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总共7份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物态变化(总共7份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05 10:50:43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
知识点一 温度计和摄氏温标
1.温度是指物体的___________,要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到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常装的液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酒精 
冷热程度 
热胀冷缩 
煤油
水银 
2.我们现在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它的符号是____ 。
3.摄氏温标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______,沸水的温度定为________。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______。
100 ℃ 
摄氏度 
0 ℃

1 ℃ 
  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的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的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
A.甲最长 B.乙最长
C. 丙最长 D.一样长
A
[方法指导]本题要求学生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分析过程:(1)乙、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酒精,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分度值相同,因此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的大。
(2)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甲温度计中的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的大。综合分析,甲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最长。所以,温度计的玻璃泡越大,玻璃管的内径越细,变化相同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越大。
如图所示,小明用自制温度计测量一杯液体的温度,他通过选用不同的玻璃管在相同的玻璃瓶中对同种液体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了玻璃瓶可以热胀冷缩的原理
B.对于同一玻璃瓶,玻璃管越细,测量越准确
C.“温度计”的读数与瓶内玻璃管的长度有关
D.玻璃管顶部没有密封,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
B
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完全浸没在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和________;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器底 
容器壁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的温度计
(3)读数时,________________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______。
温度计的玻璃泡 
相平
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的情形,他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图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2
-4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正确读数方法。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图甲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乙、丙两图考查温度计的读数,读数前要先认清量程、分度值及零摄氏度的位置;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 ℃(温度计一个大格是10 ℃,其中又分了5份,故其分度值是2 ℃),液柱上表面在零刻度的上方,是正的温度值;图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液柱上表面在零刻度的下方,是负的温度值。易错点:没注意正确区分正负温度值。正确方法:液柱上表面在零刻度的上方是正的温度值,否则是负的温度值。
(2022·广州期末)如图所示为用温度计测量某液体温度的情形,下列操作及示数合理的是 ( )
A.温度计测量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26 ℃
B.温度计测量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示数是-14 ℃
C.温度计测量时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示数是26 ℃
D.温度计测量时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
-14 ℃
D
知识点三 体温计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___ ℃到____℃。它的最小一格表示____℃。测体温前,要拿着体温计___________  (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______,当水银收缩时,水银从此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________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次使用时必须用力向下甩)。
35
用力向下甩 
42
0.1
缩口
仍然是 
例 3常用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图中______ (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热胀冷缩 
可以 
乙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区别和使用方法。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通常人体的温度为35~42 ℃,所以测量范围为35~42 ℃的是体温计。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在狭窄的缩口处断开,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下次再使用时要先用力向下甩,让水银回到玻璃泡内。
(2022·深圳期中)在防范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它的示数是38 ℃
B.它可以精确测量沸水的温度
C.它能离开人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
1. (2021·河源期末)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 ℃的冰比0 ℃的水冷
B.-6 ℃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
D.水的沸点都是100 ℃
B
2. 0 ℃的冰与0 ℃的水比较 ( )
A.冰冷
B.水冷
C.冷热程度一样
D.以上判断都不对
C
3.科学研究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 ℃,不可能达到该值或比它更低。若把-273.15 ℃定义为0“度”,上升1“度”与上升1 ℃是相同的(1“度”大小等于1 ℃大小),则用这种新方法表示的200“度”是 ( )
A.-200 ℃ B.-73.15 ℃
C.73.15 ℃ D.473.15 ℃
B
4.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C
5. 某同学测得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只有92 ℃,失误较多,但下列操作中不可能产生这一失误的是 ( ) A.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长时间与沸水接触就读数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沸水中
C.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读数
D.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沸水中读数
D
6.(2021·江门期末)监测呼吸系统疾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一支测量过前一个人后未甩的体温计,再次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示数如图所示,则后一个人的实际体温不可能是 ( )
A.37.0 ℃ B.37.5 ℃
C.38.0 ℃ D.37.8 ℃
C
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
8.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6 ℃,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6 ℃。若用它测得室内温度为33 ℃,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 ( )
A.35 ℃ B.30 ℃
C.33 ℃ D.37 ℃
B
9.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度。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某地一月份的气温是-4.7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00
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10.某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 ℃的环境中。夏季时,在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符合标准,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如图____所示的温度计。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______(填“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______(填“安全”或“不安全”)。
不能
安全



11.图甲是小华设计的简易温度计,它利用的是测温液体 
_________的性质,它的测温精确程度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______有关。图乙是气体温度计,当把该装置放在热水中时,该温度计中的管内液柱会向___ (填“左”或“右”)移动(该装置所处环境为常温,环境气压保持不变)。
热胀冷缩 

粗细(共28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和现象
知识点一 熔化和凝固
1.物质的常见三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可以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态变化 
凝固
熔化
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
工具是______。
秒表
(2)实验时建议选取______(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
物质进行实验;将该物质放入试管后再一起放到盛水
的烧杯中加热,这样做是为了让其__________。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
温度为____℃。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_____℃,熔
化过程经历了_____分钟;第15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
较小
54
受热均匀 
10 
80 
固液共存 
[方法指导]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得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选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也是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该物质在10~20 min内的温度保持80 ℃不变,此过程是熔化过程,所以熔化时间为20 min-10 min=10 min,且熔化过程中固体和液体是共同存在的。
(2021·福田模拟改编)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的装置,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乙所示。
(1)实验前,整个装置应该按照_________ (填“自上而下”
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
(2)在实验中,将装有某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
是用酒精灯对试管直接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
热均匀,而且能使物质的温度上升得较_____(填“快”
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图丙显示的是某时刻的温度,则a、b、c三种读数方
法中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序号)。
自下而上 
慢  
b
(4)根据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
“不变”),且在熔化过程中一直保持_________(填“固
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 (填“A”或“B”)。
A.减少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
吸热 
不变  
固液共存 
B 
知识点二 熔点和凝固点
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______,如各种金属、____、______。
2.有些固体只要不断吸热,其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________,如蜡、松香、______、______。
晶体
海波

玻璃
非晶体 
沥青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
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
叫做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_____。
相同 
熔点  
凝固点 
  下列图象,属于石蜡熔化图象的是 ( )
A. B.
C. D.
A
[方法指导]晶体熔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固定的熔点,反映在图象中就是有一段时间它的温度是不随时间变化的;而非晶体熔化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A图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 B图反映了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熔化,是晶体熔化的图象;C图是晶体凝固时的图象;D图是非晶体凝固时的图象。温度随时间而总体上升的是熔化,反之则是凝固;有熔点的是晶体,反之则是非晶体。
(2021·佛山期末)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特殊材料,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球内材料温度保持不变,从而使建筑物内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
A. B.
C. D.
B
知识点三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固体在熔化时______,液体在凝固时______。(均填“吸热”或“放热”)
放热
吸热
  (2021·白云模拟)从冰箱里取出一条冻鱼,把它放在装有0 ℃水的盆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鱼的温度升高
B.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鱼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鱼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鱼的温度不变
A
(2022·佛山改编)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铜液冷却成形过程中温度降低
B
1. (2021·高州期末)下列物质中,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萘、水晶、蜡
B.松香、玻璃、塑料
C.冰、沥青、食盐
D.海波、铜、固态水银
D
2.下列物态变化不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太阳使积雪熔化
B.把白糖加入水中后溶化成糖水
C.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蜡油
D.春暖后,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B
3.在工厂里用铜块浇铸铜件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凝固
B.熔化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C
4. (2021·云浮期末)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乙物质熔化的时间是3分钟,需要吸收热量
C.在B点停止对乙物质加热,乙物质也会继续熔化
D.乙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 段处于液态
B
5.两盆水中都装有冰块,甲盆中的冰块比乙盆中的冰块少,把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当两盆水中的冰都没有完全熔化时,则 ( ) A.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B.乙盆中的水温度高
C.甲盆中的水温度高
D.无法确定
A
6. (2021·广州期中)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做凝固实验,得到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乙是晶体 B.甲在ab段吸热
C.甲在第8分钟时是液态 D.甲的凝固点是48 ℃
D
7.(2022·云浮期末)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的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_热,但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而所用到的冰块是由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不变
凝固
8.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出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所示,再慢慢晾干使其变硬。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中,糖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后______;糖____(填“是”或“不是”)晶体。

凝固
熔化
9.(2021·佛山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先确定_______(填“酒
精灯”“铁圈和陶土网”或“温度计”)的位置;除
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_____。
(2)将装有这种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
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物质受热均匀,
而且物质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 (填“快”或“慢”),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酒精灯
秒表

(3)实验中需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记录温度和时间,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
点是___℃,该物质第3分钟时处于_________ (填
“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4)通过实验得知晶体熔化时要不断吸热,并且温度
__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0
固液共存 
保持不变 (共20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2课时 液化
知识点一 液化
1.液化是汽化的____过程。物理学中,物质由气态
变成______的过程,叫做液化。
2.液化的方法:①_________;②_________。液化石油
气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把石油气液
化装在钢罐里的。

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液态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 (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_____ (填“液态”或“气态”)水,这一过程的物态变化是_____。
液化
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态
[方法指导]使气体液化的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非常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块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生活中见到的“白气”和雾等都不是水蒸气,它们都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珠,水蒸气是人的肉眼无法看见的。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春天,河中的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的迷雾消散
C.秋天,形成晶莹的露珠
D.冬天,水结成冰
C
知识点二 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汽化过程中,物质要______热量;液化过程中,物质要_____热量。
放出
吸收
  提高牙齿保健意识越来越重要。生活中,我们发现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需要先把一个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给小镜子消毒
B.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空气液化
C.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
D. 给牙齿消毒
C
[方法指导]气体液化时需向温度低的物体放热。一般情况下,外界气温比口腔里的温度低些,温度较低的小镜子一旦放在潮湿的嘴里,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将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镜片上,形成“雾气”,妨碍医生看清牙齿的情况;而事先将小镜子烤热后再放入口腔中,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到的是温度比它高的镜片,由于不能放热液化,因此镜片上就不会形成“雾气”。
(2022·深圳中考)在一些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前必须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由于 ( )
A.护目镜外侧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护目镜外侧形成

B.护目镜外侧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护目镜内侧形成

C.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护目镜内侧形
成的
D.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护目镜外侧形
成的
C
1.站在西岭雪山山脊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
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雾的形
成原理不相同的是 ( )
A. 寒冬,人们口中呼出“白气”
B.从冰箱拿出的冰糕冒“白气”
C.木柴燃烧冒“白烟”
D.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C
2. (2022· 深圳期末)如图所示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
在下面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的小碗周
围冒着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汽化形成的二氧化碳
气体
C.“白气”就是水蒸气
D.此“白气”和北方冬天人说话时嘴里呼出来的“白
气”原理相同
D
3. (2021·东莞期末)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
与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 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雾”是车内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白气”,这是排气管排出气体
的汽化现象
C.向汽车水箱加入适量酒精,降低水的凝固点,防
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
内的“热”搬到车外
B
4.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 ( )
A.煤气罐中的液体
B.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
C.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
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的液态乙醚
C
5. (2021·茂名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气体打火机内的气体是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
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
B.液化石油气钢瓶内的液化气是用降温的办法使之
液化的
C.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与被100 ℃的水烫伤是一
样严重的
D.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要严
重,是因为水蒸气变成水要放热
D
6.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向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并将烧瓶加热。在瓶口的上方倾斜着放置一个温度______ (填“较低”或“较高”)的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大量的水珠。大自然中雨的形成与实验展示的水的变化类似:水蒸气与热空气一起上升,在高空遇冷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随着小水滴量的增加,最终形成雨。
较低
液化
7.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还是下层的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_____大量热量,使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在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用手沾点儿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的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液化
放出

汽化吸热
8. (2022·惠州期末)如图所示,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在吃冰棒的时候,常常看到在冰棒的周围有“白气”冒出,“白气”是通过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冒出的白气”将会_______(填“向上飘”或“向下
落”)。
液化
向下落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有相同的两壶水,它们
都放在相同的电炉上,并且壶中的水都已烧开。我们
可以看到______房间里的水壶壶嘴的上方“______”
较多,从而可以判断出_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白气


10.电冰箱的构造如图所示,电冰箱通电后,压缩机将蒸发器内的制冷气体吸出,使其变成温度较高的压缩气体;接着,该制冷剂在冰箱冷凝器中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并经散热装置向外界放热;然后,制冷剂液体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大量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冰箱内的热量,这样冰箱内的温度就降低了。
吸收
液化
汽化(共36张PPT)
第三章 单元复习
本章知识总结
物态变化
温度
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
100 ℃
0 ℃和100 ℃之间分成100 个等份,每
一等份代表1 ℃
测量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摄氏温标
物态变化
温度



测量前: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且人的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使用方法
物态变化
温度
体温计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量程:35 ~42 ℃;分度值:0.1℃
体温计有缩口,所以使用前要甩一甩,
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熔化时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固时要放热
物态变化
晶体
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熔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和
凝固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汽化和液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时要吸热
物态变化
蒸发
定义: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物态变化
方法:a.降低温度;b.压缩体积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
化时要放热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时要放热
物态变化
水循环:太阳照射使地球表面的水蒸发(汽化)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下落形成雨或雪重新回到地面,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回归教材
1. (RJ八上P61图3.3-5改编)如图所示,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时感觉特别冷,这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 ( )
A. 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液化放热
B
2. (RJ八上P63“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改编)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篮子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
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烧开水时冒“白气”
D.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B
3. (RJ八上P60“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未加热前,纸锅里的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
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后纸锅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 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 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再沸腾
A
4. (RJ八上P47“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是一个自制温度计,将瓶子放入热水中时,细管中的水柱高度将会_____;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用内径更细的玻璃管
升高
5.(RJ八上P66“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改编)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如图甲所示。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形成,如图乙所示。盐使冰的熔点______ (填“低于”或“高于”)0 ℃,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凝华
低于
放出
6.(RJ八上P58“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是因为塑料袋里的酒精发生了_____;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了一会儿,塑料袋又变瘪了,这是因为塑料袋里的酒精发生了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液化 
汽化  
甲 在塑料袋中
滴入酒精    
乙 把袋挤瘪,
把口扎紧      
丙 放到热水里面
7.(RJ八上P62“科学、技术、社会”改编)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此过程需要___ (填“吸”或“放”)热;制冷剂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此过程需要___ (填“吸”或“放”)热。
吸 
汽化  
液化  
放 
8.(RJ八上P3图1改编)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会重新沸腾。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 (填“增大”或“减小”),水的沸点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减小 
降低
易错易混归纳
易错点1: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原理及使用
1.图示分别是温度计、体温计。


(1)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甲温度计的分度值和读数分别是_____和_______。
(3)乙体温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分度值和读数分
别是______和________。
(4)若乙体温计未甩就直接用来测量正常人的体温
(37℃),则测得的体温是_______。
液体的热胀冷缩
B
-8℃
1℃
0.1℃
38.5℃
38.5℃
2.(2022·广东)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_____℃。
热胀冷缩
不能
36.5
易错点2:物态变化的辨识
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的过程要吸热,是升华现象
B.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的过程要放热,是汽
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形成露珠的过程要吸热,是液
化现象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时镜片变“模
糊”的过程要放热,是液化现象
D
4.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 ℃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
摄的照片。她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
并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于
这一现象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
A. 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A
易错点3:有关“白气”或“白雾”的判断
5.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用蒸笼蒸菜时,会看到蒸笼
上方有“白气”产生;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周围也会
有“白气”产生。对于以上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蒸笼上方的“白气”是锅中的水吸热汽化形成的
B.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吸热升华形成的
C.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D.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

D
6.冬天,在车窗封闭的行驶的汽车中,其挡风玻璃上没过一会儿就会因起了“白雾”而变得模糊,“白雾”是______(填“车内”或“车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应开启空调对着玻璃吹____(填“冷”或“热”)风。
车内

易错点4:熔化、凝固图象的解读
7.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是 ( )
A. B.
C. D.
C
8.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
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入一支温度计组成如
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实线是试管内的碎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B.烧杯内的碎冰从4 min时开始熔化
C.2 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固液共存态   
D.试管内的碎冰熔化时间约为6 min
B
重点实验
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停表、火柴、海波、石蜡等。
【实验步骤】
(1)先按图甲_________安装好实验器材,其中酒精灯在
安装器材时应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
自下而上
点燃
(2)本实验采用“水浴法”,并且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
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在固体中,观察海波和石蜡各个时刻所对应的状态和___________,并把数据记录到下表中,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使海波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
浸没
乙 海波熔化图象
甲 实验装置
丙 石蜡熔化图象
温度计示数
【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
(4)晶体熔化时,温度______,____固定熔点;非晶
体熔化时,温度_____,____固定熔点。
(5)晶体熔化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晶体熔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高

不变

温度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持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交流与评估】
(6)海波属于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石蜡属于
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7)由图象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___℃,在第5分钟时该物质
处于_________状态,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
续了____min。
48
海波有固定熔点
非晶体
晶体
固液共存
6
【实验拓展】
(8)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探究海波熔化时温
度的变化规律”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
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填字母)。
A.烧杯中的水少 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D.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
(9)小雨认为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可以更长,如果记录时
间间隔过长,你认为可能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什么问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记录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陶土网、烧杯、适量的水、温度计、停表、带孔纸板、火柴等。
【实验步骤】
(1)除了图甲中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停表
(2)实验装置中,陶土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带孔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烧杯受热均匀
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加热时间



(3)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_________(填“自下而上”或
“自上而下”)的顺序,按规范要求调整铁圈高度时
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4)实验中,沸腾前后水中的气泡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
____是水沸腾时的场景,此时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
_______(填“水蒸气”或“空气”)。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到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如图丙所示。
自下而上
需要
a
水蒸气
【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
(6)水沸腾时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评估与交流】
(7)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98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
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不变
低于
【实验拓展】
(8)想要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持续吸热,可以进
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实验时,小明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缓慢,请提出一条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烧杯从陶土网上取出,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共27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2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知识点一 熔化和凝固的图象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的图象如图所示:
(1)AB段为____态,温度_________。
(2)B时刻为___态,C时刻____态;BC段为__________
态,______热量,温度_____。
(3)CD段为____液态,温度______。
(4)EF段为____液态,温度_______。
(5)F时刻晶体开始______,到G时刻_____________,FG
段为__________态,温度______。
(6)GH段为___态,温度_________。

不断升高 

固液共存 

吸收
不变

升高
下降

凝固
全部变为固态 
固液共存 
不变 

不断下降 
如图所示是根据“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5分钟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
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
A
[方法指导]从图中可看出,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第3 min开始熔化,到第6 min结束,故在第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该物质从第12 min开始凝固,到第15 min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 min;该物质在EF段是凝固过程,不断放热,温度不变。
(2022·雷州期中)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AB段是液态,BC段是固液共存态
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
C
知识点二 熔化和凝固的基本规律
1.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1)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______;
二是继续______。
(2)液体凝固形成晶体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
到凝固点;二是继续放热。
2.晶体和非晶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熔点
吸热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都处于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
相同
固液共存状态 
温度不变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黏稠
体,最后变成液体
B
[方法指导]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从固态变成液态;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且温度逐渐升高;非晶体熔化时要先变软,然后变成黏稠体,最后变成液体,晶体熔化时在吸热过程中直接变成液体。
把温度为-8 ℃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且盛有0 ℃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变多了
B.冰变少了
C.冰的多少没变化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A
知识点三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应用有很多。例如: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熔化,从而切断电路;用冰来冷却食物,是利用冰熔化要_____;工业上铸造零件利用的是铁水的凝固;北方的冬天,在地窖里放一桶水,水结冰时能______,使里面的温度不会太低。
吸热
放热
夏天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在熔化时要______。冻雨把城市变成了童话里的“水晶城”,这样的极寒天气使部分城市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雪灾导致大量电线、电杆被积冰压断,其主要“元凶”就是冻雨。冻雨是一种过冷雨滴,当雨滴与电线、电杆等物体相碰时会立即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这个过程中要______热量。
吸热
放出
凝固
[方法指导]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为了保证祝融号火星车(如图所示)安全度
过漫漫寒夜,科学家想到一种利用物质相变
(即物态变化)吸收太阳能的巧妙方法。在火星
车顶部设计了一个集热窗,里面装有正十一烷,其熔点为-26 ℃。白天,火星表面温度可升高至35 ℃,这种物质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液态;夜间,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到-60 ℃以下,这种物质会______热量而变成固态,从而保护火星车平安过夜。
放出
熔化
1.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坐垫内的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温度不变时不需要吸热
B.坐垫内的物质是晶体
C.坐垫内的物质没有熔点
D.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发生了凝固
B
2. (2022·揭阳期末)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第10分钟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该物质在10~25 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
3.小红将一杯常温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
A. B.
C. D.
D
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
A. 也熔化一部分
B.一点儿都没熔化
C.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B
5.玩具店有一种合金玩具,将该玩具长时间握在手中时它不会熔化,把它放在50 ℃的水中时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
A.10 ℃
B.20 ℃
C.30 ℃
D.40 ℃
D
6.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用铜锅熔化钢块
B.铜球掉到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 ℃时氢气是固态
D.-40 ℃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C
7.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用摄氏温度计测温度,其原理是液体的_________;某时刻测得的温度如图甲所示 ,则读数为____℃;图乙为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判断____(填“A”或“B”)物质为非晶体。
56
B
热胀冷缩


8.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
这三种物质中,____和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如果它们是同种物质,则____的量一定比____的量大。




9. 小丽选择用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是否相同,她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 
__________。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的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温度计示数为____℃。
受热均匀 
B 
41
(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熔化的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分钟海波处于__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4)图丁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熔化的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蜡是_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吸收 
不变  
固液共存   
升高  
非晶体   (共36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1课时 汽化
知识点一 沸腾和沸点
1.物质从______变为______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______变为______的过程叫做液化。
液态
气态
液态
气态
2.沸腾:在液体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要吸热,且温度______;各种液体都有确定的沸腾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_____。
3.不同液体的沸点_____,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_____℃。
不变
内部和表面 
不同
沸点
100
4.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______;气压减小,沸点______。
注意:使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液体才会沸腾。
升高
降低
 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____℃。
(2)由图乙可知:
①水的沸点低于100 ℃,原因是当地气压_____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______;
③第7分钟时______ (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已经沸腾。
68
低于
小丽
不变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就停止沸腾,原因是水_____________  (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温度低于沸点 
[方法指导]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其指示的温度为68 ℃。(2)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可知两个实验装置中的水先后从第6分钟、第9分钟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因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后,水温降低,低于水的沸点,所以锅内的水停止沸腾。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铁圈;③装水的烧杯;
④酒精灯。
(2)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是_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
(3)装置中带孔的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④②③①
减少热量散失
点燃
(4)把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6)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温是____℃。
(7)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观察到第____分钟水开始沸腾,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丙中的____(填“a”或“b”)图所示。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2
停表
97
a
(8)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二 蒸发
1.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和______。
2.蒸发:只在液体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能在
__________下进行。蒸发要吸热,所以有_______作用。
表面
制冷 
沸腾
任何温度 
蒸发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_______;②液体的 
_________;③液面表面上方空气的__________。
表面积 
流动速度  
温度
  (2021·中山期末)今年夏季我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5 ℃。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时,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C
[方法指导]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据此分析,可知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能吸收人体的热量;在室内,风也不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2022·深圳期中改编)用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在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加等量的酒精,按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情况进行操作,比较两个玻璃板上酒精变干的快慢情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其面积是
否有关
B.乙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其温度是
否有关
C.丙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其上方的
空气流动速度大小是否有关
D.比较乙图和丙图中的第二块玻璃板,可以得到结论:
酒精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大,酒精蒸发越快
D
1. (2021·从化期末)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C.蒸发和沸腾过程都需要不断放热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D
2. 加油站悬挂有如图所示的警示标志,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而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
A. 汽化
B.沸腾
C.熔化
D.凝固
A
3. (2021·汕头期末)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 )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C
4. 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图所
示的情景主要用来探究 ( )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
A
5.当室内温度为20 ℃时,把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 A. B.
C. D.
C
6.湛江地区有名的小吃——炸虾饼,通常使用油来炸制,这是由于油的_____比水的高,因此能炸出金黄的虾饼。在煮鸡蛋时,水开后,为了能快点煮熟,爸爸用大火加热,你认为大火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鸡蛋更快煮熟,因为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
沸点
不变
不能
7.车站、酒店等的洗手间中都装有热风干手器,它可以很快地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①②③
8.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新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将液态二氧化碳打入地板管道,二氧化碳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填“吸热”或“放热”),使地板温度骤降,在地板上洒水即可冻成冰面;压缩机再将管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循环使用,排出的余热用于生活用水、融冰池融冰等。
汽化
吸热
9.(2021·梅州期末)小明观看了“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60 ℃,它们互不相溶,处于底层的是____ (填“油”或“醋”),当温度达到___℃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______ (填“会”或“不会”)升高,于是就可以赤手从油锅中取出铁球了。
60

不会
10.为探究“水的蒸发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Ⅰ所示的实验探究。他发现水的蒸发速度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的蒸发速度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的蒸发速度与水的______有关。
A、B
温度
(3)小明同学猜想水的蒸发速度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Ⅱ所示)。结果他发现甲图中的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的蒸发速度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 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__________ (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
不正确的 
表面积 
(4)小明同学实验时发现未盖灯帽的酒精灯无法点燃,这说明液体的蒸发速度不仅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还与液体的______有关,长时间未盖灯帽的酒精灯无法点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条件下,酒精蒸发速度快
种类 
11.(2021·番禺期末)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Ⅰ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请指出他们在图Ⅰ实验中的两个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
①温度计 ②陶土网 ③装水的烧杯 ④酒精灯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 
④②③① 
(3)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Ⅱ所示,则图____ (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5)图Ⅲ中,图线a、b是两个实验小组用初温相同的水进行实验时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Ⅲ可知水的沸点是___℃,实验中他们所用_________不同。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李利同学发现:移开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但温度 ________。
98
水的多少 
吸热
保持不变 (共20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一 升华和凝华
1.升华是物质由_____直接变成______的过程,升华时要______热量。
2. 凝华是物质由______直接变成______的过程,凝华时要______热量。
注意:升华和凝华两种物态变化都是直接变化的过程,中间没有出现液态的过程。
固态
气态 
放出
吸收
气态 
固态
下列四个常见的物态变化中,与其他三个都不同的是 ( )
A.草叶上的霜 B.叶片上的露珠
C.漫天飞舞的雪花 D.雾凇
B  
[方法指导]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2022·汕头一模)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
A.深秋早晨小草上的霜——凝华
B.夏天吃冰棍解暑——液化
C.春天早晨出现的雾——汽化
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升华
A  
知识点二 水循环
云是由_______组成的,是水蒸气通过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雨是云中的小水珠变大下落或者小冰晶下落过程中_____形成的;冰雹是小水珠遇到上升气流又凝固成小冰珠而形成的;雪是由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______成小冰晶而形成的;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水珠而形成的。
小水滴
液化
熔化
凝华
液化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汽化
液化
凝华
[方法指导]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为水蒸气是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珠的变化是气态变为液态,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022·惠州一模)如图所示是“海浩”现象,“海浩”现象是在寒冷的冬天,海面存在较大的气温差时,海水蒸发为水蒸气后,遇到冷空气迅速凝结为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蒸发是液化的一种方式
B.小水滴是熔化形成的
C.小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D.凝结成小冰晶的过程需要放热
D  
1. (2022·中山期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 )
A.露的生成 B.雾的产生
C.霜的形成 D.冰的消融
C
2.(2021·天河期末)关于霜的形成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化 吸热
B.液化 放热
C.凝固 放热
D.凝华 放热
D
3. (2021·湛江期末)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吸收或者放出热量。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常利用这个特点。比如,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如图所示)是应用了干冰的 ( )
A. 升华吸热 B.熔化吸热
C.液化放热 D.凝华放热
A
4. (2022·佛山模拟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冰”的形成是
凝华现象
B.“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
升华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
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
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5.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后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 )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C
6. (2021·广州期末)在标准大气压下,用水浴法做如图所示的“冰的熔化”和“碘升华”两组实验。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 ℃和113.5 ℃。对比两组实验,可得出以下判断:(1)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2)冰和碘都经历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这两个判断中 (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和(2)都正确 D.(1)和(2)都错误
A
7. (2021·白云期末)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气压有关。如图所示是碘物质的状态与气压、温度的关系图象。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状态的交界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119.6 kPa气压下,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液态
B.在119.6 kPa气压下,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在101.3 kPa气压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
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
D.在101.3 kPa气压下,将室温25 ℃下的碘物质缓慢加热至
100 ℃时,碘先熔化再汽化
C
8.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_经过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在此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所形成的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水蒸气
凝华
液化
会放热
内侧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常会被冻坏,给人们造成损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而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_____。
(2)小华由短文猜测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电冰箱中取出一些-10 ℃的冰块,将其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湿润 
水蒸气 
凝华 
不能
气温在0 ℃以下 
没有做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出现霜的对比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