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内容要求:通过了解元朝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学业要求:通过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地图和阅读教材,准确说出元朝疆域范围,认识到元朝疆域的辽阔,涵养时空观念素养。
2.通过研读文字史料,归纳元朝境内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意义及民族交融的表现,感悟民族交融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涵养史料实证素养。
3.通过研读文字史料和识读地图,归纳“行省制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管理制度。
4.通过识读地图、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列举元朝对今天台湾、新疆、西藏的管辖措施,领悟元朝统治者因地制宜的统治智慧,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
壹
“大哉乾元”
民族交融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注释:
①逾:超过
②流沙:今新疆、中亚地区;③辽左:今东北及更远地区
④海表:南海诸岛
北逾阴山
南越海表
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
任务一:阅读教材51、52页正文和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指向目标一)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2页第一段正文,说出元朝疆域范围。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宋濂等《元史 地理志》
1、研读下列材料准确说出元朝疆域范围。(指向目标1)
西汉疆域图
(约609万平方公里)
唐朝前期疆域图
(约1237万平方公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约1372万平方公里)
西
汉
唐
元
2、通过识读地图、对比疆域,认识元朝疆域的辽阔。(指向目标1)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年年此地成边土,竟与胡人相间处。
胡人有妇能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节选自戴良(元)《凉州行》
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促进了民族交融。
元朝疆域辽阔,生活着不同的民族,那他们是如何相处?
波斯人
汉族
蒙古族
畏兀儿族
结合教材,这首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3、通过研读文字史料,归纳元朝境内各民族的相处模式。(指向目标1)
①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②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什么区别。(汉化)
③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伊斯兰教
回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4、阅读课本,归纳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以及影响。(指向目标1)
贰·行省制度
地盘这么大,
民族这么多,
我该怎么办?
草原传统
华夏传统
贰
“鼎新革故” 治理措施
任务二:阅读教材52、53页正文和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指向目标2)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秦、唐两朝)
唐朝中央机构
秦朝中央机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自秦朝首创,各朝代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创新。
任务二:阅读教材52、53页正文和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指向目标2)
1、中央官制: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____ (军事)
____ (行政)
____ (监察)
中央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相当于今天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元朝的中央行政制度
有哪几个朝代的影子?
宋
唐
秦
继承、创新、发展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2、研读教材52页,归纳元朝的中央官制以及相关职责。(指向目标2)
行省制度
地方:
(直辖 “腹里”)
中央:
路
府
县
州
中
书
省
腹里
中书省
行省
3、通过研读文字史料和识读地图,归纳“行省制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指向目标2)
通过观察对比,说说今天与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
3、通过研读文字史料和识读地图,归纳“行省制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指向目标2)
江西行省
甘肃行省
陕西行省
四川行省
云南行省
元朝形势图
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
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图示小结:元朝政治管理制度:
皇帝
中央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地方
行中书省
路、府、州、县和宣慰司
中书省直辖(腹里)
山东、山西、河北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行政事务
军事事务
监察事务
叁
“多元一体”
因地制宜
◎元朝形势图(1330年)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目的
方式
区域
1、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元朝边疆地区管辖的概况(指向目标3)
任务三:阅读教材53页正文和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指向目标三)
1、对东南地区的管理: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澎湖巡检司
2、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元朝对东南地区管辖的概况并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 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指向目标3)
琉 球
①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
三国鼎立形势图
②隋朝时期,台湾称作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
③元朝时期,台湾称作琉球,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
知识拓展:
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元朝还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北庭都元帅府
3、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元朝对西域地区管辖的概况并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指向目标3)
西汉
唐朝
元朝
西域正式归
中央政权统治
中央王朝对西域
统治加强的反映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设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知识拓展:
史实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宣政院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4、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元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概况并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指向目标3)
①唐朝时期,西藏称为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汉藏两族关系友好密切。
②元朝时期,通过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知识拓展:
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堂小结
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行省制度
元朝疆域:
西域:
元朝的统治
西藏:
元朝疆域辽阔,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民族交融:
中央:中书省(行政)、枢密院(军事)、
御史台(监察)
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军政事务
元朝地位: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民族交融密切,产生新的民族——回族
设立北庭都元帅府
东南:
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地区
地方:行中书省(行省)
链接中考
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 )(指向目标三)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2023·湖南永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指向目标三)
A.西域都护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B
B
链接中考
3.(2022·四川成都)元朝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10个行省,并将大都附近地区划归中书省直辖;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在西域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管理军政事务。这表明元朝( )(指向目标三)
A.民族关系平等团结 B.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C.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D.地方治理因地制宜
4.(2022·滨州期末)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设立驻藏大臣
D
C
材料一
(1)识读元朝形势图,分析元朝时期实行什么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 又是如何管理西藏地区的?(检测目标2、3)
①行省制度
②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链接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