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有错误的是
选项 分子或离子 空间结构 杂化方式
A 直线形 sp
B 正四面体形 sp3
C 平面三角形 sp2
D 直线形 sp2
A.A B.B C.C D.D
2.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液态水、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1个水分子最多可形成4个氢键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 B.的电子式:
C.的空间构型:平面三角形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性。以下各组粒子结构不相似的是( )
A.CO和N2 B.O3和SO2 C.CO2和N2O D.N2H4和C2H4
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C.含氢原子的物质之间均可形成氢键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B.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相同,同分异构体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同
C.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属于激发态
D.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18
7.工业烟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氮氧化物,需进行脱除处理才能排放到大气中。下图是一种利用NH3在催化剂条件下脱除NO的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中NO发生氧化反应
B.步骤②中包含有σ键和π键的断裂
C.若参与反应的NO和NH3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4NO+O24N2+6H2O
D.当消耗和时,消耗NO的物质的量为
8.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Y是金属元素。W、X、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W
B.W与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Y与X形成的化合物,不与强碱反应
D.X、Z的气体单质沸点:Z>X
9.元素周期表中VIA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应用。O2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氧化剂;O3具有杀菌、消毒、漂白等作用。硫有多种单质,如S24、S6、S8等,用硫黄熏蒸中药材的传统由来已久。硫与氧气反应制得的SO2可用来生产H2SO4,硫酸及硫酸盐是重要化工原料;H2S是一种易燃的有毒气体(燃烧热为-1),是制取多种硫化物的原料;用SO2与SeO2(白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可制备硒,硒(34Se)是一种半导体材料。碲(52Te)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电子、冶金、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工业上以电解强碱性Na2TeO3溶液制备T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S4、S6、S8互为同位素
B.SO2中S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C.34Se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4
D.H2S和H2O的空间构型相同,且均为非极性分子
10.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①MgF2 ②Na2O2 ③KOH ④CO2 ⑤NaClO ⑥H2SO4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③⑥
11.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OH B.NH4Cl C.H2O2 D.NaCl
12.阿散酸(X6W8QYZ3)被用作畜禽饲料的抗菌剂,所含W、X、Y、Z、Q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Y、Z同周期,Y、Q同主族,Q的最高能层为N层,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是p轨道上的电子数2倍,且与基态Z原子具有相同的未成对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的最强
B.X、Y、Z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Z>Y>X
C.X、Y、Z分别与W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均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为:Z>Y>X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B.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
C.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D.氢键(X-H…Y)中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时,作用力最强
1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的沸点高于丙烷
B.中C-H键的极性比N-H键的极性弱
C.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其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
D.1个丙炔分子中含有5个σ键和3个π键
15.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粒中硫酸盐生成的三个阶段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还原性:
B.第Ⅱ、Ⅲ阶段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C.该过程中为中间产物
D.上述反应过程中,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共7题)
16.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F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核外最外 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A、B 的核电荷数之比为 3:4。C 与 D 均为金属元素,5.8 g D 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 100 mL 2 mol·L-1 盐酸完全反应,D 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E 与F 相邻,F-的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根据上述条件,用化.学.用.语.回答:
(1)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B、C 易形成淡黄色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 类型为 ;
(3)用电子式表示 DF2 的形成过程 ;
(4)元素 E、F 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请用一个置换反应证明 (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5)原子半径:C E;熔点:DB CF(填“>”“<”或“=”);
(6)A、B、E 可形成一个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则该分子的 结构式为 ;含 A元素的化合物在是自然界种类最多的原因是 。
17.填空。
(1)下列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的是 ,只存在共价键的是 ,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以上各空都填序号)。
①白磷②③④⑤⑥⑦⑧
(2)某城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 (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浓度 x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该试样中x= 。
(3)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和,能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可使烟气中的转化为,同时测得消耗时,共转移了电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人体血液里的质量浓度一般采用来表示.抽取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酸化的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逸出,这时共消耗酸性溶液。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的质量浓度为 (已知草酸与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 ,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 。
(3)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为,小于氨分子的键角,分子键角较小的原因是 。
(4)亚砷酸()分子中,中心原子砷的模型是 ,砷原子杂化方式为 。
19.完成下列填空
(1)沸点: (填“>”或“<”),判断依据是 。
(2)高铁酸盐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净水剂,请简要解释其原理 。
20.回答下列问题:
(1)1molCO2中含有的σ键个数为 。
(2)已知CO和CN-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 。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如下:N2O4(l)+2N2H4(l)=3N2(g)+4H2O(g)。若该反应中有4molN—H键断裂,则形成的σ键有 mol。
(4)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个电子,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 。
(5)1mol乙醛分子中含σ键的个数为 ,1个CO(NH2)2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 。
21.硫脲[CS(NH2)2]的分离及产品含量的测定。
装置C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后,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之后冷却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即可得到产品。称取mg产品,加水溶解配成500mL溶液,量取25mL于锥形瓶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使溶液显酸性,用c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KMnO4标准溶液VmL。
(1)硫脲[CS(NH2)2]易溶于水,除硫脲和水都是极性分子外,其原因还有 。
(2)滴定时,硫脲转化为CO2、N2、SO,则 。
(3)样品中硫脲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式子表示)。
22.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反应的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图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mol·L-1)的pH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的pH 8.7 4.7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Ni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区。
(2)“转化”过程宜控制较低温度的原因是 ,H2O2的结构如图所示,则H2O2是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转化过程中的双氧水可用O3代替,O3中的中心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O3的空间构型是 ,O3是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Ksp= 。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 。
(4)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D
【解析】A. 中碳原子形成1个键、2个键,碳原子采取sp杂化,乙炔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A项正确;
B. 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4+,所以中心原子S采取sp3杂化,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正四面体形,不含孤电子对,故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B项正确;
C. 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且不含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所以C原子采取sp2杂化,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C项正确;
D. 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杂化方式为sp2,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有1个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D项错误;
故选D。
2.C
【解析】A.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水分子内不含氢键,故A错误;
B.冰、液态水中含有氢键,水蒸气中水分子距离增大,不形成氢键,故B错误;
C.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因此1个水分子最多可形成4个氢键,故C正确;
D.氢键影响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F电负性大,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
答案为C。
3.D
【解析】A.的结构式为H-O-Cl,故A错误;
B.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的空间构型三角锥形,故C错误;
D.核外有8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D正确;
选D。
4.D
【解析】A.CO和N2的原子个数都为2 ,价电子数:前者碳为4,氧为6,共为10,后者氮为5,2个氮共为10 ,原子数和价电子数都相等,属于等电子体,故A正确;
B.O3和SO2的原子个数都为3 ,氧和硫的价电子数都为6 ,O3价电子数共为18 ,SO2的价电子数共为18 ,属于等电子体,故B正确;
C.CO2和N2O的原子个数都为3 ,氧原子、氮原子、碳原子的价电子数分别为6、5、 4 ,CO2价电子数共为16 , N2O的价电子数共为16 ,属于等电子体,故C正确;
D.N2H4和C2H4的原子个数都为6 ,氧原子、氮原子、碳原子、氢原子的价电子数分别为6、5、4、1 ,,N2H4价电子数共为14 ,C2H4的价电子数共为12,价电子数不等,不属于等电子体,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5.B
【解析】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但氢键不是化学键,A错误;
B.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能够显著提高物质的熔、沸点,B正确;
C.含氢原子的物质之间不一定能形成氢键,如甲烷分子间无氢键,C错误;
D.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是因为键的稳定性强,D错误;
答案选B。
6.C
【解析】A.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故A正确;
B.同系物相差若干个CH2,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相同,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同,故B正确;
C.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为Cr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故C错误;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形成缔合物,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18,故D正确;
选C。
7.A
【解析】A.由图可知,步骤①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步骤②存在氮氧双键、氮氢键的断裂,氮氢键为σ键、氮氧双键中有1个σ键、1个π键,所以断裂的共价键包含有σ键和π键,B正确;
C.若参与反应的NO和NH3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如下关系式:4(NH3+NO)——O2,则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4NO+O24N2+6H2O,C正确;
D.当消耗和时,产物为N2和H2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消耗NO的物质的量为,D正确;
故选A。
8.D
Y是金属元素,那么Y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1或2或3;W、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说明W、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可能是6或12或18;但是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当W、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6时,根本不可能满足是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以排除;依据W、X、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可以确定W、X、Z均为非金属元素,结合W、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可能是12或18,可推断出它们分别为N、O、Cl,那么Y为Al;
【解析】A.W为N,X为O,对于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半径大小为N>O,即W>X,A错误;
B.W为N,X为O,形成的化合物有、、、、、,B错误;
C.Y为Al,X为O,形成的化合物为,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C错误;
D.X为O,单质为,Z为Cl,单质为,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大,分子间作用力更强,沸点更高,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D。
9.B
【解析】A.S2、S4、S6、S8为硫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应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
B.SO2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故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2,B正确;
C.34Se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错误;
D.H2S和H2O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空间构型均为“V”型,故均为极性分子,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①MgF2只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②Na2O2含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KOH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④CO2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⑤NaClO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⑥H2SO4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②③⑤,故选A。
11.C
【解析】A.NaOH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选项A不选;
B.NH4Cl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选项B不选;
C.H2O2 含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选项C选;
D.NaCl只含离子键,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12.B
阿散酸(X6W8QYZ3)被用作畜禽饲料的抗菌剂,W、X、Y、Z、Q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Y、Z同周期,Y、Q同主族,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是p轨道上的电子数2倍,且与基态Z原子具有相同的未成对电子数,则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Q的最高能层为N层,则由化学式可知,W为H元素、Q为As元素。
【解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硝酸,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B错误;
C.过氧化氢、联氨和乙烷都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水分子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氨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强于氨分子,沸点高于氨分子,砷化氢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小于氨分子,沸点低于氨分子,所以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为H2O > NH3>AsH3,故D正确;
故选B。
13.C
【解析】A.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是极性分子,其中含有O—O非极性键,A正确;
B.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如CO2为非极性分子,但CO2中只含极性键,B正确;
C.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存在—OH,故可以形成氢键,C错误;
D.由于氢键具有方向性,故氢键(X-H…Y)中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时,作用力最强,D正确;
故选C。
14.D
【解析】A.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丙烷,故A正确;
B.N的电负性大于C,N-H键的极性比C-H键的极性强,故B正确;
C.乙烯分子中碳原子均形成碳碳双键,采用sp2杂化,故C正确;
D.1个丙炔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2个π键,故D错误;
故选:D。
15.D
【解析】A.根据方程式和可得氧化性:,还原性:,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在第Ⅱ阶段,、在存在条件反应产生、。在第Ⅲ阶段,结合变为,结合变为,故第Ⅱ、Ⅲ阶段总的化学方程式为:,B正确;
C.根据图示的转化过程知该过程中→→,为中间产物,C正确;
D.由题图可知由,最终生成,的成键数目由3变为4,D错误。
故答案选D。
16. 第三周期ⅡA 族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l Cl2+H2S=2HCl+S↓( 或 Cl2+Na2S=2NaCl+S↓等) > > 结构式 O=C=S 或 S=C=O 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 成键(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F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核外最外 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则A为碳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6,A、B 的核电荷数之比为 3:4,则B为氧元素;C 与 D 均为金属元素,100 mL 2 mol·L-1 盐酸所含有H+的物质的量为0.2mol,5.8 g D 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 100 mL 2 mol·L-1 盐酸完全反应,如果D的氢氧化物为一元碱,则D的物质的量为0.2mol,经计算无此类碱,若D的氢氧化物为一二元碱,则D的氢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摩尔质量为58g/mol,则D为Mg,可知C为Na;E 与F 相邻,F-的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且E、F均为第三周期,可知E为S元素,F为Cl元素;
(1)Mg的核电荷数为12,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ⅡA 族;
(2)O、Na易形成淡黄色化合物Na2O2,其电子式为,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 类型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MgCl2是离子型化合物,其电子式形成过程为;
(4)同周期的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则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Cl2+H2S=2HCl+S↓即可证明;
(5)Na与S同周期,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则Na的原子半径大于S;熔点:MgO和NaCl均为离子晶体,且MgO的晶格能大于NaCl,则MgO熔点比NaCl高;
(6)C、O、S 可形成一个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与CO2相似,则该分子的 结构式为O=C=S 或 S=C=O;含 C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因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种类最多。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明确元素种类是关键,要熟悉常见的元素推断的描述性用语,如: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n倍,一般认为n≥1,此时次外层只能为K层,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2n,即X的原子序数为2+2n。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有:O;再如,X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常见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般有两种(2,8和2,8,8)。满足2,8的阳离子有Na+、Mg2+、Al3+,阴离子有N3 、O2 、F ;满足2,8,8的阳离子有K+、Ca2+,阴离子有P3 、S2 、Cl ;阳离子在阴离子的下一周期,等等。
17.(1) ②⑥ ①③⑤⑧ ④ ③⑤⑧
(2)
(3)
(4)1.2
【解析】(1)
①白磷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单质;
②CaCl2中只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CH4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④K2O2含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⑤AlCl3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⑥MgO只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⑦Ba(OH)2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⑧HBr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由上述分析可知,只存在离子键的是②⑥,只存在共价键的是①③⑤⑧,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的是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③⑤⑧,故答案为:②⑥;①③⑤⑧;④;③⑤⑧;
(2)
溶液显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将表中数据代入,即可计算得,故答案为:;
(3)
90.5gNaClO2的物质的量为,消耗1molNaClO2, 转移了4mol电子,则反应中Cl元素由中+3价降低为-1价,共降低4价,N元素由NO中+2价升高为中+5价,共升高3价,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则,则,故答案为:1.2。
18.(1) 平面三角形
(2)
(3)砷原子电负性小于氮原子,其共用电子对与砷原子核距离较远,斥力较小,键角较小
(4) 四面体形
【解析】(1)中阴离子为,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C为中心原子,σ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所以的空间结构为
平面三角形,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中S为中心原子,σ键电子对数为2,孤电子对数为;中S为中心原子,σ键电子对数为2,孤电子对数为;中S为中心原子,σ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即、、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分别是4、3、3;所以,、、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
故答案为;
(3)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为,小于氨分子的键角,分子键角较小的原因是砷原子电负性小于氮原子,其共用电子对与砷原子核距离较远,斥力较小,键角较小;
故答案为砷原子电负性小于氮原子,其共用电子对与砷原子核距离较远,斥力较小,键角较小;
(4)亚砷酸()分子中,中心原子为As,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σ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所以砷的模型是四面体形,砷原子杂化方式为;
故答案为四面体形;;
19.(1) > 两者均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形成氢键
(2)高铁酸根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通过氧化作用进行消毒;反应后的还原产物能水解成胶体,能吸附净水
【解析】(1)
和两者均属于分子晶体,但是分子间形成氢键,而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的沸点高于的沸点。
(2)
高铁酸根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通过氧化作用进行消毒;反应后的还原产物能水解成胶体,能吸附净水,故高铁酸盐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净水剂。
20. 2NA(1.204×1024) 1:2 1:1 5.5 5:1 6NA(3.612×1024) 7
共价单键全是键,双键含1个键和1个π键,三键含1个键和2个π键,据此解答。
【解析】(1)分子内含有2个碳氧双键,双键中一个是键,另一个是π键,则中含有的键个数为(1.204×1024);
(2)的结构式为,推知的结构式为,含有1个键、2个π键,即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2;的结构式为,分子的结构式为,分子中键与π键均为2个,即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1;
(3)反应中有键断裂,即有参加反应,生成和,则形成的键有;
(4)设分子式为,则,合理的是,n=4,即分子式为,结构式为,所以一个分子中共含有5个键和1个键,即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5:1;
(5)1个乙醛分子中存在1个碳氧双键,5个单键,1个分子中存在1个碳氧双键,6个单键,故乙醛中含有键的个数为6NA(3.612×1024),1个分子中含有7个键。
21.(1)硫脲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2)5∶14
(3)
【解析】(1)硫脲[CS(NH2)2]易溶于水,除硫脲和水都是极性分子外,溶质和溶剂之间形成氢键能增大物质的溶解性,其原因还有硫脲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答案为:硫脲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2)滴定时,硫脲转化为CO2、N2、S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据此可得关系式为,则5∶14。故答案为:5∶14;
(3)可得样品中硫脲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
22.(1) 3d8 d
(2) 防止双氧水分解 极性 sp2 V形 极性
(3) 1×10-15.6 3.2~6.2
(4)2Ni2++ClO—+4OH—=2NiOOH↓+Cl—+H2O
由题给流程可知,废镍催化剂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油脂、铝及其氧化物,过滤得到含有镍、铁及其氧化物等滤饼;滤饼用稀硫酸酸浸时,镍、铁及其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得到可溶性硫酸盐,过滤得到可溶性硫酸盐的滤液;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含有硫酸镍的滤液;硫酸镍溶液在控制溶液pH的条件下,浓缩结晶得到硫酸镍晶体。
【解析】(1)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处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镍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故答案为:3d8;d;
(2)双氧水受热易分解,所以转化过程宜控制较低温度防止双氧水分解;由图可知,双氧水为结构不对称的极性分子;臭氧和二氧化硫的原子个数都为3、价电子数都为18,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杂化方式、相同的空间构型,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1,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空间构型为V形,所以臭氧分子中中心氧原子的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臭氧是结构不对称的极性分子,故答案为:防止双氧水分解;极性;sp2;V形;极性;
(3)由表格数据可知,镍离子完全沉淀时,溶液pH为8.7,则氢氧化镍的溶度积为Ksp=1.0×10-5mol/L×(1.0×10-5.3 mol/L)2=1×10-15.6;如果转化后溶液中镍离子的浓度为1.0 mol/L,为防止镍离子沉淀,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应小于=1.0×10-7.8 mol/L,溶液的pH应小于6.2,铁离子完全沉淀时溶液pH为3.2,所以调溶液pH时,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3.2~6.2,故答案为:1×10-15.6;3.2~6.2;
(4)由题意可知,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氯化钠、碱式氧化镍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i2++ClO—+4OH—=2NiOOH↓+Cl—+H2O,故答案为:2Ni2++ClO—+4OH—=2NiOOH↓+Cl—+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