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04 热点情境讲练测 课件 (共6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04 热点情境讲练测 课件 (共6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03 18: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讲师:xxx
题型04 热点情境
2024
真 题 研 析
解 题 技 巧
题 型 分 析
题 型 特 训
目 录
目录
01
题型分析
题 型 分 析
题型分析 常见类型 考点链接 热点扫描
所谓“热点”是指当今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曾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对这些事件或事件中的某些环节运用我们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予以解释、分析和指导。这些“热点”多年来常被作为中考试题的背景材料。这样的命题引导我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理论联系社会现实、联系生活是初中生物新课标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课程内容突出了人和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地生活、运用生物科学和技术解决新冠疫情的防控、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实际问题,这些也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重点。 环境保护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①温室效应 ②酸雨③沙尘暴
④水污染⑤土壤污染⑥雾霾污染等
疾病预防 细菌和病毒结构、人体免疫防线、传染病的预防、呼吸系统的组成 ①艾滋病②禽流感③“新冠肺炎”
④手足口病⑤埃博拉病毒等
生物技术 发酵技术、遗传变异、眼球结构及功能、神经调节、近视的成因及矫正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太空育种;克隆技术;杂交水稻;转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器官移植;生化武器;生物芯片;生物制药等
食品安全 消化和吸收、合理膳食、营养物质的作用、人体对物质的运输 ①地沟油②“瘦肉精”③“三聚氰胺”
④“染色馒头”⑤“毒胶囊”等
粮食生产 无土栽培、生物固氮、植物的生殖 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生物防治等
题 型 分 析
02
解题技巧
解 题 技 巧
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近期发生的、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料。
01
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探究这些“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大胆、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参与社会决策活动。
02
分析本地区历年来有关“热点”试题题型特点,预测考点、考法及题型。
03
解 题 技 巧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热点举例
继续一体推进生态建设、城市功能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创新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就一定能让广大群众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热点举例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考点清单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1.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空气、阳光、水、土壤和温度等。
生物因素
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即包括同种生物的其他个体和其他种生物。
01
02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考点清单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合作和竞争等。
①捕食关系通常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01
②合作关系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分工合作的现象;
02
③竞争关系是不同种生物为共同的生存条件而发生争夺的现象。
03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考点清单
二、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同时,生物也能通过自身的生活和活动来改变环境。
这种改变可能是有利的(如蚯蚓能改良土壤),也可能是不利的(如人类乱砍乱伐)。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考点清单
三、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指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取食其他动植物的生物。
2
消费者
指生态系统中将死亡的动植物的遗体分解的微生物。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
3
分解者
自然界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生产者为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为其他分解者、消费者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成分。
1
生产者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考点清单
三、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在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
任何一条食物链都开始于生产者,终结于最高级消费者。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叫食物网。
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只反映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和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
能 量 流 动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考点清单
三、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传递的。
能量流动特点
流 向
起 点
流 量
散 失
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沿着食物链传递
特 点
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吸收的部分
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传递效率为 10-20%。形成能量金字塔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考点清单
三、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传递的。
能量流动特点
光合作用
食物链
呼吸作用
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
特 点
含碳有机物在生物中的传递——食物链
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为无机物的过程
——呼吸作用、燃烧
周而复始,往返循环
物 质 循 环(碳循环)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考点清单
三、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 态 平 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
自 动 调 节 能 力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 态 系 统 的 稳 定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过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表现为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环境保护——考点清单
三、生态系统
5、生物富集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以植物为食,蛇以鼠为食,鹰以鼠为食,那么如果受到重金属污染,最终鹰体内积累的重金属最多。
举例
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这些有毒物质一般不易分解,不易排出,所以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往往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
概念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热点举例
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月1日-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此外,2024年这两个月的3万余百日咳病例中,还出现了13例死亡。不寻常的迹象引起了疾控部门的警惕。
春日伊始,身边咳个不停的人又多了。去年以来,各类呼吸道传染病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人们饱受感冒咳嗽的困扰。开春至今,随着流感和支原体的偃旗息鼓,另一种多年没什么存在感的呼吸道疾病被人们重新提起——百日咳。
热点举例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1、菌落
特 征
定 义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颜色比较单调,呈白色或黄色
菌 落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2、细菌的结构和种类
①细菌的结构:单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另有些细菌有鞭毛、荚膜、芽孢等,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繁殖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荚膜具有保护、湿润、提供营养及防止水分蒸发。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2、细菌的结构和种类
异养(腐生或寄生)
分裂生殖
根据细菌的形状可大致分为杆菌、球菌和螺旋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旋杆菌等
细菌营养方式
细菌的生殖
细菌的种类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3、真菌结构和种类
真菌的结构
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1
真菌的繁殖
酵母菌(出芽生殖、孢子生殖),霉菌(孢子生殖)
2
真菌的特征
少数单细胞,绝大多数多细胞结构,具有细胞核;无根茎叶,也不具叶绿体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一般进行孢子繁殖。
3
真菌的分类
真菌有单细胞的真菌(酵母菌)和多细胞的真菌(蘑菇、霉菌等)
4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4、病毒的结构及生活方式
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外形有球形、杆形和蝌蚪形
形态特点
病毒的体积特别小,一个病毒的大小大约是 10~30 纳米,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大 小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病毒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寄 生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 利
01
利用病毒制成病原疫苗控制疾病
02
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03
利用病毒进行转基因技术
有 害
有些病毒能引起动物、植物和人体患病,危害动植物和人体的健康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二、人体免疫防线
1、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三 道 防 线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预防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二、人体免疫防线
2.免疫的功能
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健康
01
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02
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03
免疫的功能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三、传染病的预防
1.传染病
传播环节
特 点
定 义
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 染 病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疾病预防——考点清单
三、传染病的预防
2.预防传染病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扑杀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隔离传染病患者等。
勤洗手;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消灭蚊虫;戴口罩等。
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
预 防 措 施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三 生物技术——热点举例
早产小羊被放进人造子宫中,在人造子宫中养育4周左右。在人造子宫孕育期间,小羊发育正常。但研究人员指出,这款设备目前并不能用于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某项研究结果称“人造子宫”首次通过动物试验。人造子宫(如图所示)用特殊材质制成的大塑料袋模拟母羊子宫,其中充满了含有盐和其他电解质的溶液,另外,在生物袋外部配置了一个外置机器与早产小羊的脐带连通。
热点举例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三 生物技术——考点清单
一、现代生物技术
1、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如:超级鼠和转基因大豆等。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2)应用
制药
1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
如:生长激素,干扰素和凝血因子等。
应用
培育新品种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
如: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烟草等。
2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三 生物技术——考点清单
一、现代生物技术
2、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或组织,在实验室培育成一个相同新个体的生物技术,叫做克隆技术。如: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克隆技术是属于无性生殖。
(2)应用
拯救物种
1
应用
器官的移植
2
应用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三 生物技术——考点清单
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微生物在食品和酿造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1)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甲烷细菌与沼气
3
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乳酸菌与发酵
1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醋酸杆菌与制醋
2
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应用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三 生物技术——考点清单
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微生物在食品和酿造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2)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青霉菌与医药
3
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酵母菌与发酵
1
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酵母菌与酿酒
2
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霉菌与酱油
4
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三 生物技术——考点清单
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如何保存食品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使食物腐败变质。
风干保存
低温保存
保 存 方 法
如:鱼干等
如:罐头食品等
如:肉的冷冻、水果的低温保鲜等
如:咸鱼等
(2)保存方法
高温灭菌保存
用盐渍保存
解 题 技 巧
类型四 食品安全——热点举例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将在餐饮环节大力推广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等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得添加防腐剂。
热点举例
解 题 技 巧
类型四 食品安全——考点清单
一、营养物质的作用
备用能源物质
脂肪
建造和修复细胞
蛋白质
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有机物
水、无机盐
无机物
糖类、脂肪、蛋白质
供能物质
水、无机盐、维生素
非供能物质
解 题 技 巧
类型四 食品安全——考点清单
一、营养物质的作用
患佝偻病、患骨质疏松病
维生素D和钙
缺铁性贫血

地方性甲状腺肿

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A
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B1
坏血病
维生素C
解 题 技 巧
类型四 食品安全——考点清单
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消化道
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消化腺
解 题 技 巧
类型四 食品安全——考点清单
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
肝 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
小 肠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成麦芽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三种物质最终都在小肠内消化。
淀 粉
解 题 技 巧
类型四 食品安全——考点清单
三、人体对废物的排出(泌尿系统)
排泄的主要途径:排尿、排汗、呼吸
排 泄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 脏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过 滤 作 用
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重新吸收回血液。
重 吸 收
解 题 技 巧
类型四 食品安全——考点清单
三、人体对废物的排出(泌尿系统)
2.尿液的排出过程
注意:粪便的主要成分是食物残渣,不是代谢废物,故排便不属于排泄,属于排遗。

排尿的途径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道→体外
1
其他排泄途径
呼气:由呼吸系统完成,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排汗:由皮肤完成,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含氮废物。
3
排尿的意义
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代谢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2
解 题 技 巧
类型四 食品安全——考点清单
四、合理膳食
合理营养: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1
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2
在我国,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3
食物中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是膳食纤维,它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对维持人体健康有利。
4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五 粮食生产——热点举例
2023 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以粮食安全保障为主题的专门法规。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制定,对于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健全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制度,强化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3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热点举例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五 粮食生产——考点清单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温度、生存空间
生物生存所需基本条件
捕食、竞争、共生、合作、寄生等。
生物之间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态因素
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因素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维生素B1
生殖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五 粮食生产——考点清单
二、植物的生殖
1、分类
有性生殖
01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无性生殖
02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2.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它们与形成果实繁殖后代有关系。
3.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五 粮食生产——考点清单
二、植物的生殖
0 1
种子中最重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不包括胚乳)
0 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活的且不在休眠期
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接着是胚轴伸长,最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0 3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五 粮食生产——考点清单
三、植物的生理活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实质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增产措施
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实质
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降低叶表面的温度;产生蒸腾拉力,促进根不断吸收水和无机盐
蒸腾作用意义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采用晒干、冷藏、密封的方法来保存食物,目的是抑制呼吸作用;排涝、松土,目的是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呼吸原理应用
3
真题研析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一 环境保护
例1 (2023 宜宾)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已引起全球关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燃烧石油、煤炭等燃料,可以控制酸雨的产生
B.严禁秸秆焚烧,可以预防火灾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减少含钾、含硼的有机物排放,可以预防赤潮产生
D.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资源的再次利用和保护环境
C
垃圾可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资源的再次利用和保护环境
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增多,污染环境,可见,严禁秸秆焚烧,可以预防火灾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结合分析可知,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不是含钾、含硼的有机物)排放,可以预防赤潮产生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因此,减少燃烧石油、煤炭等燃料,可以控制酸雨的产生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一 环境保护
例2 (2023 西藏)2023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工作中狠抓环境保护,科学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进一步补齐基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区完成营造林117.9万亩,修复退化草原437.5万亩。全区7个地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均达到或者优于Ⅲ类标准。请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林树种较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    ,为适应特定环境,树种应优先选取    (填“本地树种”或“外来树种”)。
(2)如图是人工林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成分外,还需要补充非生物部分和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如果食虫鸟数量下降,短期内虫的数量将    。
(3)移栽树苗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小    作用,防止树苗因大量失水而死亡。
(4)植树造林的意义是    (写出一条即可)。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一 环境保护
(1)人工林树种较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    ,为适应特定环境,树种应优先选取    (填“本地树种”或“外来树种”)。
(2)如图是人工林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成分外,还需要补充非生物部分和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如果食虫鸟数量下降,短期内虫的数量将    。
(2)如图是人工林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成分外,还需要补充非生物部分和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如果食虫鸟数量下降,短期内虫的数量将    。
(1)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人工林,种较为单一,其自动调节能力比天然林弱。为适应特定环境,树种应优先选取本地物种,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图示食物链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属于生产者。食虫鸟以虫为食,如果食虫鸟数量下降,虫因失去天敌,短期内虫的数量将增加。
解析思路

本地树种
分解者
生产者
增加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一 环境保护
(3)移栽树苗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小    作用,防止树苗因大量失水而死亡。
(4)植树造林的意义是    (写出一条即可)。
(3)移栽植物损伤了部分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体内容易缺水、萎蔫,不易成活。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散失的,去掉部分枝叶,可以有效地降低蒸腾作用,使蒸腾作用减弱,这样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防止植物因移栽而导致的缺水,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
(4)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而且能抵挡风沙、美化环境等。
解析思路
蒸腾
调节气候(或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二 疾病预防
例3 (2023 淄博)下列关于免疫和传染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人体移植的异体器官属于抗原
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蚊子叮咬等途径传播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乙型肝炎属于病毒性传染病,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
B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属于病毒性传染病,因此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因此蚊子叮咬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因此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因此植入外来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二 疾病预防
例4 (2023 德州)眼保健操中的“脚趾抓地”动作能刺激足部穴位,使眼睛周围的气血通畅,有助于预防近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囊使脚趾运动更灵活
B.关节在抓地过程中起支点作用
C.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运动,使脚趾抓地
D.抓地动作的完成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A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所以抓地动作的完成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骨连结)和肌肉(骨骼肌),其中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所以关节在抓地过程中起支点作用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骨连结)和肌肉(骨骼肌),其中肌肉(骨骼肌)为运动提供动力,所以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运动,使脚趾抓地
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使脚趾运动更灵活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三 生物技术
例5 (2023 海南)下列实例与采用的技术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制作果酒和果醋——发酵技术
B.利用草莓部分组织可以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杂交技术
C.将环斑病毒株系Ys的复制酶基因转人番木瓜,培育出抗病毒番木瓜——转基因技术
D.将北极狼体细胞中的细胞核与比格犬的去核卵细胞融合,培育出北极狼——克隆技术
B
动物克隆是一种通过核移植过程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就是将被克隆对象的一个细胞经过显微手术移植到契合卵母细胞中,在适当条件下可以重新发育成一个正常的克隆胚胎,将北极狼体细胞中的细胞核与比格犬的去核卵细胞融合,培育出北极狼——克隆技术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只需用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环斑病毒株系Ys复制酶(PRVRP)基因转入番木瓜,可获得的高抗优质的转基因木瓜品系
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是: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够进行酒精发酵;醋酸菌可以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来发酵醋酸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三 生物技术
例6 (2023 威海)科学家将某种蜘蛛的基因注入蚕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蚕的新品种,这种蚕吐出的丝中约有10%的成分与蜘蛛丝的相同。该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是(  )
A.杂交技术 B.仿生技术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D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的技术,将某种蜘蛛的基因注入蚕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蚕的新品种,该过程用了转基因技术,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解析思路
真 题 研 析
类型四 食品安全
例7 (2023 常州)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经过检疫的猪肉可以食用
B.发芽的马铃薯去芽煮熟后可以吃
C.购买包装食品时,一定要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D.为防止食品变质,保存时一定要多加些防腐剂
C
防腐剂大多数有致癌的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如果吃多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为防止食品变质,保存时多加些防腐剂是不符合食品安全的
发芽的马铃薯内有剧毒物质龙葵素,去芽后,龙葵素仍存在,不能食用
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没有经过检疫的猪肉可能含有寄生虫,不可以食用
真 题 研 析
类型四 食品安全
例8 (2023 广西)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全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不能销售的商品是(  )
A.保质期内的果汁 B.有检疫印章的鲜肉
C.有生产许可证的面包 D.刚刚喷洒农药的蔬菜
D
ABC、保质期内的果汁、有检疫印章的鲜肉、有生产许可证的面包,都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可以销售,不合题意。
D、刚刚喷洒农药的蔬菜,农药含量过高,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能销售,符合题意。
解析思路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五 粮食生产
例9 (2023 常德)“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小麦、玉米和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食用部分都是胚乳
B.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组成
C.储存种子需要低温、干燥等条件
D.种子萌发需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
B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根据分析可知,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减弱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种子储存
我们的小麦、玉米和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其中主要食用部分是贮存营养物质的胚乳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五 粮食生产
例10 (2023 广东)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资料一:深海智能网箱养殖是我国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在远离海岸线海域养殖石斑鱼、金鲳鱼和大黄鱼等名贵鱼种。单个网箱一般深20~40米、容积超6万立方米,年鱼产量可达1000吨。网箱利用水下摄像机、传感器、5G网络和北斗定位系统等设备建构了智能管理系统,采集水质及鱼群生长状况等数据并传送到信息控制中心,实现监测水质、自动调控投饵机投放饲料和清洗渔网等功能。
资料二:除大力推进深海智能网箱建设外,广东省还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进一步建设“蓝色粮仓”,希望在约42万平方公里海域上“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
请回答:
(1)鱼类含有蛋白质、   、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    (填器官)被吸收。
(2)石斑鱼用    呼吸,通过    来游泳,在水质好、水流快的环境中养殖可达到“类野生”的品质。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    。
(3)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你结合资料二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五 粮食生产
(1)鱼类含有蛋白质、   、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    (填器官)被吸收。
(2)石斑鱼用    呼吸,通过    来游泳,在水质好、水流快的环境中养殖可达到“类野生”的品质。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    。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鱼类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2)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石斑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类型:包括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深海智能网箱中的水质、水温、藻类和小鱼虾等均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解析思路
脂肪
氨基酸
小肠


生态因素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五 粮食生产
(3)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请你结合资料二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3)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根据资料一可推知,网箱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反射弧的结构类似,其中水下摄像机和投饵机分别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效应器。
(4)广东省在建设“蓝色粮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广东省沿海城市多、海岸线长等,适合网箱养殖。
解析思路
感受器
效应器
广东省沿海城市多(或海岸线长)适合网箱养殖
04
题型特训
题 型 特 训
【新情境】生物学知识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思路点拨:生物学知识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1.据2024年3月新闻报道,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取得新突破!一名四肢瘫痪14年的患者,终于实现了用意念控制机械手拿水喝。对该过程发挥支配与调节作用的主要是(  )
A.神经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内分泌系统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它们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主管接收、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然后发出指令。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能够传递信息。从而使身体各部分能够协调一致、默契配合。题干中一名四肢瘫痪14年的患者,实现了用意念控制机械手拿水喝。对该过程发挥支配与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神经系统。
A
题 型 特 训
【跨学科】生物学知识与语文中的诗词相结合
2.【材料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首辛弃疾的《西江月》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田园景色。
【材料二】长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自然生长和引进栽培树102科、977种,其中常绿树462种,落叶树515种,乔木457种,灌木414种,竹藤类106种。
【材料三】长沙市共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7个,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全市林地面积达60.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蛙声一片”与水稻丰收相联系,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据调查,长沙市市区中蛙的种类和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2)资料二体现了长沙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    的多样性。
(3)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显著,被称为“地球之肺”和“   ”。
(4)为了实现“山水洲城”宜居城市这一目标,你作为长沙市的一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应该怎么做?   
。(请写出一点)
【材料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首辛弃疾的《西江月》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田园景色。
【材料二】长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自然生长和引进栽培树102科、977种,其中常绿树462种,落叶树515种,乔木457种,灌木414种,竹藤类106种。
题 型 特 训
【跨学科】生物学知识与语文中的诗词相结合
思路点拨:生物学知识与语文中的诗词相结合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说的是青蛙捕食水稻的害虫,使水稻增产。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成体也能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由于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和环境的变迁,使青蛙的产卵率、成活率下降,还有不法分子不断捕杀青蛙,所以数量在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资料二中:长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自然生长和引进栽培树102科、977种,其中常绿树462种,落叶树515种,乔木457种,灌木414种,竹藤类106种,这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1)“蛙声一片”与水稻丰收相联系,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据调查,长沙市市区中蛙的种类和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2)资料二体现了长沙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    的多样性。
青蛙捕食水稻的害虫,使水稻增产
环境污染,不法分子的捕杀
物种
【材料三】长沙市共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7个,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全市林地面积达60.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8%。
题 型 特 训
【跨学科】生物学知识与语文中的诗词相结合
思路点拨:生物学知识与语文中的诗词相结合
(3)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4)作为长沙市的一员,我们必须加紧行动,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例如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面积,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3)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显著,被称为“地球之肺”和“   ”。
(4)为了实现“山水洲城”宜居城市这一目标,你作为长沙市的一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应该怎么做?   
。(请写出一点)
绿色水库
大力植树造林(使用电子贺卡)
题 型 特 训
【新情境】生物学知识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3.手静脉识别是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该技术利用红外线照射,流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红外线形成静脉分布图像,提取其特征并储存,然后用于比对。其过程示意如图:
(1)手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回到心脏时,最先进入的心脏腔室为    。
思路点拨:生物学知识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1)手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回到心脏时,最先经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右心房
题 型 特 训
【新情境】生物学知识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2)静脉识别被认为具有活体识别、不可复制、唯一稳定等特点,是安全、精准的生物识别技术。科普文章中摘录有关人体静脉的描述,其中支持上述观点的有    。
A.成年人手部静脉特征通常不会改变
B.静脉分布于体内,受外界影响很小
C.静脉分布在皮肤之下,形状复杂
D.若手长时间处于较冷的环境中,则手部静脉会收缩,产生结构性变化
思路点拨:生物学知识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2)AC、不可复制,表现静脉的分布受基因控制,成年人手部静脉特征通常不会改变,静脉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A,C正确,
B、唯一稳定,表现在静脉分布于体内,不受外界影响,B正确。
D、活体识别,表现若手脱离人体,血液流动特性也不会变化,血管的结构特征也不会变化,D错误。
AB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