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机械效率 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5 机械效率 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05 11: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五节 机械效率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新课引入
你需要从水井中往上提水,有两种水桶,一种是很重的铁皮水桶,另一种是很轻的铝合金水桶,你会选择哪种水桶提水更轻松呢?
铁皮水桶
铝合金水桶
新课讲授
知识点

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有用功
(1)概念:必须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用W 有表示。
(2)理解:在提水过程中,人对水做的功就是有用功。若水的重
力为G水,提升的高度为h,则W 有=G水h。因此,选用
铁皮水桶和铝合金水桶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2. 额外功
(1)概念: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 额表示。
(2)理解:在提水过程中,人对水桶做的功就是额外功,这部分功对
我们无用,但是又不得不做。若水桶的重力为G桶,提升
的高度为h,则W 额=G桶h。因此,G桶越大,W 额越多,提
水时应该选用铝合金水桶,减少额外功。
(3)额外功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自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 总功
(1)概念:拉力(或动力)所做的功,物理学中叫总功,用W 总表示。
(2)理解:在提水过程中,人做的功(人对绳子的拉力做的功)就是
总功。若人对绳子拉力为F,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
则W 总=Fs。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间的关系:W 总=W 有+W 额。
4.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单位都是焦耳(J)。
5.机械效率
(1) 概念: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
机械效率η 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3)理解
①由于额外功不可避免,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任何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η 都小于1。
②根据 可知,
当W 有一定时,W 额越大,η 越小;
当W 额一定时,W 有越大,η 越大。
③机械效率不是机械的一种固定性能,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典例
④机械效率的高低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效率高只说明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比例大。省力还是费力是指使用机械时所用动力的大小,机械效率高并不一定省力。
知识点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
(2)如图所示,安装好滑轮组后,先在细绳与动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再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提升1 个钩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拉力F。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 以及细绳色点到与动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3)由以上测得的数据,用公式
算出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η。
(4)如图乙所示,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以上实验。
典例
2. 实验结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重物有关,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
重物时,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3.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减小额外功,如减小摩擦,减小动滑轮自重等。
(2)增加有用功,如增大所提升重物的重力。
知识点

几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杠杆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2. 滑轮组竖放(不计绳重、摩擦)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3.滑轮组横放(不计绳重)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4.斜面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典例
课堂小结
机械效率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理解
W 总=W 有+W 额
任何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η 都小于1
公式:
机械效率的高低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
机械效率不是机械的一种固定性能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随堂练习1
D
随堂练习2
匀速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应该是0.3 m,不是0.2 m
66.7%
变大
随堂练习3
改变用力的方向
16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