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06 07:1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2.如图,物体重牛顿,滑轮重牛顿,物体重牛顿,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对地的压力为
A.牛顿,牛顿 B.牛顿,牛顿
C.牛顿,牛顿 D.牛顿,牛顿
3.一名体重600N的举重运动员,可举起1300N的物体,这个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图装置提升物体,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在下列四个不同重力的物体中,他能提起的最重的物重是(  )
A.600N B.1300N C.1900N D.700N
4.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v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为200Pa
B.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W为375J
C.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为300W
D.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后为53%
5.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装置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小于物重)

A.F甲>F乙;η甲>η乙 B.F甲C.F甲>F乙;η甲<η乙 D.F甲η乙
6.用图甲所示滑轮组装置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20N B.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4W
C.0.5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10N D.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5J
7.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2的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A.F2>F1>G B.F1=F2=G C.F1<F2=G D.F1>F2=G
8.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蹈语言复活了《千里江山图》,其中一名演员的质量与普通中学生相当,如图所示,A、B两点为地面对该舞蹈演员两脚支持力的作用点,O为舞蹈演员的重心,若把演员身体看成杠杆,据图中信息估算,演员B点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最接近(  )

A.100N B.200N
C.300N D.600N
9.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为(g取10N/kg)( )
A.15 N B.6 N C.3 N D.1.5 N
10.如图所示,取两根光滑木棍,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棍上,再按图示的绕法依次绕过两根木棍,缓慢拉动绳子,两根棍靠拢。若想用更小的力也能让木棍靠拢,则下列说法中可行的是( )

A.将木棍的表面变得粗糙些
B.将绳子在木棍上多绕几圈
C.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
D.缩短木棍的长度,使其质量变小
二、填空题
11.如题图所示,甲、乙两滑轮组拉着同一物体G在同一表面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其中滑轮C是 (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若物体G重10N,匀速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6N,可判断拉力较大的是 (选填“F1”或“F2”);其中F2的大小为 N。
1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150N的物体,动滑轮重为30N,不计摩擦及绳重。若在5s内将物体匀速提升2m,则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s,已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4N,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则水平拉力F做的功为 J,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 为W。
14.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为2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2s,拉力F为16N,若此过程中有用功的功率为4W,则有用功为 J,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N;上升时物体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用同一个滑轮分别按照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拉起同一物体,已知G滑轮
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第6题
(1)小华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低, 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 3 个相同得到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的钩码 个;
(3)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过程中,小华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同时改变 4 个量进行探究测量;
(4)做实验时,当杠杆由图乙的位置变成图丙的位置时,拉力 F 的力臂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设杠杆质地均匀,支点恰好在杠杆的中心,并且不计支点处摩擦);
(5)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进行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用量程为 0~5N 的弹簧测力计在 A 点竖直向上拉(如图丁 M 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5N。若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如图丁 N 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5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图中刻度尺的中间位置紧贴桌子边缘,将橡皮放在刻度尺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齐平。若橡皮的质量为 m1,刻度尺质量为 m2,橡皮长度为 l,当水平向右缓缓推动刻度尺的距离超过 刻度尺会翻倒。
17.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明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它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2 0.4 0.2 0.2 100%
(2)小明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机械效率是100%错误的原因是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
(4)若本次实验中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若钩码重增加到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四、计算题
18.如图所示,物体重为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正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为多大?
(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被提升的重物为380N时,此时机械效率是多少?
19.如图所示,是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示意图,已知物体A的重力为300kg,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00W,若将A更换为重力为400kg的物体B时,匀速上升5m的过程中,电动机的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物体A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能效率;
(2)使用该装置提升物体B时,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3)使用该装置提升物体B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
五、作图题
20.将下图中的滑轮组装为最省力的情形。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B
6.C
7.A
8.C
9.D
10.B
11. 定滑轮 3 6
12. 72 83.3 减小
13. 16 0.8
14. 8 62.5% 12 变大
15. 大于 大于
16. 左 4 可以 变小 不变 大于
17. 匀速竖直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了,应为0.5m 80% 88.9%
18.(1)100N;(2)90%;(3)95%
19.(1)75%;(2)64%;(3)3.125×104J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