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2 12:2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温故知新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
2.“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4.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5.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6.中央政府深入推进哪一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
新课导入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学习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台湾问题方针、政策的变化;
2.理解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史实;
3.理解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一、追根溯源:血脉相连
1.台湾问题的由来
孙权派卫温
到达夷洲
三国
隋朝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设澎湖巡检司
元朝
明末
荷兰侵占台湾
郑成功
收复台湾
清初
清(康熙)
归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府
设台湾行省
清(光绪)
1895年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胜利收复台湾
1945年
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
1949年
第一次
分离
收复
第二次
分离
回归
第三次
分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台湾问题的性质
1949年4月,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
蒋介石败逃台湾
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有何不同?
台湾问题:国共内战的结果,是中国内政问题
港澳问题: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是中国主权问题
性质:历史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
一、追根溯源:血脉相连
1.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
材料一: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武力)
20世纪50年代: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材料研读】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方针政策有什么变化?
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一个中国的原则
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
2.两岸关系的发展
隔绝状态
国民党退往台湾,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
1949年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佑任《望大陆》(1964年)
【诗歌鉴赏】诗歌反映了作者什么情感?
诗歌反映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
渴望回到家乡的强烈情感。
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
2.两岸关系的发展
走向缓和
国民党退往台湾,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
194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台湾与大陆“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涯”
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其父蒋介石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为回应蒋经国,1982年7月24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致函蒋经国先生。信中希望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
台湾老兵“自由返乡运动”
台湾民间团体呼吁开放两岸交流
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
2.两岸关系的发展
国民党退往台湾,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
194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并在经济、 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1987年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打破隔绝
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
台湾老兵回大陆祭拜亲人
激动得热泪盈眶
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高呼“到家了”!
台湾同胞回到大陆探亲,抱头痛哭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2.两岸关系的发展
意义: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为什么他们高呼“到家了”?
祖国是台湾同胞的“家”
是他们的“根”
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
2.两岸关系的发展
达成共识
国民党退往台湾,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
194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并在经济、 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1987年
1992年
达成“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1993年
汪辜会谈
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
2.两岸关系的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史事
汪辜会谈
汪辜会谈
海基会
1990年台湾
海协会
1991年大陆
九二
共识
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史实
1995年
2005年
2008年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胡锦涛会见连战
意义: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破冰之旅
三、坚守原则:和平发展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研读
【材料研读】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反国家分裂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三、坚守原则:和平发展
三、坚守原则:和平发展
【问题思考】
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员往来
经济交流
文化交流
政治交流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习马会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晤
坚持“九二共识”
深化两岸交流合作
胸怀民族整体利益
携手巩固两岸和平发展大局
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坚持团结:反“独”促统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意义
2.新举措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新时代党和政府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作出了哪些努力?
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1
2
2022年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
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
四、坚持团结:反“独”促统
四、坚持团结:反“独”促统
【合作探究】读图,结合所学谈谈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有利
不利
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的持续推进;
③实现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④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
“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家国情怀】
为早日实现两岸统一,青少年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情感升华
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对台方针;
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支持爱国统一力量;
反对“台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
努力学习,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本课小结
海峡两岸的交往
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内政问题)
追根溯源
基本方针:
关系变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推动统一
隔绝→缓和
调整“三不”
和平发展
江泽民 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反“独”促统
→打破隔绝
→达成共识
“九二共识”
胡连会 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达成“三通”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习马会 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新举措:
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
发布白皮书
中共二十大强调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当堂检测
1.[2023·湖南]2023年3月,中国台湾地区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并宣读祭文。其祭文写道:“两岸人民,同属中华,炎黄子孙,振兴民族,共创未来,薪传绵延。九二共识,和平基础。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这体现马英九等台湾同胞
①有浓厚民族认同感 ②主张两岸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③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④倡导两岸和平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3·黑龙江]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
A.五项原则 B.“九二共识”
C.八项主张 D.“三通”协议
【 C 】
【 B 】
3.[2023·四川]“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望大陆》,表达了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近40年隔绝状态被打破
D.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4.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国两制”构想出台 B.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C.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当堂检测
【 B 】
【 C 】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但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当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
A.霸权主义横行 B.台湾当局不作为
C.“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D.西方势力的干预
6.“风和日丽陆岛双赢千山秀,花好月圆中华一统四海春。”最适合这副对联的横批是
A.国富民强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绿色发展
当堂检测
【 C 】
【 C 】
本课必背
1.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是?
2.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3.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什么共识?
4.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坚持哪一原则?
5.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的人物是?
6.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的事件
7.两岸“三通”的时间?
8.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