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第1课《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第1课《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5-03 15:0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杜鹃圆舞曲》一年级下册人音版音乐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音乐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律动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圆舞曲的特点,能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简单描述乐曲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杜鹃圆舞曲》的情绪和节奏,体验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难点:准确理解并描述乐曲表达的情感,能随音乐做恰当的律动。
三、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杜鹃圆舞曲》的音频、视频、图片等)。
教学用具:彩带、舞蹈手绢等道具,用于学生的律动表演。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得宽敞、舒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问候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同学们好!
学生:(齐声回答)老师好!
教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非常优美的曲子,它描述了一种美丽的鸟类,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学生:(好奇地猜测)是百灵鸟吗?是鹦鹉吗?
教师:(揭晓答案)都不是哦,是杜鹃!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杜鹃圆舞曲》。
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杜鹃的图片)看,这就是杜鹃,它们生活在美丽的森林中,歌声婉转动听。今天我们要听的这首曲子,就是以杜鹃为主题创作的圆舞曲。
(二)新课学习
初步聆听
(1)教师播放《杜鹃圆舞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节奏。
(2)提问:这首曲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它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这首曲子很欢快,好像是在描述杜鹃在森林里唱歌跳舞的场景。
分段欣赏
(1)教师将乐曲分为几个部分,逐一播放并讲解每部分的特点。
(2)引导学生注意乐曲中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变化,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律动体验
(1)教师示范简单的圆舞曲律动动作,让学生模仿。
(2)分发彩带、舞蹈手绢等道具,让学生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情感表达
(1)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2)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表达的情感,如“欢快”、“愉悦”等。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绘画、诗歌等形式表达出来。
(三)拓展延伸
知识拓展
(1)介绍圆舞曲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圆舞曲的历史背景。
(2)欣赏其他著名的圆舞曲作品,如《蓝色多瑙河》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合作表演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或道具进行伴奏或表演。
(2)每组学生合作完成一个《杜鹃圆舞曲》的表演节目,可以是舞蹈、歌唱、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
(3)各组学生轮流上台表演,其他组进行点评和学习。
(四)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杜鹃圆舞曲》,感受了圆舞曲的优美旋律和欢快节奏。通过律动表演和合作表演等活动,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乐曲表达的情感并培养了音乐感知能力。希望大家回家后能继续复习这首曲子,并尝试将其中的旋律或节奏运用到其他音乐活动中去。
布置作业
教师: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或伴奏乐器来为《杜鹃圆舞曲》伴奏。同时,也请大家思考一下:除了杜鹃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鸟类有美妙的歌声?它们的歌声有什么特点?
(五)教学评价
观察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律动动作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情感表达评价: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并描述乐曲表达的情感,以及是否能够用其他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合作表演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表演技巧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杜鹃圆舞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和律动等活动来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节奏,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律动动作的编排上可以增加更多的变化和创意;在合作表演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