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慢性子裁缝和
急性子顾客
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一课时我们一起走进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有趣世界,感受到了两位性格迥异的角色之间的精彩碰撞。急性子顾客迫切想要得到他的新棉袄,而慢性子裁缝则悠然自得,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制作。那么,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这两位主人公的脚步,看看他们的性格差异如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产生更多的火花。急性子顾客是否会因为等不及而再次改变主意?慢性子裁缝又能否在他的慢节奏中,为急性子顾客带来满意的成果?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走进第二课时的学习,继续探索这个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吧!
默读第14—29自然段,回答问题。
在后续的三次与裁缝的接触中,急性子顾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而面对这些要求,慢性子裁缝又是如何反应的呢?
品读课文
第二天
第三天
又过了一天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反应
第一天 做棉袄 说服顾客明年冬天去取棉袄
第二天 改成夹袄,秋天穿 为您服务,没说的
第三天 改成短袖,夏天穿 好办得很,没问题
又过了一天 改成春装 不用接袖子,因为还没开始裁料
顾客迫不及待想穿新衣,说明顾客是个急性子。
借助表格,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后面三天的故事。
第二天,顾客急匆匆地再次光临裁缝店,他急切地表示希望将原本预定的棉袄改成夹袄,以适应即将到来的秋天。裁缝听后,依然保持着他的从容不迫,微笑着答应了顾客的要求。
到了第三天,顾客又一次出现在裁缝的店铺里,他此次提出要将夹袄进一步改造成短袖衬衫,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尽管顾客频繁更改要求,但裁缝依旧毫无怨言,爽快地接受了这一变化。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顾客又带着新的要求来到了裁缝店。他希望能够将短袖衬衫重新接回袖子,使其变成适合春天穿着的春装。面对这再一次的改变,裁缝仍旧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他耐心地听取了顾客的要求,并告诉顾客:
“您放心,您的布料还在我的柜子里安全存放着,我尚未开始裁剪制作。”听到这里,顾客震惊且愤怒,他意识到裁缝的“慢性子”竟然让他等待了这么久,而实际上衣服的制作还尚未开始。
故事的结局如何?
当顾客第三次来到裁缝店,再次更改要求,希望把原本计划的短袖衬衫接上袖子以改造成春装时,他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事实——裁缝竟然还没有开始裁剪那块布料。
你认为好在哪里?
我认为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它以一种幽默而意外的方式揭示了两位主人公性格上的鲜明对比,并展示了急性子与慢性子之间的冲突。这种结局不仅有趣,而且加深了我们对两位角色性格特征的理解。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此时顾客会说些什么?
神态描写
“什么?你竟然还没开始裁料?我已经等了好几天了,你一直在答应我的要求,但进度却一点都没有。你这慢性子真是太让人难以忍受了!我原本以为至少能看到一些进展,但现在看来,我所有的等待都是徒劳的。我真的很失望,你怎么能这样对待顾客呢?”
顾客和裁缝在你心中的形象分别是怎样的?
顾客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子,他对于时间的把控非常严格,对于等待感到不耐烦。他频繁更改要求,反映出他做事不够果断,追求完美但又容易动摇。
裁缝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一个慢性子,他有着自己的工作节奏和方式,对于顾客的更改要求都能够保持平静和从容。
这篇文章以时间线的推进为轴,描绘了一场急性子顾客与慢性子裁缝之间的趣味交锋。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文章巧妙地讽刺了急性子顾客的焦躁不安和慢性子裁缝的慢条斯理,进而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处理任何事情时,我们既不能过于急躁,也不能过度拖延。这样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保持平衡,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学习小结
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裁缝看到顾客进店,立刻热情地迎上:“您好,想做什么衣服?我可以立刻开工!”顾客则慢慢地说:“嗯,想做个外套,但我不急,得慢慢选。”
裁缝有些不耐烦:“但我想快点完成,您能快点决定吗?”顾客依然不紧不慢:“做事情得慢慢来,不能急。”
接下来的几天,裁缝不断催促,顾客始终淡定。裁缝开始沮丧,因为习惯了快速的他,现在却只能等待。
最终,外套完成,裁缝迫不及待想交给顾客,顾客则慢慢试穿、付款。这次经历让裁缝学会了耐心,也理解了慢性子人的方式。
课堂总结
如果我们太着急,做事情就会容易出错,像急性子顾客一样,总是改来改去。但如果我们太慢,就会错过做事情的最好时间,就像慢性子裁缝那样,总是拖拖拉拉。所以,我们应该慢慢想清楚,再去做事情,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拓展延伸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的成语故事源自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子夏在准备到鲁国的莒父当地方官时,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告诉他:“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
句话的意思是,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不要只顾眼前的小利益。因为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2、将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3、续写故事。
1、完成练习册、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