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风来了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风来了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5-02 14: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风来了》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风来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的第十六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讲一讲、画一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记忆力,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创作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勇于夸张表现。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密切,学生对风的感性体验比较丰富,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对它的表现只有从其相关联的事物上才能得以形象的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对象及其在不同风中的变化要有比较深刻的观察、体会与认识。所以,我们力求让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去体验。在创作中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大小和方向,使得学生能够体会风的形态。运用色彩的渲染,使学生作品更加生动,更具美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大胆地表现,除了欣赏图选择了法国画家柯罗的油画《阵风》和现代中国画家关山月的中国画《绿色长城》外,还选择了不同“风”的图片,在学生作品的选择上也包含了对不同风的表现和不同工具材料的表现。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对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并能对常见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简单的描述。他们上课思维活跃,敢于想象,善于表达,乐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喜欢用自己独特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满足儿童的这些认知、身心特点,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增强学生的感受,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深入观察、自主探究、创新思考的能力。在启发学生思考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这样对学生观察、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刮风时的场景,观察、感受不同风力和季节下人们生活情景的变化。 2.学习用动态的线、色元素表现风来时的感受,描绘风来时的情景,发展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3.通过学习创作,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思路 教师先引导学生说一说风来时大自然景物以及人的服饰及头发的变化,让学生从变化中逐步加深对风的理解,进而尝试以线条的粗细不同表现风的力量的大小,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制作的方法并拼贴成画,整个过程循序渐进,顺理成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分析、了解、感受有风的时候周围环境的变化。。 教学难点:用美术形式表现出风来时周围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手持风扇、图片、视频等素材。 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互动,活跃气氛。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听到了什么声音?想象到了怎样的场面? 生:是风的声音!(板书课题:风来了) 师:是呀!我们每天都跟这位朋友碰面,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画一画和它在一起的情景。打开课本《风来了》 (设计意图:利用听觉来让孩子们初步感受风,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说出这是不同的风声,自然也联想到不同的画面效果.很快地就进入到情境中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2.仔细观察,发现不同。 师:仔细观察当风吹来的时候,大树会发生什么变化?想想当风速、风向发生变化时,又会有什么不同?(PPT出示) 这个时候有个学生自告奋勇的提出:老师,让我来试试! 大家在观察中顺利得出下面的结论:  A、强弱不同,摆幅不同; B、和风的方向一致。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变化过程,联系生活实际他们就能很快总结出要引出的两点,自然且巧妙。让学生自己体会出物体随风而动和风的大小对物体的影响。这一环节的设计为进一步了解本课做下了很好的铺垫。
二、引导探究、讲授新知 (一)了解风——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提升综合素养 同学们,和电闪雷鸣一样,风是一种常见的大自然现象,你见过什么样的风?带给你什么样儿的感受? (1)预设以下情况: ①孩子如果表达不出来,教师引导。 师:看,风来了,风把风筝吹到了空中,蒲公英芦苇在风中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老师从花儿的微笑中找到了微风。谁还找到了风,试着像老师这样说出来? ②生说到了树枝。——师引导:你想到了树枝。对呀,风儿吹,枝叶摇——摇动的枝叶中藏着大风,谁还能像老师这样试着说一说? ③生说到了翻骨的伞,倒下的广告牌,风越来越大,可怕的龙卷风也来了。快!抓住桌子,不要被龙卷风卷走了。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寻找生活中的风,为后面的“画风”积累素材。 ③生说到了空气——师引导:孩子你知道的可真多啊!风就是由空气流动而形成的。瞧,我们又掌握了一个新知识。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你一言我一语,从生活中找到了风的身影,刚才我们遇到了几个风孩子,他们有的脾气非常温柔,有的性格非常暴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我们来看一下这三种风,小弟微风,中间的是二哥大风,最后是大哥龙卷风。(出示PPT十二级风顺口溜)看!生活就是个大课堂,只要你留心,处处能有所发现。 (二)感受风——巧妙解决人、景、物的动态难题 师引导:同学们,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大家却从生活、诗歌、音乐中,找到了它。下面,老师要把“风”请到我们的课堂中了,想不想知道它藏在哪儿?——它就藏在你们小组的盒子中呢,来组长打开盒子,把“风”请出来吧。 1.小组合作探究微风,发现风中人、景的变化。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咱们同学来解决。(PPT出示) (2)组织小组活动: 学生亲身体验风吹的感受——结合问题,进行广泛交流——教师逐一小组进行问询、辅助。 (3)班级交流小组活动情况。 ①引导学生交流体验感受。 预设:生如果答冷。 师引导:你感受到了风的冷暖变化。谁注意了风的力量是大还是小? 生继续交流 师总结:风的力量比较小,轻轻地、柔柔地,像妈妈的手在轻轻地抚摸你的脸,很舒服。 ②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头发、服饰还有景物等变化。 学生交流 师总结:你观察的真仔细,头发、红领巾轻轻摆动。(PPT出示) ③引出线元素、提升学生造型能力。 师引导:看来通过体验风、观察风,大家都能完整地说出你所发现的变化。现在快让我们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变现这种风呢? 预设一:如果孩子表达不出来,教师引导 师:风的力量比较小,它轻轻地、柔柔地。什么样的线比较轻、比较柔? 预设二:如果生答曲线,教师补充 师追问:什么样的曲线?长还是短?粗还是细呢? 学生交流。 师总结:微风很舒服,头发、服饰会轻轻摆动,摆动的幅度很小,我们可以用细小的线条来表现。(师板书:微风,下边配上微风线条) ④由自身体验向课堂外景物延伸。 其实风来了,不仅我们人有感受、有变化。大自然中的景与物也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一起来看一看。 PPT出示:枝条、帆船、动物等场景 学生仔细观看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师结:对呀,他们都被吹弯了腰,袅袅炊烟,放飞的气球、迎风的动物、远航的帆船,呈现出了一番和谐的景象。 2.教师引导感受大风,体会物体形态的新变化。 (1)师渲染情境:看到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风呀不服气啦,他摇摇头、跺跺脚,小“微风”来了一个大变身,它变成了大风(师拿出大风扇)。谁想上来体验一下? 师引导:我们又会有什么新感受呢?学生体验,交流感受。 (2)师:孩子们,我们头发、衣服、红领巾会有哪些新变化?(师拿出大风扇向学生吹一圈)。 学生交流 师总结:大家都发现,它们摆动的更厉害啦!(课件头发、红领巾大幅飘动) 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就在大风中行走,你会做什么动作啊?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学生交流 师结:对呀,弯着腰,我们的小眼睛都睁不开了,捂着眼,戴上了口罩。我们的动作变多了,摆动幅度也变得更大了! 师引导:来,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大自然中,自然界中的景物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呢? 学生交流 师教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总结。 师结:树都弯下了腰,枝条都被吹成直直的了,伞也被吹翻了,帽子也被吹走了! (三)表达风——动手尝试,感受线元素的多变 师引导:细小的线条不愿意了。它觉得风变大了,自己也要变一变,谁来说一说线条应该怎么变? 学生交流 师结:是啊,大风刮来的时候,人、景物摆动幅度就更大了,所以又长又粗的线条,更能表现出风的猛烈。(师板书:大风,下边配上大风线条) (4)PPT出示学生作品,明确风的方向 师引导:瞧,这幅作品,小画家把大家观察到的变化都画出来了,大风来的真猛烈啊,但他也是一个马虎的小朋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的哪些地方大意了?生交流。 师结:对呀,当风来的时候,所有的物体都向同一个方向吹,要注意风方向的一致性啊。 (设计意图:问题是学习的先导,情景是问题的外衣。本环节通过情境的升级,利用生动有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出物体随风而动和风的大小对物体的影响,从而明确,不同的风力线元素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师生明确当风来时,风的方向一致性。) PPT出示龙卷风图片: 师:呀,可怕的龙卷风也来了。谁来挑战龙卷风,用不一样的线条表现出来?——可以找两生到黑板画一画。 预设:生画不出来,教师引导 师:孩子们 ,仔细观察图片中的龙卷风是什么形状的?用手势比划一下。 师总结:同学们画得真棒,它下边细、上边粗呈螺旋状,线条再粗一些就更好了,更能表现出龙卷风的巨大威力了。(师板书:龙卷风,在生作品上添画) 师结:同学们,瞧,这就是线元素的魅力啊(师手指黑板)!通过线条的改变,就可以让笔下的人、景物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动态。(出示PPT:对比,静止的画面和风吹来时动态的画面) (设计意图:当狂风、龙卷风这些不常见的风来的时候,需要通过视觉观看大量的图像进行识读,并动手进行实践尝试,感受线元素的多变,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留下想象的空间。)师结:同学们,瞧,这就是线元素的魅力啊(师手指黑板)!通过线条的改变,就可以让笔下的人、景物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动态。(出示PPT:对比,静止的画面和风吹来时动态的画面)
三、作业实践阶段 1.利用微课堂,辅助学生解决构思、构图等绘画难点。 引导语:孩子们,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微课堂,看看微课堂中都有哪些建议送给大家。 微视频演示作画步骤:构思、画主体、丰富画面、添加背景。 2.师引导语:接下来就到了同学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在动手绘画之前,先来看看绘画要求: (1)以《风来了》为题,根据自己的记忆,展开想象,画一幅有趣味的画! (2)以《风来了》为题,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创作一幅剪贴画。 3.教师巡视指导,因材施教。 注意以下几点:主体突出、添加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同时,让学生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感受生活和环境,培养美术表现的基本素养。)
四、展评阶段 师引导语:让我们来看一看谁的作品“风味”十足。 选择部分典型作品进行展评,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对作品的感受。 1.学生自评: 谁想展示你的作品?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物体的形体变化表现风来了的? 2.学生互评: 孩子们,高高的举起你们的作品,让同学看一看,也让后边的老师看一看,说一说哪幅作品“风味”十足?为什么? 3.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既是一次创作过程的总结,又为下一次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经验。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使各种富有个性的创作思维得到相互碰撞,有利于审美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五、拓展阶段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特别好,今天那么多的小画家都在这展示了自己的作品,风不仅会让人、景物发生动态万千的变化,而且还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呢,它把不同的颜色送给了不同的季节。古今中外,有许多大画家的画中也表现出风来了,下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国画、油画)风卷残云、风云变幻,风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只要我们用心的去观察生活,我们就能描绘出更多更美的风的图画。(下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色彩,以及做好铺垫,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六、板书设计 风来了 造型:微风 大风 龙卷风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