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八年级下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 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 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0年,《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征文评委会评选出两篇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怀念》就是其中一篇。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情系中华”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背景资料
基础知识
字音字形
丁肇中(zhào)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接触(chù)
彷徨(pánɡ) 不知所措(cuò)
重点词语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探察】探听侦察;察看。
【探测】对于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或现象用仪器进行考察和测量。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初读课文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能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3)总结全文。阐明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学生提出希望。
(2-12)分析论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述现代观念中“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
(1)引出论题——中国学生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初读感知
通读全文可知,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精读课文
问题探究
1.从文章中可推知,什么叫“格物致知”?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第1段是本次演讲的开场白,作者首先表达了对被授予特别荣誉奖的感谢,说明了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并由此引出演讲的主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第1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事例,说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从而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作者在文中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新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原因: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5.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应对:我们只有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6.第12段作者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①在演讲中“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7.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8.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9.作者在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0.词语赏析。
①第11段中“大都”“往往”“常常”这几个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包括特殊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大都”指存在普遍现象;“往往”“常常”突出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的能力低,从反面论证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②“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11.这篇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归纳探究
主题归纳
本文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事例为论据,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学生提出希望:培养实验精神。
中国学生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
格物致知精神
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阐明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提出希望
素材拓展
诺贝尔奖获得者治学语录:
1.治学的方法首先要从基本处着手,基本的、重要的东西,
在了解了之后,往往是简单的,而且其应用也是十分广
泛的。
——李政道
2.一切新事物的发现都是偶然的:牛顿看见苹果从
树上落下来,瓦特看见正在沸腾的水壶,伦琴发
现一些雾状感光的底片。而这些人也都具备了足
够的知识,能够从这些稀松平常的偶发事件中,
发现新的事物。我的唯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
——亚历山大·弗莱明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