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惊世预言:
中国将在2009年左右出现经济大萧条
----------克拉斯穆尔·佩佐夫
1929年,美国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性信贷繁荣。这在繁荣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特别明显。……2003年以来,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通货膨胀性信贷扩张.2001、2002和2003货币供应增长分别为34.2%、19.3%和 18.1%。 ……中国股市一路繁荣,房地产市场更如火如荼,也就不奇怪了.为此他将中国2001-2004年与美国1921-1929年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惊人相似:“过去美国所犯下的每一个重大错误,今天中国都在重复。”因此,中国必然走80多年前美国走过的路,必然步美国1929-1933年大萧条的后尘。
I know 3 trades. I speak 3 languges.
Fought for 3 years. Have 3 children.
And no work for 3 months.
But I only want one job.
请同学们看一段英文资料:
这是一个排队领救济面包、寻找施粥所、退役军人在街角卖苹果的年代。成千上万的男人,甚至还有些女人,从东岸到西岸来来回回地“偷乘火车”,希望找到工作,或者只是因为无别的事可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乔治·塞加尔的作品“大萧条中的领面包队伍”
听到股市崩溃消息
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
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手里
贫富悬殊
消费能力不足
股票投机掩盖
产品相对过剩
投资下降
股市崩溃
20年代末产品
相对过剩严重
贫富悬殊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分期付款消费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市场供需的矛盾
导火线:
股市的崩溃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⒉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
3、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特别广
破坏性大
持续时间长
美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1933
部门:金融业
工业
农业
地区:
上表反映了经济危机带来哪些的影响?
材料一: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美国国内提高关税的呼声有增无减。……美国参议院于1930年4月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提高了近90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率……
——摘自《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出台始末》
材料二: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5国的立法机构也纷纷通过新的关税法案,加征报复性关税。英国更是1932年8月宣布,在英联邦内部施行“帝国特惠制”,对非联邦国实行关税歧视政策对其商品加征高额的进口税…… ——黄安年 《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
材料三:从英国废除金本位制,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日本甚至让日元贬值近4O%,借以大幅度降低棉纺织品等出口价格,向世界各地大肆倾销。
—— 世界近现代史》
⒋危机影响:
国内:激化社会矛盾
失业人数增加,普遍出现群众运动
法西斯兴风作浪,引发社会危机
国际: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
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
引起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
美国罗斯福新政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危机下的抉择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英国历史学家)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保持企业自由的
前提下加强国家干预
大众汽车公司的德文Volkswagenwerk,意为大众使用的汽车。
甲壳虫系列是德国大众最成功的车型之一,从第一辆甲壳虫问世到现在,已六十多载岁月,在它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希特勒在竞选总理纲领中就有一条:让每个德国家庭都拥有一辆轿车。1933著名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拜会希特勒,希特勒把这种车概括为:“最高时速100公里,百公里耗油应少于7升,可乘载一家两名成人和三名儿童,售价不超过1000马克,轿车可以停放在露天,发动机冬季要防冻,容易起动”。很快一款售价仅990帝国马克的小车诞生了,这就是世界汽车史上的一代名车——“甲壳虫”的由来。为了能够生产这种人人都买得起的轿车,著名的大众汽车厂组建成立,并任命保时捷为CEO,希特勒在工厂的奠基仪式上说:“工厂要依靠全体德国人民大众的力量来建设,生产的产品应该使德国人民都高兴,因此,这个工厂就叫大众汽车厂(Volks Wagenwerk)。”
1.大众甲壳虫诞生在哪一年,当时的世界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2.希特勒要求生产轻便廉价的家庭轿车这一措施对解决这一问题有否帮助?
3.生产大众甲壳虫的希特勒为什么会最终走向战争呢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
本质
核心人物
夺权方式
危机下德国的抉择
《凡尔赛和约》对德制裁
激发了德意志民族复仇情绪;
缺乏民主传统
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
纳粹党的兴风作浪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使欧洲战争策源地得以形成
希特勒
合法竞选夺取政权
……此和约不仅违背了同盟国在休战前对德国的所有承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种种惩罚、限制,则是侮辱德国的标志,……德国哀鸿遍野,这个原先富裕的欧洲强国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凤凰资讯——没有无辜者的竞技场》
《凡尔赛和约》对德制裁激发了德意志民族复仇情绪
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迅速下滑,到1932 年8 月,德国工业生产指数降低了40.6%,其中生产资料生产指数下降53%,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25.3%,失业人数达600 万。
——孙炳辉 / 郑寅达《德国史纲》
危机下的德国:
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
“那一刹那……如同神谕出现
……就像地球在我眼前无尽地绵延,并突然从中间裂成两半,喷射出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使得地球颤抖。当时,我似乎瘫痪了。”
——里芬施塔尔初次聆听
希特勒演讲 (1932年)
美丽的女人
带罪的玫瑰
希特勒(1889—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一战期间,加入德军。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逐渐控制了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1933年取得德国国家政权,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希特勒演讲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在任何公开场合的演说中,希特勒总能以其激昂的情绪、戏剧般的表情,引起听众们歇斯底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绝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1933.1.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
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
本质
核心
夺权方式
危机下日本的抉择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①缺乏民主传统
②华盛顿体系压制
①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通过发动政变和军部推动来实现政权的法西斯化,
进而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使亚洲战争策源地得以形成
军部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点
同 异
德国 日本
历史因素
现实因素
本质
纳粹通过欺骗宣传拉拢社会各阶层,合法竞选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取得政权
通过政变和军部法西斯势力来实现政权的法西斯化,进而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
都是受到本国军事、
封建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
国际关系中不利地位的
影响(对凡-华体系极度
不满,都极力想打破)
都是利用了经济危机
这一有利时机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采取新政的途径来摆脱危机,而德国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
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解决
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您认为造
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原 因
历史传统
经济实力
凡—华体系地位
领袖个人素质
矛盾激化程度
美 国
德 国
民主传统
专制传统
强
弱
相对缓和
矛盾尖锐
有利地位
不利地位
较高
较低
如何摆脱危机?
经
济
危
机
改革
自由放任
(失败)
加
深
危
机
罗斯福
新政
转嫁
无法解决矛盾
社会动荡加剧
法西斯
道路
英法紧随美国之后
德日紧随意大利之后
资本主义世界
1919—1922年,“凡—华体系”建立
1923~1929年,资相对稳定发展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法西斯政权建立
20C30年代,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大战迫近
中国:
五四运动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合作抗日
相对稳定
走向战争
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 (北京):
会议通过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和倡议;重申加强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多边体系,通过和平对话与友好协商解决分歧与争端……
20国集团“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 (华盛顿):
通过了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华盛顿声明》 ,与会各国承诺自由市场原则,避免了危机状态下保护主义的抬头 ,加强国际合作,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对危机的作用……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秘鲁利马):
会议发表《利马宣言》,一致认为各成员国加强密切合作,反对保护主义,并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
面对现在的金融危机,我们在怎么做?
“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加强国际合作。从根本上摒弃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和转嫁危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