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2 21: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本单元(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凡人小事”为主题,属于“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相互促进。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结合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抓住细节”,引导学生阅读本单元文本,品析细节,从文本中学习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并在课堂活动中把握由“单一”向“叠加”,使人物绽放光彩。
教学目标
1. 感知细节,向文本学习细节描写。
2. 运用细节,把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本课时以文本为例,从文本中学习细节描写,并在课堂实践中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策略
1.自主阅读,批注文本细节描写。
2.合作探究,如何运用细节描写。
3.创设情境,叠加细节绽放光彩。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感细节作用。
批注阅读,悟细节魅力。
探究文本,寻细节秘诀。
创设情境,闪细节光彩。
作业布置,绽人物光彩。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感细节作用
1.以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引入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切入课堂主题。
2.何谓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致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时重点探究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
批注阅读,悟细节魅力
本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请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文中能凸显人物形象的、令你印象深刻的一处细节描写,并用一句话为这个细节写一条批注。
提示:可以写评价(内容、情感、语言、手法),可以展开联想想象,写出心得体会,提出疑问、见解。可以参照本单元《台阶》中的旁批。
设计意图: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读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批注可以沉浸文本细节,触发自身思考,展现别样的眼光和情怀。既是温故知新,也是为后面的课堂环节做铺垫。
三、探究文本,寻细节秘诀
1、向文本取经。
本单元从率真粗俗而又善良的阿长到勤劳要强的父亲,从卑微不幸的老王到不卑不亢的卖油翁,都一一为我们展现了小人物的光彩。师生通过探究品析文本中的经典细节,提炼出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
2、教师以四句诗总结细节描写方法:
典型镜头要聚焦,修辞添彩更有型。
真实景物显真切,单一叠加是双赢。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例子,向文本取经,整合细节,切合实际,给学生更为直观真切的感受,唤起学生沉入文本学习的热情。同时,打油诗的小结,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背诵记忆。
四、创设情境,闪细节光彩
1.摄影师焦波为年迈的父母亲拍摄了一组生活照片,真实细腻的镜头非常温馨感人,这组摄影作品名为《俺爹俺娘》。
出示一张照片,画面内容为娘生病了,爹找不到温度计,就用嘴巴贴近娘的额头,感受娘的体温。
活动:由“单一”向“叠加”
观察图片,展开联想与想象,用一句话说一个“单一细节”,再将“单一细节”叠加起来说一说 。
活动形式:先分组请组员接龙说单一细节,再请组长将单一细节叠加起来说。
2.小结什么是“叠加细节”。
把朝向同一“方向”的一些细小动作、细小的情节、细小的环节、细小的事件等等,一句一句地累加、堆叠起来,同时发力,集中突破,提升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以一个“说细节”小活动,直观感受由单一走向叠加的细节描写方法,同时也训练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3.展开联想与想象,用“叠加细节”方式,说说爹为什么渴望回到农村老家,写一段文字。
五分钟后学生朗读自己的小练笔,师生交流点评。
最后再出示老师的下水练笔片段,品析“叠加细节”的妙处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笔,进一步训练学生运用“叠加细节”刻画人物的能力,同时教师的下水练笔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五、布置作业,绽人物光彩
以“我身边的普通人”为话题,从你的身边选择一个普通人,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身上独特的光彩。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课堂内外拓展延伸,在实践中深化细节,在文字中绽放人物光彩。
课堂小结:
细节是草叶上滚动的露珠
小心翼翼地聚焦第一缕晨曦
细节是秋日原野上的清风
将真实饱满的爱恋
描画成璀璨夺目的金黄色
细节是林间群鸟动人的歌唱
在白云的凝望里深情缭绕
与造物主对视
此刻,你的眼中有爱和光彩
在缓缓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