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八年级下
学习目标
1. 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把握演讲的内容。
2. 梳理演讲的思路,理解演讲者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3. 感受演讲语言的庄重典雅风格,体会本文站位高、格局广的特点。
作者介绍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1883年首次提出举行世界性体育比赛的设想。1894年在巴黎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被选为秘书长,并促成1896年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1896—1925年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925年起任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顾拜旦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著有《体育颂》《运动心理学试论》等。
背景资料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每四年举办一届。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
基础知识
字音字形
浩劫(jié) 崩溃(kuì) 阐述(chǎn)
萦绕(yínɡ) 歧途(qí) 枷锁(jiā)
拙劣(zhuō) 奠定(diàn) 祈祷(qí)
气氛(fēn) 挚爱(zhì) 相辅相成(fǔ)
湛蓝(zhàn) 襁褓(qiǎnɡbǎo)
重点词语
【乌托邦】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误入歧途】因失误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一呼百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
【愧不敢当】谦辞,指对褒奖等感到惭愧,承当不起。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初读课文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能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划分层次
(1)简要回顾过去5年的历史,指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前景。
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
(2-7)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8-10)赞扬当下的盛会,憧憬美好的未来。
精读课文
问题探究
1.“5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作者为什么要回顾奥林匹克运动过去5年的历史?
第一问:“5年前”具体指1914年。
第二问:这一年曾在巴黎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
第三问:回顾过去5年的历史,在内容上,说明奥林匹克运动的现状,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重要意义;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听众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做铺垫。
①平和与自信的精神特质使得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②一般的体育运动强调竞技,主要给运动员个人带来乐趣与胜利感,奥林匹克主义除了追求胜利,还强调愉悦和美。
2.结合文章第3、4段,说说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
一是“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
3.第5段中,作者认为“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是什么?
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是少数几个人的运动,而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
4.从第6、7段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是一种什么运动?
践行“大众”参与的理念。即使地位最底下的公民也应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
5.作者认为如何才能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①只是贵族的活动,大众被排除在外;
②人们渴望进步,但往往被引入歧途;
③青少年因落后的教育失去平衡。
6.作者为什么说“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
作者借“破晓的黎明”“湛蓝的天空”“沉甸甸的金黄的麦穗”等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给世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充满诗意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待,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美好祝愿。
7.结尾段作者借助“破晓的黎明”“湛蓝的空”“沉甸甸的金黄的麦穗”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寄托?
①平和与自信。
②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运动,与自然、艺术等融为一体,具有美感,能激发荣誉感。
8.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所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③教育青少年,将青少年从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中解脱出来。
④大众参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具有公平性。
9.这篇演讲词站位高远,格局宽广,情感深沉充沛,语言庄重典雅,比喻形象贴切。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奥林匹克主义以人的特性,形象地表现出奥林匹克主义在动荡的时局下顽强发展,使演讲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①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支撑”“支柱”表明“平和与自信”对“古文明”和“新生文明”的重要性。“暴风骤雨”象征世界范围内的革命风暴,从侧面表现了“平和与自信”的顽强与坚毅。
②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狂风骤雨”比喻当时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黎明”比喻战后的世界形势,“沉甸甸的金黄麦穗”比喻奥林匹克运动的丰硕成果,
③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形象地表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给世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充满诗意地表达了作者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美好祝愿,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待。
奥林匹克运动体现的大众参与意识、顽强激越的意志力、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发奋学习、克难奋进、砥砺前行、拥抱成功!
10.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何意义?
归纳探究
主题归纳
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回顾了奥林匹克主义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深入阐述了奥林匹克主义在当前形势下的新角色、新内涵和价值,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于奥林匹克运动,表达了对未来奥林匹克主义发展的美好祝愿。
写作特色
1.语言庄重、典雅。
例如,在演讲结尾部分,演讲者对大会来宾表示敬意:“本次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下举行的……齐聚于此地,为这次盛会赋予了历史自觉性、公民精神、自然性、青春、艺术性等五重声誉。”这体现出一种庄重和仪式感。
在阐述奥林匹克主义和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时,演讲者则用非常典雅的语言来说明:“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
2.站位高,格局广。
例如,在演讲中,演讲者一方面从人类文明的立场出发,阐述奥林匹克平和与自信的精神内涵,“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
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另一方面将奥林匹克运动与美和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了奥林匹克主义崇高的使命和独特的价值。这些都集中反映出演讲者宏大的视野及其对奥林匹克精神深刻的认知。
引出话题:指出奥林匹克
主义所扮演的新角色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阐述奥林匹克主义的新内涵
表达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美好祝愿
平和自信
教育意义
大众参与
板书设计
赞颂奥运精神
畅想美好前景
素材拓展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全项参赛,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 枚奖牌和冬残奥会 18 枚金牌、61 枚奖牌,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
成绩不仅仅在于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不甘平庸、追求极致的信念,一丝不苟、严格以求的执着,日复一日、挑战极限的淬炼,融汇成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彩篇章,让“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加熠熠生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