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
教科书 书 名: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教材,确立了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 “识字写字”建立的大概念为“相同(相似)笔画在不同位置会有变化。”该大概念的解构与分布见下图: 其中《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的“比一比,写一写” 就是需要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相似笔画的不同,进一步建立该大概念并运用这个发现,把字写正确规范。“看图写词语,并说一两句话”也体现出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会写词语能记录自己的见闻,用词语说句子能够分享自己的发现。这也是学生在运用和表达中可以建立的大概念。“日积月累”是四句富含道理的谚语,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建立自主积累的意识,感受积累的价值。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在对比之中观察,发现笔画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能够区分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正确规范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读懂图意,综合运用会认的及会写的字写词语,用学过的词语记录自己的发现,用上词语说句子,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 3.朗读和背诵谚语,在语境中大致了解谚语的意思,感受谚语蕴含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在对比之中观察,发现笔画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能够区分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正确规范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朗读和背诵谚语,在语境中大致了解谚语的意思,感受谚语蕴含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能读懂图意,综合运用会认的及会写的字写词语,用学过的词语记录自己的发现,用上词语说句子,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
教学过程
回顾梳理,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语文园地七,在“谁的眼睛亮晶晶”活动中有了许多发现,得到了好多发现星!瞧,我们发现了部件的秘密:“日”字旁与时间有关,“女”字旁的字多代表女性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字词句运用和日积月累去学习运用,去发现积累。 一、观察探究 规范书写 任务一:笔画的秘密 学习小伙伴发布任务:嗨!小伙伴们,任务一来了!这是今天要写的四组字,请大家读一读,比较红色的笔画,去发现笔画的秘密,看谁能获得发现星。 活动一 对比观察,发现笔画的秘密 1.发现红色笔画的特点 (1)出示需要书写的四组字,学生一边认读生字,一边观察红色的笔画,一边发现。 (2)学生自由说,获得发现星。(预设学生会围绕笔画的相似或者相同点来谈) 2.发现笔画与名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代钩的5个笔画,学生说说笔画的名字,再观察谈谈发现。 (2)学生自由发言谈发现。(预设学生会发现笔画的名字和样子之间有关系。) (3)运用发现正确区分3个不代钩的笔画,并叫出名字。 (4)以“虫”字为例,区分“提”和“钩”。 活动二 运用发现,规范书写汉字 对比观察发现相似笔画的不同之处。 (1)描红笔画,观察发现。出示四组生字,学生两两一组对比观察红色的笔画,正确区分,一边比较,一边发现把笔画写得正确规范要注意什么,相机送出发现星。(学生描红笔画,教师提醒注意书写姿势) (2)交流反馈,区分异同。学生对比观察,发现“弯钩”与“竖钩”、“竖提”与“竖折”、“竖弯钩”与“竖弯”、“斜钩”与“卧钩”的不同之处,相机送出发现星。(教师相机引导梳理) 2.运用发现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1)请学生带着上面的发现自己写一个生字,注意对比笔画写出不同,把汉字写正确,写规范。 (2)学生结合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评价。(如果做到了,请在括号里打√) 笔画的形状写对了吗?( ) 笔画的长短写对了吗?( ) 笔画的方向写对了吗?( ) (3)在词语情境中正确规范书写汉字。 ①学生自主完成看拼音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语:我们、开心、鸟儿、大山) ②展示学生书写,并进行评价。(如果做到了,请在括号里打√) 词语写得正确( ) 笔画写得规范( ) 两个字大小一样( ) 【设计意图】情境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次整个教学活动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创设了适合其年龄特点及认识规律的任务挑战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开展有意义的学习。这样以任务为驱动,有助于调动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对应目标:本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对比之中观察,发现笔画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能够区分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正确规范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起点:一年级上期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笔画的书写,了解相同(相似)笔画(部件)在不同位置会有变化,但对于笔画细节的区分还不够。 学程解析:首先搭建了思维支架,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在比较重发现每组描红笔画的不同之处,发现笔画的名字和样子有关系,引导学生规范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帮助学生形成可迁移的思维方式。其次,搭建了可供学生使用的评价支架,判断笔画形状、长短、方向是否写得正确,这是基于课标的基本要求,重在写正确与规范。第二个评价支架在学生书写正确的基础上,还需要“两个字大小一样”,指明了学生努力的方向,用评价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观察图画 运用表达 任务二:走走,去郊外 学习小伙伴发布任务:恭喜同学们!在任务一中发现了笔画的秘密,你们的眼睛真亮!任务二来了:走走,去郊外。我们用把词语送进图片,送回生活,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用学过词语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最会发现,最会运用。 活动一 用汉字写词语,记录所见所感 1.教师示范,书写词语。 教师用刚才写的词语“大山”记下在图片上看到的景物,并把这个词语写进田字格里。(范写:大山 提示:写词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字的大小要一样。) 2.学生实践,书写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仔细看图,用词语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可以是看到的景物、人物,或是表示他们的表情、样子,拓展学生思维,同时相机送出发现星。 活动二 用词语说句子,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用上刚才写的词语说一两句话,并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 (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教师评价的关键点:句子是否完整;说清楚了谁干什么、谁怎么样、谁的表情或者心情) 【设计意图】 对应目标:能读懂图意,综合运用会认的及会写的字写词语,用学过的词语记录自己的发现,用上词语说句子,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 学生起点:汉语作为学生的母语,在生活中已经有完整说句子的经验。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也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学程解析:在“观察图画 运用表达”这个学习过程中,同样根据学情搭建了相应的学习支架:一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写词语时的思维支架;二是学生运用词语说一说图片的内容,分享自己观察时,教师用过评价语让学生发现可以从“谁干什么、谁怎么样、谁的表情或者心情”这些角度来说,这也是在本环节中学生的增长点。 总的来说,“观察探究 规范书写”、“观察图画 运用表达”这两个学习环节,都是针对“词句段运用”设计的,其设计的核心便是“发现运用”,因此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会进一步感受到“发现并运用笔画的秘密,能更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能用汉字组词语记录生活中的发现”、“用句子可以和人分享并表达自己的见闻”,让所学所用有了价值和意义。 三、朗读背诵 感知积累 任务三:有用的谚语 学习小伙伴发布任务:大家在任务二中表现得真棒,你们在郊外有了发现,还把它们记录下来了!让我们走进任务三,有用的谚语。 活动一 正确朗读,熟读成诵 1.范读引路,初读谚语。教师播放图片及谚语范读音频,学生跟着范读读谚语。 2.多种形式,熟读谚语:①借助拼音自读,把谚语读正确;②同桌合作读;③男女生拍手读。 活动二 借助资源,感受道理 1.学生自主提出难懂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相机播放谚语小故事,帮助学生了解谚语大意。 活动三 游戏挑战,背诵积累 1.学生进行“看图画听故事,猜读谚语”的挑战游戏。 2.学生选择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谚语进行背诵积累。 课堂小结:读到这几句谚语,老师想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的路很长很长,路虽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你种下勤奋的种子,也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都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设计意图】 对应目标:本环节旨在通过创设谚语语境小故事及图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初步了解谚语的意思,感受谚语的道理,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学生起点:本次是一年级学生第二次在课本上接触谚语,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同时,形象化的图片、故事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谚语的意思。 学程解析:了解谚语的道理是难点,根据这一难点搭建了相应的学习支架:根据学生的学困点制作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小故事,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谚语的意思。在背诵积累中,指向了谚语在生活中的运用,让积累也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同时,课堂小结中,老师为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谚语给出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