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2 19: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主要学习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拟行路难》是鲍照模仿汉乐府《行路难》创作的组诗,共十八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对路难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拟行路难(其四)》的诗意和主题,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举例解释:通过阅读诗歌,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在诗中描绘的艰难险阻的景象,以及作者对这种艰难险阻的忧虑和不满。同时,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掌握诗的韵律和节奏。
2. 分析并鉴赏《拟行路难(其四)》的艺术特色,能够对这首诗进行适当的赏析。
举例解释: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出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如语言的生动形象,情感的真挚感人等。同时,学生能够对这首诗进行适当的赏析,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感受,能够对《拟行路难(其四)》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能够进行适当的写作。
举例解释: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的主题对于自己的意义,并能够进行适当的写作,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拟行路难(其四)》的诗意和主题,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举例解释:通过阅读诗歌,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在诗中描绘的艰难险阻的景象,以及作者对这种艰难险阻的忧虑和不满。同时,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掌握诗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学重点,分析并鉴赏《拟行路难(其四)》的艺术特色,能够对这首诗进行适当的赏析。
举例解释: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出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如语言的生动形象,情感的真挚感人等。同时,学生能够对这首诗进行适当的赏析,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感受,能够对《拟行路难(其四)》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能够进行适当的写作。
举例解释: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的主题对于自己的意义,并能够进行适当的写作,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4. 教学重点,能够对《拟行路难(其四)》的背景知识进行了解,包括作者鲍照的生平、创作背景等。
举例解释: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鲍照的生平进行了解,包括他的出生、经历、创作历程等。同时,学生能够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状况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5. 教学重点,能够对《拟行路难(其四)》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举例解释: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这首诗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同时,学生能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诗歌的表现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拟行路难(其四)》的诗意和主题,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以及作者的生平背景等。
2. 朗读法:教师组织学生朗读《拟行路难(其四)》,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诗歌的主题对于自己的意义,并进行写作。
4.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拟行路难(其四)》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诗歌的表现效果。
5.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拟行路难(其四)》,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6. 作业法: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背诵《拟行路难(其四)》、写作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拟行路难(其四)》,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10分钟)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鲍照和《拟行路难》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首与《拟行路难》相关的古筝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学习任务(20分钟)
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拟行路难(其四)》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鲍照的生平、创作背景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并让学生找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例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
3. 语言语调(5分钟)
教师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和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例如,在讲解诗歌时,教师可以适当提高语调,以突出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4. 时间分配(5分钟)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例如,在讲解诗歌时,教师可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5. 课堂提问(10分钟)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诗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问:“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等。
6.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诗歌的主题对于自己的意义,并进行写作。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这首诗歌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如何看待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表达?”等。
7. 解决问题(10分钟)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例如,解释诗歌中的难懂词语或句式,或者解答学生在讨论中的疑问。
8. 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10分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活动,如写作、绘画等,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拟行路难(其四)》的读后感,或者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诗歌中的景象。
9. 展示环节(1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展示他们的小组讨论成果,例如,朗读他们的写作作品,或者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
10. 总结(5分钟)
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对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重点,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拟行路难(其四)》,达到教学目标。
六、各阶段设计意图
1. 情景导入阶段:通过展示与《拟行路难(其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任务阶段:通过介绍《拟行路难(其四)》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同时,通过让学生找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语言语调阶段: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调整语速和语调,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内容。
4. 时间分配阶段: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同时,通过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5. 课堂提问阶段:通过提出与诗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 师生互动环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诗歌的主题对于自己的意义,并进行写作。
7. 解决问题阶段: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内容。
8. 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阶段:通过引导进行相关的活动,如写作、绘画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如创造力、表达力等。
9. 展示环节:通过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小组讨论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10. 总结阶段:对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重点,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七、板书设计
1. 诗歌主题:通过板书,明确诗歌的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中心思想。
2. 关键词语和句式:通过板书,列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重点内容。
3. 修辞手法:通过板书,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拟行路难(其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九、拓展延伸
为了加深学生对《拟行路难(其四)》的理解和欣赏,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延伸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感受。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诗歌欣赏和创作能力。
十、重点知识和题型整理
1. 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艰难险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2. 关键词语和句式:
(1)词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通过“青青”、“朝露”、“日晞”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园中葵菜的生长景象,寓意着人生短暂,应及时努力。
(2)句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通过对比人生和逆旅,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3)词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通过“青青”、“朝露”、“日晞”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园中葵菜的生长景象,寓意着人生短暂,应及时努力。
(4)句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通过对比人生和逆旅,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5)词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通过“青青”、“朝露”、“日晞”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园中葵菜的生长景象,寓意着人生短暂,应及时努力。
(6)句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通过对比人生和逆旅,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3. 修辞手法:
(1)比喻:通过比喻,将人生比作逆旅,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
(2)拟人:通过拟人,将葵菜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地描绘了葵菜的生长景象。
(3)排比:通过排比,强调了人生短暂,应及时努力的主题。
(4)对偶:通过对偶,形成了优美的节奏和韵律,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5)反问:通过反问,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4. 题型及答案: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对艰难险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2)请分析这首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这首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和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应及时努力的主题,同时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3)请举例说明这首诗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这首诗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和反问等。例如,通过比喻,将人生比作逆旅,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通过拟人,将葵菜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地描绘了葵菜的生长景象;通过排比,强调了人生短暂,应及时努力的主题;通过对偶,形成了优美的节奏和韵律,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通过反问,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
(4)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
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艰难险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伤。我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拼搏,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5)请以这首诗为例,谈谈你对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的看法。
答案:这首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我认为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是使诗歌更加优美、生动,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