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之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导读课设计
教材分析:
《儒林外史》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三单元的必读名著,书中人物众多,纷繁复杂,典型的有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周进、范进、严贡生、严监生、匡超人、牛浦郎等。作者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同时也通过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教材导读将其定位为“讽刺作品的阅读”。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传神描写,用冷峻的白描直言其事,运用对比的写法和夸张变形的手法,鲜明地传达出态度与立场。
学情分析:
《儒林外史》是古白话文,和四大名著比较“串葫芦式”的结构学生不易读懂,是一部“难读”的书。基于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紧、任务重,所以结合九上的选读篇目《范进中举》进行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假期安排精读整本书。
导读目标:
1、通过研读回目,了解“串葫芦式”的结构安排,消除阅读古典小说的畏难情绪。
2、通过对人物分类建群梳理重要人物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推荐荒诞离奇、子虚乌有的情节,赏读传神的生活细节描写、白描以及运用对比衬托、夸张变形等方法达到讽刺效果的手法。
教学设计:
活动一:阅读九下必读名著《儒林外史》导读词,说说“儒林”外史。
链接材料一:说说“儒林”外史。
儒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儒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儒林,是儒家学者之群。吴敬梓把作品的主要人物锁定在儒士阶层,通过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构筑芸芸众生的儒林,来表达自己对科举制度、功名富贵等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
儒林外史:不同于正史,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是儒林的另一些为正史官所不载的面相。
链接材料二:说说科举制度。
活动二:阅读目录,假如作者要为书中的人物建朋友圈,请你把相关人物拉到群里,并取个群名。
群名片:我为科举狂
成员:周进、范进、匡超人、王惠、严贡生、马二先生
群名片:爱“湖”人士
杜慎卿(莫愁湖)
景兰江、赵雪斋、牛浦郎等人(西子湖)
娄三、娄四、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莺脰湖)
群名片:同流合“无”
王冕
杜少卿、虞博士、庄绍光、迟衡山、萧云仙
市井奇人(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
活动三:速读目录,根据群名,理清整本书的结构。
“串葫芦式”的结构:
第一部分,自第二回起至三十回,主要描写科举制度“贯索”下的文人图谱,以二进(周进、范进)、二王(王德、王仁)、二严(严贡生、严监生)、二娄以及蘧公孙、鲁编修、马二先生、匡超人、牛浦郎等人为代表,暴露科举制度下文士对于“功名富贵”的痴迷和无聊名士攀附权贵、附庸风雅的无耻行径。
第二部分,自三十一回起到四十六回,主要写作者设想的理想人物。作者着重写了三个中心:修祭泰伯祠,奏凯青枫城,送别三山门。围绕这三个中心,塑造了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等真儒名贤的形象。
第三部分,自四十七回至五十五回止,描写那帮维持文运的“星君”消散之后,剩下的只是一派荒凉和寂寥,社会风气更加恶劣,一代不如一代。惟有几个市井奇人,勉力维持,也只能算是前贤余音罢了。
活动四:精读精彩片段,为片段配上插图,并为插图写解说词。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旦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他明明是扣住了人家的猪,非但不还,当人家来讨猪时,还“拿拴门的闩,赶专面的杖”,打属折了人家的腿。
片段再现:
杜倩,字慎卿,曾考二十七州县诗赋首卷,孤 芳自赏,顾影自怜,嫌一般文人太 俗,别出心裁追求高雅,却趋于矫 情。他声称最讨厌女人,隔着三间 屋就闻见女人的臭气,但一到南京 就托媒婆纳妾。他又好男色,“爱 少俊访友神乐观”,上了季苇萧的 当,访到的却是胡须满腮的来霞 士。召集闔城旦角到莫愁湖来,一 个人做一出戏,由他来品评高下, 定梨园榜,借机细细看其袅娜形 容。他一面说最讨厌人一开口就是 纱帽,一面却准备下几千两现银为 科举中式使用。对为他效力的鲍廷 玺一毛不拔,却做空头人情,教鲍 如何去向杜少卿要钱。总的看,他 比那些“雅的这么俗”的俗士来, 要高雅一些,但终究还是寻花问 柳、放荡无聊的纨绔公子。
沈琼枝第一次露面的样子,是坐在窗前娴静地写字。她是常州人,母亲早丧,跟着做教书匠的父亲长大,正待字闺中。看完她后面的故事,真让人诧异:这女子哪来的那么大见识跟胆识! 只十八九岁,也没出过门,她的见识来源,只能是她父亲的那些书。她父亲肯定也没少教她,可她的见识明显大于其父,同一件事,她父亲告官府输了,她自己想办法赢了。她读书也没读呆,不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类的论调所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才是她的处世风格,她从头到尾一点都不慌张。