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7课 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座江南园林里,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停下来,坐下来,驻足观摩。B.各单位务必完善请假制度,对那些请三天假休息十天,甚至“黄鹤一去不复返”,久假不归的人要严肃处理。
C.《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惨淡经营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D.黄宾虹自己曾慨叹“曲高和寡”,说:“我的画,三十年后,或许为人所知。”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应用这种罗盘,如果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B.他觉得只有站在一线,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才能获得一种来自精神的强大力量。
C.这院子里虽不像丰收的田野有玉米、南瓜的金黄,却也给金色留下了足够的舞台。
D.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之圣者也,时之凶者也。此亦智慧世,此亦蒙昧世。此亦光明时节,此亦大惑之年。此亦多丽之阳春,此亦绝念之穷冬。_______,我辈其黄泉永坠。
——狄更斯《双城记》
A.人或一事无成,人或万物具备。
B.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面前应有尽有。
C.人或万物具备,人或一事无成。
D.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4.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选自小说第十一章“独自谋生”,叙述了大卫当童工的经历和与房东的交往,该情节参照了作者孩童时的人生经历,体现了小说的自传性质。
B.小说以“我”的敏锐感知,展现了小大卫的不谙世故、天真无私,米考伯夫妇的真挚善良、乐观向上,以及底层人们的悲惨境遇和彼此间的患难与共、亲密温情。
C.文章先后描写了狭窄、脏乱的货行,破破烂烂的租住房和高等法院简陋、拥挤的监狱,借此揭露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雇佣童工、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
D.作者长于捕捉人物特有的外部特征来塑造形象,如对米考伯先生穿着、心理、习惯动作、用语等方面进行描写,生动地揭示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账房里的钟已指向12点30分,大家都准备去吃饭了。这时,昆宁先生敲了敲窗子,发现那儿还有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子,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对已褪色的大穗子,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因为他难得用来看东西,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
“这位就是。”昆宁先生指着我说。
“这位,”那个陌生人说,语调中带有一种屈尊俯就的口气,给我印象很深,“就是科波菲尔少爷了。你好吗
我说我很好,希望他也好。其实,老天爷知道局促不安,可是当时我不便多诉苦,所以我说很好,还希望他也好。
“感谢老天爷,”陌生人回答说,“我很好。我收到谋得斯通先生的一封信,要我把我住家后面的一间空着的屋子——拿它,简而言之,”陌生人含着微笑,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说道,“用作卧室——现在能接待这么一位初来的年轻创业者,这是本人的荣幸。”说着,陌生人挥了挥手
“这位是米考伯先生。”昆宁先生对我介绍道。“啊哈!”陌生人说,“这是我的姓。”
“米考伯先生,”昆宁先生说,“认识谋得斯通先生。他能找到顾客时,我们付他佣金。谋得斯通先生已给他写了信,谈了你的住宿问题
“我的地址是,”米考伯先生说,“城市路,简而言之,”说到这儿,同时突然再次露出亲密的样子,“就住在那儿。”
我朝他鞠了一躬。
“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米考伯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我全心全意地向他道了谢,因为他愿不怕麻烦前来领我,对我真是太好了。“几点钟?”米考伯先生问道
“好吧,8点左右。”米考伯先生说,“请允许我向你告辞,我不再打扰了。”
于是,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夹着手杖,他还哼起了一支曲子。
于是昆宁先生便正式雇用了我,要我在谋得斯通一格林比货行尽力千活儿,工资,每星期六先令。至于到底是六先令,还是七先令,所以我较为相信,开始是六先令(我相信,钱是从他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来的),我从中拿出六便士给了粉白 土豆,要他在当天晚上把我的箱子扛到温泽里。箱子虽然不大,实在太重了。我又花了六便士吃了一顿中饭,吃的是一个肉饼,直到规定的吃饭时间过去。
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我现在得这样来称呼了。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
(1)根据选段内容,概括米考伯先生的性格特点。
(2)小说在塑造米考伯先生的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文中三次写米考伯先生“露出亲密的样子”,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4)简要分析选文的叙述特点。
(5)根据文意,探究文中造成“我”“局促不安”的原因。
6.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
[加拿大]斯蒂芬 巴特勒 里柯克
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因此当母亲节来临时,我们决定把这一天过得痛痛快快的。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母亲高兴。父亲决定向办公室请一天假,好在庆祝节日时帮帮忙,妹妹玛丽和弟弟维尔也从中学请假回来了。
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一样隆重。我们决定用鲜花点缀房间,在壁炉上摆些格言,因为在圣诞节她是经常干这些事情的。
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使它们显得挺好看。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她倒是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坐车游逛几十英里,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就在当天早晨,我们把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
我们大伙都觉得,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不管怎样,父亲昨天刚好又买了一根新钓竿。
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就像过圣诞节和新年那样。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
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
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他愿意留在家里;他要我们马上出发,快快活活地过个节,本来,他想过个什么节就是想入非非。
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未免太使人扫兴。不过,她们都表示,她们都乐意留在家里干活。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
因此,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她没准会着凉的。
他说,当母亲本来可以好好地休息的时候,如果硬拉她到乡下去转悠,他是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他说,母亲既然已经为我们大伙儿操劳了一辈子,安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关于他自己,他总算还够硬朗,他很高兴能让母亲避免这一场折腾。
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他才说,他认为母亲再看不见我们了。
嗯,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各式各样的大鱼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不过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于是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还有干净的衣服,因为他钓鱼时总是弄得一身肮里肮脏的,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
终于,一切都齐备了,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腿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吃饭的时候,去上菜,收盘;后来父亲注意到这种情况,便说,他要她歇会儿,于是他自己便站起身到碗橱里去拿水果。
这顿饭吃了好长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几争着帮忙擦桌子,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为题目,并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为副题,从而使小说倍显真实
B.文章的叙述方式以“我”的视角来叙述,因为孩子的懵懂和无知,所以孩子们的自私就显得不虚伪,因而不无可爱之处,让整篇文章读起来倍感真实和饶有趣昧。
C.本文作者的语言风格是淡淡的、含蓄的幽默。他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为我们司空见惯却又往往熟视无睹的可笑和不合理的东西,耐人回味。
D.全文的功力在于反讽,反讽父亲和孩子的自私,恰恰反衬出母亲的无私。作者对这个家庭的关系是批判的
(2)小说的一个重要要素是有故事,有情节。这篇小说在叙述故事过程中故意设计了多处情节上的“逆转”(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请简要概括这几处逆转。
(3)文章结尾:“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说说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简要陈述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母亲。
三、作文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强行者有志。”大意是说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总感到)自己富有,坚持力行努力不懈者(才说明)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完美精神修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精神修养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语言文字应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 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到拒绝。他没有因此而 ,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 、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 ),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他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 萎靡不振 声情并茂 一帆风顺
B.一挥而就 自甘堕落 言行举止 如日中天
C.一蹴而就 自甘堕落 声情并茂 如日中天
D.一挥而就 萎靡不振 言行举止 一帆风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C.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D.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比常人更勤奋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受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长期影响
C.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
D.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研究
9.下面是某校学生国旗下讲话的片段,文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成长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会耳濡目染影响到我们的综合素质,即使科学文化知识有深厚的造诣,也得不到社会的抬爱。因此,不做“有才无德”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答: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10.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下面六个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三个,结合每个人物的事逐各写一段话。
要求: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句式与例句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事例:马谡
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怎会遗恨道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魔下?
文学作品人物形象:
爱斯梅拉达 大卫 科波菲尔 哈姆莱特 高老头 贾宝玉 堂吉诃德
1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的环境特点,字数在20字以内。
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坐落在河边,位于黑衣修士区。那地方经过后来的改建,现在已经变了样了。当年那儿是一条狭窄的街道,就是这家货行。街道曲曲弯弯直达河边,尽头处有几级台阶,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A.肆无忌惮:任意妄为,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B.久假不归:长期借去。句中误把“假”理解为“请假”,属于望文生义。
C.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地经营筹划,应改为“筚路蓝褛”,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D.曲高和寡:旧时指知音难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很少有人能懂。
故选:D。
2.【解答】A.关联词运用不当,应把“如果”改为“即使”。
故选:A。
3.【解答】整个语段语言风格文言色彩浓重,从衔接要求语言风格统一的角度出发。语段每句话都是先说好的一面,因此排除A项。
故选:C。
4.【解答】D.心理描写不是对人物的外部特征的描写。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
5.【解答】(1)①由“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米考伯先生把街名,直往我脑子里装,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可知。②由“于是,腋下夹着手杖。离开账房后,他试图通过言语。表现虚荣心强。
(2)①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如“城市路,温泽里。我,外貌描写如“他便戴上帽子,神态描写“他又带着先前那种文雅的气派”等,这些都是正面描写。②小说通过“我”的心理活动进一步刻画了虚荣心较强的米考伯先生的形象。如“我全心全意地向他道了谢,对我真是太好了”等。
(3)①人物形象方面,三次写米考伯先生“露出亲密的样子”,加深读者对他的认识。②情节结构方面,写“现在能接待这么一位初来的年轻创业者,第二次“露出亲密的样子”之后写“就住在那儿”,之后写“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构成行文的线索。③对小说中的“我”来说,侧面烘托“我”并不如意的处境。
(4)①运用第一人视角叙述,以“大卫”(“我”)的视角来叙述,同时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性格,而且使读者感到很亲切,引领读者进入故事情节,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大家都准备去吃饭了”“好吧,米考伯先生又来了”等可知,使文章思路清晰。④由“我进去了,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皮鞋,没有头发,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手杖上系有一对已褪色的大穗子,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即使他用来看了,米考伯先生把街名,直往我脑子里装,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等可知,语言平实朴素。
(5)①由“工资,我想是。至于到底是六先令,我已记不清了”可知,生活窘迫的心酸,要我在谋得斯通一格林比货行尽力千活儿”可知,受人雇佣的艰辛,简而言之,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似乎还有困难”等可知,孤身一人的无奈。你好吗,希望他也好”可知。
答案:
(1)①热心善良。主动为“我”领路。②虚荣心强、着装等向他人营造自己是贵族的感觉。
(2)①正面描写。小说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②侧面描写。
(3)①丰富人物形象,加深读者对米考伯先生热心善良又虚荣心强的性格特点的认识,推动情节发展。③侧面烘托“我”并不如意的处境。
(4)①运用第三人称叙述,以“大卫”的视角来叙述,有利于读者站在客观的视角审视米考伯先生。②运用有限视角,让读者好奇情节的发展走向,文章思路清晰。④叙述的语调客观冷静。
(5)①工资低廉,生活窘迫的心酸,受人雇佣的艰辛,孤身一人的无奈。
6.【解答】(1)D.“无一处留情”错,作者对这个家庭的关系虽然有所批判,孩子们并不是有意自私,以至于失去了主动照顾人的意识,讽喻是很有分寸的,作者也是有节制的,老是站起来为别人服务,“他要她歇会儿,大人毕竟是大人,这种描写虽然并不完全是肯定的,多多少少也淡化了讽刺的程度。
(2)从文中来看,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大家请假回家过节→大家筹划过母亲节→大家决定母亲留下→大家外出游玩→母亲为大家忙碌,由小说开头“因此当母亲节来临时。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母亲高兴,好在庆祝节日时帮帮忙,妹妹玛丽和弟弟维尔也从中学请假回来了”可知,母亲本应是主角,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使它们显得挺好看,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不过,不喜欢新的,那顶旧帽子,这是一处逆转,本来“早饭后,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结果“就在当天早晨,因为父亲想起了一个主意,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但真正进行这一活动的时候,必须有一个人留在家里,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同时准备午饭,这是一处逆转。
(3)第一个问题是理解句子的含义,第二个问题要指出对待母亲的正确做法。
先看第一个问题,“她说,即母亲节这一天的结束之时,孩子们亲吻母亲,这里的重点词是“最最快活”“一天”,母亲节这一天,可以说是忙碌的一天,这里展现出母亲的幸福观,表现出母爱的无私绝对、无怨无悔。
再看第二个问题,文中孩子们本来是要给母亲过节、玩乐的人是子女,且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作为子女,知道母亲的喜好,帮母亲多家务,等等。
答案:
(1)D
(2)①为了过节,姐妹俩买了新帽子,却依然带着那顶旧帽子。
②本来计划要带母亲去乡下兜游一番,却变成要去钓鱼。
③准备上车时,却突然决定让母亲留下。
(3)①母亲是真的快乐,因为她的快乐是建立在家人快乐的基础之上的、幸福观、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这句话点明了母爱的真正伟大之处。③我们应该多陪伴母亲。
三、作文
7.【解答】
明者自知
明察世事却终不能正视自我。
了解自我并充分发挥自我才智。
人是世界上最难猜的谜,可以创造艺术和美,却往往不能有自知之明,看似简单。人们能够理性客观地看待外部事物,往往陷入情感的迷雾。多少悲剧,执意背着人工翼向太阳飞去,葬身深海,自以为是人类的主宰,世界疮痍。
而正确认识自我,理智的头脑和直面真实的勇气,剖析自我。云破月来花弄影,让我们的人生之路清晰坚定。
所以我说:明者自知。
汉高祖刘邦,汉家四百年江山,论筹集粮草,他不如萧何,决胜千里;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他不如韩信,这不愧为一位智者,而是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才能在于招揽人心。终使汉家人才济济。
宋朝词人柳永,然而连遭打击,而在民间,而是文人,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音律,流连于舞榭歌台,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词人。
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流行贾平凹的粗犷不羁和余秋雨式的“文化苦旅”,汪曾祺这位京派老散文家以自己的小叙事。他自己说:“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我写了不泰山,只能仰止,温暖了多少读者。
人贵有自知之明,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明者自知。
四、语言文字应用
8.【解答】(1)第一空,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一下子就完成,形容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了,此处是指“写作”。
第二空,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不存在“向坏”之意。
第三空,声情并茂:(演唱,感情丰富,姿态与风度,此处与“生活习性”相对应。
第四空,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语境是修饰“事业”。
故选D。
(2)AB两项中“比同龄人”与“无法比拟”重复,“比同龄人有了”语序不当,应是先“丰富”后“深刻”。
故选C。
(3)根据语境来看,此处应是强调狄更斯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原因。由“反而更加奋发向上”“拼命读书”可概括为“勤奋”,社会上各色人物的言行举止、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可概括为“善于学习,善于研究”。
A.只突出“勤奋”;
B.强调社会人物的影响;
D.只强调狄更斯个人天赋。
故选C。
答案:
(1)D
(2)C
(3)C
9.【解答】①“耳濡目染”是动词性词组,不能做状语修饰动词;
②“升华”用于描述中学生不当,与修养不能搭配;
③“造诣”用于中学生不当,谈不上科学文化知识有深厚的造诣;
④“抬爱”是谦辞,抬举,使用不当;
⑤“对自己狠一点”过于口语化,不适合国旗下讲话的场合。
答案:
①“耳濡目染”改为“潜移默化”;
②“升华”改为“提高”;
③“科学文化知识有深厚的造诣”改为“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
④“抬爱”改为“肯定”;
⑤“对自己狠一点”改为“严于律己”。
10.【解答】例句,用了“假如……他怎么会……,此关联词留,下句包含两个分句“遗恨道街亭”“伏诛于武侯魔下”;最后,符合原著精神。
故答案为:
假如当初爱斯梅拉达选择了卡西莫多,她怎么会爱上不该受的弗比斯而被陷害至死呢,他怎么会发现杀害父亲的真凶从而走上复仇之路呢,他又怎么会尽情挥洒自己的真性情从而成为不朽的反世俗的人物形象呢?
11.【解答】和题干有关的信息是“狭窄的街道”“曲曲弯弯”“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概括成不超过20字即可。
答案:
外部狭窄、泥泞、腐臭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