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六语组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27、蒙娜丽莎之约 课型 略读 第几课时 1
课 时教 学目 标 知 识与技能 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绘画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欣赏名画的情感
过 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培养学生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点拨,学生交流讨论。
使用教材的构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与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调整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效果
一 导入 前两节课中 , 我们欣赏了中外名家所演奏曲子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二 介绍达·芬奇 三 阅读课文 , 初步感知 1 .看课文中的插图 , 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感受? ( 1 )笑得有时觉得舒畅温柔 ( 2 )有时又觉得严肃 安详 ( 3 )有时略含哀伤 ( 4 )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2 .阅读课文 , 看看作者的分析 四 深入分析课文 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蒙娜丽莎》的?(由远及近 由上到下 由局部到整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蒙娜丽莎”的背景朦胧 安静, 充满诗意 , 与蒙娜丽莎的 通过直观画面,感受世界名画风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初读,从整体上感受名画。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与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调整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效果
精神生活和谐一致 , 更好地衬托了人物的内在气质 更为有趣的是, 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 , 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 , 集中看右边时 , 又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 , 富有变化 五 拓展延伸 1、14 —16 世纪 , 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意大利, 当时宣扬“提倡人权 反对神权 , 提倡个性自由 反对人身依附”的人文主义思想 。 ( http: / / www.21cnjy.com )3 .《蒙》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 以一个年轻女性温雅的微笑 ,揭开人性觉醒的旗帜 , 赞美生命的可爱 集中而又充分地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 热情地讴歌美与人生 。 加深对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及其作者达芬奇的了解,激发对艺术的兴趣。
板书设计 27、蒙娜丽莎之约耐人寻味蒙娜丽莎 神秘微笑 不可磨灭 永恒的美丽的象征难以磨灭
作业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堂生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