:Q=I2Rt; 电流的热效应; 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 适用范围。
电热 电热的利用; 电热的防止。
命题规律五《生活用电》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及连接方式; 三孔插座和漏电保护器。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 家庭电路的连接和各部分功能; 家庭电路故障分析; 安全用电常识。
试电笔 试电笔的构成; 试电笔的正确使用。
电能表 电能表的读数; 电能表的四个重要参数。
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原则; 触电原因; 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命题规律六《电和磁》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磁现象与磁场 磁性与磁体; 刺激间相互作用规律; 磁场的性质和方向; 磁感线的分布和方向。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简单的磁现象; 磁场; 电流的磁场; 电磁铁的应用;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和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现象的应用。
电流周围的磁场 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螺线管; 安培定则。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实验探究; 实验中的能量转换。
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电磁应用 发电机;电动机;电磁继电器; 电磁铁。
【信息与能源部分】
考点名称 重点考查考点 考查方式 2024命题趋势
电磁波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速度。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 电磁铁及应用; 现代通信; 认识粒子与宇宙; 新材料的应用; 能源的分类; 新能源的应用。
通信 几种通信方式的区分; 各种通信方式的应用。
材料 半导体材料; 超导材料。
物质结构 物质的组成
宇宙 粒子与宇宙
能源 能源的分类;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中考物理必备公式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速度 速度(m/s、km/h); 路程(m、km); 时间(s、h)。 1m/s=3.6km/h;
应用:求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密度 密度(kg/m3、g/cm3); 质量(kg、g); 体积(m3、cm3)
应用: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单位换算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重力 重力(N); 质量(kg、g); 重力加速度(N/kg) 1kg=1×103g
应用: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压强 压强(P); 受力面积(m2、cm2); 压力(N)
应用: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液体压强 压强(p); 密度(kg/m3、g/cm3); 深度(m、cm)
应用:求液体的压强、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注意事项: 外部压力:物体对水平地面(或水平桌面)的压力:F=G总=G容器+G液+G物; 内部压力: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或ρgV);规则容器:F=G液 应用:求液体的压强、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浮力 浮力(N); 排开液体的体积(m3、cm3); 液体密度(kg/m3、g/cm3)
应用:求物体所受的浮力、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1)压力差法: (2)称重法: 特点:有弹簧测力计示数,或有拉力大小时。 (3)阿基米德原理: (4)浮沉法: 漂浮悬浮上浮下沉沉底
(5)受力分析法: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N); 阻力(N); 动力臂(m、cm);阻力臂(m、cm)
应用:求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和力臂。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滑轮组
分类力的关系距离关系速度关系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注意事项: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功 功(J); 力(N); 力方向上的距离(m、cm)
应用:求做功的多少、力和力方向上的距离。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功率 功率(w、kw); 功(J); 时间(s、h) 1W=1J/S;
应用:求物体的功率、功和做功时间。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有用功(J); 总功(J)
应用:求机械效率、有用功和总功。 通用推导公式: 动滑轮、滑轮组推导公式: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能量 动能: 重力势能: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比热容 比热容(J/kg. ℃); 质量(kg、g); 温度变化量(℃); 吸收热量(J)
应用:求物体的比热容、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热值 质量(kg、g); 热值(J/kg); 体积(m3、cm3)
应用:求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料的热值和质量与体积。 (1)热值与质量公式: (2)热值与体积公式: (3)效率公式: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欧姆定律 电流(A、mA、μA);电压(V、mV); 电阻(Ω、KΩ、MΩ) 见下
应用: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常用结论: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串联等流分压: 并联等压分流: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电功 电功(J、kW·h); 电流(A); 电压(V); 时间(s、h)
应用:求电路中的电功、电压、电流和时间。 推导公式: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电功率 电功率(w、kw); 电功(J、kW·h); 时间(s、h)
应用:求电路中的电功率、电功、电流、电压、电阻和时间。 常用结论:
物理量 公式 物理量及单位 单位换算:
焦耳定律 电热(J); 电流(A、mA); 电阻(Ω)
应用:求电路中的电热、电流、电阻和时间。 注意事项:
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名称 串联 并联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阻
2024年中考物理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长度
1.中学生身高约 1.6--1.8m指甲宽手掌宽度约 10cm度约 1cm
2.中学生步长约 50-70cm
3.居民楼房每层约 3m
4.教室门高约 2m
5.一只新铅笔长度 18cm
6.物理课本长约 26cm 宽 18cm
7.1元硬币直径约 2.4cm 10 元人民币长约 14cm
8.课桌高度约 0.8m 椅子高度约 0.4m
9.物理书一张纸的厚度 0.1mm
时间
1.人脉搏跳动的频率约为 70 次/min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 1s
2.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为 3s
3.我国国歌演奏一次时间为 46s
4.男中学生 1000 米跑完所用时间 4min 女中学生跑完800 米所用时间约 4min
5.做一次眼保健操时间为 5mim
6.中学生百米成绩约 15s
7.中学生眨眼的时间约 0.3 秒
温度
1.使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约 23℃℃左右。
2.人的正常体温约 36.5℃℃-37°℃
3.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100°C冰水混合物0℃
4.考场温度约 25℃左右
5.盛夏中午,室外温度约 35°C-39℃
6.洗热澡水时水的温度约 40℃
速度
1.中学生步行速度1.1m/s或4km/h
2.自行车速度约5 m/s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 3x10'm/s
4.声音在15℃空气中速度是340m/s
5.高速公路上的汽车 80-120km/h
6.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的速度可达 8m/s
7.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 7m/s
质量
1.中学生质量约为 50kg
2.物理教科书质量约为200g
3.一个篮球质量约为 500g
4.一个苹果质量约为150g
5.一瓶矿泉水质量为 550g
6.1枚鸡蛋质量约为 50g
7.一只公鸡质量约为2kg
8.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g
9.一支中性笔的质量约为 15g
10.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00g
11.一张邮票的质量约 50mg
12.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
压强
1.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为 10'Pa
2.中学生行走时对地面压强约为2&0'B教学
3.物理课本平放对桌面压强约 60-80Pa
4.1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上的压强约为0.5Pa
电流
1.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约1A
2.台灯正常工作电流 0.05A
3.教室日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约0.2A
4.电饭锅中的电流约 2A
5.家用空调的电流约 5A
6.申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申流约为0.45A
7.家庭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1A
电压
1.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1.5V
2.一节新的铅蓄电池电压2V
3.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 36V
4.电动自行车一节蓄电申池电斥12V
5.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
6.工厂一般的动力电压是 380V
功、功率
1.将一带 10kg 大米从地上扛到肩上,做功约为150J2.一名中学生上楼的功率约为150W
电功率
1.家用空调约 1000W电吹风机约500W
2.台灯的额定功率约 20-30W
3.液晶电视约 100W.室内一盏日光灯约 40W·
4.台式计算机(电脑)约 200W
5.电冰箱的电功率约 100W
6.微波炉的电功率约 700W排风扇约 20W
7.电视机机顶盒的电功率约 35W
需要牢记的数值常量
1.声音在 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0x108m/s
3.水的密度为 1.0x10 kg/m
4.水的比热容为 4.2x10’J/kg·°C
5.人耳听觉频率范围约为 20Hz~20000Hz
6.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 760mm 高汞柱,能支持约 10.3m 高水柱.
2024年中考物理重点名词解释
章 重点名词 解释 重点名词 解释
机 械 运 动 刻度尺 测量长度的工具 停表 测量时间的工具
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别。误差不能消除 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且速度大小保持 不变的运动
变速直线 运动 物体沿直线但速度大小发生 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 用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声 现 象 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即声波 介质 传播声音的物质
声速 声音传播的速度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 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
音调 声音的高低
频率 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超声波 高于20000Hz的声
次声波 低于20Hz的声 响度 声音的强弱
振幅 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分贝 声音强弱的等级
物 态 变 化 温度 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工具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 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 固体 非晶体 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地上升 的固体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 化现象 沸腾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 过程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 过程
光 现 象 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 光线 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的 带有箭头的直线
光的反射 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 后,被平行地反射
平面镜成 像规律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 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 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平面镜成虚像
漫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平行的入 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 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透 镜 色散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 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的三 原色 红、绿、蓝
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之外的辐射 紫外线 光谱上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主光轴 经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 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 凸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 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近视眼 成像于视网膜前
凸透镜成像规律参考表3 远视眼 成像于视网膜后
密度 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天平 测量质量的工具
平衡螺母 用来调整天平横梁的平衡 量筒 测量体积的工具
力 力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 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 图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相互作用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 生的力
合力 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 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称 为那几个力的合力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
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
运 动 和 力 牛顿第一 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 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的性质
平衡力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 力
平衡状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 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滑动摩擦 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 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 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压 强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大气压 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气压计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托里拆利 实验 测量大气压的实验 马德堡半 球实验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浮 力 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 对它向上托的力 浮沉条件 上浮:F浮>G物,p液>p物 下沉:F浮<G物,p液<p物 悬浮:Fig=G物,p液=p物 漂浮:F浮=G物,p液>p液 沉底:F浮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 体所受的重力
能量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具有 了能量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 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 有的能量
机械能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守 恒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 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功和机械能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 动的硬棒 杠杆五要 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 臂 、阻力臂
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动滑轮 轴可以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 的滑轮
滑轮组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
有用功 机械对提升物体所做的功 额外功 克服机械自重及摩擦所做的 功
内能 热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的运动 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 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 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总和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 的多少叫做热量
内 能 的 利 用 热机 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能量守恒 定律 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 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 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在转化或者转移的过程 中,能量的总和不变
热值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量与其质量之比
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 (转化为机械能)和燃料 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 机的效率
电 流 和 电 路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 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
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 断路 电路中某处被切断
短路 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 接起来 短接 电路是连通的,但用电器两 端被导线直接连通
串联 用电器依次相连,然后接到 电路中 并联 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 起,然后接到电路中
干路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共用的那 部分电路 支路 并联电路中单独使用的那部 分电路
电流表 测量电流的工具 验电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工具
电压 电 阻 电压 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表 测量电压的工具
电阻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的大小 变阻器 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 的元件
定值电阻 电阻值一定的元件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能 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电能 电能表 测量电能的工具
千瓦时 电能的单位
电能和电功 额定电压 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 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 间成正比
额定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电流的热 效应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 化为内能的现象
家 庭 家庭电路 的电压 220V 家庭电路 的频率 50Hz
人体安全 电压 不高于36V 试电笔 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
电 与 磁 磁极 磁体上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 部分 磁化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 用下会获得磁性
磁场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电流的磁 效应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磁感线 为了描述磁场而假想的曲线
地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 电磁铁 一根导线绕成螺线管,在螺 线管内插入铁芯
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 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 管的N极
电磁感应 现象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 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 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 叫感应电流
电动机 发电机 利用了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 用而使线圈转动起来 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发电
信息 与能源 电磁波 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 波长 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 的距离
波速 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一次能源 从自然界直接提取的能源 二次能源 消耗一次能源得到的能源
可再生能 源 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 得到 核能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 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 结合释放的能量
不可再生 能源 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 补充
2024年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归纳
声学部分
【技巧一】如何正确认识振动跟声音的关系
【方法技巧】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正在振动,但是物体正在振动,人们未必一定能听到声音,只有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即 20一200000Hz) 才能被人耳感受,引起听觉。“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技巧二】日常用语中的“高”的是音调还是响度呢
【方法技巧】日常用语里的“高”“低”大部分是指音调,也有少部分指响度.比如著名歌手李娜唱的《青藏高原》最后的高潮部分,音调非常高一般人是唱不上去的.“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里所说的“高”、“低”则是指大小.就是声音的响度了
【技巧三】如何根据声音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图识别声音的三特性
【方法技巧】如图所示,同一个示波器上的波形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即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同时也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即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波形的疏密反映了振动频率,疏则频率低、音调低,密则频率高、音调高。波形的高低反映了振动的振幅,高则振幅大、响度大,低则振幅小、响度小。
另外,音色表现在示波器上的波形不同。
【技巧四】如何控制噪声
【方法技巧】
通常,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大厅内的蜂窝状天花板就是吸收声音,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回声的干扰。
【技巧五】如何利用回声测距
【方法技巧】利用回声测距离时要特别注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声音往返的时间,因此用公式 s=vt 计算时,t 应为题目所给时间的一半.
【技巧六】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方法技巧】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音调的高低) 与发声体的形状(长短、粗细)、松紧(一般指弦)和所用材料等多种因素有关.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大弦小声,小弦大声”的记载,即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反之越低. 弦乐器和管乐器就是通过改变振动弦或空气柱的长度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光学部分
【技巧一】 三种光现象的辨识
光现象 定义 介质判断 方向判断
光的直 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同种介质 不变
光的反射 光遇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 同种介质 改变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不同介质或同种不均匀介质中 改变(垂直射入时,方向不变)
【技巧二】 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对比
项目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图示
三线 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两线 分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项目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两角 关系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斜射时空气中的角大)
相同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技巧三】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技巧四】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1. 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3.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技巧五】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分析应用
【照相机】
1.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底片离照相机的距离(像距)。
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像越小,像的位置(底片或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越近。
【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对比分析】
类别 构造 作用
幻灯机 凸透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聚光镜 加强照到幻灯片上的光
凹面镜 反射会聚光线,照亮透明胶片
光屏 承接像
投影仪 凸透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螺纹透镜 会聚光线,照亮透明胶片
平面镜 改变光路
凹面镜 反射会聚光线,照亮透明胶片
光屏 承接像
【放大镜】
(1)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2)放大镜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大;(3)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放大的虚像便消失了。
【技巧六】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技巧七】凹透镜成像的规律
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如图所示。
凹透镜成像光路图
注意:大家还要记住:虚像,物、像同侧;实像,物、像异侧。
【技巧八】眼镜的度数
(1)焦度: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2)焦距以米为单位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眼镜度数是屈光度数乘以100。如焦距为1/5m的凸透镜,焦度为5屈光度,用它做成的远视镜片为+500度;
(3)度数:远视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的度数为负数。
热学部分
技巧一 蒸发和沸腾的对比分析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沸腾比蒸发剧烈;
注意:“白气”不是气体(水蒸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水蒸气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技巧二 云、雨、雪、雾、露、霜、白气的形成
1. 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液化)
2. 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大水滴,就形成雨;(液化)
3. 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凝华成小冰粒,就形成雪;(凝华)
4. 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液化)
5. 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液化)
6. 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凝华)
7. “白气”是水蒸汽遇冷而成的小水滴;(液化)
技巧三 水的分析理解
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
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
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技巧四 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的辨析
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技巧五 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2)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3)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4)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技巧六 分子热运动与机械运动的辨析理解
技巧七 做功和热传递的理解应用
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技巧八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理解应用
注: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中含有多少热量,只能用“吸收”和“放出”来描述.
温度 热量 内能
定义 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物体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量的性质 状态量 过程量 状态量
表述 用“降低”“升高” “降低到”“升高到” “是”等表述 用“放出”“吸收”、等表述 用“具有”“改变”“增加” “减少” 等表述
单位 摄氏度(℃) 焦耳(J) 焦耳(J)
联系 (1)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大 ; (2)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内能增加或减少,温度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如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 (3)物体内能的变化,可能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界做了功; (4)吸收热量,内能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加
技巧九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1)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2)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3)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4)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5)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技巧十 4-2-2-1工作原理的理解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力学部分
技巧一: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测量细钢丝直径、纸张厚度等微小长度时,先测出n个相同长度的物体的总长度L,则有l=L/n。
(2)滚轮法:待测的长度是弯曲的,并且在长度很长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测量,可采用滚轮法.例如,测环形跑道的路程,可以先测出一个轮的周长C,再用轮在待测的路程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n,则有s=nC。
(3)化曲为直法:用此方法测弯曲的物体长度、弧长等较方便.具体做法:将柔软的无弹性的细线与被测物体的弯曲部分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与被测弯曲部分重合的起、终点,然后把细线拉直,用直尺测出其长度即为被测物体弯曲部分的长度.
技巧二:停表的读数方法。
a.先观察表盘:如图所示,小盘内示数的单位为分,指针转一圈的时间是15 min,分度值为0.5min,大盘内示数的单位为秒,指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 s,分度值为0.1s;
b.确定小盘的示数:小盘内指针刚好经过的刻度线所表示的时间即为小盘的示数;
c.确定大盘的示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前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0~30 s读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后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30~60 s读数;
d.读数:停表示数=小盘示数+大盘示数。
技巧三:运动的相对性分析理解。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静止是相对的:通常所说的静止,只是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某一特定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3)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描述某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有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因而,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出准确地描述
技巧四: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理解。
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者说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等;
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
技巧五:平均速度理解。
(1)平均速度:为了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上)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平均速度的公式:。式中,“s”是通过的路程,“t”是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v”是这段时间内(或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3)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技巧六:运动图像的理解分析。
1.路程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
2.速度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
技巧七:质量概念的理解。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如:铝勺、铝锅都是由铝组成的,牙签和木块是由木材组成的。所以“物体”是指具体的东西;“物质”是做成物体的材料。
2.质量是描述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物体所含物质多,其质量就大。
3.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技巧八: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1)测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2)保持天平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3)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脏,以免锈蚀;
(4)在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
(5)天平指针偏左偏右与平衡螺母旋出旋入的关系: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右移;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右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左移。
(6)注意调好的天平不能在桌面上移动,移动后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左右盘是不同的。是不能互换的。横梁上的螺母更是不能再动,否则横梁的平衡就被破坏。
技巧九:密度的理解分析。
(1)与物体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测量密度的原理:。
(2)同种物质,密度相同,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
(3)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
技巧十 力的概念的理解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
技巧十一 力的示意图作图细节注意
(1)如果不知道力的大小,在力的示意图中可不表示力的数值,但要注意: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2)作力的示意图时,一般不需要画出物体,一般是画一个方框(或其它形状)来代替物体;(3)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表示,也可以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4)还有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5)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则多个力的作用点一般取物体的中心。
技巧十二 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理解
1.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形变(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对于弯曲形变来说,弯曲的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对于扭转形变来说,扭转的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
(1)轻绳的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跟接触的面垂直,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都是垂直于面。
技巧十三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物体”表明该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理想情况下物体不受力,实际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3)该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时的运动规律。
(4)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技巧十四 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
(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能仅根据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变化来判断力的大小或变化。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要看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
(3)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技巧十五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
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平衡力(二力平衡) 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没有时间关系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技巧十六 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
力和运动的关系
不受外力 静止状态
受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不变
(合力为零) 匀速直线运动
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改变
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改变
(合力不为零) 运动方向改变(拐弯)
技巧十七 三种摩擦力的分析理解
三种摩擦力的比较
类型 区别 示例
静摩 擦力 推物体而不动产生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手握瓶子静止时,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力
滑动 摩擦力 在粗糙面上滑动的物体产生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人滑冰时,旱冰鞋和冰面之间的摩擦力
滚动 摩擦力 沿水平方向拉动小车,运动的小车的车轮产生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 正常行驶的自行车,自行车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技巧十八、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
不同情况下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已知物体所受重力为G)
技巧十九、压强与压力的理解分析
⑴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⑵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
⑶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积,受力面积大小无关。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跟受力面积有关。
⑷压力、压强的单位是有区别的。压力的单位是牛顿,跟一般力的单位是相同的。压强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平方米,称“帕斯卡”,简称“帕”。
技巧二十、压强公式p=的理解分析
(1)p=适用于所有物体间压强的计算(无论物体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
(2)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如p的单位为Pa,F的单位为N,S的单位为m2.
(3)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但有些情况下压力的数值可能等于重力.
(4)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它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两者相互接触的面积.
(5)压力F和受力面积S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p与压力F和受力面积S之间有密切关系.即在S一定时,p与F成正比;在F一定时,p与S成反比.
技巧二十一、压强公式p=ρ液gh的理解分析
总结归纳:公式p=ρ液gh中的h表示液体的深度,而不是高度.深度是指液体的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个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A、B、C三点的深度分别为:hA=20cm,hB=40cm,hC=50cm.
注意:三种情形下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技巧二十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注意事项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有流动性
2.实验前的两个操作:(1)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型管中液面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明显,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时发现U型管内高度差没变化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答:气密性不好,拆下来重新安装
4.使用的U型管是不是连通器?答:不是
5.此实验U型管内液体为什么要染成红色?答:使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
5.实验需要多次进行,目的是:总结普通规律
6.比较乙、丙实验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7.比较丙、丁实验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技巧二十三、对大气压强的几点理解
1.产生: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①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很大。
3.托里拆利实验表明76cm汞柱的高度是由当地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所以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 Pa。
技巧二十四、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
1.示差法(称重法):F浮=G-F拉(空气中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拉力)(用弹簧测力计)
2.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
3.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4.压力差法:F浮=F↑-F↓(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
技巧二十五、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应用
(1)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
(2)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 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3)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4)由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5)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
技巧二十六、漂浮问题的几个规律技巧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技巧二十七、功和功率的对比分析
功(W) 功率(P)
概念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单位 功的单位是力的单位与距离的单位的乘积牛·米,也叫焦耳。1J=1N·m。 功率的单位也是复合单位,焦/秒,叫做瓦特。1W=1J/S
计算 W=Fs
其它 以下三种情况力对物体不做功: (1)“不劳无功”,物体通过了距离,但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不动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静止不动,没有通过距离; (3)“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通过了距离,但力的方向和通过的距离方向互相垂直,沿力方向上物体没有通过距离。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 (1)比较相同时间内做的功,做功多的做功快; (2)比较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所用时间少的做功快; (3)比较功和时间的比值,比值大的做功快。
技巧二十八、实验中的考点
1.斜面的作用:使物体具有速度并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2.实验研究对象:小球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
3.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目的: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4.如何判断动能大小: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多少;
技巧二十九、机械能守恒的几种典型情况
(1)“在光滑面上”、“不计空气阻力”等文字,表示没有摩擦等阻力,此时机械能总和可看作是不变的。
(2)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近地点动能(速度)最大,势能最小;远地点势能最大,动能(速度)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势能转化为动能,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
(3)滚摆上升下落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最低点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下降过程反之。
考虑空气阻力,滚摆每次上升高度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技巧三十、杠杆作图技巧
(1)根据题意先确定支点O;
(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延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甲 乙 丙
技巧三十一、三类杠杆的对比分析
名称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图示
力臂的大小关系 l1 < l2 l1 > l2 l1=l2
力的大小关系 F1 > F2 F1 < F2 F1 = F2
特点 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但省距离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不费力也不费距离
应用 铡刀、启瓶器、手推车、钢丝钳等 钓鱼竿、镊子、筷子、理发剪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定滑轮、托盘天平等
技巧三十二、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理解
滑轮种类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图示
定义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轴可以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质 等臂 杠杆 省力 杠杆 —
特点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拉力F移动的距离(s)和重力G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 S=h S=2h S=3h
拉力(F)和重力(G)的关系(忽略滑轮重及摩擦) F=G 2F=G 3F=G
应用 旗杆顶部的定滑轮 电动起重机的动滑轮 常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技巧三十三、滑轮组承担重物绳子段数n的判断
如图所示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有几段绳子通过动滑轮,就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如图甲、乙所示,图甲有3段绳子通过动滑轮,图乙有2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所以图甲有3段绳子承担物重,即n=3;图乙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即n=2.
滑轮组绕线作图
1. 绕线方法
(1)首先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段)数n;
(2)若n为奇数,那么绕线从动滑轮出发,若n为偶数,那么绕线从定滑轮出发,且绕线由内向外进行;简称“奇动偶定”.
2. 最省力作图:保证动滑轮上连接的绳子股数最多,即绳子承担物重的股数n最大即可.
技巧三十四、滑轮组、斜面的机械效率计算
机械类型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提高机械 效率的方法 (考虑摩擦)
(拉动物 体上升h) W有=Gh W额=G动h W总=Fs=W有+W额=Gh+G动h,F是拉力,s是拉力移动的距离,s=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η====或η=== 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减小绳子摩擦
(拉动物体 上升h) W有=Gh W额=fs W总=Fs=Gh+fs,F是拉力,s是拉力移动的距离 η==或η== 增大斜面倾斜程度;减小摩擦
(拉动物 体前进s) W有=fs — W总=Fns,F是拉力,ns为拉力移动的距离,n为动滑轮连接绳子的段数 η=== 减小绳子摩擦
电磁学部分
技巧一 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1)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技巧二 摩擦起电的理解分析
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技巧三 电路图作图技巧及注意事项
(1)电路元件符号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线时应横平竖直,呈方形;
(3)各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且导线尽量避免交叉;
(4)线路要连接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
(5)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必须和实物电路的位置一致;
(6)元件做好标注,如L、S等;
(7)同一电路中涉及多个相同元件,加下标进行区别,如S1、S2等;
(8)画电路图时,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出元件符号,并用导线连接起来。
(9)导线交叉相连时要画实心点,实物图中导线不能交叉,电路图中导线可以交叉,但尽量不要交叉。
技巧四 电路图的识别和设计
(1)定义法:分析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首尾相连还是首相连、尾相连;
(2)电流法: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这个电路一定是串联电路;若电流在某处分成几条支路,且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再在某点处汇成一股电流,则这几个用电器就是并联的;
(3)拆除法:因为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因此在串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的用电器就没有电流无法工作;在并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仍有电流可以继续工作。所以可以通过拆除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还能正常工作来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4)短路法:用导线将某一用电器短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如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并联的;
(5)节点法:在识别不规范的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这两点间没有电源、用电器、导线两端点就可以看成同一点,如果电路中从一个点出发电流有三条或三条以上的路可走,那么这个点就是节点,有节点的电路是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没有节点。
技巧五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1)电流必须从红色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黑色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2)电流表有两个量程,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3)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4)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技巧六 电流表指针异常的原因分析
(1)不偏转:可能电流表所在电路是开路或电流表已坏;
(2)反偏:即指针向反方向偏转,说明“ +”、“—”接线柱接反了;
(3)满偏:可能是造成短路导致电流过大或者是所选量程太小;
(4)偏转太小;所选量程太大,应改用小量程。
技巧七 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对比分析
技巧八 电表法判断电路故障
用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无示数:(1)电路有断路的地方;(2)用电器工作时,电流表内部发生短路
2.电流表有示数但示数很小:(1)电路有接触不良;(2)电流表量程过大
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压表无示数:(1)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2)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断路
2.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1)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与电源构成通路
技巧九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改变电阻的判断方法
1.明确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
2.判断滑动变阻器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
3.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的变化情况;
4.根据电阻丝接入电路长度变化,判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情况.
技巧十、电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串联的干电池的个数或调节学生电源的电压,但实验时常采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来达到改变电压的目的;
(3)电路连好,开关闭合前,应使滑片位于变阻器的最大值处;
(4)调节滑动变阻器时,要缓慢移动滑片,防止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过快;
技巧十一、欧姆定律计算公式的应用技巧
(1)同体同路:欧姆定律中电流、电压和电阻,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三者要一一对应;
(2)同一时刻: 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刻的值,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的关系。
(3)统一单位: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中的单位。U的单位是伏特(V)、R的单位是欧姆(Ω)、I的单位是安培(A)
(4)规范做题:a计算时,要写出必要文字说明;b代入数值或写计算结果时,不要忘记单位。
技巧十二、电路故障判断技巧
实验电路图 故障(有且只有一处) 现象
电压表 电流表
电流表被短接 有示数 无示数
电流表处断路 无示数 无示数
电压表被短接 无示数 有示数
电压表处断路
定值电阻被短接 无示数 有示数,且示数偏大
定值电阻处断路 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 无示数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滑动变阻器上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移动滑片,电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移动滑片,电表示数不变
技巧十三、动态电路电阻判断技巧
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技巧十四、电阻的串并联计算方法
1.电阻的串联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2)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等于各分电阻之和:R串=R1+R2+……Rn。
(3)n个相同电阻R串联时的总电阻为:R串=nR。
2.电阻的并联
(1)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阻值倒数之和,即:。
(3)n个相同电阻R0串联时的总电阻为:。
(4)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时的表达式为:R总=。
技巧十五、电流做功的计算公式汇总
①W=UIt U= I= t =
②W=I2Rt I2= I = R= t =
③W=t U2= U = R = t =
④W=UQ U= Q =
⑤ W=Pt P= t=
技巧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做功与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 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值成正比 =
并联电路 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值成反比 =
(3)在任何情况下,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技巧十七、用电能表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方法
a.消耗电能较多时,电能表的计数器在一段时间内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电能的总量.(最后一位表示小数点后第一位)
b.消耗电能较少时,可通过转盘所转过的圈数(或指示灯闪烁的次数)间接计算出电路消耗的电能.如参数为Nr/(kW·h)的电能表,转盘转n转消耗的电能为W= kW·h或W=×3.6×106 J.
技巧十八、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对比应用分析
拓展:额定功率P额与实际功率P实的区别和联系
功率 额定功率P额 实际功率P实
区别 是唯一的,不随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不是唯一的,不同的电压值,对应的实际功率不相同
联系 对于特定的用电器, 当U实=U额时,I实=I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当U实>U额时,I实>I额,则P实>P额,用电器易损坏; 当U实技巧十九、串并联电路中的小灯泡亮度与功率的关系
(5)串并联电路P实与R大小的关系
项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P实与R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灯泡发光亮度 实际电压大的P实越大,因此实际电压大的灯泡较亮 通过电流大的P实越大,因此通过电流大的灯泡较亮
电阻大的P实越大,因此电阻大的灯泡较亮 电阻小的P实越大,因此电阻小的灯泡较亮
串接上滑动变阻器的小灯泡,变阻器阻值增大时分压也大,小灯泡实际电压减小,小灯泡发光较暗 并接上滑动变阻器的电灯,由于并联电路中各部分互不干扰,所以通过小灯泡所在支路的电流不变,小灯泡发光情况不变
技巧二十、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与伏安法测电阻阻值的异同
相同点: 实验电路基本相同,可采用同一电路; ②实验方法相同,都是伏安法; ③测量的物理量相同,都测量电流I和电压U。
不同点: 实验原理不同,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测电阻阻值的实验原理是; ②数据处理方式不同,测电阻阻值时需要多次测量,最后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而测小灯泡电功率时也需要多次测量,但不能用来求平均值,而是寻找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有什么规律。
技巧二十一、电路故障与实验现象分析
故障 现象 故障原因
灯泡不亮 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压表、电流表有示数 ①滑动变阻器接成定值电阻 ②电源电压太低
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 ①电源、电流表、开关或滑动变阻器损坏 ②接线柱接触不良 ③连接导线断裂
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 ①灯泡的灯丝断了或灯座与灯泡接触不良 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互换了
电表问题 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 ①电表的量程都选择过大 ②电源电压过低
电表的指针超过最大刻度 ①量程选择过小 ②电路中出现短路
滑动变阻器问题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时,电表示数及灯泡的亮度无变化 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没有遵循“一上一下”的接线原则,使滑动变阻器接成了定值电阻
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总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电源电压过低
闭合开关瞬间,灯泡发出强光后立即熄灭,电流表指针偏转后又回到零刻度线处,电压表仍有示数 灯泡两端电压过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置于阻值最大位置
技巧二十二、保险丝的使用
(1)电路发生故障导致保险丝熔断时,首先应查清导致保险丝熔断的原因,在排除故障后才能恢复供电;
(2)若无特别的原因,更换保险丝时要注意替换成相同规格的保险丝;
(3)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不能用铁丝、铜丝代替,因为铁丝、铜丝的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不易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使用保险丝时要关注三个因素。
(4)连接:为了安全,保险丝熔断后要保证家庭电路与火线断开,所以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
技巧二十三、家庭电路的连接作图
技巧:(1)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
(2)开关必须安装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3)螺口灯泡的螺旋套接零线,顶部金属片接火线;
技巧二十四、不同强度的电流危害
注意: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超过36V。
1mA左右:使人产生麻的感觉
8~10mA:人手很难摆脱带电体
超过10mA: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困难
达到100mA:3s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
技巧二十五、电路的定性分析策略
电路定性分析的特点是:没有定量计算,只有定性分析,在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或开关的连通或断开从而改变了电路的结构,使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分电压、分电流及分功率等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定性分析的思维顺序:
(1)“先看总电阻”(用串、并联特点)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右)滑动或开关断开(闭合)时,由串、并联特点可以推出如下结论:当电路(串、并)中的任何一个电阻变大(小)时,电路的总电阻将变大(小);串联电路中,越串,总电阻越大;并联电路中,越并,总电阻越小。
(2)“再看总电流”(用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不变)
“串联看分电压”先用欧姆定律看定值电阻的电压,再用串联特点看另一电阻的分电压。
“并联看分电流”先用欧姆定律看定值电阻的电流,再用串联特点看另一电阻的分电流。
(3)“最后看功率”(用功率公式)
实在难以分析的时候,可以根据题意假设一些用电器(一段电路)的电阻、电流以及它们两端的电压。
技巧二十六、安全用电原则
(1)保险丝必须安装在火线上;
(2)开关必须安装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3)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使用三线插头;
(4)螺口灯泡的螺旋套接零线,顶部金属片接火线;
(5)家庭电路的接地线要良好接地。
技巧二十七、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1)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将被测物体靠近铁类物质(如铁屑),若能吸引铁类物质,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没有磁性。
(2)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被测物,静止时若总是指南北方向,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
(3)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将被测物体分别靠近静止的小磁针的两极,若发现有一端发生排斥现象,则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若与小磁针的两极都表现为相互吸引,则该物体没有磁性。
(4)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A、B两个外形相同的钢棒,已知其中一个具有磁性,另一个没有磁性,具体的区分方法是:将A的一端从B的左端向右滑动,若发现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说明A有磁性;若吸引力由大变小再变大,则说明B有磁性。
技巧二十八、对磁感线的理解
①磁感线是假想的,不是真实存在的.
②磁感线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其密集处磁场较强,稀疏处磁场较弱.
③磁感线布满磁体周围的所有空间,并且磁感线不交叉.
④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⑥在磁体的内部,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指向磁体的N极,在磁体的外部则相反,从而形成闭合的曲线.
技巧二十九、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电路闭合;
(2)导体要在磁场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3)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只能是一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不是闭合电路,即使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也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只是在导体的两端产生感应电压。
技巧三十、电磁现象的理解分析
实验 奥斯特实验 电磁感应实验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 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
原理图
工作 原理 电流的磁效应 电磁感应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电流的 磁效应
能的 转化 / 机械能→电能 电能→机械能 /
影响 因素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 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
主要 应用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话的听筒等 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等 电动机 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等
声学部分
易混易错点一:声源振动停止,声音随之消失?
“发音停止”是指声源不再振动、停止向外传播声波,但原先传送出去的声波仍要继续传播。在不考虑声音损失的情况下,声源停止振动后,离声源距离不同的人仍能陆续听到它原先发出的声音,声音并未随声源振动停止而消失。
易混易错点二: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人耳及听觉系统的局限性。
3.声音的响度必须足够大,才能引起人耳内鼓膜的振动,人才能听到声音。
4.人的听觉必须正常。
易混易错点三: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分不开。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也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也和声音的集中程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可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易混易错点四:对回声定位的应用易错。
回声是声音从声源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 例如要测定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发声体发出特定的声音,并接收到回声信号,记录下回声和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t,在查出声音传播速度的条件下,即可求出距离
易混易错点五:对噪声概念的理解易错。
对噪声的界定有两种表述:一是从物理学角度,二是从环保角度.应该说,符合其中之一的声音就属于噪声,所以,乐音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成为噪声。
光学部分
易混易错点一:三种光现象区分不清。
(1)光在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当光遇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若是不透明界面,光会返回原介质中发生反射;
(3)当光斜射到透明界面上,一部分光会返回到原介质中发生反射,一部分光会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折射.
易混易错点二:混淆平面镜成像特点与“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却有“近大远小”的视觉体验同一个物体,人离它越远就会感觉物体越小,但实际上物体本身的大小并没有改变,只是人们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观察结果,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人观察到的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易混易错点三:影与像、实像与虚像的概念辨析。
影是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线被物体挡住无法穿透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与物体轮廓相似的黑暗区域,如日食、月食,晚上斜射灯光下的人影,手影,皮影戏等;
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过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折射后的光线会聚(或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形,该图形明亮、有细节、有层次,如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等。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可以用眼看到,也可以用光屏承接到,如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光屏承接,如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易混易错点四:声、光传播的条件及传播速度混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将不再沿直线传播,会发生弯曲,【误区】(只要是在同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径就是直的)。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8m/s(在空气中近似为3x108m/s),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易混易错点五:平面镜成像原理理解不透导致作图错误。
在光学作图题中,实际的光线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作图的痕迹则应该用虚线表示;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也应该用虚线画;法线作为研究问题的辅助线,也要画成虚线,部分同学在作图时不能分清楚什么情况下画实线,什么时候画虚线.
易混易错点一:透镜对光的作用理解不透彻。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与发散,并不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是否相交,而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与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是会聚还是发散。
易混易错点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运用不熟练。
成像条件物距(u) 成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u﹥2f 缩小、倒立的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等大、倒立的实像 v=2f
f﹤u﹤2f 放大、倒立的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 ----------
u﹤f 放大、正立的虚像 V﹥f 放大镜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物远虚像大。
易混易错点三:凸透镜成像的变焦问题分析不到位。
当凸透镜的焦距发生变化时,其对光的偏折能力也发生变化:焦距越小(透镜越厚),偏折能力越强。
易混易错点四:凸透镜的应用之眼睛与眼镜,佩戴眼镜后的各种变化理解不透彻。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所以像距是固定不变的当物体与眼睛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晶状体通过调整弯曲程度来改变焦距:物距减小,焦距也减小;物距增大,焦距也增大.当“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焦距调到最大,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要用凹透镜矫正;而“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调到最小,像成在视网膜后方,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两个透镜组合,整体的折光能力变弱,物距不变时,成像位置延后,会导致像距增大;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两个透镜组合,整体的折光能力变强,物距不变时,成像位置提前,会导致像距减小。
易混易错点五:凸透镜的动态成像情景分析不熟练。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分居在透镜两侧,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即“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经凸透镜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小,即“物近像近像变小”无论是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只要物体向焦点靠近,所成的像都变大.
易混易错点六:凸透镜所成像与物的关系,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实像)。
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即物与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若将物向上移动,则所成的实像会向下移动,如实验时间过长,蜡烛燃烧变短,则实像向光屏上方移动.实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
热学部分
易混易错点一:常见的白气、白雾的理解易错?
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人眼无法观察到的,而白气、白雾是悬浮在空中的雾状小水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白气、白雾等出现的情况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的物体冒白气,另一类是冷的物体冒白气。它们虽然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但是水蒸气的来源不一样。不要把看得到的白气、白雾错误地当成水蒸气
易混易错点二:物态变化的判断易错?
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生活中有很多天气的变化都属于物态变化,例如雪是凝华形成的,雾是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华形成,露是液化形成的等,有些同学容易把汽化和液化混淆在一起,或写错别字,比如把“汽化”错写为“气化”,把“熔化”错写为“融化"。
易混易错点三:熔化和沸腾的条件理解易错。
认为晶体达到熔点就会熔化,液体达到沸点就会沸腾。
冰的熔点是0℃,有些同学就认为冰达到0℃就会熔化。事实上,冰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当冰块正在熔化时,如果撤掉热源,冰块吸不到热将不再熔化。同样,液体沸腾也需要类似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易混易错点四:忽略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易错。
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高压锅内气压一般是1.2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接近120℃。如果在真空罩里放一杯40℃的水后开始往外抽气,会发现40℃的水也能够沸腾.
易混易错点五:温度的理解和温度计的读数易错。
1.温度只有“高低”之分,而没有“有无”之分,我们可以说某个物体温度很低,但是不能说某个物体没有温度.
2.关于温度计的读数是个易错点,我们可以先找零刻线的位置,然后假设温度升高,判断液面是靠近零刻线还是远离零刻线,如果是靠近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下,如果是远离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上.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认清楚零刻线的位置而会把温度读错。
易混易错点一:内能、热量和温度的理解易错
(1)内能和温度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和放出热量或吸和放热。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反之,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和水沸腾。
(3)物体不对外做功,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反之,物体不一定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易混易错点二:比热容的理解易错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无关。
(2)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比热容越大,吸或放热能力越强,水的比热容较大一般被选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注意和燃料的热值区分。
易混易错点三:热传递的条件分析不清易错?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而不是从能量高的物体传到能量低的物体。热传递只与温度高低有关,与能量高低无关。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易混易错点四:汽油机的4221工作原理理解不透彻易错。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易混易错点五:汽油机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记忆不清易错。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易混易错点六:热机效率与功率理解易错
(1)效率和功率没有关系,不能认为功率大效率就大。
(2)效率是百分数总是小于1。
力学部分
易混易错点一:速度的理解不透彻易错?
误认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与物体在这段路程上所用总时间的比值。例如,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物体在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是速度平均值
易混易错点二:运动状态的判断易错?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只有选定了参照物,才能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易混易错点三:对s-t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理解。
机械运动中常见的图象有s-t与v-t图象两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同学们要会区分s-t与v-t图线的不同之处,熟练地掌握图象中s-t与v-t图线的物理意义.
易混易错点四:误差的理解易错。
在测量各类物理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是不能消除的,但可以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且能够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
易混易错点一:生活中的重和物理学中的重混淆易错?
物理学中,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重”指的就是物体的质量,而物理学中的“重”是指物体所受的重力,不是质量。
易混易错点二:质量和密度的理解有误易错?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物体的温度等因素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
易混易错点三:公式的理解易错。
正确理解、m和V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方便地分析和解决有关密度问题,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①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因一定,可得
②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当它们体积相同时,则
③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有
易混易错点四:密度的单位换算易错。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有"gc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g/cm3=1 000 kg/m3.
易混易错点一: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易错?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物体对B物体施力时,B物体同时对A物体施加反作用力.
这两个力被称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易混易错点二: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易错?
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个点上,这个点叫作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也可以在物体之外。
易混易错点三: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理解易错。
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越大。对于静摩擦力,我们是根据二力平衡来判断其大小的。
易混易错点四: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易错。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有挤压、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且接触面粗糙这里我们要明确“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含义,“相对”是以跟被研究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