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冲刺:信息类文本专题训练(一) (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冲刺:信息类文本专题训练(一) (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3 10:39:53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冲刺:信息类文本专题训练(一) (新高考专用)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
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狖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
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感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这样,他在当时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屈原反复悲叹:“国无人莫我知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种深沉的孤独感主要是由于拳拳忠忱和侃侃说言不为朝廷所接受。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程千帆 莫砺锋《忧患感和责任感》)
材料二:
《离骚》全诗可分为三段:正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乱》曰”是全诗的尾声与总结。
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
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灵修浩荡”“皇舆败绩”“众女谣诼”“芳泽杂糅”的政治乱象,又强烈地感受到“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人生忧愁。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他抑止不住满腔的愤懑,反复诉说着自己无比失望、孤独、幽怨、孤疑的情绪,重重的忧郁、怨望、苦闷、彷徨,重重地压在心头。
前半部分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就是一个“骚”字,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忧愁幽思”。那么,出路在哪里?诗人将如何“离”开这无边的“忧”愁?于是,便进入了后半部的描写——
从“女媭之婵媛兮”至“蜷局顾而不行”为后半部分。诗人紧承前半之“骚”之“忧”而
写“离”,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
当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现实世界“无路可走”之时,矢志不渝的诗人将他不屈的目光、深邃的思绪,投向了幻想的天际。诗人不顾“女媭”的劝说,否定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满怀虔诚的期冀,踏上上下求索的征程。但是“求帝”“求女”的不遇,不仅宣告了实现“美政”理想的无望,同时也宣告了“离骚”的失败。欲“离骚”而“骚”难“离”,忧患犹在,痛苦依然。
接下去,诗人又幻想着向灵氛、巫咸求助,灵氛、巫咸劝诗人去国远游,而诗人准备离去之时,远远地望见了故国的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自己根本无法离开生长于斯的旧乡故土!
一篇《离骚》之诗,本为“离骚”而设,却历尽千回百折,数经心力交瘁,仍然是“骚”而未“离”,“忧”而未“解”。长达二千五百言的正文已经结束了,但此时的主人公,“骚”仍未“离”。茫茫环宇,何处是归程?
“《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乱》曰”五句呼应诗题,点明了全诗“离骚”的基本线索:“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是“骚”,“又何怀乎故都”是“离”;“既莫足与为美政兮”是“骚”,“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离”。
既不能去,又不能忍,这样就把矛盾推向高峰,“死”的问题便被尖锐地提出来了。《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摘编自何新文 彭安湘《离去现实忧患、解脱生命痛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忧患感为基调,比如宋玉的《九辩》、《诗经》中的《载驰》《正月》等。
B.司马迁对屈原的创作有着洞见,他指出屈原因忧愁而进行创作,忧患感是其作品的情感主线。
C.屈原仰慕先贤彭咸,效仿他通过投水自尽的方式来劝谏君主改过,这是他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D.《离骚》前半部分重在写“离”,后半部分侧重写“愁”,诗人希望通过“求帝”“求女”来摆脱忧患,但最终失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国时期,辩士游说各国,对国家没有忠诚的意识,但屈原与之不同,始终不愿离开楚国。
B.屈原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忧患感,不仅仅是因自身命运而引起的,还包括对楚国未来形势的担忧。
C.屈原因不被理解而孤独,但他不惧怕孤独,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能够消除这种孤独。
D.材料二将“离骚”的“离”理解为“远离”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离骚》内容主旨的论述。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班固《离骚序》评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B.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C.李白《江上吟》评“屈平词赋悬日月”。
D.颜之推《颜氏家训》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4.根据材料二的划分标准,下面的链接材料属于《离骚》的哪一部分?该段主要书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4分)
链接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有人认为,屈原在《离骚》中积极寻求“离去现实忧患”,说明屈原是在逃避现实,缺乏责任感。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1.D 2.C 3.B
4.第一问:该段属于《离骚》的前半部分。
第二问:该段写屈原品行高洁,坚守正道,尽忠尽职,而遭到群臣排挤、君主疏离的情况,抒发了他的失望、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以及他刚正不阿、保持清白节操的坚定意志。
5.①屈原寻求“离去现实忧患”,并不是他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反而是他对国家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②在《离骚》前半部分描绘了楚国的政治乱象,正是由于屈原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乱象才引起屈原的忧愁。
③《离骚》下半部分写屈原努力寻求“离去现实忧患”的办法,也就是实现“美政”,这是屈原为改变楚国的努力,正表现出了屈原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
④在“《乱》曰”部分,屈原“离”忧而不得,却仍挂怀国家政治,要以古代贤臣为榜样,投水而死,这也是其责任感的体现。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我国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忧患感为基调”错误,材料只提到“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
B.“他指出屈原因忧愁而进行创作”错误,根据材料一,司马迁是就《离骚》提出了“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并非针对屈原的所有作品;另外,“忧患感是其作品的情感主线”错误,材料一说的是“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
C.“效仿他通过投水自尽的方式来劝谏君主改过”错误,两则材料都提到屈原效仿彭咸投水自杀,但并未提到他是为了劝谏君主改过而自杀。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能够消除这种孤独”错,材料一“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可见,是作者分析,因为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他认为”。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认为屈原对国家、人民的命运充满忧患感和责任感。
A.是评价屈原的文才。
B.提到了屈原对国家的责任感。观点与材料一最为接近。
C.是评价屈原的文才。
D.是批评屈原过于显扬自我。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二第二段“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可知,该段属于《离骚》的前半部分。
该段围绕诗人被黜的原因写其高洁的品行,“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他坚守正道,尽忠尽职,“謇朝谇而夕替/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遭到群臣排挤、君主疏离,“怨灵修之浩荡兮/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以及失望、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同时“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也表达了他刚正不阿、保持清白节操的坚定意志。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首先明确观点:屈原寻求“离去现实忧患”,并不是他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反而是他对国家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从材料一“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
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可知,屈原寻求“离去现实忧患”,并不是他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反而是他对国家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从材料二“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政治乱象……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可知,在《离骚》前半部分描绘了楚国的政治乱象,正是由于屈原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乱象才引起屈原的忧愁。
从材料二“后半部分。诗人……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可知,《离骚》下半部分写屈原努力寻求“离去现实忧患”的办法,也就是实现“美政”,这是屈原为改变楚国的努力,正表现出了屈原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
从材料二“‘《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随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可知,在“《乱》曰”部分,屈原“离”忧而不得,却仍挂怀国家政治,要以古代贤臣为榜样,投水而死,这也是其责任感的体现。
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的人物、事情都有蓝本。世人往往把创造看作空中楼阁,而把写实看作模拟,却不晓得想象中的空中楼阁也有过去经验作为蓝本,若真离弃一切的经验,心灵便无从活动了。《红楼梦》作者的手段是写生。在逼近真事真情这点特殊风格外,实事求是这个态度又引出第二个特色来。我们的民众向来是以团圆为美的,无论哪种戏剧小说,莫不以大团圆为全篇精彩之处。《红楼梦》作者则不然,他的材料全是实事,不能任意颠倒改造,于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读者了:《红楼梦》是悲剧。
《红楼梦》的不落窠臼,在我们文艺界中很有革命的精神。我以为《红楼梦》
作者的第一大本领,只是肯说老实话,《红楼梦》看上去平淡,却成为我们中国过去文艺界中的一部奇书。
《红楼梦》以前的作者大多感情浮动,握笔作文,发泄者多,含蓄者少,所作文章可以悦俗目,不可以当赏鉴。《红楼梦》缠绵悱恻的文风恰与之相反,初看时觉似淡的,没有什么绝伦超群的地方,再看几遍渐渐有些意思了,越看得熟,所得的趣味便亦愈深永。
所谓百读不厌的文章,大都有真挚的情感,深隐地含蓄着,非与作者有同心的人不能知其妙处所在。作者亦只预备藏之名山,或竟覆了酱瓿,不深求世人的知遇。并不是作者有所珍惜隐秘,只是世上一般浅人自己忽略了。
发于愤怒的文章容易发泄,发于哀思的呢,比较容易含蓄,这是情调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并非说发于愤怒的没有好文章,并且哀思与愤怒有时是不可分的。但在比较上立论,含怒气的文字容易一览而尽,积哀思的可以渐渐引人入胜,所以风格上后者比前者要高一点。《水浒传》与《红楼梦》的两位作者,都是文艺上的天才,中间才性的优劣是很难说的:不过我们看《水浒传》,在许多地方觉得有些过火似的,看《红楼梦》虽不满人意的地方也有,却又较读《水浒传》的不满少了些。换句话说,《红楼梦》的风格比较温厚,《水浒传》则锋芒毕露了。这个区别并不在乎作者才性的优劣,只在写书的动机不同。
(摘编自俞平伯《<红楼梦>研究》)
材料二:
《红楼梦》的风格是什么呢?要准确地把握它,《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的“出则”中有两处说话,可以说是探索此问题的一把钥匙。
一是“出则”劈头的第一句话,也是《红楼梦》的第一句话: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二是“出则”结束时的一首诗,也是作者自己的(不是按书中人物身份写的)第一首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一头一尾的两次说话,其实都是强调一个意思,即告诉读者,《红楼梦》表面
上看来似乎有许多“荒唐”的东西,但实际上是一部很有“趣味”的书,只是这种“味”不是仅从表面文字一览就可领略到的,而必须“细按”,认真索“解”,才能获得。作者同时表示担心的是读者不能“解其中味”。
《红楼梦》的风格也就是含蓄。因为含蓄,所以才有“味”;因为其“味”含蓄于中,所以须“细按”“熟思”,才能获得。
《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大的如它原来的书名“石头记”,以及人物如薛宝钗等形象的塑造、许多大事件如元妃省亲等的描述,都是写得十分含蓄的;小的如一个小情节、人物的一句对话、一个灯谜、一个酒令、一首小诗以至一个戏目、一个人名等,也处处都含蓄有“味”。
《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则特别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有着十分直接的联系,而这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乾、嘉以后考据学之大盛,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整个学术界的一种沉默,一些进步的政治、学术思想,竟也要借助别的形式来表现。清初以来,凡是真正能揭露些现实黑暗的作品,都不得不采用各种不同的委婉含蓄的手法。曹雪芹不但同样生活在这个时代,而且还有他自身经历的特殊原因,他以一个罪人之孥的身份,要写这样一部“石头”都忍不住要说话的长篇巨著,很难设想他能超出这种含蓄手法之外。他怎能不出之以委婉曲折的含蓄笔墨呢 所以《红楼梦》的含蓄风格,乃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从这个意义来说,作者采用含蓄的手法,“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乃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的。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受束缚,相反,他以娴熟的技巧,得心应手地驾驭了这种手法,充分发挥了它的特点,因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红楼梦》的含蓄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面看来“虽近荒唐”,而“细按则深有趣味”。也就是说,它的含蓄并不晦涩难懂,令人看后摸不着头脑。它就像一个浩瀚的海洋,可以取之不尽,因而屡读不厌。《红楼梦》以外的小说,恐怕找不出一个这样的例子来。就拿与《红楼梦》有许多相似之处的《金瓶梅》来说吧,它写的也是一个家族的败落,也反映了十分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但读它很难产生那种想一读再读的兴致,主要原因就是里面缺少那种可以使人细细咀嚼而感到余味无穷的细节。
(摘编自曾扬华《<红楼梦>引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所写的人、事都是以过去经验作为蓝本,经过作家的心灵创造、想象而来的。
B.《红楼梦》是一部奇书,《红楼梦》这类书的作者并不刻意隐秘什么,也并不想被世人知遇。
C.《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外因是清朝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整个学术界一片沉默。
D.《红楼梦》《金瓶梅》都写了家族败落,反映了广阔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可咀嚼出无穷余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看一两遍肯定是不够的,要多看几遍,看得越熟,趣味越多,体会越多,收获越多。
B.民众向来以大团圆为美,而曹雪芹为了打破窠臼,用革命性的创造精心设计了悲剧结局。
C.《水浒传》在许多地方是过火了一些,不及《红楼梦》温厚,根本原因是作者创作的动机不同。
D.因特定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特殊遭遇,曹雪芹只好“将真事隐去”,不得已“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红楼梦》“含蓄风格”的一项是( )(3分)
A.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写妙玉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B.第八回,薛宝钗出场:“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C.第七十五回,中秋赏月,贾政要求限一“秋”字即景作诗。看了贾兰的诗,贾政“喜
不自胜”;宝玉作完,贾政看了却只是“点头不语”。
D.第九十八回,林黛玉咽气之际声声叫着:“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4.请说说材料二前五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5.材料一中说“发于愤怒的文章容易发泄,发于哀思的呢,比较容易含蓄”。请以你的阅读积累,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发于哀思的作品是如何“含蓄”的。(6分)
【答案】
1.A 2.B 3.B
4.①提出论述的话题,明确论述的中心:《红楼梦》的风格是含蓄。②以原著第一回的“出则”中的两处说话切入,摆事实,得出结论,很有说服力。
5.示例:①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下片记梦,虚实结合,写梦中与亡妻相见。“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更显得沉痛,此时无声胜有声,词人用“无言”含蓄地表达了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悼与思念。②如《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想念妻子而触及与妻子有一定关系的物,睹物怀人,引发了对往事的伤怀,含蓄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也并不想被世人知遇”错,原文为“他们不深求世人的知遇”,并非完全不想被世人知遇。
C.“外因是清朝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整个学术界一片沉默”错,根据材料二中“乾、嘉以后考据学之大盛,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整个学术界的一种沉默,一些进步的政治、学术思想,竟也要借助别的形式来表现。清初以来,凡是真正能揭露些现实黑暗的作品,都不得不采用各种不同的委婉含蓄的手法”可知,“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并不是《红楼梦》含蓄风格形成的真正“外因”,“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的背后是清朝当时大兴文字狱。
D.“因而可咀嚼出无穷余味”错,根据材料二“《金瓶梅》来说吧……但读它很难产生那种想一读再读的兴致……缺少那种可以使人细细咀嚼而感到余味无穷的细节”,作
者认为《金瓶梅》缺少使人细细咀嚼而感到余味无穷的细节。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曹雪芹为了打破窠臼,用革命性的创造精心设计了悲剧结局”错,根据材料一中的“他的材料全是实事,不能任意颠倒改造,于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读者了:《红楼梦》是悲剧”可知,曹雪芹是为了尊重事实,不得已打破窠臼的。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这个判词暗示了妙玉的可悲命运。
B.只是对薛宝钗的肖像描写和性格上的点评,不能体现“含蓄风格”。
C.“贾政看了却只是‘点头不语’”,这里留下空白,供读者自己体会。
D.“你好……”含有多重意蕴,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和作用的能力。
①结合“《红楼梦》的风格是什么呢?要准确地把握它”“《红楼梦》的风格也就是含蓄”可知,提出论述的话题,明确论述的中心:《红楼梦》的风格是含蓄。
②结合“《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的‘出则’中有两处说话,可以说是探索此问题的一把钥匙”“一是‘出则’劈头的第一句话……”“二是‘出则’结束时的一首诗……”可知,以原著第一回的“出则”中的两处说话切入,摆事实,得出结论。增强说服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本题列举“含蓄”表达哀思的作品简要分析即可。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后面虚实结合,写梦中与亡妻相见。“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为“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词人用“无言”含蓄地表达了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
限凄凉,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悼与思念。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结尾不直接表达思念妻子,而是以景结情,触及与妻子有一定关系的物,即枇杷树,睹物怀人,而物是人非,从而引发了对往事的伤怀,含蓄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除夕晚上,非遗南音火了。在2023年央视春晚开场不久,歌手谭维维、赖多俐与厦门市南乐团、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携手,创造性地演绎了南音代表性曲目《百鸟归巢》,立刻点燃全场,并迅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百鸟归巢》全曲由黄昏意象构筑,变化丰富,曲中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群鸦投林时的鸟啼声,以吐音表现归巢的轻快活泼气氛,配合妙曼的曲词,勾勒出一幅异彩纷呈的生动景象。
南音,源自隋唐宫廷燕乐,是随着中原人南迁入闽的中原古乐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古老乐种,2009年10月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由曲项琵琶、尺八、二弦和三弦四种乐器伴奏,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演唱者执拍板相和而唱。依照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后唱散曲。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内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递给第二人,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谱结束。
追溯这绝世之音的历史渊源,会发现与成都有着深厚的联结——南音的始祖,就是后蜀孟昶。泉州与成都,一个处在东南一角,一个位于西南一方。孟昶最远也只到过开封汴梁,他为何就成了泉州南音的始祖?
作为后蜀王,孟昶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他“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孟昶每次创作新词,都要谱成乐曲,一首新曲刚谱成,六宫就会传唱开来,编成舞蹈。由孟昶令赵崇祚整理的《花间集》,不但是中国词史上首部词总集,也是唯一传世的燕
乐歌词集。南音的前期基础是燕乐,倡导燕乐的孟昶被推崇为南音始祖,也就不奇怪了。据传,宋灭蜀国后,孟昶与花蕊夫人二人被押往汴京,其精心培养的后蜀宫廷乐师139人进入宋初建立的教坊,成为传承盛唐和五代音乐的中坚力量。宋朝南迁以后,很多文人与乐师都在南方落地,而泉州作为宋朝最大的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很有可能就是在此时承接了来自蜀地的音乐,逐步将其融入当地的音乐风格当中,南音由此逐渐成形。
(摘编自新闻《兔年央视春晚里的天府文化:一曲南音追溯始祖来自成都》)
材料二:
泉州南音,古称“絃管”,亦称“南管”“南乐”“郎君唱”等,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华人聚居区。南音是活态传承至今最古老的乐种之一,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其脱胎于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后随历史上中原人口的东移南迁,从中原腹地一路流播至东南沿海一隅,乃至漂洋过海,扎根于上述地区。
不同于其他的乐种,南音絃友们有自己敬奉的乐神祖师——孟昶郎君,并且每年都会举行春祭、秋祭两次郎君祭。孟昶如何成为南音祖师的问题,陈燕婷研究员曾对一些学者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并归纳了三点原因:“其一,孟昶精通音律;其二,五代西蜀‘曲子词’音乐被当作泉州南音之发端,而他对‘曲子词’音乐有一定贡献;其三,西蜀乐工被选入宋教坊,其后人可能将西蜀宫廷音乐及对孟昶的崇拜带入泉州。”根据以上观点,或可提出一个猜想:是否南音絃友们对孟昶郎君的崇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前后蜀宫廷音乐对泉州絃管的影响?根据吕锤宽教授“南管音乐,当属纯音乐型态或清乐大曲的遗绪”,我们可以得出如此推论: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宫廷音乐与今天的泉州絃管存在着某种联系,甚至它可能就是絃管历史流播中的一种“过渡形态”。
前后蜀宫廷音乐“承唐启宋”,一方面体现在唐宋史籍的记载中,《资治通鉴》载“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唐王室先后两次到蜀地避难,又因蜀地当时经济富庶、社会安定,大量官宦、文人以及乐工随之相继涌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后来前后蜀宫廷音乐文化的发展。《宋史》载:“宋初循旧制,凡四部。其后平荆南,得乐工三十二人;平
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这139人或许还不是前后蜀乐工的全部。如此庞大的数量,可见当时教坊的规模之大。这无疑体现了蜀地王公贵族们奢靡的生活,以及他们对音乐的喜爱。而如此大量的乐工,可能也会在继承唐代宫廷音乐的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对后世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前后蜀宫廷音乐“承唐启宋”,另一方面体现在前后蜀宫廷音乐的形象遗存中。1942年,成都前蜀王建墓出土一座带有乐舞浮雕的石棺床;2011年,成都后蜀赵廷隐墓出土20余件乐舞伎俑。通过将两处前后蜀时期墓葬中的伎乐与《隋书》《新唐书》《宋史》中的音乐比对(见图表),从所用乐器可以发现,①______;②______。
琵琶 拍板 笛 筚箫 排箫 筝 竖箜篌 笙 贝 铜钹 簇 吹叶 羯鼓 鸡娄鼓 发鼓 答腊鼓 毛员 鼓 正鼓 齐鼓 和鼓 五弦 都县鼓 腰鼓 侯提鼓 鼓 桴鼓 方响
隋书 √ √ √ √ √ √ √ √ √ √ √ √ √ √ √
新唐书 √ √ √ √ √ √ √ √ √ √ √ √ √ √ √ √ √ √
王建墓 √ √ √ √ √ √ √ √ √ √ √ √ √ √ √ √ √ √ √ √
赵廷隐墓 √ √ √ √ √ √ √ √ √ √ √ √ √
宋史 √ √ √ √ √ √ √ √
(摘编自陈宇峰、陈丹曦《泉州南音与前后蜀宫廷音乐关系初探》)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南音代表性曲目《百鸟归巢》原是用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来演唱,其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
B. 南音是活态传承至今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堪称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C. 随着中原人口的东移南迁,南音流播至我国闽南及港澳台地区,又远播东南亚国家华人聚居区。
D. 南音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宫廷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当今音乐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
2. 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则材料都谈到南音与隋唐宫廷音乐之间的源流关系,并追溯了其流变过程。
B. 材料一由当下社会热点人手,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又对南音作了深度的追踪报道。
C. 材料二引用了详实的历史与考古资料,对南音的介绍相比于材料一更具知识性。
D. 两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追溯南音的历史渊源,材料二侧重谈南音的流播。
3. 下列各项不属于孟昶被奉为南音始祖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 孟昶具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他“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
B. 孟昶令赵崇祚整理《花间集》,它是唯一传世的燕乐歌词集。
C. 孟昶任用避乱的唐朝贵族,修举故事,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
D. 孟昶培养的后蜀宫廷乐师进入宋初建立的教坊成为中坚力量。
4. 请结合材料,按朝代顺序概括南音的形成过程。(4分)
5. 请在材料二结尾横线处填写两条结论性语句。(6分)
【答案】
1. D 2. D 3. C
4. ①隋唐宫廷音乐为起源;②前后蜀宫廷音乐为过渡;③宋代教坊音乐进一步发展;④宋以后随东移南迁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最终形成南音。
5. ①前后蜀宫廷乐,沿袭了隋唐音乐的大部分乐器,体现上承隋唐的特点;②前后蜀宫廷音乐新增的部分乐器在宋代获得沿用,体现下启两宋的特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至为重要的影响”错。原文材料二中“对后世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说得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宫廷音乐对于“启宋”的影响,南音对于当今音乐的影响“至为重要”属于过度推断。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材料二侧重谈南音的流播”错,材料二侧重谈南音与前后蜀宫廷音乐关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选项所述与音乐关涉不大,不能作为孟昶被奉为南音始祖的原因。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材料一“南音,源自隋唐宫廷燕乐”可知,隋唐宫廷音乐为起源;
结合材料二“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宫廷音乐与今天的泉州絃管存在着某种联系,甚至它可能就是絃管历史流播中的一种‘过渡形态’”可知,前后蜀宫廷音乐为过渡;
结合材料二“西蜀乐工被选入宋教坊,其后人可能将西蜀宫廷音乐及对孟昶的崇拜带入泉州”“当时教坊的规模之大。这无疑体现了蜀地王公贵族们奢靡的生活,以及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可知 ,宋代教坊音乐进一步发展;
结合材料一“宋朝南迁以后,很多文人与乐师都在南方落地,而泉州作为宋朝最大的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很有可能就是在此时承接了来自蜀地的音乐,逐步将其融入当地的音乐风格当中,南音由此逐渐成形”可知,宋以后随东移南迁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最终形成南音。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材料二中说“前后蜀宫廷音乐‘承唐启宋’”。
通过前后蜀时期墓葬中的伎乐与《隋书》《新唐书》《宋史》中的音乐比对,从所用乐器可以发现,前后蜀王王建墓和赵廷隐墓中出土的乐器,沿袭了隋唐音乐的大部分乐器,可见体现上承隋唐的特点;
而《宋史》中记载的“拍板”在隋唐时期并没有记载,“羯鼓”也只在《隋书》中有记载,而在前后蜀王墓中出土,可见,前后蜀宫廷音乐新增的部分乐器在宋代获得沿用,体现下启两宋的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知人论世”这个命题提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启发我们想象一些解释学的正常话题,而且在于它启发我们思考一些解释学的非正常话题。现在我们想象一下,远离“知人”“论世”状态下理解文本是否可能 孟子说,“交友”的前提是这位被友者是个“善士”,而判断作者是不是善士先可以通过诵读他的作品,但这不够,还得知其人,这也还不够,还得研究他所处的“时世”。也就是说,作品中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可靠的,或者不全面的,因而必须通过“知人”“论世”作进一步的补充论证。应该说,在这种特定的需求下,理解和确证诗书中的内容,的确需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身处”、需要进一步研究作者所处的“时世”。然而,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特定社会环境,但一旦创造出来之后,它就有了独立性,就有了普遍意义。这就是文本所蕴涵的理想性,或者文本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这对读者是有价值的,但这与作者是不是“如此”没有什么关联。由此,文本的意义一旦创作之后,与创作者便是若即若离的,其即其离取决于研究者对文本的需求,如果研究者仅仅是满足艺术上的需求、满足某种共同的意义需求,那就是“离”;如果研究者想对文本的内容和性质、文本的来源和特点等作深入的研究,想对作者何以创作这种文本的缘由进行探索,那就是“即”。司马迁感叹对孔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根
据文本去想象作者,没有人怀疑其想象的可靠性。而这种想象之所以存在、可靠,是因为它的“公式性”,即对每个作者我们都可以通过作品去想象他,但那不属于“身处”和“时世”了,而属于观念的逻辑,属于人文的理想,属于公共精神的需求。如此我们进一步说,文本的研究与理解,如果限定在“世”的范围,无疑有其解释学意义,而且是“知其所以然”;但只有跳出“世”的窠臼,我们才能“知其所以不然”。换言之,社会历史的解释只能满足我们的知识欲望,哲学的解释才能满足我们价值的欲望。在解释文本实践中,离开“知人”和“论世”,并不是离经背道、毫无收效的行为,尤其不是缺乏创造的行为。
(摘编自李承贵《“知人论世”:作为一种解释学命题的考察》)
材料二:
“知人论世”说原是孟子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本意是要“尚友”,客观上还是道出了理解作品的一种方法。它极大地拓开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为说诗提供了一个重要法门。
先说“知人”。这就是研究、了解和理解诗歌的作者,亦即诗人。这里的“人”有其复合内涵,主要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作为社会的人,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穷通出处)、思想崇尚,乃至籍里、家世、交游等,都在研究的范围之内;二是作为诗家的“人”,还必须加上若干特定的主观条件,如创作才能、个性气质、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等因素,甚至涉及有关的客观条件,如师承、流派等,也都应当列入研究的内容。对这两层意义作全面的研究、了解,恐怕才能算得上“知”其“全人”。
再说“论世”。“世”,指时代,这是诗人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也有其复合的内涵。从广义说,可以包括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从狭义说,仅指其中的社会。而社会的涵盖面已相当宽广,诸如政治上的治乱、经济上的兴衰,阶级斗争状况、下层社会面貌,乃至典章制度、文化思潮、学术风气、风俗习惯,等等。我们不能要求古代诗论家在“论世”时对社会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哪怕是面对他们的现实社会,如果面对往古社会——历史,自然就更隔一层
了。
作为方法论,“知人论世”说正确地指明了通向理解、把握诗歌作品的两个视角,其所以在古代诗歌欣赏中具有历久不衰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自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严格地说,“知人论世”只是对诗歌作品的外部研究,而不是作品研究本身。这样的外部研究可以为内部研究拓宽思路,提供信息,有时还可以找到探幽折微的窗口,但它不能也不应该代替内部的研究。忽视诗歌艺术表现的特点以及审美特质,机械地搬用“知人论世”之法,也必然走向荒谬。
鲁迅先生早就深刻地指出:“世界有所谓‘就事论事’的方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如此说来,“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准确地把握住“人”“世”这两方面同作品的某种对应关系或内在联系,恐怕是这种传统的方法在今后的诗歌欣赏中最佳的选择。
(摘编自王文龙《“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欣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阅读和解释文学作品。
B. 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某些内容,可能会与一些具体事件、特定的社会环境有关联。
C. 作为解读诗歌的方法论,“知人论世”中的“知人”指研究、了解和理解诗歌的作者。
D. “知人论世”在古代诗歌欣赏中经不久衰,主要因为此方法注重对作品的内部研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围绕“知人论世”,材料二比材料一所谈论的文学体裁更具体,主要是从古代诗歌欣赏角度论述。
B. 离开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作者本人的具体情况,单纯从作品本身出发去解释,不应该受到排斥。
C. 材料二引用鲁迅的名言,主要是为了阐述“知人论世”的重要作用,号召人们合
理使用这种方法。
D.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时,语言表达能够限定范围,合乎逻辑,非常有分寸感,有说服力。
3. 下列研究文学作品的方法,最切合材料二所提倡的一项是( )(3分)
A. 综合:关注作品、作者及其时代特征并结合读者对作品本体的研究。
B. 索隐: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中探究出些情节之外的某些“微言大义”。
C. 评点:阅读作品时,偶有所感,便写在书头、行间、章回后。
D. 考证:偏重于史料的发掘、整理、推论。
4. 请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 有读者将《红楼梦》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完全联系起来,得出结论说一部《红楼梦》就是曹家兴衰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1. D 2. C 3. A
4. ①首先由“知人论世”的本意“尚友”引出本文的观点:“知人论世”客观上也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法门。
②然后从“知人”“论世”两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阐述,认为“知人”主要包括作为社会的人和作为诗家的“人”的两层意义,“论世”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个方面。
③接着指出了“知人论世”只是对诗歌作品的外部研究,而不是作品研究本身的缺陷。
④最后引用鲁迅的话得出结论:“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准确地把握住“人”“世”这两方面同作品的某种对应关系或内在联系,才是今后诗歌欣赏中最佳的选择。
5. 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
①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特定社会环境,但一旦创造出来之后,它就有了独立性,就有了普遍意义,这与作者是不是“如此”没有什么关联。所以《红楼梦》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没有什么关联,不能说《红楼梦》就是曹家兴衰史。
②如果对文本的研究与理解,限定在“知人论世”的范围,无疑有其片面性,会落入“世”的窠臼。读者将《红楼梦》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完全联系起来,认为《红
楼梦》就是曹家兴衰史太过片面。
③机械地搬用“知人论世”之法而忽视诗歌艺术表现的特点以及审美特质,会走向荒谬。读者机械地搬用“知人论世”之法,而忽视《红楼梦》的艺术表现的特点以及审美特质,认为一部《红楼梦》就是曹家兴衰史过于绝对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内部研究”错,应该是“外部研究”,原文是“‘知人论世’只是对诗歌作品的外部研究”。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主要是为了阐述‘知人论世’的重要作用,号召人们合理使用这种方法”错,根据原文“如此说来,‘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准确地把握住‘人’‘世’这两方面同作品的某种对应关系或内在联系,恐怕是这种传统的方法在今后的诗歌欣赏中最佳的选择”可知,引用鲁迅的名言是为了指出今后欣赏诗歌的最佳选择,即“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准确地把握住“人”“世”这两方面同作品的某种对应关系或内在联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所提倡的欣赏诗歌的最佳选择,即“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准确地把握住“人”“世”这两方面同作品的某种对应关系或内在联系。和A项所说的关注作品、作者及其时代特征并结合读者对作品本体的研究观点一致。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第一部分,由“‘知人论世’说原是孟子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本意是要‘尚友’,客观上还是道出了理解作品的一种方法。它极大地拓开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为说诗提供了一个重要法门”可知,第一段先提出观点,由“知人论世”的本意“尚友”引出本文的观点:“知人论世”客观上也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法门。
第二三两段是第二部分,由“先说‘知人’。这就是研究、了解和理解诗歌的作者,亦即诗人。这里的‘人’有其复合内涵,主要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作为社会的人……二是作为诗家的‘人’”“再说‘论世’。“世”,指时代,这是诗人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也有其复合的内涵。从广义说,可以包括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从狭义说,仅指其中的社会”可知,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从“知人”“论世”两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阐述,指出“知人”主要包括作为社会的人和作为诗家的“人”的两层意义,“论世”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个方面。
第四段是第三部分,由“但严格地说,‘知人论世’只是对诗歌作品的外部研究,而不是作品研究本身。”“但它不能也不应该代替内部的研究。忽视诗歌艺术表现的特点以及审美特质,机械地搬用“知人论世”之法,也必然走向荒谬”可知,第三部分指出问题,指出了“知人论世”只是对诗歌作品的外部研究,而不是作品研究本身的缺陷。
最后一段是第四部分,由“鲁迅先生早就深刻地指出……”“如此说来,‘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准确地把握住‘人’‘世’这两方面同作品的某种对应关系或内在联系,恐怕是这种传统的方法在今后的诗歌欣赏中最佳的选择”可知,最后一段解决问题,指出正确的诗歌欣赏方法,就是“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准确地把握住“人”“世”这两方面同作品的某种对应关系或内在联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特定社会环境,但一旦创造出来之后,它就有了独立性,就有了普遍意义。这就是文本所蕴涵的理想性,或者文本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这对读者是有价值的,但这与作者是不是‘如此’没有什么关联”可知,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特定社会环境,但一旦创造出来之后,它
就有了独立性,就有了普遍意义,这与作者是不是“如此”没有什么关联。也就是说《红楼梦》的创作可能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有关联,但《红楼梦》这部作品创造出来之后,它就有了独立性和普遍意义,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没有什么关联了,所以不能说《红楼梦》就是曹家兴衰史。
由材料一“文本的研究与理解,如果限定在‘世’的范围,无疑有其解释学意义,而且是‘知其所以然’;但只有跳出‘世’的窠臼,我们才能‘知其所以不然’。换言之,社会历史的解释只能满足我们的知识欲望,哲学的解释才能满足我们价值的欲望。在解释文本实践中,离开‘知人’和‘论世’,并不是离经背道、毫无收效的行为,尤其不是缺乏创造的行为”可知,文本的研究与理解,不能仅仅限定在“世”的范围,要敢于跳出‘世’的窠臼,有创造性的理解。所以读者将《红楼梦》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完全联系起来,认为《红楼梦》就是曹家兴衰史太过片面。
有材料二“‘知人论世’只是对诗歌作品的外部研究,而不是作品研究本身。这样的外部研究可以为内部研究拓宽思路,提供信息,有时还可以找到探幽折微的窗口,但它不能也不应该代替内部的研究。忽视诗歌艺术表现的特点以及审美特质,机械地搬用‘知人论世’之法,也必然走向荒谬”可知,“知人论世”只是对诗歌作品的外部研究,而不是作品研究本身,不能代替内部的研究。如果忽视诗歌艺术表现的特点以及审美特质,机械地搬用“知人论世”之法,会走向荒谬。所以读者机械地搬用“知人论世”之法,将《红楼梦》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完全联系起来而忽视《红楼梦》的艺术表现的特点以及审美特质,认为一部《红楼梦》就是曹家兴衰史过于绝对了。
五、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福柯特别强调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历史本来只是由一些分散的事件形式呈现出来的东西,是历史学家为了呈现事件的连续性,通过分析可能会回避、抵制、消除某些东西,但却从未意识到他们已经把活生生的、脆弱的、颤抖的“历史”漏过去了。当我们进一步去审视沈从文的“乡愁”以及“乡愁乌托邦”,我们同样发现
了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
《边城》在沈从文回湘西前已创作了前6小节,后15小节是他回北京后续写的。毫无疑问,回到湘西世界的行为,对他本身的创作经验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和影响。尽管沈从文愿意以一枝诗意的笔去穷尽和表现湘西世界的所有美好,然去乡十八年,在他的真实视野下,在当时清醒的理智认识中,真正的湘西世界却是丑陋黑暗穷困堕落的。这个创作间的断裂和创作体验上的变化是我们要正视的。
关于乡愁,关于故乡的回忆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虚构。王德威指出,关于故乡的创作实际上存在一个两难境地,那就是“再现故乡本来的面貌,重组往日生活的情境,却总无奈地带出想象与原欲、文字与世界、回忆与‘往事’间的罅隙”。因此,在对“乡愁”的抒写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原原本本地再现故乡的原貌已经是不可能的,过去与现在、当下与未来相互交织,所以他们实际上在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既看到故乡的美好又无法忽视它当下的“失落”。
清楚了沈从文创作《边城》时在创作经验上的撕裂和矛盾的二重性后,我们就更清楚沈从文的《边城》并不单单是呈现了一个纯粹的田园视景,而是一种寓言式的悲剧性写作。关于寓言,本雅明概括为面对现代废墟而陷于震惊的人们的一种言说方式,詹姆逊则将所有第三世界的文本概括为“民族寓言”。在他看来,第三世界文本中总存在一个大写的异己读者,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以个人命运来投射整个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所以在评价鲁迅的《狂人日记》时,詹姆逊认为,如果我们体会不到文本中寓言式的共振,我们就很难恰当地欣赏鲁迅文本的表达力量。套用他的话,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
所以,在现代性的背景下,“乡愁”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和美好想象,它可以既是一种指向未来的乌托邦表现图景,又是针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重要维度。我们所要努力探寻的是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在重新的融合中让其真理内容自在地表征出来。沈从文在《边城》中的文字充满张力,彰显着“所说”和“所示”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
(摘编自肖琼《乡愁乌托邦与沈从文<边城>中的悲剧性表达》)
材料二:
在传统的文化语境中,命运常常被看作不可预测、不可把握的存在,实际上,命运无常才是人生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在小说中,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诗意叙事,一是其背后隐含的自然命运。前者为“美”,后者则体现出“真”。“真”推动了悲剧的走向,但其本身并不能构成悲剧,两者的矛盾冲突才能形成文本叙事的内在张力,也是悲剧的根源所在。根据黑格尔的悲剧美学理论,“悲惨”和“悲剧”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存在于表面的、清楚明白的冲突对立,例如正与邪、好与坏;后者则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过错,都是独立自洽的,但由于两者间的道理相互冲突、难以调和,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在小说中,沈从文将“美”与“真”的协调和冲突同时表现到了极致,一方面,隔绝俗世的山城、原始淳朴的人性和未被现代文明扭曲的人生形式为命运的天然发展创设了真实、无碍的环境,“真”潜藏在“美”的表象之下,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命运真实而无端的前进破坏了美的外在形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冲突,一步步推向必然的“悲剧”。
但必须指出的是,悲剧虽然更体现出“真”的倾向,但也并不与“美”决然对立。实际上,“美”与“悲”是相互交织难舍难分的。结合上述黑格尔的美学理论,“美”是悲剧形成所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在小说中,正是翠翠的善良美丽构成了悲剧结局的深刻性。同样的,“悲”也推动着“美”的纵深发展,成为审美中的重要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悲愁是一个重要的情感意识,尤其是对历史变幻、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文辞赋中十分常见,并且与西方不同,中国悲剧意识在形式上“不是如希腊戏剧般的惨烈”,而是“一种沉郁的内在情感的柔性与韧性”。在内容上则不局限于俗世的爱恨困扰,更多地思考人生和命运等哲学意义上的问题。这种悲剧意识形成了独特的悲剧之美,即“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在和谐整饬的古典结构中透露着悲剧意蕴”,在小说中,边城的自然风物是美的,人物全部都是良善的,悲哀潜在美的表象下,没有那么浓重强烈,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忧郁感,正所谓“哀而不伤”,更具有良好的审美体验。可以说,“美”是构成悲剧的重要元素,它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但却使悲剧更具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而以“悲”为内涵的悲剧美也提升
了“美”的层次与品格。
(摘录自吴涵《沈从文<边城>中的“美”与“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作品中“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是指在作品叙事中作家无意间遗漏的历史角落。
B.詹姆逊认为,沈从文的乡愁抒写是民族寓言的表现形式,以此来投射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
C.作为自然命运的“真”与“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皱褶”往往潜藏在作者的表层叙事之下。
D.小说《边城》中的“美”“真”彼此冲突形成了文本叙事的内在张力,也成为悲剧的根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真”虽然隐藏在“美”的表象之下,但却决定着作品必然的悲剧走向。
B.由于作者的乡愁本身是虚构的,所以读者无法在逆向的解读中触摸真实的原乡。
C.体会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就能欣赏到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
D.天保傩送本没有过错,但两者之间却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准确反映“美”与“悲”的辩证关系的一项是( )(3分)
A.《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坚贞,但终究不堪逼迫,双双殉情。
B.《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纯美,却落得“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C.《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却遭受摧残和迫害,被送上了绞刑架。
D.《玩偶之家》中纯真善良的娜拉在看清海尔茂的本质后毅然离家出走。
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如何才能真正读懂《边城》。(4分)
5.材料二中指出《边城》中形成了“独特的悲剧之美”,即“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
请以主人公翠翠为例加以分析。(6分)
【答案】
B 2.D 3.D
①体会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②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并重新融合;③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
5.①翠翠经历种种不幸后,怀着对爷爷的伤悼和对二老的系念守着渡口。(答出翠翠的悲剧经历即可)②边城的自然风物、翠翠的善良美丽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使悲哀潜藏在表象之下,散发着淡淡的忧郁感,哀而不伤。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詹姆逊认为”错误,原文为“在他看来,第三世界文本中总存在一个大写的异己读者,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以个人命运来投射整个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 詹姆逊是就整体第三世界文本来说的,没有单独提到《边城》。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决定着作品必然的悲剧走向”错误,原文为“‘真’推动了悲剧的走向”“命运真实而无端的前进破坏了美的外在形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冲突,一步步推向必然的‘悲剧’”,是“推动”,不是“决定”。
B.“由于作者的乡愁本身是虚构的,所以读者无法在逆向的解读中触摸真实的原乡”错误, 文中相关内容为“关于乡愁,关于故乡的回忆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虚构。……在对‘乡愁’的抒写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原原本本地再现故乡的原貌已经是不可能的”,作者乡愁的虚构与作品艺术的真实是不矛盾的,作者乡愁的虚构与读者的阅读感受及收获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读者可能从作品艺术的真实里触摸真实的原乡。选项强加因果,于文无据。
C.“……就能……”错误,原文为“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是“很难”,据此可知“体会《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不是“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
量”的充分条件,选项逻辑错误。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中“美”与“悲”的辩证关系为,“美”与“悲”是相互交织难舍难分的,“美”是悲剧形成所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悲”也推动着“美”的纵深发展,成为审美中的重要元素。
D.“纯真善良的娜拉”为“美”,而“毅然离家出走”并不是“悲”,故不能反映“美”与“悲”的辩证关系。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可概括出,体会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
结合“我们所要努力探寻的是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在重新的融合中让其真理内容自在地表征出来”可概括出,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并重新融合;
结合“沈从文在《边城》中的文字充满张力,彰显着‘所说’和‘所示’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可概括出,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并能依据文本进行解读的能力。
《边城》中的悲剧,最主要的是翠翠的悲剧,翠翠是一个遗孤,淳朴善良美丽,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母爱的缺失,对一个少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傩送和天保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却和傩送相爱。天保后来外出闯滩意外死亡,傩送最后也选择孤独地出走,不知道飘泊到什么地方。爷爷最后也离开了人世,翠翠在经历种种不幸后,怀着对爷爷的伤悼和对二老的系念孤独守着渡口。
“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体现在《边城》中即是,“在小说中,边城的自然风物是美的,人物全部都是良善的,悲哀潜在美的表象下,没有那么浓重强烈,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忧郁感,正所谓‘哀而不伤’,更具有良好的审美体验……它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由此可知,边城的自然风物、翠翠的善良美丽冲淡了悲剧在形式
上的惨烈,使悲哀潜藏在表象之下,散发着淡淡的忧郁感,哀而不伤。
六、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不列入官吏,而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不列于儒林,而列之于货殖。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书孟、荀则直称其名,曰:“孟轲,邹人也。”“荀卿,赵人。”《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如《晁错列传》,借用他人言语在叙事中兼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司马迁借贾谊评秦始皇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司马迁不但对前代帝王有贬辞,对本朝帝王乃至对他的当今皇帝亦有微词。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他在《陈涉世家》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
从以上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善与所恶,所贤与所贱,所是与所非;《史记》不仅是为了叙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司马迁作《史记》不是为了清算古人,而是为了要从古书中找出一些历史教训,教育他同时并世的人。他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这是他作《史记》的用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批判,有些不合于封建的教条,所以班固批评他说:“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而刘向、扬雄等皆称“迁有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摘编自翦伯赞《司马迁的历史批判》)
材料二:
《史记》之所以能在历史与文学两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了相当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左传》《国语》《国策》的许多章节,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其描述用语及其人物辞令的巧妙,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不同的就在于它们还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它们的写人仍然是为了叙事。先秦也曾有过名称上类似于传记的著作,如《晏子春秋》,可惜它的目的仍不是写人,而像是一本逸闻趣事的资料汇编,完全没有剪裁。因此,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只能归于司马迁了。
从《史记》出现的西汉时期开始,到清朝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产生了浩如烟海的传记与传记文学。在历朝正史中,被后人称之为“传记文学”的首先是《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的若干篇章,其他“正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一般很少被人提及。《史记》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这种完美结合在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但从文学角度讲,《汉书》则无疑是在大踏步地倒退。但《汉书》毕竟因袭了《史记》的旧有成果,因此,《汉书》作为一部“正史”,其文学性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
(摘自韩兆琦《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略论》)
材料三:
在传统中国,历史学更源远流长,被誉为“古今之大文”,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梁启超谓:“我国二千年来史学,视他国为独昌。”然而,位置重要并不等于值得尊重。中国史学凭什么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恐怕要从学术传统中寻找原因。
讲究实证,是中国史学最鲜明的学科特色,也是它有资格被作为“科学”对待
的重要理由。史学,讲的是用事实说话。这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记录历史,推崇秉笔直书, 所谓“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将历史记录作为千秋之事。二是研究历史,讲究言必有据,不为空谈。真正严谨的历史研究,强调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占有历史资料。穷尽资料是不可能的,但不能成为轻率结论的借口。
崇尚经世,推动着中国史学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史学,就其观察方式,是面向过去,但其出发点是服务当下,着眼未来。作为一门严肃的学问,经世才是它真正的宗旨所系、要义所在。史学经世的方式,应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直言无隐,独抒己见,通过对历代盛衰成败的理性思考,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鉴往思来,对解决现实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或方案。
探寻历史规律,是中国史学的基本追求。史学研究的任务,从根本上讲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天人之际”,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规律;所谓“古今之变”,就是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要有自己的理论追求与建树。严谨的史学思维,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一是长时段的观点。对历史的考察,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要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历史的长河中分析其本质,考察其意义;二是整体的观点,不能用对表面现象的观察代替对内在本质的分析,不能用对局部的考察代替对整体的把握,更不能轻率地用对个别案例的解剖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观点,即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从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这一基本实际出发,研究变迁原因,追寻变迁规律,把握变迁本质,从对历史演变内在逻辑的分析中认清历史的真谛。只有真正满足了这三个要求,历史研究才有可能实现科学化。
当代中国学术,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方法层面,都面临着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当我们执意前行时,有必要不时回过头去,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道路。这里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学术传统,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这是中国学术的优势所在,也是尊严所系。
(摘自方为《反思中国史学传统:史学何以值得尊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的《史记》充满着批判精神,他采用标题、书法、在叙述中夹以批判、
“太史公曰”等几种形式执行历史批判。
B.《史记》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可谓空前绝后。
C.因为班固把《汉书》发展得更完美、更系统,更具有“史学”品格,所以称他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和古史传统的改造者。
D.中国史学强调用事实说话,记录历史推崇秉笔直书,研究历史则讲究言必有据,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占有历史资料。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的历史批判纵横百代,褒贬古今,体现他善恶、贤贱、是非的标准,表明价值取向,以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同世之人。
B.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把陈涉列入世家,肯定了两人的历史功绩;把范蠡、子贡归入货殖中,也可看出对两人的褒贬态度。
C.司马迁批评秦始皇、秦二世,对汉高祖、汉武帝也有微词,这表明他有胆有识,不但敢贬前代帝王,对本朝帝王也不回避。
D.材料二将《史记》与《左传》《国语》《国策》作比较,目的是为了说明司马迁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文学的创始人。
3.阅读材料三,下列不属于“中国史学赢得人们的尊重”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在传统中国,历史学源远流长,被誉为“古今之大文”,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独特地位。
B.讲究实证,用事实说话,将历史记录作为千秋之事,有资格被作为一门“科学”对待。
C.中国史学崇尚经世,面向过去,服务当下,着眼未来,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D.探寻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规律,发掘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有自己的理论追求与建树。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你认为《史记》体现了我国哪些史学传统?请举例分析。(6分)
【答案】
1. C 2. D 3. A
4.①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采用并列式方式展开,层次清晰。②论证时,先摆观点,再作阐释论证,说服力强。③适当引用,增加说服力。
5.①用事实说话。如写汉高祖刘邦,既定他有远大的眼光和处理问题的才干,但也有“绐为谒曰‘贺万钱’,实不持一钱”的奸诈圆滑、不讲信义。②崇尚经世。如写李广,文末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赞扬其能以身作则,强调正人先正已的重要,给后人以启迪。③探寻历史规律。如写陈涉,把陈涉起义置于社会历史的长河中分析其本质,考察其意义,将其置于“世家”,以肯定其价值。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C项,“因为班固把《汉书》发展得更完美、更系统,更具有‘史学’品格,所以称他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和古史传统的改造者”错,偷换概念,文中“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可知,“《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是“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品格”。
故选C。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D项,“目的是为了说明司马迁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文学的创始人”错,是为了说明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文中“《史记》之所以能在历史与文学两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
是因为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了相当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左传》《国语》《国策》的许多章节,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其描述用语及其人物辞令的巧妙,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看出。
故选D。
3.本题考查本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针对题干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推断要立足文本,不可随意生发。
A项,“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非受尊重的原因,材料三第一段“在传统中国,历史学更源远流长,被誉为‘古今之大文’,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梁启超谓:‘我国二千年来史学,视他国为独昌。’然而,位置重要并不等于值得尊重。中国史学凭什么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恐怕要从学术传统中寻找原因。”可知。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手法的分析和筛选整合文章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第一段“中国史学凭什么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恐怕要从学术传统中寻找原因”总起,二、三、四段分说“讲究实证,是中国史学最鲜明的学科特色,也是它有资格被作为‘科学’对待的重要理由”“崇尚经世,推动着中国史学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探寻历史规律,是中国史学的基本追求”,最后一段“这里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学术传统,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这是中国学术的优势所在,也是尊严所系”总收。
以第四段为例,先提出“探寻历史规律,是中国史学的基本追求”的观点,从“史学研究的任务”“严谨的史学思维,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来有条理地阐明论证,做到了“论证时,先摆观点,再作阐释论证,说服力强”。
文中恰当引用,如“梁启超谓:‘我国二千年来史学,视他国为独昌。’”,增加了说服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
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
题干要求“你认为《史记》体现了我国哪些史学传统?请举例分析”,得注意先找到“史学传统”,再举例说明。
一是讲究实证。史学,讲的是用事实说话。这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记录历史,推崇秉笔直书,所谓“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将历史记录作为千秋之事。二是研究历史,讲究言必有据,不为空谈。真正严谨的历史研究,强调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占有历史资料。文中写到“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可知,《史记》写刘邦一分为二,尊重事实。
二是崇尚经世。史学,作为一门严肃的学问,经世才是它真正的宗旨所系、要义所在。史学经世的方式,应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直言无隐,独抒己见,通过对历代盛衰成败的理性思考,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鉴往思来,对解决现实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或方案。《史记》中记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赞扬李广能以身作则,强调正人先正已的重要,给后人以启迪。
三是探寻历史规律,是中国史学的基本追求。史学研究的任务,从根本上讲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天人之际”,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规律;所谓“古今之变”,就是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要有自己的理论追求与建树。文中写到“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他在《陈涉世家》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正体现了“有自己的理论追求与建树”。
七、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汤显祖年轻的时候怀有满腔经天纬地的济世热情。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使人人乐于向
善,民德归于淳厚。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他曾经代拟过一篇《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浊吏之法法人也。”他所提出的“清吏”与“浊吏”两个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说法,却极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普遍德性:他们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当法外的“特选之民”,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他们的道德绳墨,只是用来裁制百姓,他们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来宰割人民——他们教别人不要“利己”,自己却很少“利人”,教别人要“利人”,自己却专门“利己”。
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他曾经在诗里记录过自己这方面的活动,在《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里,他这样写道:“仙县春来仕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有大年。”可见,为了督促和鼓励农民耕地种田,他确实用了一番心思。汤显祖的政绩,不仅当时就赢得了人民的敬意,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顺治年间,遂昌知县缪之弼还为他建了“遗爱祠”。
如果说,汤显祖早期的两部剧作的主题,在探讨“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写作,则在强化了反讽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与“生活哲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汤显祖后期的“二梦”,是一种缘于精神焦虑的写作。
汤显祖的一生,几乎就在几种选择的困扰中度过。他在《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的序中说:“家君恒督我以检儒,大父辄要我以仙游。”从感性上说,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无法不接受父亲的“检儒”之督,因为,他也觉得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事实上,终其一生,汤显祖的精神,都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扰之中。佛家的“慈悲”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蕴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近自己民胞物与的同情心,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
脱和自由是否可能?在梦境中的淳于棼过着一种贪婪而混乱的生活,到死都不
曾觉悟,然而,经历过梦中的一番教训,“知梦游醒”,最后放弃了梦中的求仙,跟着师傅吕洞宾,在现实生活中寻“证盟师”去了。这样的解脱和出路,似乎启发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也随着那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但是,这对汤显祖来讲,有着内在的觉悟,也就够了,舍下生活中的一切人情物事,掉臂而去,他很难做到,这是因为,他终了还是一个有情人。
如果说“临川四梦”的“前二记”——《紫钗记》和《牡丹亭》,表现的是对“情”的执着,是通过“梦”而走进“情”的世界,而体验“情”的真与美,那么,到了“后二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则表现的是“觉”,是通过“梦”而走进“觉”的世界,从而在理性的意义上,认识到人性和生活的真谛。
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邹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断,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乎实际的:“从汤显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来看,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最大。但他时常也在‘检儒’与‘仙游’之间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对他也有一定影响。”这种复杂性情形,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在不受主流意识形态强力干扰的环境里,一个正常人所接触和吸纳的思想,一定是丰富而多样的。不同的思想,满足着他不同的精神需要,解决他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只有头脑简单的“单向度的人”,才会一辈子只接触一种思想,只接受一种思想。事实上,一个一辈子只知道一种思想的人,不可能成为情感丰富和思想活跃的人,也不可能成为视野开阔、有创造力的人,就像只吃一种食物的人不可能成为营养均衡、体魄健康的人。
班固父子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那是完全说错了,因为,在司马迁那里,各家思想都有其合理的部分,都有其可取之处,所以,他对所接触到的思想都有吸纳,而他的“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也就可以被转换性地表达为:“吸纳天下百家思想。”如此说来,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我们不仅无须把它看成多大的问题,而且,还要认识到,正是这种复杂性,才形成了汤显祖作品斑斓而丰饶的特点。
(摘编自李建军《汤显祖的情结:政治理想与精神解脱》)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年轻时代,汤显祖怀有济世抱负,想要进入社会,建功立业。可见,就理性而言,他接受了父亲的“检儒”之督。
B.作为官员,汤显祖多次劝农励耕,这是汤显祖“入世”思想的体现。他的政绩赢得了百姓敬意,百姓为他建了“生祠”。
C.儒家“入世”思想对汤显祖有一定影响,但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更大,这是因为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
D.佛家“五蕴皆空”和道家“超然”让汤显祖倍感困扰,这让他难以做到像淳于棼、贾宝玉那样舍弃人情物事,出世而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汤显祖认为士大夫要以身作则,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这与《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理念一致。
B.浊吏之法法人,即不修德行的封建统治者教别人不要“利己”而要“利人”,而自己却专门“利己”很少“利人”。
C.由于精神焦虑,汤显祖在《南柯记》和《邯郸记》中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精神困境,由“梦”而“觉”。
D.“临川四梦”体现了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前二记”和“后二记”分别从“情”和“觉”的层面,表现了黄老思想。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征徭薄,米谷多,官民易亲风景和。老的醉颜酡,后生们鼓腹歌。
B.夕阳烟雨片江开,滟滟寒潮自去来。我亦桄榔庵下客,明珠海上寄莲台。
C.今日班春也不迟,瑞牛山色雨晴时。迎门竞带春鞭去,更与春花插两枝。
D.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盛在新年。
4.如何避免沦为“单向度的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
5.下列文字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描写了在南安太守杜宝治理下南安郡的生活图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汤显祖的政治理想。(6分)
【长相思】你看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生、末〕正是。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外〕父老,知我春游之意乎?
【八声甘州】平原麦洒,翠波摇翦翦,绿畴如画。如酥嫩雨,绕塍春色荔苴。趁江南土疏田脉佳。怕人户们抛荒力不加。还怕,有那无头官事,误了你好生涯。〔生、末〕以前昼有公差,夜有盗警。老爷到后啊。
【前腔】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月明无犬吠黄花,雨过有人耕绿野。真个,村村雨露桑麻。〔内歌《泥滑喇》介〕〔外〕前村田歌可听。
【答案】
1、C 2、 D 3、 B
4.①接触和吸纳丰富而多样的思想,满足不同的精神需要,解决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②成为情感丰富、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有创造力的人;吸纳所接触到的思想的合理的部分、可取之处。
5.①“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表现了汤显祖的政治理想:官吏清廉,政治清明,造福百姓。人民和睦,民德淳厚。②“以前昼有公差,夜有盗警。老爷到后啊”表现了汤显祖的政治理想:农民可以不受干扰地劳动和生活,官员劝农励耕,关心农业生产,把农业作为头等大事。③“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雨过有人耕绿野”“村村雨露桑麻”表现了汤显祖的政治理想:百姓安居乐业,乐于耕织。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C.“但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更大”错误,根据邹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断“从汤显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来看,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最大。但他时常也在‘检儒’与‘仙游’之间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对他也有一定影响”可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汤显祖影响最大。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表现了黄老思想”判断错误。黄老思想即道家思想。而“前二记”多表现儒家思想,“后二记”多表现佛道思想。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二段观点是汤显祖关心农业生产,劝农励耕,取得一定的政绩。
B.“莲台”亦作“莲花台”,佛座。汤显祖通过诗作《小金山次苏长公韵》在夕阳、烟雨、寒潮中感受佛理,借佛理以求解脱。不能支撑第二段观点。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结合“在不受主流意识形态强力干扰的环境里,一个正常人所接触和吸纳的思想,一定是丰富而多样的。不同的思想,满足着他不同的精神需要,解决他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可知,因为人们有不同的精神需要以及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因此,要避免沦为“单向度的人”,就要接触和吸纳多种思想,据此可总结为“接触和吸纳丰富而多样的思想,满足不同的精神需要,解决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
结合“事实上,一个一辈子只知道一种思想的人,不可能成为情感丰富和思想活跃的人,也不可能成为视野开阔、有创造力的人,就像只吃一种食物的人不可能成为营养均衡、体魄健康的人”可知,要避免沦为“单向度的人”,就不能像只吃一种食物一样,只知道一种思想,而要成为一个丰富的人。据此可总结为“成为情感丰富、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有创造力的人;吸纳所接触到的思想的合理的部分、可取之处”。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结合“使人人乐于向善,民德归于淳厚。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可知,汤显祖的政治理想是国泰民安,天下祥和,政治清明。“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正是体现了汤显祖这一政治理想,即“官吏清廉,政治清明,造福百姓。人民和睦,民德淳厚”。
结合“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可知,汤显祖的政治理想为关心农业,给百姓自由务农的空间。“以前昼有公差,夜有盗警。老爷到后啊”说明以前官家对百姓的约束,由此表现了汤显祖这一政治理想,即“农民可以不受干扰地
劳动和生活,官员劝农励耕,关心农业生产,把农业作为头等大事”。
结合“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可知,汤显祖的政治理想为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雨过有人耕绿野”“村村雨露桑麻”表现了汤显祖这一政治理想,即“百姓安居乐业,乐于耕织”。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冲刺:信息类文本专题训练(一) (新高考专用)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
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狖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
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感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这样,他在当时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屈原反复悲叹:“国无人莫我知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种深沉的孤独感主要是由于拳拳忠忱和侃侃说言不为朝廷所接受。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程千帆 莫砺锋《忧患感和责任感》)
材料二:
《离骚》全诗可分为三段:正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乱》曰”是全诗的尾声与总结。
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
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灵修浩荡”“皇舆败绩”“众女谣诼”“芳泽杂糅”的政治乱象,又强烈地感受到“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人生忧愁。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他抑止不住满腔的愤懑,反复诉说着自己无比失望、孤独、幽怨、孤疑的情绪,重重的忧郁、怨望、苦闷、彷徨,重重地压在心头。
前半部分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就是一个“骚”字,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忧愁幽思”。那么,出路在哪里?诗人将如何“离”开这无边的“忧”愁?于是,便进入了后半部的描写——
从“女媭之婵媛兮”至“蜷局顾而不行”为后半部分。诗人紧承前半之“骚”之“忧”而
写“离”,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
当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现实世界“无路可走”之时,矢志不渝的诗人将他不屈的目光、深邃的思绪,投向了幻想的天际。诗人不顾“女媭”的劝说,否定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满怀虔诚的期冀,踏上上下求索的征程。但是“求帝”“求女”的不遇,不仅宣告了实现“美政”理想的无望,同时也宣告了“离骚”的失败。欲“离骚”而“骚”难“离”,忧患犹在,痛苦依然。
接下去,诗人又幻想着向灵氛、巫咸求助,灵氛、巫咸劝诗人去国远游,而诗人准备离去之时,远远地望见了故国的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自己根本无法离开生长于斯的旧乡故土!
一篇《离骚》之诗,本为“离骚”而设,却历尽千回百折,数经心力交瘁,仍然是“骚”而未“离”,“忧”而未“解”。长达二千五百言的正文已经结束了,但此时的主人公,“骚”仍未“离”。茫茫环宇,何处是归程?
“《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乱》曰”五句呼应诗题,点明了全诗“离骚”的基本线索:“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是“骚”,“又何怀乎故都”是“离”;“既莫足与为美政兮”是“骚”,“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离”。
既不能去,又不能忍,这样就把矛盾推向高峰,“死”的问题便被尖锐地提出来了。《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摘编自何新文 彭安湘《离去现实忧患、解脱生命痛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忧患感为基调,比如宋玉的《九辩》、《诗经》中的《载驰》《正月》等。
B.司马迁对屈原的创作有着洞见,他指出屈原因忧愁而进行创作,忧患感是其作品的情感主线。
C.屈原仰慕先贤彭咸,效仿他通过投水自尽的方式来劝谏君主改过,这是他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D.《离骚》前半部分重在写“离”,后半部分侧重写“愁”,诗人希望通过“求帝”“求女”来摆脱忧患,但最终失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国时期,辩士游说各国,对国家没有忠诚的意识,但屈原与之不同,始终不愿离开楚国。
B.屈原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忧患感,不仅仅是因自身命运而引起的,还包括对楚国未来形势的担忧。
C.屈原因不被理解而孤独,但他不惧怕孤独,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能够消除这种孤独。
D.材料二将“离骚”的“离”理解为“远离”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离骚》内容主旨的论述。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班固《离骚序》评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B.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C.李白《江上吟》评“屈平词赋悬日月”。
D.颜之推《颜氏家训》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4.根据材料二的划分标准,下面的链接材料属于《离骚》的哪一部分?该段主要书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4分)
链接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有人认为,屈原在《离骚》中积极寻求“离去现实忧患”,说明屈原是在逃避现实,缺乏责任感。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的人物、事情都有蓝本。世人往往把创造看作空中楼阁,而把写实看作模拟,却不晓得想象中的空中楼阁也有过去经验作为蓝本,若真离弃一切的经验,心灵便无从活动了。《红楼梦》作者的手段是写生。在逼近真事真情这点特殊风格外,实事求是这个态度又引出第二个特色来。我们的民众向来是以团圆为美的,无论哪种戏剧小说,莫不以大团圆为全篇精彩之处。《红楼梦》作者则不然,他的材料全是实事,不能任意颠倒改造,于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读者了:《红楼梦》是悲剧。
《红楼梦》的不落窠臼,在我们文艺界中很有革命的精神。我以为《红楼梦》作者的第一大本领,只是肯说老实话,《红楼梦》看上去平淡,却成为我们中国过去文艺界中的一部奇书。
《红楼梦》以前的作者大多感情浮动,握笔作文,发泄者多,含蓄者少,所作文章可以悦俗目,不可以当赏鉴。《红楼梦》缠绵悱恻的文风恰与之相反,初看时觉似淡的,没有什么绝伦超群的地方,再看几遍渐渐有些意思了,越看得熟,所得的趣味便亦愈深永。
所谓百读不厌的文章,大都有真挚的情感,深隐地含蓄着,非与作者有同心的人不能知其妙处所在。作者亦只预备藏之名山,或竟覆了酱瓿,不深求世人的知遇。并不是作者有所珍惜隐秘,只是世上一般浅人自己忽略了。
发于愤怒的文章容易发泄,发于哀思的呢,比较容易含蓄,这是情调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并非说发于愤怒的没有好文章,并且哀思与愤怒有时是不可分的。但在比较上立论,含怒气的文字容易一览而尽,积哀思的可以渐渐引人入胜,
所以风格上后者比前者要高一点。《水浒传》与《红楼梦》的两位作者,都是文艺上的天才,中间才性的优劣是很难说的:不过我们看《水浒传》,在许多地方觉得有些过火似的,看《红楼梦》虽不满人意的地方也有,却又较读《水浒传》的不满少了些。换句话说,《红楼梦》的风格比较温厚,《水浒传》则锋芒毕露了。这个区别并不在乎作者才性的优劣,只在写书的动机不同。
(摘编自俞平伯《<红楼梦>研究》)
材料二:
《红楼梦》的风格是什么呢?要准确地把握它,《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的“出则”中有两处说话,可以说是探索此问题的一把钥匙。
一是“出则”劈头的第一句话,也是《红楼梦》的第一句话: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二是“出则”结束时的一首诗,也是作者自己的(不是按书中人物身份写的)第一首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一头一尾的两次说话,其实都是强调一个意思,即告诉读者,《红楼梦》表面上看来似乎有许多“荒唐”的东西,但实际上是一部很有“趣味”的书,只是这种“味”不是仅从表面文字一览就可领略到的,而必须“细按”,认真索“解”,才能获得。作者同时表示担心的是读者不能“解其中味”。
《红楼梦》的风格也就是含蓄。因为含蓄,所以才有“味”;因为其“味”含蓄于中,所以须“细按”“熟思”,才能获得。
《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大的如它原来的书名“石头记”,以及人物如薛宝钗等形象的塑造、许多大事件如元妃省亲等的描述,都是写得十分含蓄的;小的如一个小情节、人物的一句对话、一个灯谜、一个酒令、一首小诗以至一个戏目、一个人名等,也处处都含蓄有“味”。
《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则特别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有着十分直接的联系,而这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乾、嘉以后考据学之大盛,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整个学术界的一种沉默,一些进步的政治、学术思想,竟也要借助别的形式来表现。清初以
来,凡是真正能揭露些现实黑暗的作品,都不得不采用各种不同的委婉含蓄的手法。曹雪芹不但同样生活在这个时代,而且还有他自身经历的特殊原因,他以一个罪人之孥的身份,要写这样一部“石头”都忍不住要说话的长篇巨著,很难设想他能超出这种含蓄手法之外。他怎能不出之以委婉曲折的含蓄笔墨呢 所以《红楼梦》的含蓄风格,乃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从这个意义来说,作者采用含蓄的手法,“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乃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的。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受束缚,相反,他以娴熟的技巧,得心应手地驾驭了这种手法,充分发挥了它的特点,因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红楼梦》的含蓄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面看来“虽近荒唐”,而“细按则深有趣味”。也就是说,它的含蓄并不晦涩难懂,令人看后摸不着头脑。它就像一个浩瀚的海洋,可以取之不尽,因而屡读不厌。《红楼梦》以外的小说,恐怕找不出一个这样的例子来。就拿与《红楼梦》有许多相似之处的《金瓶梅》来说吧,它写的也是一个家族的败落,也反映了十分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但读它很难产生那种想一读再读的兴致,主要原因就是里面缺少那种可以使人细细咀嚼而感到余味无穷的细节。
(摘编自曾扬华《<红楼梦>引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所写的人、事都是以过去经验作为蓝本,经过作家的心灵创造、想象而来的。
B.《红楼梦》是一部奇书,《红楼梦》这类书的作者并不刻意隐秘什么,也并不想被世人知遇。
C.《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外因是清朝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整个学术界一片沉默。
D.《红楼梦》《金瓶梅》都写了家族败落,反映了广阔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可咀嚼出无穷余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看一两遍肯定是不够的,要多看几遍,看得越熟,趣味越多,体会越多,收获越多。
B.民众向来以大团圆为美,而曹雪芹为了打破窠臼,用革命性的创造精心设计了悲剧结局。
C.《水浒传》在许多地方是过火了一些,不及《红楼梦》温厚,根本原因是作者创作的动机不同。
D.因特定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特殊遭遇,曹雪芹只好“将真事隐去”,不得已“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红楼梦》“含蓄风格”的一项是( )(3分)
A.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写妙玉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B.第八回,薛宝钗出场:“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C.第七十五回,中秋赏月,贾政要求限一“秋”字即景作诗。看了贾兰的诗,贾政“喜不自胜”;宝玉作完,贾政看了却只是“点头不语”。
D.第九十八回,林黛玉咽气之际声声叫着:“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4.请说说材料二前五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5.材料一中说“发于愤怒的文章容易发泄,发于哀思的呢,比较容易含蓄”。请以你的阅读积累,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发于哀思的作品是如何“含蓄”的。(6分)
三、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除夕晚上,非遗南音火了。在2023年央视春晚开场不久,歌手谭维维、赖多俐与厦门市南乐团、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携手,创造性地演绎了南音
代表性曲目《百鸟归巢》,立刻点燃全场,并迅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百鸟归巢》全曲由黄昏意象构筑,变化丰富,曲中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群鸦投林时的鸟啼声,以吐音表现归巢的轻快活泼气氛,配合妙曼的曲词,勾勒出一幅异彩纷呈的生动景象。
南音,源自隋唐宫廷燕乐,是随着中原人南迁入闽的中原古乐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古老乐种,2009年10月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由曲项琵琶、尺八、二弦和三弦四种乐器伴奏,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演唱者执拍板相和而唱。依照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后唱散曲。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内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递给第二人,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谱结束。
追溯这绝世之音的历史渊源,会发现与成都有着深厚的联结——南音的始祖,就是后蜀孟昶。泉州与成都,一个处在东南一角,一个位于西南一方。孟昶最远也只到过开封汴梁,他为何就成了泉州南音的始祖?
作为后蜀王,孟昶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他“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孟昶每次创作新词,都要谱成乐曲,一首新曲刚谱成,六宫就会传唱开来,编成舞蹈。由孟昶令赵崇祚整理的《花间集》,不但是中国词史上首部词总集,也是唯一传世的燕乐歌词集。南音的前期基础是燕乐,倡导燕乐的孟昶被推崇为南音始祖,也就不奇怪了。据传,宋灭蜀国后,孟昶与花蕊夫人二人被押往汴京,其精心培养的后蜀宫廷乐师139人进入宋初建立的教坊,成为传承盛唐和五代音乐的中坚力量。宋朝南迁以后,很多文人与乐师都在南方落地,而泉州作为宋朝最大的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很有可能就是在此时承接了来自蜀地的音乐,逐步将其融入当地的音乐风格当中,南音由此逐渐成形。
(摘编自新闻《兔年央视春晚里的天府文化:一曲南音追溯始祖来自成都》)
材料二:
泉州南音,古称“絃管”,亦称“南管”“南乐”“郎君唱”等,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华人聚居区。南音是活态传承至今最古老的乐
种之一,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其脱胎于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后随历史上中原人口的东移南迁,从中原腹地一路流播至东南沿海一隅,乃至漂洋过海,扎根于上述地区。
不同于其他的乐种,南音絃友们有自己敬奉的乐神祖师——孟昶郎君,并且每年都会举行春祭、秋祭两次郎君祭。孟昶如何成为南音祖师的问题,陈燕婷研究员曾对一些学者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并归纳了三点原因:“其一,孟昶精通音律;其二,五代西蜀‘曲子词’音乐被当作泉州南音之发端,而他对‘曲子词’音乐有一定贡献;其三,西蜀乐工被选入宋教坊,其后人可能将西蜀宫廷音乐及对孟昶的崇拜带入泉州。”根据以上观点,或可提出一个猜想:是否南音絃友们对孟昶郎君的崇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前后蜀宫廷音乐对泉州絃管的影响?根据吕锤宽教授“南管音乐,当属纯音乐型态或清乐大曲的遗绪”,我们可以得出如此推论: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宫廷音乐与今天的泉州絃管存在着某种联系,甚至它可能就是絃管历史流播中的一种“过渡形态”。
前后蜀宫廷音乐“承唐启宋”,一方面体现在唐宋史籍的记载中,《资治通鉴》载“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唐王室先后两次到蜀地避难,又因蜀地当时经济富庶、社会安定,大量官宦、文人以及乐工随之相继涌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后来前后蜀宫廷音乐文化的发展。《宋史》载:“宋初循旧制,凡四部。其后平荆南,得乐工三十二人;平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这139人或许还不是前后蜀乐工的全部。如此庞大的数量,可见当时教坊的规模之大。这无疑体现了蜀地王公贵族们奢靡的生活,以及他们对音乐的喜爱。而如此大量的乐工,可能也会在继承唐代宫廷音乐的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对后世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前后蜀宫廷音乐“承唐启宋”,另一方面体现在前后蜀宫廷音乐的形象遗存中。1942年,成都前蜀王建墓出土一座带有乐舞浮雕的石棺床;2011年,成都后蜀赵廷隐墓出土20余件乐舞伎俑。通过将两处前后蜀时期墓葬中的伎乐与《隋书》《新唐书》《宋史》中的音乐比对(见图表),从所用乐器可以发现,①______;②______。
琵琶 拍板 笛 筚箫 排箫 筝 竖箜 笙 贝 铜钹 簇 吹叶 羯鼓 鸡娄 发鼓 答腊 毛员 正鼓 齐鼓 和鼓 五弦 都县 腰鼓 侯提 鼓 桴鼓 方响
篌 鼓 鼓 鼓 鼓 鼓
隋书 √ √ √ √ √ √ √ √ √ √ √ √ √ √ √
新唐书 √ √ √ √ √ √ √ √ √ √ √ √ √ √ √ √ √ √
王建墓 √ √ √ √ √ √ √ √ √ √ √ √ √ √ √ √ √ √ √ √
赵廷隐墓 √ √ √ √ √ √ √ √ √ √ √ √ √
宋史 √ √ √ √ √ √ √ √
(摘编自陈宇峰、陈丹曦《泉州南音与前后蜀宫廷音乐关系初探》)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南音代表性曲目《百鸟归巢》原是用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来演唱,其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
B. 南音是活态传承至今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堪称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C. 随着中原人口的东移南迁,南音流播至我国闽南及港澳台地区,又远播东南亚国家华人聚居区。
D. 南音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宫廷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当今音乐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
2. 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则材料都谈到南音与隋唐宫廷音乐之间的源流关系,并追溯了其流变过程。
B. 材料一由当下社会热点人手,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又对南音作了深度的追踪报道。
C. 材料二引用了详实的历史与考古资料,对南音的介绍相比于材料一更具知识性。
D. 两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追溯南音的历史渊源,材料二侧重谈南音的流播。
3. 下列各项不属于孟昶被奉为南音始祖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 孟昶具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他“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
B. 孟昶令赵崇祚整理《花间集》,它是唯一传世的燕乐歌词集。
C. 孟昶任用避乱的唐朝贵族,修举故事,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
D. 孟昶培养的后蜀宫廷乐师进入宋初建立的教坊成为中坚力量。
4. 请结合材料,按朝代顺序概括南音的形成过程。(4分)
5. 请在材料二结尾横线处填写两条结论性语句。(6分)
四、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知人论世”这个命题提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启发我们想象一些解释学的正常话题,而且在于它启发我们思考一些解释学的非正常话题。现在我们想象一下,远离“知人”“论世”状态下理解文本是否可能 孟子说,“交友”的前提是这位被友者是个“善士”,而判断作者是不是善士先可以通过诵读他的作品,但这不够,还得知其人,这也还不够,还得研究他所处的“时世”。也就是说,作品中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可靠的,或者不全面的,因而必须通过“知人”“论世”作进一步的补充论证。应该说,在这种特定的需求下,理解和确证诗书中的内容,的确需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身处”、需要进一步研究作者所处的“时世”。然而,文本的创造虽然脱胎于某种事件、特定社会环境,但一旦创造出来之后,它就有了独立性,就有了普遍意义。这就是文本所蕴涵的理想性,或者文本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这对读者是有价值的,但这与作者是不是“如此”没有什么关联。由此,文本的意义一旦创作之后,与创作者便是若即若离的,其即其离取决于研究者对文本的需求,如果研究者仅仅
是满足艺术上的需求、满足某种共同的意义需求,那就是“离”;如果研究者想对文本的内容和性质、文本的来源和特点等作深入的研究,想对作者何以创作这种文本的缘由进行探索,那就是“即”。司马迁感叹对孔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根据文本去想象作者,没有人怀疑其想象的可靠性。而这种想象之所以存在、可靠,是因为它的“公式性”,即对每个作者我们都可以通过作品去想象他,但那不属于“身处”和“时世”了,而属于观念的逻辑,属于人文的理想,属于公共精神的需求。如此我们进一步说,文本的研究与理解,如果限定在“世”的范围,无疑有其解释学意义,而且是“知其所以然”;但只有跳出“世”的窠臼,我们才能“知其所以不然”。换言之,社会历史的解释只能满足我们的知识欲望,哲学的解释才能满足我们价值的欲望。在解释文本实践中,离开“知人”和“论世”,并不是离经背道、毫无收效的行为,尤其不是缺乏创造的行为。
(摘编自李承贵《“知人论世”:作为一种解释学命题的考察》)
材料二:
“知人论世”说原是孟子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本意是要“尚友”,客观上还是道出了理解作品的一种方法。它极大地拓开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为说诗提供了一个重要法门。
先说“知人”。这就是研究、了解和理解诗歌的作者,亦即诗人。这里的“人”有其复合内涵,主要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作为社会的人,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穷通出处)、思想崇尚,乃至籍里、家世、交游等,都在研究的范围之内;二是作为诗家的“人”,还必须加上若干特定的主观条件,如创作才能、个性气质、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等因素,甚至涉及有关的客观条件,如师承、流派等,也都应当列入研究的内容。对这两层意义作全面的研究、了解,恐怕才能算得上“知”其“全人”。
再说“论世”。“世”,指时代,这是诗人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也有其复合的内涵。从广义说,可以包括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从狭义说,仅指其中的社会。而社会的涵盖面已相当宽广,诸如政治上的治乱、经济上
的兴衰,阶级斗争状况、下层社会面貌,乃至典章制度、文化思潮、学术风气、风俗习惯,等等。我们不能要求古代诗论家在“论世”时对社会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哪怕是面对他们的现实社会,如果面对往古社会——历史,自然就更隔一层了。
作为方法论,“知人论世”说正确地指明了通向理解、把握诗歌作品的两个视角,其所以在古代诗歌欣赏中具有历久不衰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自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严格地说,“知人论世”只是对诗歌作品的外部研究,而不是作品研究本身。这样的外部研究可以为内部研究拓宽思路,提供信息,有时还可以找到探幽折微的窗口,但它不能也不应该代替内部的研究。忽视诗歌艺术表现的特点以及审美特质,机械地搬用“知人论世”之法,也必然走向荒谬。
鲁迅先生早就深刻地指出:“世界有所谓‘就事论事’的方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如此说来,“知人论世”与作品本体研究紧密结合,并准确地把握住“人”“世”这两方面同作品的某种对应关系或内在联系,恐怕是这种传统的方法在今后的诗歌欣赏中最佳的选择。
(摘编自王文龙《“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欣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阅读和解释文学作品。
B. 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某些内容,可能会与一些具体事件、特定的社会环境有关联。
C. 作为解读诗歌的方法论,“知人论世”中的“知人”指研究、了解和理解诗歌的作者。
D. “知人论世”在古代诗歌欣赏中经不久衰,主要因为此方法注重对作品的内部研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围绕“知人论世”,材料二比材料一所谈论的文学体裁更具体,主要是从古代诗歌欣赏角度论述。
B. 离开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作者本人的具体情况,单纯从作品本身出发去解释,不应该受到排斥。
C. 材料二引用鲁迅的名言,主要是为了阐述“知人论世”的重要作用,号召人们合理使用这种方法。
D.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时,语言表达能够限定范围,合乎逻辑,非常有分寸感,有说服力。
3. 下列研究文学作品的方法,最切合材料二所提倡的一项是( )(3分)
A. 综合:关注作品、作者及其时代特征并结合读者对作品本体的研究。
B. 索隐: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中探究出些情节之外的某些“微言大义”。
C. 评点:阅读作品时,偶有所感,便写在书头、行间、章回后。
D. 考证:偏重于史料的发掘、整理、推论。
4. 请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 有读者将《红楼梦》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完全联系起来,得出结论说一部《红楼梦》就是曹家兴衰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福柯特别强调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历史本来只是由一些分散的事件形式呈现出来的东西,是历史学家为了呈现事件的连续性,通过分析可能会回避、抵制、消除某些东西,但却从未意识到他们已经把活生生的、脆弱的、颤抖的“历史”漏过去了。当我们进一步去审视沈从文的“乡愁”以及“乡愁乌托邦”,我们同样发现了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
《边城》在沈从文回湘西前已创作了前6小节,后15小节是他回北京后续写的。毫无疑问,回到湘西世界的行为,对他本身的创作经验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和影响。尽管沈从文愿意以一枝诗意的笔去穷尽和表现湘西世界的所有美好,然去乡十八年,在他的真实视野下,在当时清醒的理智认识中,真正的湘西世界却是丑陋黑暗穷困
堕落的。这个创作间的断裂和创作体验上的变化是我们要正视的。
关于乡愁,关于故乡的回忆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虚构。王德威指出,关于故乡的创作实际上存在一个两难境地,那就是“再现故乡本来的面貌,重组往日生活的情境,却总无奈地带出想象与原欲、文字与世界、回忆与‘往事’间的罅隙”。因此,在对“乡愁”的抒写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原原本本地再现故乡的原貌已经是不可能的,过去与现在、当下与未来相互交织,所以他们实际上在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既看到故乡的美好又无法忽视它当下的“失落”。
清楚了沈从文创作《边城》时在创作经验上的撕裂和矛盾的二重性后,我们就更清楚沈从文的《边城》并不单单是呈现了一个纯粹的田园视景,而是一种寓言式的悲剧性写作。关于寓言,本雅明概括为面对现代废墟而陷于震惊的人们的一种言说方式,詹姆逊则将所有第三世界的文本概括为“民族寓言”。在他看来,第三世界文本中总存在一个大写的异己读者,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以个人命运来投射整个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所以在评价鲁迅的《狂人日记》时,詹姆逊认为,如果我们体会不到文本中寓言式的共振,我们就很难恰当地欣赏鲁迅文本的表达力量。套用他的话,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
所以,在现代性的背景下,“乡愁”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和美好想象,它可以既是一种指向未来的乌托邦表现图景,又是针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重要维度。我们所要努力探寻的是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在重新的融合中让其真理内容自在地表征出来。沈从文在《边城》中的文字充满张力,彰显着“所说”和“所示”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
(摘编自肖琼《乡愁乌托邦与沈从文<边城>中的悲剧性表达》)
材料二:
在传统的文化语境中,命运常常被看作不可预测、不可把握的存在,实际上,命运无常才是人生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在小说中,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诗意叙事,一是其背后隐含的自然命运。前者为“美”,后者则体现出
“真”。“真”推动了悲剧的走向,但其本身并不能构成悲剧,两者的矛盾冲突才能形成文本叙事的内在张力,也是悲剧的根源所在。根据黑格尔的悲剧美学理论,“悲惨”和“悲剧”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存在于表面的、清楚明白的冲突对立,例如正与邪、好与坏;后者则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过错,都是独立自洽的,但由于两者间的道理相互冲突、难以调和,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在小说中,沈从文将“美”与“真”的协调和冲突同时表现到了极致,一方面,隔绝俗世的山城、原始淳朴的人性和未被现代文明扭曲的人生形式为命运的天然发展创设了真实、无碍的环境,“真”潜藏在“美”的表象之下,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命运真实而无端的前进破坏了美的外在形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冲突,一步步推向必然的“悲剧”。
但必须指出的是,悲剧虽然更体现出“真”的倾向,但也并不与“美”决然对立。实际上,“美”与“悲”是相互交织难舍难分的。结合上述黑格尔的美学理论,“美”是悲剧形成所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在小说中,正是翠翠的善良美丽构成了悲剧结局的深刻性。同样的,“悲”也推动着“美”的纵深发展,成为审美中的重要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悲愁是一个重要的情感意识,尤其是对历史变幻、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文辞赋中十分常见,并且与西方不同,中国悲剧意识在形式上“不是如希腊戏剧般的惨烈”,而是“一种沉郁的内在情感的柔性与韧性”。在内容上则不局限于俗世的爱恨困扰,更多地思考人生和命运等哲学意义上的问题。这种悲剧意识形成了独特的悲剧之美,即“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在和谐整饬的古典结构中透露着悲剧意蕴”,在小说中,边城的自然风物是美的,人物全部都是良善的,悲哀潜在美的表象下,没有那么浓重强烈,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忧郁感,正所谓“哀而不伤”,更具有良好的审美体验。可以说,“美”是构成悲剧的重要元素,它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但却使悲剧更具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而以“悲”为内涵的悲剧美也提升了“美”的层次与品格。
(摘录自吴涵《沈从文<边城>中的“美”与“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作品中“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是指在作品叙事中作家无意间遗漏的历史角落。
B.詹姆逊认为,沈从文的乡愁抒写是民族寓言的表现形式,以此来投射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
C.作为自然命运的“真”与“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皱褶”往往潜藏在作者的表层叙事之下。
D.小说《边城》中的“美”“真”彼此冲突形成了文本叙事的内在张力,也成为悲剧的根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真”虽然隐藏在“美”的表象之下,但却决定着作品必然的悲剧走向。
B.由于作者的乡愁本身是虚构的,所以读者无法在逆向的解读中触摸真实的原乡。
C.体会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就能欣赏到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
D.天保傩送本没有过错,但两者之间却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准确反映“美”与“悲”的辩证关系的一项是( )(3分)
A.《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坚贞,但终究不堪逼迫,双双殉情。
B.《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纯美,却落得“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C.《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却遭受摧残和迫害,被送上了绞刑架。
D.《玩偶之家》中纯真善良的娜拉在看清海尔茂的本质后毅然离家出走。
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如何才能真正读懂《边城》。(4分)
5.材料二中指出《边城》中形成了“独特的悲剧之美”,即“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请以主人公翠翠为例加以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不列入官吏,而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不列于儒林,而列之于货殖。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书孟、荀则直称其名,曰:“孟轲,邹人也。”“荀卿,赵人。”《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如《晁错列传》,借用他人言语在叙事中兼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司马迁借贾谊评秦始皇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司马迁不但对前代帝王有贬辞,对本朝帝王乃至对他的当今皇帝亦有微词。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他在《陈涉世家》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
从以上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善与所恶,所贤与所贱,所是与所非;《史记》不仅是为了叙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司马迁作《史记》不是为了清算古人,而是为了要从古书中找出一些历史教训,教育他同时并世的人。他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这是他作《史记》的用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批判,有些不合于封建的教条,所以班固批评他说:“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而刘向、扬雄等皆称“迁有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摘编自翦伯赞《司马迁的历史批判》)
材料二:
《史记》之所以能在历史与文学两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先秦时期已经产生
了相当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左传》《国语》《国策》的许多章节,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其描述用语及其人物辞令的巧妙,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不同的就在于它们还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它们的写人仍然是为了叙事。先秦也曾有过名称上类似于传记的著作,如《晏子春秋》,可惜它的目的仍不是写人,而像是一本逸闻趣事的资料汇编,完全没有剪裁。因此,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只能归于司马迁了。
从《史记》出现的西汉时期开始,到清朝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产生了浩如烟海的传记与传记文学。在历朝正史中,被后人称之为“传记文学”的首先是《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的若干篇章,其他“正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一般很少被人提及。《史记》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这种完美结合在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但从文学角度讲,《汉书》则无疑是在大踏步地倒退。但《汉书》毕竟因袭了《史记》的旧有成果,因此,《汉书》作为一部“正史”,其文学性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
(摘自韩兆琦《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略论》)
材料三:
在传统中国,历史学更源远流长,被誉为“古今之大文”,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梁启超谓:“我国二千年来史学,视他国为独昌。”然而,位置重要并不等于值得尊重。中国史学凭什么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恐怕要从学术传统中寻找原因。
讲究实证,是中国史学最鲜明的学科特色,也是它有资格被作为“科学”对待的重要理由。史学,讲的是用事实说话。这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记录历史,推崇秉笔直书, 所谓“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将历史记录作为千秋之事。二是研究历史,讲究言必有据,不为空谈。真正严谨的历史研究,强调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占有历史资料。穷尽资料是不可能的,但不能成为轻率结论的借口。
崇尚经世,推动着中国史学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史学,就其观察方式,是面向过去,但其出发点是服务当下,着眼未来。作为一门严肃的学问,经世才是它真正的宗旨所系、要义所在。史学经世的方式,应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直言无隐,独抒己见,通过对历代盛衰成败的理性思考,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和分析,鉴往思来,对解决现实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或方案。
探寻历史规律,是中国史学的基本追求。史学研究的任务,从根本上讲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天人之际”,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规律;所谓“古今之变”,就是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要有自己的理论追求与建树。严谨的史学思维,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一是长时段的观点。对历史的考察,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要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历史的长河中分析其本质,考察其意义;二是整体的观点,不能用对表面现象的观察代替对内在本质的分析,不能用对局部的考察代替对整体的把握,更不能轻率地用对个别案例的解剖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观点,即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从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这一基本实际出发,研究变迁原因,追寻变迁规律,把握变迁本质,从对历史演变内在逻辑的分析中认清历史的真谛。只有真正满足了这三个要求,历史研究才有可能实现科学化。
当代中国学术,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方法层面,都面临着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当我们执意前行时,有必要不时回过头去,看看我们曾经走过的道路。这里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学术传统,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这是中国学术的优势所在,也是尊严所系。
(摘自方为《反思中国史学传统:史学何以值得尊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的《史记》充满着批判精神,他采用标题、书法、在叙述中夹以批判、“太史公曰”等几种形式执行历史批判。
B.《史记》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可谓空前绝后。
C.因为班固把《汉书》发展得更完美、更系统,更具有“史学”品格,所以称他
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和古史传统的改造者。
D.中国史学强调用事实说话,记录历史推崇秉笔直书,研究历史则讲究言必有据,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占有历史资料。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的历史批判纵横百代,褒贬古今,体现他善恶、贤贱、是非的标准,表明价值取向,以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同世之人。
B.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把陈涉列入世家,肯定了两人的历史功绩;把范蠡、子贡归入货殖中,也可看出对两人的褒贬态度。
C.司马迁批评秦始皇、秦二世,对汉高祖、汉武帝也有微词,这表明他有胆有识,不但敢贬前代帝王,对本朝帝王也不回避。
D.材料二将《史记》与《左传》《国语》《国策》作比较,目的是为了说明司马迁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文学的创始人。
3.阅读材料三,下列不属于“中国史学赢得人们的尊重”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在传统中国,历史学源远流长,被誉为“古今之大文”,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独特地位。
B.讲究实证,用事实说话,将历史记录作为千秋之事,有资格被作为一门“科学”对待。
C.中国史学崇尚经世,面向过去,服务当下,着眼未来,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D.探寻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规律,发掘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有自己的理论追求与建树。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你认为《史记》体现了我国哪些史学传统?请举例分析。(6分)
七、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汤显祖年轻的时候怀有满腔经天纬地的济世热情。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使人人乐于向善,民德归于淳厚。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他曾经代拟过一篇《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浊吏之法法人也。”他所提出的“清吏”与“浊吏”两个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说法,却极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普遍德性:他们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当法外的“特选之民”,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他们的道德绳墨,只是用来裁制百姓,他们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来宰割人民——他们教别人不要“利己”,自己却很少“利人”,教别人要“利人”,自己却专门“利己”。
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他曾经在诗里记录过自己这方面的活动,在《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里,他这样写道:“仙县春来仕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有大年。”可见,为了督促和鼓励农民耕地种田,他确实用了一番心思。汤显祖的政绩,不仅当时就赢得了人民的敬意,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顺治年间,遂昌知县缪之弼还为他建了“遗爱祠”。
如果说,汤显祖早期的两部剧作的主题,在探讨“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写作,则在强化了反讽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与“生活哲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汤显祖后期的“二梦”,是一种缘于精神焦虑的写作。
汤显祖的一生,几乎就在几种选择的困扰中度过。他在《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的序中说:“家君恒督我以检儒,大父辄要我以仙游。”从感性上说,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无法不接受父亲的“检儒”之督,因为,他也觉得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事实上,终其一生,汤显祖的精神,都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扰之中。佛家的“慈悲”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蕴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
近自己民胞物与的同情心,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
脱和自由是否可能?在梦境中的淳于棼过着一种贪婪而混乱的生活,到死都不曾觉悟,然而,经历过梦中的一番教训,“知梦游醒”,最后放弃了梦中的求仙,跟着师傅吕洞宾,在现实生活中寻“证盟师”去了。这样的解脱和出路,似乎启发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也随着那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但是,这对汤显祖来讲,有着内在的觉悟,也就够了,舍下生活中的一切人情物事,掉臂而去,他很难做到,这是因为,他终了还是一个有情人。
如果说“临川四梦”的“前二记”——《紫钗记》和《牡丹亭》,表现的是对“情”的执着,是通过“梦”而走进“情”的世界,而体验“情”的真与美,那么,到了“后二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则表现的是“觉”,是通过“梦”而走进“觉”的世界,从而在理性的意义上,认识到人性和生活的真谛。
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邹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断,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乎实际的:“从汤显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来看,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最大。但他时常也在‘检儒’与‘仙游’之间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对他也有一定影响。”这种复杂性情形,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在不受主流意识形态强力干扰的环境里,一个正常人所接触和吸纳的思想,一定是丰富而多样的。不同的思想,满足着他不同的精神需要,解决他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只有头脑简单的“单向度的人”,才会一辈子只接触一种思想,只接受一种思想。事实上,一个一辈子只知道一种思想的人,不可能成为情感丰富和思想活跃的人,也不可能成为视野开阔、有创造力的人,就像只吃一种食物的人不可能成为营养均衡、体魄健康的人。
班固父子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那是完全说错了,因为,在司马迁那里,各家思想都有其合理的部分,都有其可取之处,所以,他对所接触到的思想都有吸纳,而他的“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也就可以被转换性地表达为:“吸纳天下百家思想。”如此说来,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我们不仅无须把它看成多大的问题,而且,还要认识到,正是这种复杂性,才形成了汤显祖作品斑斓而丰饶的特点。
(摘编自李建军《汤显祖的情结:政治理想与精神解脱》)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年轻时代,汤显祖怀有济世抱负,想要进入社会,建功立业。可见,就理性而言,他接受了父亲的“检儒”之督。
B.作为官员,汤显祖多次劝农励耕,这是汤显祖“入世”思想的体现。他的政绩赢得了百姓敬意,百姓为他建了“生祠”。
C.儒家“入世”思想对汤显祖有一定影响,但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更大,这是因为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
D.佛家“五蕴皆空”和道家“超然”让汤显祖倍感困扰,这让他难以做到像淳于棼、贾宝玉那样舍弃人情物事,出世而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汤显祖认为士大夫要以身作则,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这与《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理念一致。
B.浊吏之法法人,即不修德行的封建统治者教别人不要“利己”而要“利人”,而自己却专门“利己”很少“利人”。
C.由于精神焦虑,汤显祖在《南柯记》和《邯郸记》中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精神困境,由“梦”而“觉”。
D.“临川四梦”体现了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前二记”和“后二记”分别从“情”和“觉”的层面,表现了黄老思想。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征徭薄,米谷多,官民易亲风景和。老的醉颜酡,后生们鼓腹歌。
B.夕阳烟雨片江开,滟滟寒潮自去来。我亦桄榔庵下客,明珠海上寄莲台。
C.今日班春也不迟,瑞牛山色雨晴时。迎门竞带春鞭去,更与春花插两枝。
D.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盛在新年。
4.如何避免沦为“单向度的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4分)
5.下列文字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描写了在南安太守杜宝治理下南安郡的生活图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汤显祖的政治理想。(6分)
【长相思】你看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生、末〕正是。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外〕父老,知我春游之意乎?
【八声甘州】平原麦洒,翠波摇翦翦,绿畴如画。如酥嫩雨,绕塍春色荔苴。趁江南土疏田脉佳。怕人户们抛荒力不加。还怕,有那无头官事,误了你好生涯。〔生、末〕以前昼有公差,夜有盗警。老爷到后啊。
【前腔】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月明无犬吠黄花,雨过有人耕绿野。真个,村村雨露桑麻。〔内歌《泥滑喇》介〕〔外〕前村田歌可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