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古诗文
1、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应怜/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下列诗句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遥看/瀑布/挂前/川
B、白云/生处/有人/家
C、门泊/东/万/里船
D、大漠/孤烟/直
2、读诗句,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A、反复 B、又 C、回复
D、地名,在河南省 E、把封好的信拆开
(2)煮豆持作羹( )
A、用来 B、操持 C、支撑
(3)人闲桂花落( )
A、有空 B、安静 C、熟悉
(4)山下兰芽短浸溪( )
A、泡在水中 B、水渗入或渗出 C、逐渐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是席地而坐的意思。 ( )
(2)《暮江吟》写的是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 ( )
(3)“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 )
(4)从“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看出乌鸦因月落而啼哭。 ( )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已亥杂诗》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
4、下列诗词描述的节令依次是( )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端午节 ④春节
B、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清明节 ④元旦
C、①元宵节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春节
D、①元旦七夕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元宵节
5、选择。
(1)“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的诗句 。
A、李煜、柳永 B、柳永、李清照 C、李煜、李商隐
(2)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物的一项是 ( )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下列诗句中与其他诗句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一项是 ( )
A、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下面关于古诗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白《春夜喜雨》
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飞人米。(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凉州词》)
6、补全下列古诗文。
(1)锲而不舍, 。
(2)以子之矛,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3)路曼曼其修远兮, 。
(4)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5)生于忧患, 。
(6)老吾老 ,幼吾幼 。
7、用恰当的古诗填空。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瞧,杨万里的诗句“ ,树头花落未成阴”展示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他的另一名句“ , ”则描绘出夏日西湖荷花与荷叶的独特迷人。提到秋天的枫叶,自然会想到杜牧的诗:“ , ” 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古诗词也表达出诗人丰富的情感。李贺《马诗》中的“ ,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于谦《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全不怕 , ”表现了诗人坚守高洁的情操,《夏日绝句》中的“ ,死亦为鬼雄”让我们感受到李清照的一腔正和爱国情怀,诵读这些诗句,还需要深人思考,正如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
8、写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分别指的是谁。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 ( )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
9、阅读下面一段话,选择其中三位诗人,写出相应的诗句。
杨万里的荷花映红了西湖的六月;李白的豪情汇成了天的银河;杜前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王之涣的登楼让我们看得更远;朱熹的观书给万千学子指出了读书的真理 。
(1)诗人:
诗句: 。
(2)诗人:
诗句: 。
(3)诗人:
诗句: 。
10、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1)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人清楚,这就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 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2)我国知道5月的第二个星期是母亲节,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注重孝敬父母的民族。古代诗人也曾经写过不少表达对父母感恩的诗,请你选择你熟悉的一句诗写下来 : 。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
(4)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但他却很谦虚地说:“ , 。” 而他说的“ , ”则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教育我们要讲究学习方法
(5)劝人不要因为“坏处小就去做,好处小就不去做”的两句话是:
。
11、古诗理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用“/”为这首词画出朗读停顿。
(2)写景的诗句是:
(3)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诗句是:
(4)这首词写的是: 的事。
(5)这首词表达了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6)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写的是在冬天所看到的景色。
B、一个“都”字,写出了人们盼望春色的急切心情。
C、“初惊”写出“见草芽”时新奇、惊讶、欣喜的情态,极其传神。
D、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惊见草芽”一扬。跌有致,波澜起伏。
(7)“白雪却嫌春色晚”一句用了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雪
12、文言文理解。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吾剑之所从坠(这)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指剑)
C、不亦惑乎(糊涂)
D、求剑若此(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3)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楚①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③疾徐,惟④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速进,亟⑤犯⑥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⑦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注】
①楚:楚国(古国名)。②折:掉头。③旋:转弯④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⑤亟:突然。⑥犯:碰到。⑦柁:同“舵”。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楚人有习操舟者:
②始折旋疾徐:
③遽谢舟师:
(5)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②椎鼓速进。
(6)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而置之其坐
②忘操之
③遂不得履
④宁信度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3)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D (2)D
【提示】第(1)题中D项停顿节奏为“恐惊/天上人”,第(2)题中A、B、C项朗读节奏分别为“遥看/瀑布/挂/前川”“白云/生处/有/人家”“门泊/东吴/万里/船”。
2、(1)BE (2)A (3)B (4)A
3、(1)×(2)√(3)√(4)×(5)√
4、C
5、(1)C (2)B (3)D (4)B (5)C
6、(1)金石可镂
(2)攻子之盾
(3)吾将上下而求索
(4)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5)死于安乐
(6)以及人之老 以及人之幼
7、篱落疏疏一径深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何当金络脑
要留清白在人间 生当作人杰 思而不学则殆
8、(1)陆游(2)元二(3)王维(4)董大
9、示例:
(1)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王之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朱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选三个)
10、(1)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5)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11、(1)略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4)鲍浩然到浙东去,王观为他送行
(5)对春天的留恋、喜爱和朋友间的深情
(6)A(描写的是早春)
(7)拟人急切、顽皮的形象
12、(1)A 【提示】A项“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赶紧在剑从船上掉下的地方刻了个记号。
(3)讽刺了那些不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人。我明白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变化。
(4)①学习驾驭 ②开始慢 ③马上谢别
(5)①就认为学会了驾船的全部技术。 ②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6)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
13、(1)①放 ②拿 ③于是 ④尺码
(2)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座位上。
(3)讽刺了那些固执已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