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e7d195523061f1c0f0ec610a92cff745ee13794c7b8d98f8E73673273C9E8BE17CC3D63B9B1D6426C348A354AD505654C28F453CD7C8F90EADD06C08281DAED7140E5AAAED5880ECE414DFB6A93B82BE019406867034C3A8500A4827DCF3FBF74A471B736410707E336A01C9ADC9BE02ACCB8DF2121D81636A067B8AE80C6AB6F014154F4E7B7247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快与慢
沪科版 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新课导入
情景一、百米赛跑
问题1:百米比赛中,观众怎样判断运动员快慢的?
问题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是怎样判断运动员快慢的?
同一瞬间,比较谁在前面。
同一地点,比较谁先到达。
观众视角: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裁判视角: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知识点一
情景二、交通工具
左图中哪个交通工具跑得更快?
判断的依据是?
飞机
相同时间(1h)内,飞机经过的路程更长。
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高速路上的小轿车10min行驶了18km,雨燕5min飞行了12km,小轿车和雨燕相比,他俩谁运动得快?
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进而求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样,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1s、1min、1h等都可以认为是单位时间
高速路上的小轿车:每秒钟行驶了18000÷600=30(米);
雨燕:每秒钟飞行了12000÷300=40(米)
40米>30米,雨燕更快。
速度
知识点二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公式: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v─速度,s─路程,t─时间
比值定义法
速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米每秒(m/s 或m·s-1 )
速度的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或km·h-1)
例:小明四百米赛跑用时100s,求他的平均速度。
4m/s指的是一秒内通过的路程为4m,相当于4m(路程)÷1s(时间)。
速度单位的换算
知识储备:
1km=103m;1h=3600s
1m=10-3m;1s=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
数值与单位分离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
随堂练习1
(1)3m/s= km/h;
(2)54km/h= m/s。
10.8
15
随堂练习2
一列行驶速度为120km/h的普快与一列行驶速度为20m/s的地铁,谁更快?
20m/s=20×3.6km/h=72km/h<120km/h,
故普快更快。
运算上尽量选择乘法运算
具体数据的换算
生活中的速度值
仪表盘
高速标识信息
80km/h
高速车辆行驶速度不高于120km/h
一些运动的大致速度
①蜗牛爬行:0.015—0.05m/s;
②人步行:1—1.5m/s;
③地铁运行:11.1—22.2m/s;
④鹰捕食时:45m/s;
⑤民航客机:250m/s;
⑥步枪子弹出膛:900m/s;
⑦宇宙飞船环绕地球:7.9×103m/s;
⑧光:3×108m/s。
速度的求解与运用
重点突破
解题过程:
①明确同一过程中的已知量与待求量(知二求一);
②根据已知信息选择合适的速度或其变形公式求解。
(1)研究过程:司机从看到障碍物到汽车开始制动。
已知量:路程s1=15m,时间t1=0.75s。
(2)研究过程:酒驾司机从看到障碍物到汽车开始制动。
已知量:速度v=20m/s,时间t=4×0.75s。
随堂练习3
45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三
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分类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是否变化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图中,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呢?
甲:速度不变
乙:速度越来越大
甲
乙
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为了方便研究,往往将生活中的某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①做直线运动;
②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运动状态不变);
③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即在任何相等时间段内通过的
路程是相等的。
v-t图像:
①与时间轴平行。
②与纵轴的交点为速度的大小。
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
s-t图像:
①图像为直线,说明s与t成正比。
②图像的斜率(倾斜程度)表示路程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v甲 v乙。
>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它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生活中我们说的速度多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所以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
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根据公式用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而不要去求各段路程速度的平均值。
各段路程的长度不一定相同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理解
重点突破
C
随堂练习4
B
4m/s
5m/s
变速
20m÷4s=5m/s
平均速度的求解运用
重点突破
(1)研究过程:前15s。
已知量:路程s1=210m,时间t1=15s。
(2)研究过程:15~30s。
已知量:速度v2=210m,时间t2=15s。
(3)研究过程:前30s。
已知量:路程s总=300m,时间t总=30s。
随堂练习5
周末,小明和爸爸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到某景区游玩,经两小时后到达离家40km的某度假村,休息一段时间后在前往目的地。小明和爸爸离家5h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直接开往目的地。他们同时到达景区,下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s和时间t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爸爸骑自行车从家到度假村的速度和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多少?
(2)爸爸从家到景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v爸=20km/h
v妈=60km/h
10km/h
2-4h爸爸虽然没有移动,但这两个小时包含在总用时之中。
难点突破
火车过桥问题
要点:火车通过某座桥或隧道时,因火车自身的长度过长,分析运动的路程时不能忽略火车自身的长度。
可以选择火车的车头或者车尾为研究对象,以此判断路程。
关键词及其物理含义
①火车上桥过程中
②火车完全通过桥
——路程为车长
——路程为车长+桥长
火车过桥问题
典型例题4
50m/s
60s
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运动的
快慢
比较运动快慢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课堂小结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
意义:表示运动的快慢
单位:m/s,km/h
公式:
测量 : 速度表;测路程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