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y=Asin(ωx+φ)

文档属性

名称 函数y=Asin(ωx+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7-20 16:23:00

文档简介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从函数y=sinx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变换
2、能力目标:
通过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课件,理解从函数y=sinx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变换
3、情感目标:
消除学生对从函数y=sinx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变换的神秘感,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竞争进取意识
培养学生大胆、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从函数y=sinx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变换
三、教学难点
从函数y=sinx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变换
四、教学策略
组织准备:分组(甲,乙,丙),任命组长,调动竞争与协作的学习积极性
突破重难点:主要是通过辅助课件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实例化。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先让学生观看砂摆显示简谐运动图象,请学生回答问题?
问,有谁能回忆一下,这图象与我们初中学过的什么图形很相似(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可以进行提示,从而引入y=sinx函数)
2、用描点法画y=sinx函数的图像
教学思路:通过课件演示y=sinx函数图像的画法,要求学生掌握五点法画y=sinx函数图像。从而加深对这种画图像的印象。
最后是一个课堂练习:画出y=sin2x的图像,最后给出此函数的图像。
3、求其他正弦函数图像
1、y=sinx
2、y=2sinx
3、y=sin(2x)
4、y=2sin(2x)
说明:请学生画出上述的正弦函数,主要是为下一步做铺垫。先让学生知道这些函数图像,再通过变换得到相应的函数图像,从而把学一引入本课的重点。
4、 数学思想
请学生在观看演示时,回答问题:
思考:如图是y=sinx在2( 区间上的函数图像。
1、如何使之变成y=2sinx图像?
2、如何使之变成y=sin(2x)的图像?
3、如何使之变成y=2sin(2x)的图像?
这种具体形象直观的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印象。把很抽象的问题形像化了。
教学策略:在课件演示时,请甲,乙,丙三组回答如何得到相应的图像。
5、自主探究
从1式:y=sin x 到2式:y=3sin(2x+π/3) ,如何变化?请拖动小球得到图像。
这种集知识和趣味于一体的设计大大的减轻了学生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恐惧,让学生爱学,想学。这就是本课件的一大特点。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这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其中知识点。并可提示,数学思想对这步的影响。
6、协作研究:
①怎样由y=sin x 变换得y=2sin(x/2+π/2),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并演示之。
②怎样由y=3sin x 变换得y=3sin(2x-π),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并演示之。
③怎样由y=3sin 2x 变换得y=3sin(2x-π),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并演示之。
事先把学生分成三组,甲,乙,丙。分别派一个代表上来操作,看谁做的最好。
7、练习与小结
本练习的设计主要是选择题,并且有时间的设计,做完成之后,马上有分数。整个设计人性化,又自动化。符合学生的兴趣。小结部分也,有红色的方框,这部分的教学策略是:请甲,乙,丙分别抢答。
结束语:
本节设计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中只起着管理者的角色。这也符合新课程的标准。从知识点的掌握与最后的练习,无不要求学生参与其中。这样课堂的气氛就比较活跃,使学生在快乐在学,树立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