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程标准】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3.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基础知识必备与认知深化】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背景
①日本侵华:1915年1月,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密约,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②巴黎和会的失败: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五四运动的概况
阶段 时间 城市 主力 形式
第一 阶段 1919年5月4日起 北京 学生 举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第二 阶段 1919年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 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这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在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的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②)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2)表现
①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③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内涵
2.诞生--中共一大
(1)召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2)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背景:中国共产党展开一系列罢工运动,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2)标志: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大会实际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意义: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
2.国民革命
(1)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2)进程: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失败
①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②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失败。
【历史解释】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2)群众基础:以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2.影响:
(1)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3)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4)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自我测试
1.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据此可知,当时( )。
A.救亡图存运动开始成为时代主题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晚清政府外交失败激发群众觉悟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只在知识界传播。五四运动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办工人刊物、办工人夜校、组织工会等方式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 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转型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相对于五四时期“胡适们”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观所持的固守倾向,“李大钊们” 却能够自觉地与时俱进,即密切联系这种自由观在当时国内外不成功的实践效果,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性意义来进行反思性调整。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赞同西方式的自由主义 B.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C.照搬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D.反思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4.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劳动界》创刊号上写道,“既然是劳工神圣,既然是工人如此重要,为什么大家都说做工的人是下等社会,不做工的人反而是上等社会呢 ”陈独秀意在( )
A.总结五四运动的经验 B.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
C.壮大中国共产党力量 D.反思文学革命的局限
5.陈独秀曾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陈独秀意在指出中共‘二大’时( )
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C.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D.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6.1921年中共“一大”明确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目标。次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注重立足国情做出决策 B.形成了坚强的领导集体
C.寻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7.中共某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认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当时( )
A.调整了党的最高纲领 B.制定出党的最低纲领
C.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宣布国共合作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