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单元复习课件62张)-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单元复习课件62张)-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06 06:4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单元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01
04
02
03




content
考点梳理
重难点解析
思维导图
真题检测
01
考点梳理
part
理清顺序来学习,学好地理很容易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1:美国的自然环境——组成部分
夏威夷州
美国本土
阿拉斯加州
美国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 州和太平洋中的 州。
阿拉斯加
夏威夷
阿拉斯加州被 穿过,有一部分位于 。
夏威夷州
美国本土
阿拉斯加州
考点1:美国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
西半球、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
北温带
考点梳理-美国
本土位于 。
夏威夷州被 穿过,一小部分位于 。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
北极圈
北寒带
北回归线
热带

夏威夷州
美国本土
阿拉斯加州
考点1:美国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
本土:
东濒 ,西濒 ,东南临 湾,北南分别与
和 相邻。
大西洋
考点梳理-美国
墨西哥
加拿大
墨西哥
太平洋
夏威夷州濒临 。
阿拉斯加州濒临 和

太平洋
太平洋
北冰洋
科迪勒拉山系
落基山脉
大平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
中央平原
地形特点 地势特点
呈南北 纵列分布 西部
中部
东部
高山
平原
山地



平原面积广阔
地形类型
耕地面积大
地形分布及地势
考点1:美国的自然环境——地形特征
考点梳理-美国
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苏必利尔湖
密歇根湖
休伦湖
伊利湖
安大略湖
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
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和便利的航运条件
考点1:美国的自然环境——河湖特征
考点梳理-美国
美国中部: 气候
美国东南部: 气候
美国西部沿海: 气候
气候
考点1:美国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
考点梳理-美国
温带大陆性
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
全年温和多雨
美国南部: 气候
热带沙漠
全年高温少雨
2021年世界各国农产品出口总额(TOP5)
单位:亿美元
美国农产品品质优、产量大,出口量大,长年位居农产品出口额榜首,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2:美国的农业—地位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2:美国的农业—农业带
A乳畜带
B棉花带
CF小麦区
D玉米带
E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G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H
H混合农业区
202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46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
大豆是美国第一大出口农产品,2020年达创纪录的257亿美元。前五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欧盟。
高度机械化促进形成
位于世界前列的农业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2:美国的农业—农业特点
凯里斯农场
农场主凯里斯五十多岁,他的农场有1375公顷耕地,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各占一半。农场常年饲养着一万余头猪,玉米主要作为猪饲料,养猪场的粪肥用来肥田,农田基本不施化肥。农场拥有四台大型拖拉机组和多台联合收割机组,耕地连成一片,便于机械作业。凯里斯和他的儿子经营农场,如果需要,只需拨打电话,每项工作都可以找到专业的公司代劳。农场有一套塔式干燥和仓储设施,收获后的粮食可立即送入干燥塔,全过程都用电脑控制,实现了自动化。
生产规模大
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
服务专门化
科技水平高
效率高、产量大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2:美国的农业—农业特点
国内外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便利
科技水平高
农业政策优惠
不到500万的美国农民依靠机械化生产养活了本国人,且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和密西西比河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美国将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高新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且运用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增强了其对病虫害的抗性。
美国农业补贴项目繁多,如农业生产补贴、农业灾害补贴、农产品贸易补贴、农业生态保护补贴、农业信贷补贴等,大大提高了其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2:美国的农业—农业特点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工业部门体系完整
 生产规模大
 技术先进
 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3:美国的工业—工业特点
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3:美国的工业—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以钢铁、机械、汽车,化工工业为主。
华盛顿
纽约
波士顿
底特律
芝加哥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3:美国的工业—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工业基础好
煤铁资源丰富
水资源充足
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3:美国的工业—工业区发展条件
休斯敦
南部工业区
是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产区。休斯敦是石油化工、宇航研究和发展中心。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3:美国的工业—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墨西哥湾西北部 丰富
土地资源丰富且 面积广阔
优良的环境促使工业向
迁移扩散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3:美国的工业—工业区发展条件
石油
平原
阳光地带
西部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洛杉矶
旧金山
西雅图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3:美国的工业—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
矿产资源丰富
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高等院校多
交通运输便利
硅谷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3:美国的工业—工业区发展条件
中国
14.201
印度
13.687
美国
3.297
单位:亿人
数据来自联合国2019年人口统计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美国总人口3.3亿,人口增长率为0.98%。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4:美国主要的人文概况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 是美国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4:美国主要的人文概况
移民
美国的人种构成(2010年)
玛丽莲梦露
迈克尔·乔丹
刘亦菲
民 族 大 熔 炉
原住民为印第安人,属 人种
白种人占大多数,主要来自 。
黑种人次之,主要来自 。
黄种人主要来自 。
考点梳理-美国
考点4:美国主要的人文概况
黄色
欧洲
非洲
亚洲
临 洋。
考点1:巴西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跨 。
西半球
经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 穿过北部,
穿过南部
赤道

以 带为主

海陆位置:
大西
考点梳理-巴西
南、北半球
南回归线
考点1:巴西的自然环境——地形特征
考点梳理-巴西
主要地形区
北部: 平原
南部: 高原
地势: 高 低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亚马孙
巴西


发源于秘鲁安第斯山脉
流经亚马孙平原
向东注入大西洋
世界第一大河
(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支流最多)
世界第二长河
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
亚马孙平原
大西洋
安第斯山脉
考点1:巴西的自然环境——河流特征
考点梳理-巴西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 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考点1:巴西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
考点梳理-巴西
巴西的人种构成(2022年)
主要人种: 种人
显著特征: 人数量多
原住民: (黄种人)
语言: 语
考点2:巴西的人文概况
考点梳理-巴西

混血种
印第安人
葡萄牙
内马尔(混血种人)
Feijoada(黑豆饭)
巴西国菜。周三和周六吃Feijoada是巴西的传统。
巴西足球
“桑巴之王”
巴西狂欢节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被称为“地球上最盛大的表演”
考点2:巴西的人文概况
考点梳理-巴西
人口分布特征
人口分布 。
主要集中在 地区。
人口数量少。
考点2:巴西的人文概况
考点梳理-巴西
不均衡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首都
巴西利亚
最大城市
圣保罗
20世纪以前巴西几种重要农矿产品的开发
1500-1600
1600-1700
1700-1800
1800-1900
1900-2000
殖民初期
16世纪中期
17世纪末
19世纪初
19世纪末
采伐森林,出口木材
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大量种植咖啡树,
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橡胶树种植兴旺期,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巴西的经济长期依赖 产品的生产,经济形式 。
考点3:巴西的工农业发展
考点梳理-巴西
初级农矿
单一
巴西的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2位。
石油:东部沿海地区
铁:全国分布较广
煤:南部沿海地区
考点3:巴西的工农业发展
考点梳理-巴西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 生产国。柑橘、大豆、可可、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咖啡豆、蔗糖、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考点3:巴西的工农业发展
考点梳理-巴西
咖啡和蔗糖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
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
保护淡水资源
调节全球气候
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考点4:热带雨林的作用
考点梳理-巴西
01 刀耕火种的迁移农业
02 采矿、修公路、办工厂、建城镇
03 商业性伐木
04 开垦农场
05 开辟大型牧场
雨林的开发
考点4:热带雨林的开发
考点梳理-巴西
水土流失加剧
生物多样性锐减
全球气候极端化
雨林的保护
政府部门
禁伐百年以上的原生林
在弃耕上重新植树
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
个人行动
减少食物浪费
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耗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考点5:热带雨林的保护
考点梳理-巴西
02
重难点解析
part
重难点一网打尽
原为棉花带,由于 下降等原因,棉花种植业已经衰弱,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位置偏北,气候 ,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 和 分布密集,因此乳畜业非常发达。
温带,地势 ,土壤 ,春夏气温较高,适宜玉米生长。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1:影响美国农业带分布的因素
平坦
肥沃
冷湿
城市
人口
土壤肥力
充足,地形 ,土壤 ,降水较多,且有河流灌溉,适合种植亚热带作物。
地形以 为主,土壤较为 ,气温低垂直变化大,降水少, 较多,适合发展畜牧和灌溉农业。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1:影响美国农业带分布的因素
高原山地
贫瘠
河流
热量
平坦
肥沃
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五大湖周围,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1:影响美国乳畜带分布的因素
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适合大规模种植;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阔;
重难点1:影响美国玉米带分布的因素
重难点解析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其他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温暖湿润
雨热同期
多样气候推进农作物多样化
利于农业发展
重难点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重难点解析
农业科技化
农业机械化
农业专业化
农业规模化
因地制宜发展
重难点2:美国农业给我国的启示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2:美国发展农业的条件
重难点解析
流经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流域内人口和城市稀少,运输需求少。
亚马逊河流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重难点3:亚马孙河航运价值低的原因
重难点解析
欧洲殖民者(白种人)
原住民印第安人
(黄种人)
非洲
(黑种人)
三角贸易
殖民掠夺
黑奴贸易
掠夺奴隶
重难点4:巴西混血种人多的原因
重难点解析
原因
东南部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
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开发历史悠久
考点5: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原因
重难点解析
思考:巴西首都为什么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
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
分散里约热内卢的城市职能,缓解其城市压力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气候相对凉爽,环境优美
重难点解析
雨 林
毁 坏
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
原始环境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氧气制造厂被破坏
雨林难以恢复
生态平衡被破坏
影响全球气候
迁移农业砍伐森林
开采矿产
开垦牧场、农场
修建公路,
城镇,工厂
考点6:雨林破坏与环境的关系
重难点解析
03
思维导图
part
思维导图说地理,全面帮助你记忆
思维导图——美国
思维导图——美国
思维导图——巴西
思维导图——巴西
04
真题检测
part
行不行?试一试!
1.南、北美洲比较,其相同点是( )
A.西部均为高大的山脉
B.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
C.都有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经济同等发达
2.有关美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洲界线 B.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
C.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D.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真题检测
“首届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文歌曲大赛决赛”于当地时间2017年9月8日在智利首都某大学举行,来自巴西、墨西哥等7个国家的9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3.拉丁美洲是指
A.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 B.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部分
C.美国以北的美洲部分 D.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部分
4.关于拉丁美洲地理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全部为发达国家 B.该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C.巴西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 D.南、北美洲合称拉丁美洲
真题检测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之间长期“隔绝”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马六甲海峡
6.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 D.俄罗斯
真题检测
7.读上图,判断A山脉是
A.安第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乌拉尔山脉
8.从上图可以看出北美洲的地势特征是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东西高,中部低 D.中间低,四周高
日读“北美大陆沿4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