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第一课时
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过这些描写感受闻一多的人物形象。
3.勾画能引发丰富感受和联想的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背景简介
臧克家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
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20世纪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臧克家(1905--2004 )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作者简介
闻一多
相关知识
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民主战士: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日益腐朽的统治,拍案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学者: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易错字
字词学习
地壳( ) 校补( ) 赫然( )
函寄( ) 漂白( ) 衰微( )
卓越( ) 深宵( ) 钻探( )
锲而不舍( ) 兀兀穷年( ) 警报迭起( )
潜心贯注( ) 迥乎不同( ) 慷慨淋漓( )
气冲斗牛( ) 无暇顾及( ) 目不窥园( )
仰之弥高 ( ) 炯炯目光( ) 沥尽心血( )
wù
jiào
jiǒng
jiǒng
piǎo
xiá
xiāo
qiào
mí
hán
dǒu
qián
zhuó
qiè
zuān
lì
hè
kuī
dié
shuāi
kǎi
2.词语释义
【仰之弥高】 和文中的“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子罕》,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弥,更加。
【锲而不舍】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望闻问切】 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即观察病人的气色、形态、动作等。
【兀兀穷年】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漂白了四壁】 语出闻一多诗《静夜》:“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群蚁排衙】 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
【迥乎不同】 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警报迭起】 文中指国民党当局蓄意杀害闻一多的信号多次出现。迭,屡次、接连。
【凶多吉少】 指根据某种迹象估计到事态不妙。
【气冲斗牛】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7):采用“总—分—总”结构,叙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初读感知
梳理内容
任务一:速读课文内容,勾画出文中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总领句:
过渡句: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总结句: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特点:分总结构。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身份 典型事件 对说和做的态度 在原文上勾画后再概括 精神品质
表达方式
学
者
革命家
撰写《唐诗杂论》
撰写《楚辞校补》
撰写《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刻苦勤奋
心无旁骛
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
无私无畏
澎湃执着
言行一致
记叙、描写
议论
特点:
夹叙夹议
选材精当
任务二:研读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二课时
深入探究
1.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但不管怎样选择,都源于作者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2.综合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原文回答)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细节描写
结合上下文,探究以下细节描写分别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形象特点?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刻苦勤勉
一丝不苟,严谨治学
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姿态从容
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文本探究
(一)研读第一部分,然后用:
“我认为________处写得好,因为_______”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示例:我认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一处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1.我认为文中“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处写得好,
因为他写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吃尽、消化尽”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钻研的精深。闻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闻先生治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药方,这让我们想到了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想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选择。
2.我认为“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一处写得好,
因为多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目不窥园”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沥”是滴的意思,深刻地表现出先生用心血一滴滴培育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
3.我认为“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一处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引用的手法。深夜唯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先生却在这盏孤灯下畅游书海,他全力投身学术研究,乐此不疲,因而成就斐然。
4.我认为“不动声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一处写得好。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照应了下文“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写先生沥尽心血、埋头实干;“一个又一个”“密密麻麻”写他研究硕果累累,“群蚁排衙”足见先生治学的一丝不苟。
5.我认为“十年坚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一处写得好。
“赫然而出”写闻一多《楚辞校补》的问世令人惊讶、引人注目,此处写出了人们对闻先生卓越成就的赞叹。
(二)研读第二部分,然后用:
“我认为___________处写得好,因为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1.我认为文中“一反既往”这个词用得好:
“既”是已经的意思,译为“完全和过去(做学问)的情况不一样”。这个词语使人想起成语“一如既往”,表达简洁风趣,又领起了下文。
2.我认为文中“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对闻先生的外貌描写得好:
因为他抓住了人物特征,具体再现了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达形象,同时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3.“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
这句话读了很让人动情,它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和甘愿为祖国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的话鼓舞了人们“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志。
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第一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第二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既说又做”,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在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两部分内容衔接紧密,过渡巧妙自然。第三部分总结全文,给予闻一多先生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2.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极具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闻一多先生写《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了闻一多先生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这样就把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的爱国热情、高尚的人格等都表现了出来。
3.夹叙夹议。
本文通篇以记叙为主,却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第1、2段是第一部分的纲,第7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第8、9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两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这几处都是议论。此外,文中多处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行文前后的照应、行文与题目的照应等,这些照应也几乎全是议论。
4.语言生动形象,极具音乐美。
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中“钻探”一词,使叙述由静态变为动态,生动形象。再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等四字短语和对句的使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音乐美。
主题归纳
主题归纳
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
板书设计
学 者
革命家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起稿政治传单
在群众大会上演说
说了就做
既说又做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1-7)
(8-18)
(19-20)
参加游行示威
《古典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