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2 11:1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鲁迅对中国人自信力的坚定信念。
学会分析驳论文的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二、教学重点
(1)鲁迅对中国人自信力的坚定信念。
(2)驳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在文中的应用。
(3)文章中的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鲁迅所说的“他信力”和“自欺力”。
(2)如何分析文章中的反驳论证,理解其逻辑结构。
(3)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体会鲁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提问
①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自信力?中国人在历史上有没有失去过自信力?”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②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引出课文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鲁迅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深入探讨。那么,鲁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讨论引入
① 老师提出讨论话题:“同学们,你们认为现在的中国人还有没有自信力?为什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② 讨论结束后,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并引入课文内容:“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鲁迅在文章中又是如何论述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3)背景介绍
老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包括鲁迅的生平、写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以上导入新课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背景介绍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与初步感知
(1)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①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情况。
②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2)生词难句,质疑探究
① 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生词和难句标注出来,准备提问。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上下文推测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② 对于学生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寻找答案。同时,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思考辩论,激发思维
①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有争议或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辩论。例如:“你认为鲁迅所说的‘他信力’和‘自欺力’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② 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教师担任主持人和评委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互相倾听、尊重对方观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化理解。
(三)深入剖析与互动讨论
(1)鲁迅驳论手法的精妙运用
① 引用课文原文:“他信力”和“自欺力”的提出,鲁迅如何以这两个概念来驳斥对方的观点?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概念,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关键作用。
② 师生问答:教师提问学生:“鲁迅为什么要提出这两个概念?”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进行回答,进一步深入理解鲁迅的驳论方法。
(2)比喻与讽刺手法的赏析
① 挑选课文中的比喻句:“中国的脊梁”是如何比喻历史上推动民族进步的人们的?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比喻的巧妙之处,并感受鲁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②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讽刺手法,找出讽刺的对象和目标,并讨论其背后的含义。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课堂互动。
(3)文中的情感色彩与爱国精神的体现
① 朗读指导:教师选取课文中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段落,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鲁迅的民族自信和爱国之情。
②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鲁迅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篇充满爱国精神的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讲解与活动,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鲁迅的文学魅力和爱国情怀,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字词赏析与深度探究
(1)实词、虚词与句型的深入剖析
① 多音字辨识与应用:以课文中“拗”字为例,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发音和用法,指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判断多音字的准确读音。
② 生词词义解析:如“渺茫”一词,通过例句展示其含义,并引导学生用该词造句,加深理解。
③ 疑难句式解析:选取课文中复杂的长句,如“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进行句式结构分析,提高学生理解复杂句子的能力。
(2)形近字、通假字与混淆词的辨析
① 形近字对比:如“脊”与“梁”,通过对比讲解,让学生辨识字形差异,并理解各自的含义。
② 通假字讲解:解释课文中可能出现的通假现象,如“有确信,不自欺”中的“欺”字,可能通“期”,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通假用法。
③ 混淆词辨析:针对容易混淆的词汇,如“自欺”与“自信”,通过课文中的具体语境进行辨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
(3)优美句子的赏析与模仿
① 选取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如“他信力”和“自欺力”的论述部分,引导学生欣赏并体会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② 鼓励学生模仿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技巧,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4)互动问答与讨论
① 教师提出与字词、句式相关的问题,如“‘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② 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和感受,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
(5)课堂小结与拓展延伸
① 对本节课的字词赏析和深度探究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② 布置相关作业,如整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疑难句式,撰写心得体会等,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继续关注字词句的用法和修辞技巧,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五)拓展提升
(1)问题探讨,引发深思
① 提问引导:结合课文内容,我们如何理解鲁迅所说的“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者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是否依然存在?
【设计目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思考,并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②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鲁迅对于中国人自信力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有现实意义?是否完全适用于当今的中国社会?
【设计目的】: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培养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对比阅读,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热风》中的相关篇章,分析鲁迅在不同作品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的表现,从而深入理解本课的主题。
【设计目的】: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学风格,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自信力的理解。
(3)联系实际,感悟情怀
组织学生观看抗战纪录片片段或相关历史照片,感受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自信,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设计目的】:通过视觉冲击和情感渲染,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自信力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六)课堂总结与拓展
(1)课堂总结
① 首先,我会邀请学生主动分享他们通过本课学习到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理解,以及对鲁迅驳论文论证方法的认识。这将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② 其次,我将对本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和总结,确保学生能够清晰掌握本课的核心内容。我将重点强调鲁迅对中国人自信力的坚定信念,以及他通过驳论文方式揭示出的深层次思考。
(2)拓展延伸
① 为了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我会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有过失去自信的时刻?我们又是如何重新找回自信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深入思考自信力的来源和意义。
②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我会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后拓展任务:请他们收集一些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历史故事或现代案例,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这将帮助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中国人自信力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这样的课堂总结与拓展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课后拓展任务也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持续学习和探究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六、课外延伸
(1)鼓励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学风格。
(2)组织学生观看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抗战时期的纪录片或历史电影,加深对中华民族自信力的理解。
(3)开展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分享对中华民族自信力的看法和感受,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七、作业安排
(1)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文章,阐述自己对中国人自信力的看法和认识。
(3)收集并整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或故事案例,与同学分享并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