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5《向量的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4)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2.5《向量的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4)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7-19 08: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 12 课时:§ 2.5 向量的应用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发展运算能力
2.运用向量的有关知识对物理中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和计算,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例题,研究利用向量知识解决物理中有关“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等问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应用向量知识处理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它一些实际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和同学一起总结方法,巩固强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和情境的设置,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用向量研究几何以及其它学科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向量的有关知识对物理中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和计算,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难点:实际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体现向量的工具作用。用向量的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它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向量在几何、物理中的应用.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
(1)自主性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
(2)反馈练习法:以练习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差距.
2.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实际问题中有很多这样的量,它既有代数特征,又有几何特征;今天,我们就来用向量知识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研究的方法: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将问题中各量之间的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再通过对这个数学模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关量。通过向量可以实现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相互转化,所以向量是数形结合的桥梁;向量也是解决许多物理问题的有力工具。
二、研探新知,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1(教材例1)如图了-5-1(1)所示,无弹性的细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处,同质量的细绳下端系着一个称盘,且使得,试分析三根绳子受力的大小,判断哪根绳受力最大?
解:设三根绳子所受力分别是,则,的合力为,如上右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因为, ,所以,,即,所以细绳受力最大.
例2(教材例2)已知:,,求证:.
【思考】:你能说出该命题的几何意义吗?
例3(教材例3)已知直线经过点,用向量方法求的方程。
分析:设是直线上任意一点,由与共线的条件可推导得直线方程。
解:设是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则,
∵三点都在直线上,∴与是共线向量,
∴即为所求直线的方程.
【思考】:把改为,我们如图可以得到证明三点共线的一种方法.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1.已知作用于点的力的大小分别为6,8,且两力间的夹角为,则两力合力的大小为__
2.在四边形中,·,,则四边形是_______(直角梯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3.在梯形中,,,,,则,梯形的面积是_____
4.设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点为平面内任一点,则
5.已知两点,,试用向量的方法证明以线段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6.在四边形中,,·,,试证明四边形是菱形
7.已知向量、、满足++=,==,求证:是正三角形
8.一条河两岸平行,河宽,一艘船从处出发航行到河的正对岸的处,船航行速度,水速
(1)求与的夹角(精确到)及船垂直到达对岸所用的时间(精确到)
(2)要使船垂直到达对岸所用的时间最少,与的夹角是多少?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如何把几何学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如何把物理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如何运用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力的平衡知识,作好力的分解和合成。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在静水中划船的速度是每分钟40,水流的速度是每分钟20,如果船从岸边出发,径直沿垂直与水流的航线到达对岸,那么船行进的方向应该指向何处?
解:如图:船航行的方向是与河岸垂直方向成30夹角,即指向河的上游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w.w.w.k.s.5.u.c.o.m
www.
A B
D C
30
上游
下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