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光的色散 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4 光的色散 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05 11: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章 多彩的光
4.4 光的色散
沪科版 八年级全册物理
新课引入
我们熟悉的彩虹,美丽而又壮观,它是怎样形成的?
光的色散
知识点一
太阳光是白色光,它本身是一点颜色都没有,还是多种颜色复合后表现为无色呢?
1.知识背景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2.趣味实验:制作彩虹
1.实验器材:一个盛水的容器、一个平面镜、一张白纸。
2.实验步骤:
①将平面镜斜插入装有水的容器中,装置放在阳光下,使镜面正对着阳光;
②调整镜面倾斜的角度,直到对面的白纸上出现一个彩色的光斑,这也就是我们要找的彩虹。
3.演示实验:研究白光的分解
将一束白色的太阳光射向三棱镜,观察光屏上的彩色光带。
4.光的色散
让一束白光(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到光屏上,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色散实质上是光的折射。
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折射,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是不同的,红色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5.彩虹的形成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被分解成绚丽的彩虹。如果这些色光刚好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神奇的彩虹了。
随堂练习1
色散
三棱镜
随堂练习2
三棱镜
色散
色光的混合
知识点二
1.光的混合
人们发现,由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再通过另一个三棱镜后,七色光又复合成了白光,这种现象叫光的混合。
2.单色光与复合光
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称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称为复色光。太阳光(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3.光的“三基色”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都可以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生活中的彩色显示屏上艳丽的画面,就是由三基色光混合而成的。
物体的颜色
知识点三
1.透明物体
在白光的分解实验中,分别在光屏前放一块红色透明玻璃和蓝色透明玻璃,观察光屏上出现的现象。
红玻璃只透过红光
蓝玻璃只透过蓝光
通过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猜想?
透明物体的颜色就是所穿过的光的颜色。
某种颜色的透明物体只能让该颜色的色光穿过,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所有颜色的光都穿过的物体就是无色透明物体。
只有物体颜色的色光进入了人眼。
2.不透明物体
在白光的分解实验中,分别将光屏换成红纸和绿纸,观察光屏上出现的现象。
红纸上只有红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绿纸上只有绿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通过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猜想?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就是被反射的光的颜色。
某种颜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该颜色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如果物体把所有颜色的光都吸收了,该物体就呈现黑色;如果各种颜色的光都被反射了,那么,该物体就是白色的。
没有色光进入人眼。
随堂练习3
反射

随堂练习4
C
不透明物体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