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A版选修1-1校本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A版选修1-1校本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7-15 12: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简易逻辑
一、知识梳理
1、命题:可以 的语句叫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 判断为假的语句叫 。
2、四种命题:原命题:若则;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
3、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1)原命题与 同真假;逆命题与 同真假
(2)区别“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4、逻辑联结词: ; ; 。 用逻辑联结词联结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复合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下:
当 时,是真命题;当 时,是假命题
当 时,是真命题;当 时,是假命题
若是真命题,则是 ;若是 ,则是真命题。
5、充要条件
若,则称是的 ;若,则称是的 ;
若且,则称是的 ;若且,则称是的 ;
若且,则称是的 ;若且,则称是的 ;
设满足条件的元素构成集合A,满足条件的元素构成集合B,则
若则是的 ;若则是的 ;
若则是的 ;若且则是的 ;
6、反证法的步骤:否定结论,推出矛盾,肯定结论。
词语

都是
大于
小于
等于
至少一个
至多一个
M,
M,
词语的
否定
二、例题解析
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指出四种命题的真假.
已知为实数,若则;(2)若则
设R,若则
例2:证明:若则.
三、反馈练习
1.已知命题“”为真,“非”为假,则( )
A.真、假 B.真、可能真也可能假
C.假、真 D.假、可能真也可能假
2.已知命题:若实数满足则全为0;命题:若则.给出下
列四个复合命题:①;②;③;④.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 设,“”是“曲线为椭圆”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红黄蓝三只箱子,有一苹果在其中一个箱子里,红箱子上写着:苹果在这个箱子里;黄箱子上写着:苹果不在这个箱子里;蓝箱子上写着:苹果不在红箱子里.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则可知苹果在 箱子里.
5.命题“,使”的否定为 命题 .
6.已知下列四个命题:
①是正数;②是负数;③是负数;④是非正数.写出一个逆否命题是真命题的复合
命题 .
7.设命题:;命题:.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
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8.设命题: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命题:函数
的定义域为R.如果命题为真,为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道题5分,共60分)
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 )
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 B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
C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D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多边形都相似”的逆命题
③“若m>0,则x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x-是有理数,则x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xA、= B、 < C、=且< D、=或>
4、“a≠1或b≠2”是“a+b≠3”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5、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甲是丁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6、函数f(x)=x|x+a|+b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A、ab=0 B、a+b=0 C、a=b D、a2+b2=0
7、“若x≠a且x≠b,则x2-(a+b)x+ab≠0”的否命题()
若x=a且x=b,则x2-(a+b)x+ab=0
B、若x=a或x=b,则x2-(a+b)x+ab≠0
若x=a且x=b,则x2-(a+b)x+ab≠0
D、若x=a或x=b,则x2-(a+b)x+ab=0
8、“”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9、命题p:存在实数m,使方程x2+mx+1=0有实数根,则“非p”形式的命题是( )
存在实数m,使得方程x2+mx+1=0无实根
B、不存在实数m,使得方程x2+mx+1=0有实根
C、对任意的实数m,使得方程x2+mx+1=0有实根
D、至多有一个实数m,使得方程x2+mx+1=0有实根
10.若""和""都是真命题,其逆命题都是假命题,则""是""的( )  
A.必要非充分条件 B.充分非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11.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为真是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为假是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为真是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为真是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设集合,那么点P(2,3)的充要条件是( )
A.m>-1,n<5 B.m<-1,n<5 C.m>-1,n>5 D.m<-1,n>5
二、填空题(每道题4分,共16分)
1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性: ①、若m>0,则方程x2-x+m=0有实根
②、若x>1,y>1,则x+y>2的逆命题
③、对任意的x∈{x|-2④、△>0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
14、“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的
否定形式是
否命题是
15、若把命题“AB”看成一个复合命题,那么这个复合命题的形式是__________,其中构成它的两个简单命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符号“”与“”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 (1)实数的平方大于等于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一对实数,使2x+3y+3>0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
17、(1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所有自然数的平方是正数
(2)任何实数x都是方程5x-12=0的根
(3)对于任意实数x,存在实数y,使x+y>0
(4)有些质数是奇数
18、(12)用反证法证明:
已知a与b均为有理数,且和都是无理数,证明+也是无理数。
19、(12)已知命题“若则二次方程没有实根”.
(1)写出命题的否命题; (2)判断命题的否命题的真假, 并证明你的结论.
20、(12)已知p: ,q: ,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1.已知,求证的充要条件是
2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得关于x的方程.
有两个都大于1的实数根;
至少有一个正实数根。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 圆
一、椭圆的定义
1、平面内与 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则。
2、平面内与 (点F不在上)的距离比是常数e,
当e 时动点轨迹是椭圆。
设P到、对应的准线的距离分别为,则= 。
二、图形和标准方程
1、图形 2、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 ;(2)焦点在y轴上: 。
(3)a、b、c的关系是: ;(4)它们的统一形式是 。
三、椭圆的几何性质:对进行讨论:
1、范围: ;焦点: , 。
2、对称性:椭圆关于 、 成轴对称,关于 成中心对称。
3、顶点: , ; , 。
4、离心率: ;准线: ;通径长= 。
5、长轴长为 ,短轴长为 ,焦准距(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 = 。
6、焦半径公式: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P(x0,y0)是椭圆上任一点,则
= ,= ;= ,= 。
7、椭圆的焦点三角形的相关问题;椭圆上一点到与椭圆相离的直线的最大、最小距离求法。
四、例题解析
例1:已知动点P是椭圆上一动点,过点P作轴,点M在线段PD上,且满足,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例2:已知椭圆对称轴为坐标轴,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焦点组成正三角形,且焦点到椭圆上的点
的最短距离为,求椭圆的方程.
五、反馈练习
1.椭圆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且经过点P(3,0),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B.或
C.或 D.
2.椭圆的焦距是2,则( )
A.5或3 B.8 C.5 D.16
3.设AB是过椭圆左焦点的弦,那么以AB为直径的圆必与椭圆的左准线(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4.设点M是椭圆上的一点,且M到左焦点的距离是它到
右焦点的距离的3倍,则M到左、右焦点的距离分别为 、 .
5.过椭圆左焦点F,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则椭圆的离
心率是 .
6.椭圆上一点P与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则的面积为 .
7.当时,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8.已知一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弦AB的中点坐标为M(1,1),求直线
AB的方程.
思考题:方程表示的曲线是?
椭圆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B.到定直线和定点F(c,0)的距离之比为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C.到定点F(-c,0)和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a>c>0)的点的轨迹 是左半个椭圆
D.到定直线和定点F(c,0)的距离之比为(a>c>0)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2.若椭圆的两焦点为(-2,0)和(2,0),且椭圆过点,则椭圆方程是 ( )
A. B. C. D.
3.若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
A.(0,+∞) B.(0,2) C.(1,+∞) D.(0,1)
4.设定点F1(0,-3)、F2(0,3),动点P满足条件,则点P的轨迹是 ( )
A.椭圆 B.线段 C.不存在 D.椭圆或线段
5.椭圆和具有 ( )
A.相同的离心率 B.相同的焦点 C.相同的顶点 D.相同的长、短轴
6.若椭圆两准线间的距离等于焦距的4倍,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7.已知是椭圆上的一点,若到椭圆右准线的距离是,则点到左焦点的距离是 ( )
A. B. C. D.
8.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是 ( )
A.3 B. C. D.
9.在椭圆内有一点P(1,-1),F为椭圆右焦点,在椭圆上有一点M,使|MP|+2|MF|的值最小,则这一最小值是 ( )
A. B. C.3 D.4
10.过点M(-2,0)的直线m与椭圆交于P1,P2,线段P1P2的中点为P,设直线m的斜率为k1(),直线OP的斜率为k2,则k1k2的值为 ( )A.2 B.-2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离心率,一个焦点是的椭圆标准方程为 ___________ .
12.与椭圆4 x 2 + 9 y 2 = 36 有相同的焦点,且过点(-3,2)的椭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13.已知是椭圆上的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
14.已知椭圆E的短轴长为6,焦点F到长轴的一个端点的距离等于9,则椭圆E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80分)
15.已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离心率,短轴长为,求椭圆的方程.(12分)

16.已知A、B为椭圆+=1上两点,F2为椭圆的右焦点,若|AF2|+|BF2|=a,AB中点到椭圆左准线的距离为,求该椭圆方程.(12分)
17.过椭圆引两条切线PA、PB、A、
B为切点,如直线AB与x轴、y轴交于M、N两点.
(1)若,求P点坐标;
(2)求直线AB的方程(用表示);
(3)求△MON面积的最小值.(O为原点)(12分)
18.椭圆>>与直线交于、两点,且,其中为坐标原点.
(1)求的值;
(2)若椭圆的离心率满足≤≤,求椭圆长轴的取值范围.(12分)
19.一条变动的直线L与椭圆+=1交于P、Q两点,M是L上的动点,满足关系|MP|·|MQ|=2.若直线L在变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斜率等于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曲线的形状.(14分)
20.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它的短轴长为,相应于焦点F(c,0)()的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A,|OF|=2|FA|,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 .
(1)求椭圆的方程及离心率;
(2)若,求直线PQ的方程;
(3)设(),过点P且平行于准线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M,证明.(1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A
A
D
B
D
C
D
二、填空题
11. 12. 13. 14.
三、解答题
15. [解析]:由 ,∴椭圆的方程为:或.
16. [解析]:设A(x1,y1),B(x2,y2),由焦半径公式有a-ex1+a-ex2=,∴x1+x2=,
即AB中点横坐标为,又左准线方程为,∴,即a=1,∴椭圆方程为x2+y2=1.
17.[解析]:(1) ∴OAPB的正方形
由 ∴P点坐标为()
(2)设A(x1,y1),B(x2,y2)
则PA、PB的方程分别为,而PA、PB交于P(x0,y0)
即x1x0+y1y0=4,x2x0+y2y0=4,∴AB的直线方程为:x0x+y0y=4
(3)由、

当且仅当.
18. [解析]:设,由OP ⊥ OQ x 1 x 2 + y 1 y 2 = 0
又将

代入①化简得 .
(2) 又由(1)知
,∴长轴 2a ∈ [].
19.[解析]:设动点M(x,y),动直线L:y=x+m,并设P(x1,y1),Q(x2,y2)是方程组的解,消去y,得3x2+4mx+2m2-4=0,其中Δ=16m2-12(2m2-4)>0,∴-|x2-(x1+x2)x+x1x2|=1,于是有∵m=y-x,∴|x2+2y2-4|=3.由x2+2y2-4=3,得椭圆夹在直线间两段弧,且不包含端点.由x2+2y2-4=-3,得椭圆x2+2y2=1.
20. [解析]:(1)由题意,可设椭圆的方程为.由已知得
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离心率.
(2)解:由(1)可得A(3,0) .设直线PQ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
得,依题意,得 .
设,则, ① . ②,由直线PQ的方程得
.于是 . ③
∵,∴ . ④,由①②③④得,从而.
所以直线PQ的方程为或.
(2)证明:.由已知得方程组
注意,解得,因,故
.
而,所以.
§2.2 双曲线
一、双曲线的定义
1、平面内与 等于常数(大于0且小于)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若P为双曲线上任一点,则。
2、平面内与 (F不在上)的距离比是常数,当
时的动点轨迹是双曲线,设P到F1的对应准线的距离为d1,到F2对应准线的距离为d,
则= 。
二、图形和标准方程
1、图形 2、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 ; (2)焦点在y轴上: ;
(3)a、b、c的关系是 ; (4)它们的统一形式是 。
三、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对进行讨论:
1、范围: ;顶点: ;焦点: ;
2、对称性: 是双曲线的对称轴,原点是双曲线的 ,双曲线的 叫做双曲线的中心;通径长= 。
3、离心率: ,且 ;准线: ;渐近线: 。
6、实轴长为 ,虚轴长为 ,焦准距(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 。
7、焦半径公式:设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P是双曲线右支上任意一点,则:= ,= 。
若P是双曲线左支上任意一点,
则= ,= ,= 。
8、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的相关问题。
四、几种特殊的双曲线
1、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0,为参数)。
2、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它的渐进线方程为 ,离心率为 ,
标准方程为 。
五、例题解析
例:求下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为,经过点 (2)经过点
六、反馈练习
1.已知方程表示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双曲线的两条准线把两焦点所连线段三等分,则它的离心率( )
A. B. C. D.
3.过双曲线的右焦点有一条弦PQ,它的长为7,是左焦点,那么的周
长是( )
A. B. C. D.
4.与双曲线共渐近线的双曲线C的离心率 .
5.双曲线上一点P到左、右焦点的距离之比为1:2,则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
6.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点P在双曲线上,若,则点P到x轴的距
离为 ,的面积为 .
7.求经过点且与圆相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8.求过点且与双曲线相交,所得弦长为6的直线方程.
双曲线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6的点的轨迹 ( )
A.椭圆 B.线段 C.双曲线 D.两条射线
2.方程表示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或
3. 双曲线的焦距是 ( )
A.4 B. C.8 D.与有关
4.已知m,n为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则方程mx-y+n=0与nx2+my2=mn所表示的曲线可
能是 ( )

A B C D
5. 双曲线的两条准线将实轴三等分,则它的离心率为 ( )
A. B.3 C. D.
6.焦点为,且与双曲线有相同的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 )
A. B. C. D.
7.若,双曲线与双曲线有 ( )
A.相同的虚轴 B.相同的实轴 C.相同的渐近线 D. 相同的焦点
8.过双曲线左焦点F1的弦AB长为6,则(F2为右焦点)的周长是( )
A.28 B.22 C.14 D.12
9.已知双曲线方程为,过P(1,0)的直线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的条数共有 ( )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10.给出下列曲线:①4x+2y-1=0; ②x2+y2=3; ③ ④,其中与直线
y=-2x-3有交点的所有曲线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双曲线的右焦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且两准线间的距离为的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__.
13.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则=__________________.
4.过点且被点M平分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76分)
15.求一条渐近线方程是,一个焦点是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并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12分)
16.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求证:成等比数列(为坐标原点).(12分)
17.已知动点P与双曲线x2-y2=1的两个焦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且cos∠F1PF2的最小值为-.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设M(0,-1),若斜率为k(k≠0)的直线l与P点的轨迹交于不同的两点A、B,若要使|MA|=|MB|,试求k的取值范围.(12分)
18.已知不论b取何实数,直线y=kx+b与双曲线总有公共点,试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12分)
19.设双曲线C1的方程为,A、B为其左、右两个顶点,P是双曲线C1上的任意一点,引QB⊥PB,QA⊥PA,AQ与BQ交于点Q.
(1)求Q点的轨迹方程;
(2)设(1)中所求轨迹为C2,C1、C2
的离心率分别为e1、e2,当时,e2的取值范围(14分)
20.某中心接到其正东、正西、正北方向三个观测点的报告:正西、正北两个观测点同时听到了一声巨响,正东观测点听到的时间比其他两观测点晚4s. 已知各观测点到该中心的距离都是1020m. 试确定该巨响发生的位置.(假定当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 s :相关各点均在同一平面上).(1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C
B
B
D
A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 12. 13. 1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76分)
15.(12分)[解析]:设双曲线方程为:,∵双曲线有一个焦点为(4,0),
双曲线方程化为:,
∴双曲线方程为: ∴.
16.(12分)[解析]:易知,准线方程:,设,
则,,,
成等比数列.
17.(12分)
[解析]:(1)∵x2-y2=1,∴c=.设|PF1|+|PF2|=2a(常数a>0),2a>2c=2,∴a>
由余弦定理有cos∠F1PF2===-1
∵|PF1||PF2|≤()2=a2,∴当且仅当|PF1|=|PF2|时,|PF1||PF2|取得最大值a2.
此时cos∠F1PF2取得最小值-1,由题意-1=-,解得a2=3,
∴P点的轨迹方程为+y2=1.
(2)设l:y=kx+m(k≠0),则由, 将②代入①得:(1+3k2)x2+6kmx+3(m2-1)=0 (*)
设A(x1,y1),B(x2,y2),则AB中点Q(x0,y0)的坐标满足:x0= 即Q(-) ∵|MA|=|MB|,∴M在AB的中垂线上,
∴klkAB=k·=-1 ,解得m= …③ 又由于(*)式有两个实数根,知△>0,
即 (6km)2-4(1+3k2)[3(m2-1)]=12(1+3k2-m2)>0 ④ ,将③代入④得
12[1+3k2-()2]>0,解得-1<k<1,由k≠0,∴k的取值范围是k∈(-1,0)∪(0,1).
18.(12分)[解析]:联立方程组消去y得(2k2-1)x2+4kbx+(2b2+1)=0,
当若b=0,则k;若,不合题意.
当依题意有△=(4kb)2-4(2k2-1)(2b2+1)>0,对所有实数b恒成立,∴2k2<1,得.
19.(14分)[解析]:(1)解法一:设P(x0,y0), Q(x ,y )


经检验点不合,因此Q点的轨迹方程为:a2x2-b2y2=a4(除点(-a,0),(a,0)外).
解法二:设P(x0,y0), Q(x,y), ∵PA⊥QA
∴……(1)连接PQ,取PQ中点R,
20.(14分)[解析]:以接报中心为原点O,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B、C分别是西、东、北观测点,则A(-1020,0),B(1020,0),C(0,1020)
设P(x,y)为巨响为生点,由A、C同时听到巨响声,得|PA|=|PB|,故P在AC的垂直平分线PO上,PO的方程为y=-x,因B点比A点晚4s听到爆炸声,故|PB|- |PA|=340×4=1360
由双曲线定义知P点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上, 依题意得a=680, c=1020,
用y=-x代入上式,得,∵|PB|>|PA|,
,答:巨响发生在接报中心的西偏北45°距中心处.
§2.3 抛物线
一、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内到 相等的点(点F不在上)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二、抛物线的图形、标准方程
1、图形 2、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的统一形式: ;(2)焦点在y轴上的统一形式: ;
三、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对进行讨论:
1、范围: 。2、对称性: 。
3、离心率:e= ;顶点: ,焦点: ;
准线: ,焦半径公式: (其中M(x0,y0)是抛物线上一点)。
5、焦点弦长公式:设AB是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弦(焦点弦)
(1)若A(x1,y1),B(x2,y2),则|AB|= 。
(2)若AB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为,则|AB|= ;特别地,当时,AB为抛物线的 ,且|AB|= 。
四、反馈练习
1.通过直线和圆的交点,且对称轴是坐标轴的抛物线方程是( )
A. B. C. D.
2. 已知,是抛物线上不同的两个点,则是直线
过焦点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点与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是5,则 .
4.过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2,则 .
5.抛物线有一内接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原点,一直角边的方程是,斜边长是,求此抛物线方程.
抛物线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
A. B. C. D.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其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为5,则抛物线方程为 ( )
A. B. C. D.
3.抛物线截直线所得弦长等于 ( )
A. B. C. D.15
4.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点(-2,3),则它的方程是 ( )
A.或 B.或
C. D.
5.点到曲线(其中参数)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 ( )
A.0    B.1      C. D.2
6.抛物线上有三点,是它的焦点,若 成等差数列,则 ( )
A.成等差数列 B.成等差数列
C.成等差数列 D.成等差数列
7.若点A的坐标为(3,2),为抛物线的焦点,点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则 取得最小值时点的坐标是 ( )
A.(0,0) B.(1,1) C.(2,2) D.
8.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弦的两端点为,,则关系式
的值一定等于 ( )
A.4p B.-4p C.p2 D.-p
9.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则 ( )
A. B. C. D.
10.若AB为抛物线y2=2px (p>0)的动弦,且|AB|=a (a>2p),则AB的中点M到y轴的最近距离是 ( )
A.a B.p C.a+p D.a-p
二、填空题
11.抛物线上到其准线和顶点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
12.已知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则 ___________.
13.如果过两点和的直线与抛物线没有交点,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4.对于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给出下列条件;
(1)焦点在y轴上; (2)焦点在x轴上;
(3)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6;(4)抛物线的通径的长为5;
(5)由原点向过焦点的某条直线作垂线,垂足坐标为(2,1).
其中适合抛物线y2=10x的条件是(要求填写合适条件的序号) ______.
三、解答题
15.已知点A(2,8),B(x1,y1),C(x2,y2)在抛物线上,△ABC的重心与此抛物线的焦点F重合(如图)
(1)写出该抛物线的方程和焦点F的坐标;
(2)求线段BC中点M的坐标;
(3)求BC所在直线的方程.
16.已知抛物线y=ax2-1上恒有关于直线x+y=0对称的相异两点,求a的取值范围.
17.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过点(0,-1)作直线L交抛物线A、B两点,再以AF、BF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FARB,试求动点R的轨迹方程.
18.已知抛物线C:,过C上一点M,且与M处的切线垂直的直线称为C在点M的法线.
(1)若C在点M的法线的斜率为,求点M的坐标(x0,y0);
(2)设P(-2,a)为C对称轴上的一点,在C上是否存在点,使得C在该点的法线通过点P?若有,求出这些点,以及C在这些点的法线方程;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19.已知抛物线y2=4ax(0<a<1=的焦点为F,以A(a+4,0)为圆心,|AF|为半径在x轴上方作半圆交抛物线于不同的两点M和N,设P为线段MN的中点.
(1)求|MF|+|NF|的值;
(2)是否存在这样的a值,使|MF|、|PF|、|NF|成等差数列?如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如图, 直线y=x与抛物线y=x2-4交于A、B两点,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y=-5交于Q点.
(1)求点Q的坐标;
(2)当P为抛物线上位于线段AB下方
(含A、B)的动点时, 求ΔOPQ面积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B
A
C
B
C
D
二、填空题
11. 12. 2 13. 14. (2),(5)
三、解答题
15.[解析]:(1)由点A(2,8)在抛物线上,有,
解得p=16.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焦点F的坐标为(8,0).
(2)如图,由于F(8,0)是△ABC的重心,M是BC的中点,所以F是线段AM的
定比分点,且,设点M的坐标为,则
,解得,
所以点M的坐标为(11,-4).
(3)由于线段BC的中点M不在x轴上,所以BC所在
的直线不垂直于x轴.设BC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由消x得,
所以,由(2)的结论得,解得
因此BC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16.[解析]:设在抛物线y=ax2-1上关于直线x+y=0对称的相异两点为P(x,y),Q(-y,-x),则
,由①-②得x+y=a(x+y)(x-y),∵P、Q为相异两点,∴x+y≠0,又a≠0,
∴,代入②得a2x2-ax-a+1=0,其判别式△=a2-4a2(1-a)>0,解得.
17.[解析]:设R(x,y),∵F(0,1), ∴平行四边形FARB的中心为,L:y=kx-1,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2-4kx+4=0, 设A(x1,y1),B(x2,y2),则x1+x2=4k,x1x2=4,且△=16k2-16>0,即|k|>1 ①,
,∵C为AB的中点.

,消去k得x2=4(y+3),由① 得,,故动点R的轨迹方程为x2=4(y+3)( ).
18. [解析]:(1)由题意设过点M的切线方程为:,代入C得,
则,,即M(-1,).
(2)当a>0时,假设在C上存在点满足条件.设过Q的切线方程为:,代入
,则,
且.若时,由于,
∴ 或 ;若k=0时,显然也满足要求.
∴有三个点(-2+,),(-2-,)及(-2,-),
且过这三点的法线过点P(-2,a),其方程分别为:
x+2y+2-2a=0,x-2y+2+2a=0,x=-2.
当a≤0时,在C上有一个点(-2,-),在这点的法线过点P(-2,a),其方程为:x=-2.
19.[解析]:(1)F(a,0),设,由
,, (2)假设存在a值,使的成等差数列,即
①,∵P是圆A上两点M、N 所在弦的中点,∴
由①得,这是不可能的.
∴假设不成立.即不存在a值,使的成等差数列.
20.[解析]:【解】(1) 解方程组 得 或
即A(-4,-2),B(8,4), 从而AB的中点为M(2,1).由kAB==,直线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
y-1=(x-2). 令y=-5, 得x=5, ∴Q(5,-5).
(2) 直线OQ的方程为x+y=0, 设P(x, x2-4).∵点P到直线OQ的距离
d==,,∴SΔOPQ==.
∵P为抛物线上位于线段AB下方的点, 且P不在直线OQ上, ∴-4≤x<4-4或4-4 ∵函数y=x2+8x-32在区间[-4,8] 上单调递增, ∴当x=8时, ΔOPQ的面积取到最大值30.
专题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一、直线与二次曲线位置关系的判定
设直线:ABC=0,圆锥曲线的方程为,由消去y(或x)后,得
ax2+bx+c=0(注:若f(x,y)=0表示椭圆,则a≠0)
1、当a=o,当f(x,y)=0表示双曲线时,直线与双曲线的 ;
当f(x,y)=0表示抛物线时,直线与抛物线的 。
2、若a≠0时,△=b2-4ac
(1) △>0时,直线与圆锥曲线 ;(2) △=0时,直线与圆锥曲线 ;
(3) △<0时,直线与圆锥曲线 。
注意:
(1)直线与双曲线(或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是直线与双曲线(或抛物线)相切的 条件。
(2)直线与椭圆(或圆)有一个公共点,是直线与椭圆(或圆)相切的 条件。
二、弦长公式
设直线y=kx+m与曲线F(x,y)=0相交于P1 (x1,y1),P2(x2,y2),联立方程组消去y后,
得ax2+bx+c=0(a≠0,△=b2-4ac>0)
1、一般弦长公式
|P1P2|== (用x1、x2表示)
= (用y1、y2表示)= (用a、k、△表示)。
2、若弦过焦点,可用焦半径公式来表示弦长,如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半轴上):
|P1P2|= (过右焦点);|P1P2|= (过左焦点);
|P1P2|= (过上焦点);|P1P2|= (过下焦点)。
三、弦的中点问题的处理方法
1.联立方程组,消去y(或x),得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再由韦达定理,考虑△的程序处理。
2、采用“代点法”进行处理,如:设A(x1,y1),B(x2,y2)是椭圆mx2+ny2=1(m>0,n>0,m≠n)上不同的两点且x1≠x2,x1+x2≠0,M为AB的中点。
由 (1)-(2)变形得,
其中表示 ;表示 (又表示直线OM斜率)。注意:直线AB与椭圆相交的充要条件是: 。
圆锥曲线练习卷
选择题:
1 以椭圆的焦点为顶点,离心率为的双曲线的方程( )
A B
C 或 D 以上都不对
2 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作垂直于实轴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Q,是另一焦点,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A B C D
3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为椭圆上一点,且∠,则
Δ的面积为( )
A B C D
4 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以原点为顶点且过圆的圆心的抛物线的方程是( )
A 或 B
C 或 D 或
5 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无法确定
6 若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是,则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7 设,则关于的方程所表示的是( )
长轴在轴上的椭圆 B.长轴在轴上的椭圆
C.实轴在轴上的双曲线 D.实轴在轴上的双曲线
8 椭圆的弦被点平分,则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9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
A. B. C. D.
10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 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11 已知动点满足,则点的轨迹是( )
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两相交直线
12 点在圆上运动,则点运动的轨迹方程是( )
B.
C. D.
填空题:
13. 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长轴长为,则椭圆的方程为 。
14.椭圆的一个焦点坐标是,那么 ________
15.已知双曲线的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2,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6,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16.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则线段的中点坐标是_______
17. 椭圆上一点与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给出如下四个命题:①方程表示的图形是圆;②椭圆椭圆的离心率;③抛物线的准线的方程是;④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其中所有不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
19. 双曲线与椭圆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求双曲线的方程
(1)已知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点在轴上的投影是,点的坐标是 求的最小值;
(2) 求抛物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
21. 椭圆的焦点为,点为其上的动点,当为钝角时,求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2. 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点,问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使得关于直线对称?如果存在,求出实数,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长轴长为12,离心率为,则椭圆的方程是( )
A.+=1 B.+=1
C.+=1 D.+=1
2.双曲线-=1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那么它的离心率为( )
A. B. C. 2 D.
3.平面内有两定点A、B及动点P,设命题甲是:“|PA|+|PB|是定值”,命题乙是:“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那么( )
A.甲是乙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甲是乙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甲是乙成立的充要条件 D.甲是乙成立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4.椭圆4 x 2+y 2=k两点间最大距离是8,那么k=( )
A.32 B.16 C.8 D.4
5.已知方程的图象是双曲线,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2  C.k<1或k>2  D.1<k<2
6.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若,则的值为 ( )
A.5 B.6 C.8 D.10
7.圆心在抛物线()上,并且与抛物线的准线及轴都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A. B.
C. D.
8.已知方程,它们所表示的曲线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9.探照灯的反射镜的纵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灯口直径60cm,灯深40cm,则光源放置位置为灯轴上距顶点 处.
10.点M到x轴的距离是它到y轴距离的2倍,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
11.过原点的直线l,如果它与双曲线相交,则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 .
12.已知椭圆+=1与双曲线-=1(m,n,p,q∈R+)有共同的焦点F1、F2,P是椭圆和双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1|·|PF2|= .
三、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
13、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 x轴上,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 ;
顶点间的距离为6,渐近线方程为.
14、 已知椭圆的对称轴在坐标轴上,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个焦点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焦点到同侧顶点的距离为,求椭圆的方程。

15.正方形的一条边AB在直线y=x+4上,顶点C、D在抛物线y2=x上,求正方形的边长.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一、知识梳理
1.导数的概念:
(1)函数在点处的导数: ;(2)函数的导数: 。
(2)导数的几何意义:设函数在点处可导,那么它在该点的导数等于 。
(3)导数的物理意义:设是位移关于时间的函数,则表示物体 。
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是常数); (); ; ;
; (); ; ();
3.导数运算法则:
; ;
; ;
4.导数的应用
(1)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在这个区间内 ;
如果,则在这个区间内 。
(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在该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该区间内 ;如果在该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在该区间内 ;
(3)设函数在点及其附近有定义,如果对点附近的所有点都有 ,就说是函数的一个极大值,记作 ;如果对点附近的所有点都有 ,就说是函数的一个极小值,记作 。
极大值和极小值统称为 。
(4)当函数在点处连续,判断是极大(小)值的方法是:
则是极大值;
则是极小值。
(5)在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在上 。
(6)函数在上连续,在内可导,求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为:
(Ⅰ) ;
(Ⅱ) 。
二、反馈练习
1.某汽车起动阶段的路程函数为,则秒时,汽车的瞬时速度为( )
A. B. C. D.
2.某商店已按每件80元成本购进某种上装1000件,根据市场预测,当每件售价100元时,可全
部售完,若定价每提高1元时,销售量就减少5件,若要获得最大利润,则销售价应定为( )
A.110元 B.130元 C.150元 D.190元
3.设点P是曲线上的任意一点,P点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角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4.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5.已知函数的图象与轴相切于点且只有一个极大值为4,
则的值为 .
6.已知曲线过点,且在点P处的切线恰好与直线垂直,则
; .
7.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为 。
8.已知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其中.
(1)求与的关系表达式;(2)求的单调区间;
(3)当时,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恒大于,求的取值范围.
选修1-1《导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函数在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
A. 在点处的斜率;
B. 在点 ( x0,f ( x0 ) ) 处的切线与轴所夹的锐角正切值;
C. 点 ( x0,f ( x0 ) ) 与点 (0 , 0 ) 连线的斜率;
D. 曲线在点 ( x0,f ( x0 ) ) 处的切线的斜率.
2、曲线上点P 处切线平行与轴,则P点坐标为
A. (-, ); B. (,-); C. (-,-); D. (, ).
3、函数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
A.; B.; C.; D..
4、设函数f ( x ) 在定义域内可导,y = f ( x ) 的图象如图1所示, 则导函数的
图象可能为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极小值一定比极大值小;
B. 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一定是极大值;
C. 上一定有最大值;
D. ,若 , 则无极值.
6、对于R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x),若满足(x-1)( 0,则必有
A. f(0)+ f(2)( 2 f(1); B. f(0)+ f(2)( 2 f(1);
C. f(0)+ f(2)( 2 f(1); D. f(0)+ f(2)( 2 f(1).
7、函数y = x cos x-sin x在下面哪个区间内是增函数
A.(,); B.(,); C. (,); D. (,).
8、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有极小值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设,则
A.; B.;
C. D.
10、函数在区间的值域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曲线在点(1 , 3)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
12、 曲线y = x 3在点 ( 1 , 1 ) 处的切线与x轴、直线x = 2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
13、已知,奇函数在 上单调,则字母应满足的条件是 _ .
14、已知函数 的导数为 , 则 .
三、解答题:(第1题14分;第2题12分)
15、已知函数在点处取得极大值,其导函
数的图象经过点,,如图所示.
求的值和的值.
16、用总长14.8 m的钢条制作一个长方体容器的框架,如果所制作容器的底面的一边比另一边长0.5 m,那么高为多少时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它的最大容积.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号数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且,则实数的值等于( )
A. B. C. D.
2.已知曲线在点M处的瞬时变化率为-4,则点M的坐标是( )
A (1,3) B (-4,33) C (-1,3) D 不确定
3. 函数y=x2cosx的导数为( )
A.y′=x2cosx-2xsinx B.y′=2xcosx+x2sinx C.y′=2xcosx-x2sinx D.y′=xcosx-x2sinx
4. 若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方程为2x-y-1=0,则( )
A.f′(x0)>0 B.f′(x0)<0 C.f′(x0)=0 D.f′(x0)不存在
5. 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6.函数处的切线方程是 ( )
A. B.
C. D.
7.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 )
A. B. C.[-1,1] D.
8.函数在[0,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依次是( )
A.12, -15 B.5, -15 C.5, -4 D.-4, -15
9.若为增函数,则( )
A. B. C. D.
已知函数在时取得极值,则实数的值是( )
A. B. C. D.
11.7、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则函数的图象是( ).

12.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有极小值点( )
A.1个
B.2个
C.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写在横线上)
13.与直线2x-6y+1=0垂直,且与曲线
y=x3+3x2-1相切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函数的单调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函数在处可导,且,则   
16、设函数在处有极大值,在处有极小值,则=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2分)已知在时有极大值6,在时有极小值,求的值;并求在区间[-3,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8、(本小题12分)已知f(x)= ax2+bx+c通过点(1,1),且在点(-2,1)处与直线f(x)=x+3相切,(1)求满足条件的a,b,c.(2) 求f(x)的单调区间.
19.(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f(x)=x3+ax2+bx+c在x=-与x=1时都取得极值
求a、b的值与函数f(x)的单调区间
若对x(〔-1,2〕,不等式f(x)(c2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12分)已知曲线上一点,求:
(Ⅰ)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点处的切线与轴、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21、(本小题12分)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工厂生产某产品,已知该产品的月产量x(吨)与每吨产品的价格p(元/吨)之间的关系式为,且生产x吨的成本为 R= 50000+200x元.问该厂每月生产多少吨产品才能使利润达到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利润=收入一成本)
22、(本小题14分)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
①在x=1时有极值; ②图象过点(0,-3),且在该点处的切线与直线2x+y=0平行.
(1)求f(x)的解析式;(2)求函数g(x)=f(x2)的单调递增区间.
高二数学复习题(选修1-1)(文科)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命题“如果那么”的逆否命题是( )。
A 如果那么
B 如果那么
C 如果那么
D 如果那么
2、(x+1)(x+2)>0是(x+1)(+2)>0的( )条件
A 必要不充分 B 充要 C 充分不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成立的( )条件
A 必要不充分 B 充分不必要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B. C. D.
5. 若椭圆的离心率是,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6.f(x)=ax3+3x2+2,若f/(-1)=4,则a的值为 ( )
A. B. C. D.
7.若双曲线的两条渐进线的夹角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2 B. C.2或 D.2或
8.方程mx+ny2=0与mx2+ny2=1(mn≠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9.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若抛物线上一点P到准线和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和,则此点P的横坐标为( )
A B C D 非上述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当a+b=10, c=2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12. 函数y=2x3-3x2-12x+5在[0,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 。
13. 已知抛物线型拱桥的顶点距水面2米,测凉水面宽度为8米.当水面上升1米后,水面宽度为 米
14、“若A则B”为真命题,而“若B则C”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且“若A则B”是“若C则D”的充分条件,而“若D则E”是“若B则C”的充要条件,则┐B是┐E的 条件;A是E的 条件。(填“充分”“必要”、“充要”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证明:是直线和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
16已知f(x)=x3+ax2+bx,在x=1处有极值-2,求a、b的值.
17.求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并且经过点的双曲线方程.
18.-1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A,B,如果(O为原点)求P的值及抛物线的焦点坐标。
19宽为a的走廊与另一走廊垂直相连,如果长为8a的细杆能水平地
通过拐角,向另一走廊的宽度至少是多少?
高二数学选修1-1(文科)总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命题为真的个数是( ).
①是整数;          ②5是10的约数或是26的约数;
③若; ④1是奇数且1是素数
A.1 B.2 C.3 D、4
2、函数且则a为( ).
A.4 B.  C.-     D.-
3、已知椭圆上的一点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则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
A. B. C. D.
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B. C. D.
5、函数的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6.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
A. B. C. D.
7、“”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若函数在区间[0,3]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M、N,则M -N的值为( ).
A.2 B.4 C.20 D.24
9、和分别是双曲线左、右两个焦点,和是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与该双曲线左支的两个交点,且△是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0、设是函数的导函数,将和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特称命题p:“”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13.曲线在点 处的切线斜率为__________;
14若曲线表示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是
15、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16、以下四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①设A、B为两个定点,k为非零常数,,则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
②以定点A为焦点,定直线l为准线的抛物线(A不在l上)有无数多个;
③方程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④过原点O任做一直线,若与抛物线,分别交于A、B两点,则为定值.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17~19,21题每题8分,20题10分,共42分)
17、写出命题“若x=3,则”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18、双曲线与椭圆有共同的焦点,点是双曲线的渐近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求 (1)椭圆的方程,(2)双曲线的方程。
19.如图,一矩形铁皮的长为8cm,宽为5cm,在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制成一个无盖的小盒子,问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时,盒子容积最大?
20 已知函数(x>0)在x = 1处取得极值–3–c,其中a,b,c为常数。
(1)试确定a,b的值;
(2)讨论函数f(x)的单调区间;
(3)若对任意x>0,不等式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21.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
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求△AOB面积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