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 有理数的乘方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 有理数的乘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1-16 09:3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_2__课:__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
3.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1) ; (2)
二、讲授新课:
1.概念:
2.例题:
例1:计算:(1) ; (2) ; (3) 。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你能把上述的结论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吗
当a>0时,an>0(n是正整数); 当a<0时, ;
当a=0时,an=0(n是正整数)? (以上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a2n=(―a)2n(n是正整数);=―(―a)2n-1(n是正整数);a2n≥0(a是有理数,n是正整数)。
4.试一试:
(―2)6读作什么 其中底数是什么 指数是什么 (―2)6是正数还是负数
; ; ; 。
5.课堂练习:
课本:P63:1,2。 课本:P63:3。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忆,做出小结:①乘方的有关概念;②乘方的符号法则;③括号的作用。
四、课堂作业: 课本:P63:1,2,4。
第__3_课: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复习和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使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乘方 说出103,―103,(―10)3、an的底数、指数、幂。
2. 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
×××; ;-×××;。
3.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10。
? 二、讲授新课:
1.10n的特征
幂指数就是多少,如=107。
2.练习:
(1)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00000000000。?
(2)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
3.科学记数法:
(1)任何一个数都可以表示成整数数位是一位数的数乘以10的n次幂的形式。
如:100=1×100=1×102;600=6×1000=6×103;7500=7;5×1000=7.5×103。?
第一个等号是我们在小学里就学习过的关于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100,1000,变成10的n次幂的形式就行了。?
(2)科学记数法定义:
一般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4.例题:
例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1)696 000; (2)1 000 000; (3)58 000; (4)―7 800 000。
5.课堂练习: 课本:P65:1,2。
三、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看书;2.强调什么是科学记数法,以及为什么学习科学记数法;3.突出科学记数法中字母a的规定及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数的关系。
四、课堂作业: 课本:P65―66:1,2,3,4,5。
第___4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讲授新课: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定如下:
①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②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③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注意:①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今后将会学到)叫做第三级运算。
②可以应用运算律,适当改变运算顺序,使运算简便。
3.试一试:
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
4.例题:
例1:计算:
这里要注意三点:
①小括号先算;
②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
③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这一点十分重要。
例2:计算: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运算;3.若有括号,先小再中最后大,依次计算。
四、课堂作业:
课本:P68:1,2,3。 课本:P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