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第8课《龙咚锵》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第8课《龙咚锵》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5-03 15: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咚锵》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龙咚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龙咚锵》,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和音乐要素,初步感受歌曲中的锣鼓节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歌曲的准确演唱,感受歌曲中的喜庆、热烈的氛围。
难点:歌曲中锣鼓节奏的把握和模仿,以及歌曲中部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龙咚锵》的音频、视频、图片等)。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音乐课本、小锣鼓(或替代品如小鼓、铃鼓等)。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如悬挂中国结、灯笼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问候
教师:(微笑)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
学生:(好奇地)不知道。
教师:(出示一张带有锣鼓和舞龙的图片)看,这是什么?
学生:(兴奋地)锣鼓和龙!
教师: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龙咚锵》的主题。它描述的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中非常热闹、喜庆的场景。(板书课题:《龙咚锵》)
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龙咚锵》的音频片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场景:锣鼓喧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舞动着巨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闭眼聆听,想象)我感受到了喜庆、热闹、快乐……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感受到了歌曲中的氛围。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龙咚锵》吧!
(二)新课学习
初步聆听
教师:(完整播放《龙咚锵》的音频)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它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认真聆听)
学习歌词
教师:(出示歌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歌词。注意发音和节奏哦!
(教师逐句带读歌词,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教师:(钢琴伴奏)现在,老师来给大家唱一遍这首歌曲。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老师的发音、节奏和表情。
(教师范唱歌曲)
(2)学生跟唱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一唱这首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哦!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音准和节奏错误)
(3)节奏练习
教师:这首歌曲中有很多锣鼓的节奏,这是它的一大特点。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这些节奏。
(教师示范锣鼓节奏,学生模仿)
(4)分段练习
教师:我们把歌曲分成几个部分来练习一下。先练习第一段和第二段,然后再练习第三段和第四段。
(学生分段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全班合唱
教师: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合唱这首《龙咚锵》。请大家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来演唱哦!
(全班合唱歌曲,教师指挥)
歌曲表演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好!现在,我们来给这首歌曲加上一些表演动作,让它更加生动有趣吧!
(教师示范几个简单的表演动作,如拍手、跺脚、模仿舞龙等)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给这首歌曲加上你们自己喜欢的表演动作吧!
(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歌曲表演)
(三)拓展延伸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龙咚锵》描述的是我们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场景吗?
学生:(思考)春节!
教师:没错!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放鞭炮、贴春联、包饺子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有趣的传统文化吧!
(教师简要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
创编歌词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创作一首关于春节的歌曲呢?我们可以把《龙咚锵》的旋律用上,但是把歌词换成你们自己写的哦!
(学生分组进行歌词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歌词,全班一起演唱)
(四)课堂小结
回顾歌曲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龙咚锵》。大家还记得它的旋律和歌词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全班合唱《龙咚锵》)
总结收获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这首《龙咚锵》,还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力量。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份快乐和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布置作业
教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首《龙咚锵》唱给家人听,并告诉他们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个节日的场景。同时,也请大家思考一下,除了春节之外,还有哪些节日也值得我们用音乐来表达呢?
(五)教学评价
观察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演唱评价: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包括音准、节奏、音色和表现力等方面。
创编评价:对学生的歌词创编进行评价,包括内容、创意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节奏练习环节可以设计更多的变化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歌词创编环节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