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专题六遗传与变异
2024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
02. 教学目标
※知识网络(一)
。
________: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________:贮存和输送精子;
________:输送精子;
前列腺和________:分泌黏液;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阴茎(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
睾丸
附睾
输精管
精囊腺
精囊腺
男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附睾
膀胱
输精管
精囊腺
阴茎
睾丸
(一)人的生殖和发育
。
________: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________: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的场所;
________: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人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输卵管
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子宫
卵巢
睾丸
。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人体新生命形成)的场所是________。
新生命的起点是________ 。
植入子宫内膜中的是________,俗称怀孕。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_______。
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通道是_______,
产出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
受精卵
输卵管
胚泡
输卵管
排卵、受精和胚泡发育示意图
胚泡
输卵管
阴道
分娩
。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由________提供。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________。
子宫内的羊水对胎儿起________作用。
保护
母体
胎盘
胎盘
子宫内胎儿、脐带和胎盘关系的示意图
脐带
胎儿
(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考点3)(1)昆虫的生殖类型: ;体内受精;卵生。(2)昆虫的 方式: 发育和 发育。
变态发育方式 发育过程 主要区别 常见动物
不完全变态 受精卵→若虫→ 成虫 有无“蛹” 蝗虫、蟋蟀、蜻蜓等。
完全变态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蚕、蚊、蝇、蝴蝶、蜜蜂等
有性生殖
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2.昆虫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考点4)
(1)蚕发育过程中能吐丝和蜕皮的只有 ,蚕“茧”处于 期,蚕蛾属于 期。
(2)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如蝗虫 危害大,完全变态的昆虫如菜粉蝶 危害大。
幼虫期
蛹
成虫
成虫期
幼虫期
例 菜粉蝶是由菜青虫发育而来,它的发育类型和
菜青虫所处的发育阶段( )。
A.完全变态、幼虫阶段 B.不完全变态、幼虫阶段
C.完全变态、成虫阶段 D.不完全变态、成虫阶段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主要在水中完成(考点5)
(1)生殖方式: ;生殖发育主要在 完成,
,卵生。
(2)精子与卵细胞在 结合成受精卵,水中卵块含有受精卵。
C
有性生殖
水中
体外受精
水中
4.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
(1)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用鳃呼吸,有尾巴)→
幼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成蛙(无尾巴)。(2)发育方式(如青蛙): 。①幼体与成体的 和 差异都很大。②幼体要经过 才能上陆地生活
变态发育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变态发育
5. 鸟卵的主要结构和功能(考点 7)
(1) 是鸟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卵黄上有一白色的结构 —— ,它是鸟卵胚胎
发育部位,里面含有 ;卵白
也能提供 ;气室利
于卵的 。
(2)一个鸡蛋 一个 ;卵细胞由卵黄、卵黄膜和胚盘组成。
(3)鸟卵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散失。
卵黄
胚盘
细胞核
营养物质和水分
气体交换
不是
卵细胞
鸟卵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坚硬的卵壳和内部的卵壳膜起保护作用,卵黄、卵白提供营养物质,气室提供氧气,使鸟的胚胎发育受到了良好的保护。
(2)鸟类的胚胎发育已完全摆脱了水环境的限制,从而增加了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性(3)鸟类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特别提醒】①只有受精的鸡卵才能孵化出小鸡。
②一个鸟卵≠一个卵细胞:一个卵细胞包括卵黄膜(细胞膜)、卵黄(细胞质)和胚盘(含有细胞核)。
【特别提醒】求偶、交配和产卵是鸟类都有的行为,但有的鸟没有筑巢、孵卵和育雏行为,例如杜鹃鸟。
受精卵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多变异,利于生物的进化;
产生的种子便于储存,携带。
特性
产生精子
产生卵细胞
种子的胚
新个体
(三)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母体(根茎叶)直接产生新个体。
无性生殖
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极大程度的保留了母体的优点;可以快速繁殖。
特性
无性生殖
生殖 方式 是否由两性细胞 结合 遗传特性 适应环境 繁殖速度
有性 生殖
无性 生殖
是
否
母体
双亲
有性生殖VS无性生殖
环境恶劣
环境适宜
慢
快
无性生殖在农业上的应用
扦插
嫁接
压条
组织培养
把枝条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适宜的温度)
1.扦插
01
剪取一段植物枝条
上部平切
下端斜切
摘除部分叶片
减少水分蒸发
增加吸水面积
减少水分蒸发
把枝条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适宜的温度)
02
03
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
砧木:切开
2.嫁接
01
接穗:斜切
02
砧木:楔形切口
03
连接形成层
砧木:切开
2.嫁接
黑枣树(砧木)
柿子树(接穗)
嫁接痕迹
根系发达,结果慢
栽种时间长;果甜
【备注】嫁接的 不同,开出的花或长出的果实不同;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嫁接成功的关键。
接穗
砧木:切开
3.压条
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等枝条长出不定根和新叶后,再与母株分开。
砧木:切开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01.形成愈伤组织
03.生根
04.移栽
02.分化成丛芽
组织培养条件-----无菌条件
组织培养原理-----无性生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其他生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①分裂生殖:如细菌、草履虫等。
②出芽生殖:如水螅、酵母菌等。
③孢子生殖:大部分真菌,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等。
④克隆:如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
知识网络(二)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受精卵——生命的开始
精子
卵细胞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基因、DNA和染色体
(1)基因
①概念:
②位置:
③功能: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位于DNA分子上。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④存在形式:一般情况下,在生物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2)DNA
①位置:
②功能:
③结构: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大量遗传信息。
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④存在形式: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一条染色体内一般有一个DNA分子
⑶染色体
①概念: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
②组成:
③存在形式:
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④形态数量特征: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
一般情况下,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并成单存在。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
基因
决定
性状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DNA与染色 体的数目相同,每条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蛋白质
DNA
染色体
基因
DNA
染色体
细胞
细胞核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亲子间的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 实现的。
相似性
差异
生殖和发育
2.生物的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的 常常有不同的 ,
称为 。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同一性状
表现形式
相对性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
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为什么要选择豌豆为实验对象?
皱缩
光滑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与性状表达之间的关系:
(1)基因的显隐性:大写字母如 A 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如 a 表示隐性基因。
(2)性状分显性性状(如双眼皮,基因型有 AA 和 Aa 两种)和隐性性状(如单眼皮,基因型只有 aa 一种)
①若双亲都是单眼皮且基因组成(基因型)都为aa,那么有:
②若双亲都是双眼皮且基因组成都为Aa,那么有:
③若父母一方双眼皮且基因型为Aa,一方单眼皮,那么有:
④若父母一方双眼皮且基因组成为 AA,另外一方无论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生出的儿女全部是双眼皮。
5.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但生物的性状表达同时受到 的影响。例:萝卜地上部分绿色,地下部分白色,说明生物性状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环境因素
基因与环境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白化病
非近亲结婚发病率
近亲结婚发病率
全色盲
1/40000
1/3000
1/73000
1/4100
同一个家族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性较大,如果结亲结婚后代的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几率就大,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人的性别决定
1 人体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1)人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如图)分为两类:第1~
22对为常染色体,第23对为__________。
性染色体
2.人体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性别 人体内细胞 染色体 性染色体
数量 组成 数量 组成
男 体细胞 23对 22对+XY 1对 XY
生殖细胞(精子) 23条 22条+X或 22条+Y 1条 X或Y
女 体细胞 23对 22对+XX 1对 XX
生殖细胞(卵细胞) 23条 22条+X 1条 X
(1)与体细胞相比,生殖细胞的染色体(23条)和性染色体(1条)都减半并且不成对。
3.人体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基因位于 上,人的性别是由 的组成决定的。
(3)受精时含 X 或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是均等的,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 ,机会 ,各占 。
生男生女图解
染色体
男性精子类型
50%
均等
性染色体
XX
XY
50%
50%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现象
(1)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由__________发生改变引起的,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杂交育种、诱导基因突变(如太空椒)、人工选择培育(如选择培育高产奶牛)、转基因育种(如抗虫棉)等。
(2)不遗传的变异:变异单纯由________因素引起的,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如皮肤晒得特别黑。
遗传物质
环境
2 变异的类型
(1)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由__________发生改变引起的,会
遗传给下一代。如杂交育种、诱导基因突变(如太空椒)、
人工选择培育(如选择培育高产奶牛)、转基因育种(如抗虫
棉)等。
(2)不遗传的变异:变异单纯由________因素引起的,体内的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如皮肤晒得特
别黑。
遗传物质
环境
有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
不利变异:对某种生物来说,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
判断标准:是有利变异还是不利变异主要看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
变异的类型
根据是否对生物本身有利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人工选择育种
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原理:基因重组
2、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的基因和高产不抗倒伏小麦的基因重新组合,产生了高产抗倒伏的小麦。
原理:基因重组
太空椒
普通椒
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环境改变),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原理:基因突变
3、诱变育种
无籽西瓜的培育
原理:染色体变异
(4)生物进化的规律:生物的进化总体上呈现出由
、由 、由 的趋势。
(5)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 长期进化的结果。
*1.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所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
低等,水生生物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所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越多。
(2)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自然选择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考点14)
(1) :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 :任何生物要生存下来,就得为获取
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3) :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 :在生存斗争中,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
【备注】
①环境选择生物,如害虫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和不抗药性的变异,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并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只是农药使害虫的群体抗药性增强。
②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的结果。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5个考点)
※知识网络
。
________:连接两骨,其内壁还能分泌滑液。
________: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空腔,内有滑液。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________: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软骨
。
关节是由关节面、_______和_______组成,其中关节面包括_______和_______。
脱臼是指_______从_______里脱落出来。
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 、_______和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是杠杆,_______是支点,动力来自_______。
关节腔
关节囊
骨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
骨
关节
肌肉
肌肉
。
运动的产生:当_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产生运动。
运动不仅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如:_______的调节,运动消耗的能量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提供。
骨骼肌
骨
关节
神经系统
分类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考点 动物的行为
1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由__________和
________形成的后天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________决定
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
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获得
生活经验
学习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分类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行为方式
简单
复杂
举例
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蜜蜂采蜜、飞蛾扑火等
老马识途、鹦鹉学舌、大
山雀偷喝牛奶等
关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少
进化趋势
2 动物的社会(社群)行为
(1)概念: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
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如狒狒、
蜜蜂、蚂蚁、狼、猴子、大象、大雁等。
(2)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成员之间有
明确的_______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________。
组织
分工
等级
(3)信息交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动
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都可以起
传递信息的作用。
动作
声音
气味
【特别提醒】 群集行为没有明显的分工和等级关系,不是社会行为。如群集飞行的蝗虫、群集取食的蚜虫、乌鸦的群集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