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范进中举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范进中举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6 08:33: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九年级
范进中举
中学语文
吴敬梓
了解作者
简介
吴敬梓 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但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约四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了解背景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他的遭遇非常相似。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他的遭遇非常相似。
本文关联
知识点
古典讽刺小说一般分两种
寄寓性讽刺,主要从神魔小说中孕育出来;
写实性讽刺,主要从世情小说中孕育出来。
寄寓性讽刺
写实性讽刺
狭义的讽刺
狭义的讽刺只指后一种写实性讽刺小说。它用夸张的手法和嘲讽的态度,揭露、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和时弊,但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有很大局限性。
生字词
日积月累
词语解释
日积月累
“看”“念”“拍”“笑”范进喜极的动作描写,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
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来刻画范进的疯态?
第一层
写昏厥
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第二层写疯跑
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
写跌倒
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踹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1
“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第四层写疯走上集
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用
侧面烘托范进的疯态。
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重复)
动作描写:看、念、拍手(3次)、笑(3次)、跌倒、爬将起来、飞跑。
神态描写: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外貌描写: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运用夸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和发疯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作者运用生花妙笔把这个人物丧魂落魄的丑态、狂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范进长期遭白眼,一旦考中,如发生天旋地转的变化,感情上承受不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听任封建统治者摆布,背后隐藏的是悲剧,既可怜又可悲。
范进的发疯说明了什么

范进发疯的癫狂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俗话说:“穷秀才,富举人。”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荣华富贵滚滚而来。范进中举前穷困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心中苦水,身价百倍,富贵荣华,而这些正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即令他喜极而疯。
典型细节:写出其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的心理,讽刺意味十足。
下列划线的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胡屠户形象分析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范进中举前后对比
范进形象分析
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逆来顺受,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狡猾虚伪,热衷功名。
众邻居形象分析
嫌贫爱富
趋炎附势
冷漠势利
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对他的困窘不闻不问,百般奚落、嘲弄;在他中举后称他“新贵人”、“范老爷”、拿酒、拿米、拿鸡。
张乡绅形象分析
张静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
张静斋是城中望族,之前与范进素不相识,范进中举后称之为“世兄弟”“至亲骨肉”送银送房。
极尽巴结拉拢之能事,虚伪奸诈,趋炎附势……
作为一篇讽刺小说,课文用了哪些手法进行讽刺的
讽刺的背后是对腐朽的科举制度及其毒害的范进、胡屠户等人的无情揭露,是作者愤世嫉俗感情的流露。
1、夸张的故事情节。
2、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3、讽刺性的动作、语言描写和典型细节描写。
教师总结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画,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九年级
下节课见
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